陳根:紋身的藝術表達下,那些被忽視的健康代價

2020-09-29 陳根

文/陳根

儘管紋身作為現代人表達自我的一種藝術形式,已在全球範圍內廣泛流行,但似乎少有人關注過紋身對身體的影響或者損傷。

近日,一項新的首次研究表明,紋身可能會損害汗腺並降低身體快速冷卻自身的能力。其研究結果已發表在「應用生理學雜誌」上。

早在2017年,阿爾瑪學院的研究人員就進行了首批嚴格的有關於紋身是否會干擾人體汗腺的基本功能的研究。研究人員使用了一種名為Macroduct汗液收集系統的工具,該工具使用小電流誘導出汗,通常用於出汗測試新生兒,作為早期篩查囊性纖維化的一種方法。

研究人員的初步研究提供了令人擔憂的發現,紋身皮膚產生的汗液量似乎只有正常皮膚的一半左右,此外,紋身的皮膚產生的汗液比正常人的汗液明顯更鹹,這表明紋身墨水可能會破壞汗腺的功能

在近日的研究中,研究人員研究了至少5、6平方釐米的上臂或下臂以及非紋身皮膚相鄰區域的紋身志願者。為了促進全身出汗反應,志願者穿著灌注服,在120攝氏度以上循環熱水30分鐘或更長時間。隨後,研究小組測量了同一隻手臂上紋身和非紋身皮膚區域參與者的內部體溫,出汗率和皮膚溫度。

研究小組發現,紋身和非紋身區域在響應熱量時大致同時開始出汗,這表明汗腺的神經信號在紋身皮膚中正常運作。然而,含有紋身的手臂的外周皮膚與沒有紋身的鄰近皮膚相比,在全身加熱期間出汗情況明顯減少,而產生的汗液減少可能表明在施用紋身時重複刺穿皮膚期間發生腺體損傷

這意味著,紋身過程的副作用會對內分泌汗腺功能產生負面影響,並可能被認為是紋身過程的潛在長期併發症或副作用。顯然,藝術有其代價,而這些代價的交換也值得我們更謹慎的思考。

