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紋身:從異端到文化潮流的蛻變,「穿」在身上的入墨藝術

2021-01-18 楠嘉文史

前言

說到紋身,我們一般有可能會聯想到很多社會上的小混混,或者是一些比較有個性喜歡走非主流路線的青年男女,總之紋身在人們的概念裡好像和正經事情,正經人都掛不上邊。

的確紋身在日本一開始出現的時候,確實不被人們所接受和認可,但是隨著時間的不斷發展,現在的紋身在人們的眼中已經大大改觀了。

日本的紋身和他們的壽司、清酒、溫泉一樣都是文化的一部分,歷史都很悠久,但是紋身在現在社會已經不僅僅是歷史留下來的一個文化的象徵了,它更是隨著時代的發展成為了現如今社會文化潮流的一個部分,走在了是社會潮流的前端。

日本紋身的出現和發展

原始社會時期紋身又被稱為"刺青"、"扎青",是一種非常古老的傳統藝術形式。紋身很早就出現了,早在原始社會的時候,人們就開始用最原始的材料,在石壁上描繪一些帶有信仰特色的圖騰,這就是紋身最早的雛形。

後來因為求生的需要,人們會模仿鳥獸皮毛上絢麗的色彩和花紋,用骨針和加工以後不容易溶解的植物的植物汁液刺進皮膚裡面,描出和動物身上相類似的花紋,這樣就能夠更好地在叢林中隱藏,以便捕獲獵物。

後來紋身在發展的過程中逐漸演變成了一種部落圖騰的標誌和裝飾,後來隨著社會組織的出現,也會有很多社會組織會使用紋身作為自己的標誌。

在原始社會尤其是新石器時代之後,紋身首次出現實在埃及和中國,最開始的時候,紋身是被看做是社會地位和財富的象徵,後來逐漸演變成為一種標誌和裝飾物,甚至充當了一些具有宗教性質組織的吉祥物。

紋身在埃及的歷史可以追溯到四千多年前,在埃及金字塔中存放的那些木乃伊的身上,就已經有刻上紋身的方式來劃分等級了。

中國關於紋身最早的記載是在周代的時候,紋身當時在中國又叫作"墨刑"或者"黥面",這是一種在臉上刻上刺青圖案的刑罰,由來標誌犯人的身份。這種紋身的使用在唐宋時期達到了空前的數量,這一點我們從各個文學作品中就可以看得出來,比如《水滸傳》中就有很多身上帶刺青的角色。

日本的紋身就是從中國漂洋過海傳過去的,早期日本人使用紋身,是為了能更好地進行捕獵,比如早期的日本人阿伊努人,就會在身上花上刺青去海底進行捕魚活動。

封建社會時期到當代時期的演變日本江戶時代對刺青的使用也是用在犯人的身上,這一點是沿襲了中國的做法。

中國給犯人刺青一般都是在臉部或者額頭這樣的位置,日本剛開始的時候也是這樣,只是後來日本人在中國的基礎之上進行了二次創新。

他們後來給犯人上刺青的時候改為刻橫槓,第一次犯罪刻一道橫槓,第二次犯錯刻一撇,第三次刻一捺,第四次就刻上一個點,等四次都刻滿的時候正好可以組成一個"犬"字,同時也意味著這個犯人離死刑已經不遠了。

日本古代的時候是不允許人們自己在家裡設置浴室的,因為日本是個地震多發的國家,為了減少地震帶來的人員和財物損失,人們建造房屋的時候必須要選擇材質比較輕的木料,在家洗澡就必須要燒水,燒水的話很容易引起火災,所以當時洗澡必須要去公共的澡堂子。

這時候如果看到身上有槓的人進來,大家都會一目了然這個人有前科,所以犯過法的人為了遮蓋身上的羞恥,就會在上面遮蓋一些其他的花紋,這樣一來就形成了新的紋身。

幕府時代末期的時候,會在身上刻刺青的人大多是那些煙花之地的藝伎,這個時候的紋身已經達到了一個非常高超的境地,可以說是精美絕倫。著名的紋身大師千代,就在日本東京藝術學院接受過專門的繪畫訓練,後來他突破了原先紋身的桎梏,在人的身上使用大規模的繪畫製造出美輪美奐的紋身圖案,被稱為紋身界的莎士比亞。

十九世紀以後,紋身再也不是特殊階級或者特殊職業身份的人才會刻的了,狂熱追求文人的人來自社會各個階層,狂熱到在某些職業中如果身上沒有紋身就會被人瞧不起。

雖然當時的政府還是會禁止在身上刻刺青,但是人們還是前赴後繼,追求這種潮流。由簡到繁,由平面到立體,由色彩單一到色彩豐富,日本的紋身主要就是沿著這樣一條發展的方式進行的。