相關焦點

  • 紋身,被誤解的藝術?
    人們也喜歡用紋身來表達對伴侶的愛意,貝克漢姆的左臂上那個6英寸的紋身,就是一張維多利亞碧姬·芭鐸式照片,愛妻人像紋上身,掌聲送給好男人。不過,這真要是在街上碰見一個紋著花臂或者花腿的人,估計很多人還是會繞道避之:看著不像好人……大家為啥對紋身是這個態度?今天就好好扒一扒紋身那些事。
  • 去除紋身的方法 付出痛苦的代價
    紋身在現代社會受到很多人的喜愛,這是一種疼痛的美麗。紋身以後也可以通過一定的方法去除紋身。在進行紋身和去除紋身的過程中,你都要忍受一定的痛苦,付出一定的代價。說到紋身,估計很多人會想到"左青龍,右白虎"的黑幫。
  • 陳根:噴墨列印紋身電極,首個長期腦電圖乾式電極
    文/陳根一般來說,為了測量心臟或肌肉組織的電活動,會將相對堅硬的電極與接觸凝膠一起應用於皮膚。不過,可能很快就會有一種更加便捷的替代方式,以臨時 「紋身」電極的形式出現。近日,據外媒報導,歐洲工程師優化了一項新技術,即使用臨時紋身電極來記錄腦電圖(EEG)大腦活動。這項技術成本低廉,可以用噴墨印表機列印出來,並且還能像傳統電極一樣準確地輸出腦電圖數據。
  • 日本紋身:從異端到文化潮流的蛻變,「穿」在身上的入墨藝術
    紋身在埃及的歷史可以追溯到四千多年前,在埃及金字塔中存放的那些木乃伊的身上,就已經有刻上紋身的方式來劃分等級了。中國關於紋身最早的記載是在周代的時候,紋身當時在中國又叫作"墨刑"或者"黥面",這是一種在臉上刻上刺青圖案的刑罰,由來標誌犯人的身份。這種紋身的使用在唐宋時期達到了空前的數量,這一點我們從各個文學作品中就可以看得出來,比如《水滸傳》中就有很多身上帶刺青的角色。
  • 紋身人士愈多,職場也在逐步消除紋身的汙名
    似乎有越來越多的證據表明,人體藝術不再像以往被認為的那樣是就業的障礙。商界和政界的資深人士都有紋身,其中包括加拿大總理賈斯廷特魯多和新聞集團執行聯席董事長拉克蘭默多克。此外,《紐約時報》前總編吉爾艾布拉姆森在後背紋了一個該報標誌性字體的「T」。英國科學家馬特泰勒將菲萊登陸器紋在了右邊的大腿上,以此表達他對羅塞塔太空項目的獻身精神。
  • 梅西、拉莫斯悉數入選,細數那些稀奇古怪雷死人的球員紋身
    像莫西幹髮型、坎波斯的花哨球衣一樣,紋身也是球員們展示自己個性很好的方式。不過,紋身如果紋得不好,就會顯得有點兒古怪、有點兒low了。《鏡報》為我們做了一些關於最奇特人體藝術(別想歪了!)的研究,部分非常具有藝(lei)術(ren)氣息的紋身墨水圖案會貫穿在文章始終。
  • 關於紋身,你不知道的8件
    紋身還可以告訴醫生什麼時候讓病人死去,甚至可以作為遺產,在某些地方,迫害驅使藝術家和他們的客戶地下。讓我們看看那些紋身的奇聞怪事吧。No.8二維碼事件足球迷們可以對他們最喜歡的運動充滿激情。大量的紋身無疑會使不同的旗幟、隊徽和球員在不同的身體部位永垂不朽。但在2019年,一位足球球迷選擇了一個獨特的紋身來展示他對足球的熱愛。那人在腿上印了一個二維碼。
  • 藝術還是低俗?是是非非的女性紋身歷史|百家故事
    藝術還是低俗?——是是非非女性紋身的歷史文/孤城盜用警告/本號已與「維權騎士」籤約,可實時監測全網盜用文章行為,請遵守道德底線,莫伸手伸手必被捉!本篇文章收錄於百家號精品欄目#百家故事#中,本主題將聚集全平臺的優質故事內容,讀百家故事,品百味人生。大多數人認為女性紋身是一種相當現代的文化潮流,但實際上女性的紋身有著豐富而迷人的歷史。
  • 明星紋身的時候,腦子裡到底在想什麼?
    而為愛紋身的明星們在鏡頭前是十倍尷尬——當初轟轟烈烈的鋒菲戀倆人在背後紋了相同的圖案分手之後,王菲和謝霆鋒就頂著這兩坨看起來有點劣質甚至還增生的紋身各自婚嫁...為了表達對謝霆鋒的愛,張栢芝還在右腿紋了字母
  • 動態電子紋身傳感器的現在與未來
    在尼爾·史蒂芬森(Neal Stephenson)創作的科幻小說《鑽石時代》中,人體藝術已演變為"不斷變化的Mediatronic紋身" –由納米技術的強力驅動的皮膚顯示器。自小說出版以來的25年間,納米技術已經趕上了發展的步伐,動態紋身的科幻視覺開始成為現實。
  • 不一樣的紋身:太陽系紋身
    後來,在基督教的影響下,它可能會變成一個十字架。鍊金術士曾經用這個標誌標記銅,因為鏡子通常是用銅製成的。這是本周第五天 - 星期五的標誌。所有這些含義都可以免費用作金星紋身,一切都取決於你,但不建議男士使用。
  • 外國人迷惑行為大賞——那些奇奇怪怪的中文紋身
    所以你可能在外國的街頭上,很容易碰見手臂上紋著一些漢字的外國人,而你仔細辨認,會發現,這些漢字,並沒有在國內流行的那些類似於『溫柔只給有緣人』、『制霸』、『永恆的愛』、『一生所愛』這些,而是『慫』、『我不知道,我不會說中國話』、『芝麻雞』、『酸辣粉』、『狂賤人』、『賤女』這類讓人匪夷所思的東西,活生生一個行走的菜譜或者是移動挑釁髒話機器,讓人感覺忍俊不禁,而這在國外也漸漸的成為了潮流。
  • 「紋身」電極技術揭秘,記錄腦電圖數據
    投稿來源:陳根一般來說,為了測量心臟或肌肉組織的電活動,會將相對堅硬的電極與接觸凝膠一起應用於皮膚。不過,可能很快就會有一種更加便捷的替代方式,以臨時「紋身」電極的形式出現。近日,據外媒報導,歐洲工程師優化了一項新技術,即使用臨時紋身電極來記錄腦電圖(EEG)大腦活動。這項技術成本低廉,可以用噴墨印表機列印出來,並且還能像傳統電極一樣準確地輸出腦電圖數據。該項新研究的作者之一Laura Ferrari表示:「腦電波屬於低頻範圍且EEG信號的振幅非常低。它們比EMG或ECG信號更難捕捉到。」
  • 紋身師:有女孩在結婚前,被要求洗掉紋身
    大帥讓客人換上鞋套,商量好紋身的位置和大小,然後製作紋身前需要的轉印圖案。經過剃腿毛、清潔皮膚、塗轉印膏等步驟,大帥把圖案轉印到客人大腿上,緊接著,她坐上工作椅,戴上黑膠手套,換上一次性針嘴、色料等工具,外放音樂,開始紋身。 入行九年,大帥技術嫻熟,下針不會手抖。
  • 陳根:研究開發繪畫機器人,藝術和技術終將碰撞
    文/陳根藝術和技術的碰撞是文明演化中必然的經歷,卡內基梅隆大學近日開發了一種機器人,可以通過觀察人類藝術家的筆觸中學習繪畫。事實上,隨著算法的進步,科學家們已經對人工智慧藝術的一代進行了詳盡的探索。但是卡內基梅隆大學的研究人員試圖通過將筆觸技巧作為藝術風格的「內在元素」來發展一種「風格學習者」模式。
  • 終極筆記開播,張副官到底是麒麟紋身還是窮奇紋身
    《老九門》中,張家的紋身是麒麟,和張起靈一樣,但是佛爺身上的紋身卻是窮奇,作為佛爺的手下,張副官是不是窮奇紋身?原著作者三叔說過,張副官身上的紋身是窮奇,我們在劇中也可以對比一下看出來。據說張副官其實是麒麟紋身,但是在沙海的電視劇裡編輯搞錯了才會有現在的兩波稻米的麒麟和窮奇之爭,三叔在微博說的是張副官其實是麒麟紋身。張副官是張家本家人,張家本家分為五大分支,其中張起靈那一分支是棋盤宗,身懷麒麟。在張家,這個家族的人壽命很長,體質特殊,為了維護家族秘密和保持血統,他們從不與外界通婚,只有擁有「麒麟血」的才能成為族長「張起靈」。
  • 看看李娜林丹的紋身,再看看國足張琳芃的紋身,差距一目了然
    在中國對於紋身這個事情,很多人的觀念都是持反對的,也是因為中國的傳統觀念所導致,一看到有紋身,第一感覺這個人絕對不是一個什麼好人,這種刻板印象已經在中國的傳統文化中,非常深了,尤其是老一輩的人,對於紋身,絕對是反對的,說什麼也講不聽,好在現在觀念較之前相比比較開放了,所以年輕人對於紋身這種東西並不是特別反感
  • 中國古代南方少數民族中,為何會有紋身後才是成年人的說法?
    在紋身的幾何形紋中,各種紋樣均從百步蛇背上茶褐色三角形班紋演化而來。龍蛇圖騰神話在傣族的紋身藝術上也得到充分的反映,西雙版納傣族傳說祖先是龍,他們在兩條腿紋上魚鱗狀表示龍殼。他們還認為扮成"龍子"能夠避意外傷害。古代少數民族通過將龍蛇圖像紋在身上,來表達對龍蛇圖騰的崇拜信念和神聖的情感。
  • 你認為國內的「花體字」「幾何線條」紋身水平如何?
    花體英文由於其漂亮美觀又極具個性的風格,所以深受人們的喜愛,並且英文花體字體多達上百種,也是紋身愛好者經常選擇紋身元素和風格。
  • ...辭去高薪工作,花35萬元將自己改造成頭上長角的紋身「生化人」
    德國的莉娜·L(Lina L),也叫Cigno,曾經有一份在技術公司的全職工作,如今她生活在美國加利福尼亞州的舊金山,是一位紋身模特兼藝術家。 科技和醫學的進步以及身體改造藝術的發展,都讓她實現自我改造的願望成為可能。 首先她選擇的是健康飲食,鍛鍊身體,很快就減掉了將近25公斤的體重。不久之後,她便開始了自己的身體改造過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