日本的紋身跟隨商船流傳到了西方國家,這種色彩的絢麗,圖案精美的永久身體藝術讓西方人非常震驚,從某種意義上來說,日本紋身奠定了紋身藝術的基礎風格,即使到現在還是有很大的影響。

日本紋身和日本現代文化的碰撞

放飛自我的一種形象標誌現代日本人認為紋身的理解可以很多元化,這種稍稍帶有痛苦,但卻可以帶來永久性美麗的藝術有著不同的理解。

日本人認為動物和人的生命生活息息相關,如果在人的身上刻上不同的動物,就可以獲取這種動物所代表的那種力量。比如蛇,在日本人看來蛇的身上就具有聰慧、冷靜、堅定的力量,所以他們堅信刻上這種動物就可以給自己帶來這些力量,可以讓自己做事更加積極果斷。

蜘蛛也是紋身團中比較經典的一種,雖然在東方國家人們在身上刻蜘蛛的不多,但是他們認為蜘蛛紋身是可以給人帶來權力的,甚至可以預測事業的成功與否。

老虎是森林之王,它的形象象徵著強壯和健康,充滿了尚武的意味,所以老虎也是hi經常出現在紋身圖案裡面,經常會被用作某些組織的象徵圖案。

在時尚潮流中標新立異的一種藝術形式著名雕塑家落單有一句名言:"人的身體是最美的藝術品",這用在紋身文化中是最恰當不過的了。

在日本年輕人的世界中,對紋身文化已經非常包容了,他們認為紋身是一種藝術形式,是一種時尚的方式,是一種裝飾自己身體展現自己形體美的重要表現。

紋身在年輕文化中,儼然已經成為了一種獨特的視覺審美形象,不僅僅是和肌膚完美結合的物質框架,更是提供了相應的精神文化訴求,展現出現代都市化的渴望和需求。

紋身不斷進行改變,不斷創新,已經逐漸遠離最開始作為一種符號的意義,在不斷衝擊人們的視覺的過程中,豐富和完善了自己本身的意義,紋身已經成為當今社會最具有都市文化意義反映人們欲望的一個表現形式了。

其實人體本身就具有美的價值,本身就是一個藝術品,如果再使用紋身對其進行修飾和勾勒的話,就更加可以使身體具有一些狂野的美感,對於男性來說可能是增加陽剛之氣的一個好的途徑,對於女性來說可能也有著一些打破常規和束縛的挑逗或者美豔感。

紋身正是因為這樣的方式可以在一定程度上滿足都市青年人標新立異追求時尚和與眾不同的心理。

紋身得到認可,出現一批著名紋身大師

不管什麼藝術的發展,都不可能脫離人的創新和貢獻,日本刺青文化有自己的定位,在這些定位和風格嘗試的基礎上出現了很多優秀的紋身大師。

比如三代目雕佑西,他師從日本當時著名的紋身師雕佑西,在師傅的帶領下完全掌握了這門深奧的傳統藝術,並且提出了"守、破、離"的紋身理念,得到了各國紋身行業翹楚的認同,從而成為這一領域裡首席專家。

三代目雕佑西的作品精美大氣,更加難能可貴的是他的每一個紋身的作品都是獨一無二的原創作品,即便自己的技術已經達到了爐火純青的地步,但他從未放棄過對自己的嚴格要求,他常常從很多較好的文學作品中汲取力量,強調人的品格應該排在技藝之後,這一點很值得稱讚。

除此之外還有淺草彫安、黃炎等著名的刺青大師,他們都在自己的領域內做出過巨大的貢獻。

結語

總的來說,紋身是一種遠古時期流傳下來的藝術形式,一種人體藝術形式。這種獨特的藝術有著獨特的魅力,正在潛移默化地影響著人們的思想和行為方式。

從原始圖騰演化到後來世界著名的人體藝術形式,日本紋身的發展變化和嬗變正是一種體現人們精神需求的的重要方式。

它是一種象徵,一種個日本文化神秘感的獨特象徵,更是新新人類只能先自我美麗和個性的一種方式,是一種時尚潮流和一種有趣的流行文化。

參考文獻:

《日本: 紋身奇談》

《刺青·性·死 逆光の日本美》

《文身的歷史》

《窺視日本》

相關焦點

  • 紋身,被誤解的藝術?
    不過,在開扒之前,小印還是要強調一下,雖然有的紋身很漂亮,雖然明星們也有紋身,但沒事幹別學著瞎紋!是的,你沒聽錯,紋身最初就是一門傳統藝術,古埃及人就尤其熱衷,1991年發現的冰人奧茨(Otzi the Iceman),身上就有大大小小61處紋身。
  • 整條街最狠的黑社會才能擁有紋身?
    從案件一開始,「有前科」的劉海龍就在媒體文章中被形容為「紋身男」、「花臂哥」,潛移默化中引發了公眾對紋身的偏見,因而影響了案件定性。畢竟在不少人的認知裡,「紋身」與「不法分子」的重合度還是很高的。圖:日本黑幫成員展示紋身時下紋身被很多年輕人所喜愛,他們認為這種潮流藝術是彰顯個性的一種方式。
  • 藝術還是低俗?是是非非的女性紋身歷史|百家故事
    藝術還是低俗?——是是非非女性紋身的歷史文/孤城盜用警告/本號已與「維權騎士」籤約,可實時監測全網盜用文章行為,請遵守道德底線,莫伸手伸手必被捉!本篇文章收錄於百家號精品欄目#百家故事#中,本主題將聚集全平臺的優質故事內容,讀百家故事,品百味人生。大多數人認為女性紋身是一種相當現代的文化潮流,但實際上女性的紋身有著豐富而迷人的歷史。
  • 《如龍》中的黑道文化你知道多少?小弟都是西裝革履
    但是,叉子君並不打算點評《如龍 極》的遊戲性,今天跟大家小評一下《如龍 極》裡各類黑道人物的外形文化。 日本幫會內部有著極強的等級觀念,或者說日本人本來就對上下尊卑有極強的觀念。我們在觀看日本娛樂節目的時候,可以發現電視節目上給嘉賓鏡頭的時候總要注釋嘉賓姓名和年齡,那是為了防止弄錯前輩晚輩輩分造成尷尬局面。要說日本幫會不同等級的人,就首先要說幫會內部的等級。
  • 在古代紋身流行到什麼程度?你絕對意想不到
    文|小熊提到紋身(古代稱"文身"),我們大部分人對其有種本能的排斥,甚至會聯想到「壞人」才紋身。讓人意想不到的是,其實文身曾是古代的時尚潮流。早在三千多年前,中國的百越東夷等少數民族地區就出現了文身,《淮南子·原道訓》和《漢書·地理志》對其都有比較詳細的記載。
  • 美軍為何能紋身?還偏愛紋中國字!方便屍體認領是原因之一
    眾所周知,美軍有一種獨特的紋身文化,我們在影視劇以及紀錄片中,經常能看到有紋身的美國大兵。根據2009年的調查,幾乎90%的陸軍士兵都有紋身。曾經軍隊中還鼓勵過紋身,軍隊長官認為紋身文化可以增強士兵的凝聚力和認同感,在戰時作為士兵們的精神慰藉。
  • 風險投資人如何看待潮流文化?
    你對潮牌和潮流文化非常了解,能否和大家分享下潮牌的歷史沿革和文化意義?William:我追潮牌的歷史,可以追溯到高中生年代,後來大學之後,因為工作關係要穿西裝,就暫停了一段做「潮人」的生涯。後來來到BAI開始做投資之後,不需要穿西裝了,我就又開始釋放自我,回到潮流中間了。說起潮牌的歷史沿革,其實有很多up主都總結過。我們要看到它首先是一個外來文化。
  • 火遍韓國的文藝小紋身 讓全世界女孩都有了一個紋身夢
    摘要:近年來紋身一洗以往舊有的「壞形象」,搖身一變成為2016年最大的時尚潮流之一,尤其是在女生中的接受度大幅增長,成為時尚的小標籤,到底紋還是不紋?大多數人總是猶疑不決,擔心浮誇的紋身會影響別人對自己的看近年來紋身一洗以往舊有的「壞形象」,搖身一變成為2016年最大的時尚潮流之一,尤其是在女生中的接受度大幅增長,成為時尚的小標籤,到底紋還是不紋?大多數人總是猶疑不決,擔心浮誇的紋身會影響別人對自己的看法。
  • 球迷:紋身過後是不是該到女人了!
    球迷:紋身過後是不是該到女人了!、韋世豪等帶有紋身的球員,身上都纏著一圈又一圈的繃帶。其實紋身事件自恆大奪冠以來就越發頻繁,從恆大幫就率先引起潮流,隨著海外球員的加盟,中國球員對於紋身的喜愛逐漸加深,現在基本每一支中超球隊裡都會有3
  • 雲南衛視《絲路雲裳·穿在身上的藝術》之四《造物之美》今晚播出
    跟隨本期《絲路雲裳·穿在身上的藝術》,讓我們卸下內心的浮躁、喧囂,慢下來,感受器物之美。再一次回到那個惜物、愛物的時代,聆聽獻禮人的故事和情感。獻禮人:中國十佳時裝設計師林棲藍印花布是獻禮人林棲當年蓋在身上的溫暖,是現在融於心間的傳承。一件衣服或是一床藍染被子,不僅是物件,更是關於家和親情的記憶,充滿了家人樸素誠摯的情意。
  • 為什麼老人說紋身的不是好人,看看古代有紋身的是誰
    紋身是現在的一種潮流,不少男男女女都會在身上紋各種各樣的圖案和花樣。但是大部分的人還是覺得紋身的都不是什麼好人,可是為什麼會有這樣的說法呢?紋身最開始叫文身,也就是在身上寫字。因在古代身體髮膚受之父母,連剪頭髮都要經過父母的同意,所以要在身上有什麼損毀的話是相當嚴重的事情的。
  • 國足紋身被罵慘,李娜林丹也有紋身,為什麼沒事?
    現在紋身文化越來越流行,尤其是在體壇,從NBA到歐美足壇,有紋身的球員幾乎佔了一半以上。而中國體壇也深受影響,有紋身的運動員越來越多,尤以男足為甚。除了男足之外的項目中,一些大牌運動員也有紋身,比如羽毛球的林丹、網球的李娜、桌球的張繼科等。不過,只有男足運動員的紋身被罵慘了。
  • 在古代,為什麼看到有紋身的人會感到恐懼?什麼人才有紋身?
    在古代,為什麼看到有紋身的人會感到恐懼?什麼人才有紋身?如今,我們在大街上隨處可見身上帶有紋身的人。在更早的幾年裡,人們通常會認為,有紋身的人都是壞人,看到有紋身的人也會不自覺的躲開。而近些年來,越來越多的人紋身,在身上的某些部位紋著自己喜歡的花紋圖案或英文漢字。
  • 中國潮牌的領軍人物,把「離經叛道」穿在身上,設計出潮流合伙人的...
    02」少女藏刀」其實在登上《Next in fashion》之前對時尚圈有所涉獵的人對陳安琪一定不陌生王俊凱身穿ANGEL CHEN SS20白色V字鏈帽衫參與《我們的樂隊》節目錄製在霓虹國錄製的綜藝《潮流合伙人
  • Cyberpunk,才不是穿「一身黑」
    所以在這種思維模式之下,當Cyberpunk從文化蔓延至時尚潮流領域,其表達方式也開始被「固化」:實用主義、機能先決、科技導向、層疊裝扮以及最重要的「一身黑」造型,也別誤會,此處並不是自打自臉,只是想表達一個事實——就像當代的種種流行次文化與青年文化一樣,Cyberpunk 同樣是多元的產物,每個人心中對於其理解都不盡相同,它不該被定義也無法被定義,無論是在其原本的文化藝術層面還是如今流行的造型搭配層面
  • 社會你龍哥,紋身可能只是他的保護色
    洗去紋身,放下屠刀,穿上西裝,開始數錢,誰也想不到這是日本黑幫「衰落」史。他們不打架,不砍人,而且還更有錢了。但黑幫還是黑幫,永遠是危險分子,要敢隨便砍個價,分分鐘扭送去警局。
  • 她把傳統水墨畫和紋身相融,創作出了讓老外瘋狂打Call的水墨紋身
    她把傳統水墨畫和紋身相融,創作出了讓老外瘋狂打Call的水墨紋身刺青是西方的傳統文化而在中國一直都是小眾文化畢竟她知道沒有基礎還可以慢慢學學不學的會她自己心裡也有數在這期間她不斷研究各國的紋身文化她發現日本有浮世繪風格歐美有old school和new school紋身那我們中國有什麼呢陳潔想到我們中國有那麼多民族文化紋身也應該要有自己的文化特色
  • 紋身,真的很酷嗎?關鍵是紋上容易洗掉難,家長該怎麼辦
    紋身,真的很酷嗎?關鍵是紋上容易洗掉難,家長該怎麼辦說起紋身,可以說並非舶來品,水滸傳裡的好漢九紋龍史進就是以身上的紋身取的諢號。在國外,紋身是時尚的標誌,年輕人覺得很酷,但是對於大多數外國傳統家庭來說依然對紋身持保留態度。
  • 獅子紋身圖案
    ·····························································································································△點擊右上角把我們分享到朋友圈;△我們的公眾微信號:孫鵬藝術紋身     ----
  • 重慶華僑城跨界聯合潮牌T.M.D PCP發財潮流文化藝術聚會國慶開檔
    隨著95後「Z世代」的逐漸崛起,潮流文化藝術逐漸火熱,開始為當代年輕人的生活狀態和品質代言,成為年輕人彰顯獨特個性與品位的一種生活方式。2020年,重慶華僑城秉承「商業IP+知名IP/知名IP人」的合作模式,以原創IP活動「發財潮流文化節」為基礎,攜手知名潮流品牌「T.M.D PCP」跨界聯合打造的「T.M.D PCP發財潮流文化藝術聚會」,將於10月1日至4日在重慶華僑城歡悅裡時尚藝術商業街區和南坪重慶國際會展中心舉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