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說什麼節目能讓叫囂的鍵盤俠閉嘴,讓焦躁的觀眾沉下心來欣賞,那一定是這檔評分高達9.4的舞蹈類競技綜藝——《舞蹈風暴》。
從參賽舞者到評委老師,都是目前國內所有綜藝中的天花板一樣的存在。
頂級舞者助力《舞蹈風暴》成功火出圈
和其他追求高熱度的綜藝不同,《舞蹈風暴》沒有選擇流量非常大的明星藝人來博得年輕觀眾的喜歡,也不像尋常的競賽節目那樣規則普通到網友一猜就中。
這檔綜藝給我們帶來的全是在舞蹈行業頂尖的優秀舞者,是一個又一個優質審美舞蹈,是能夠洗滌靈魂、升華人生的意境。
首先,節目組邀請的舞者幾乎囊括了國內舞蹈界的頂尖學術人才,包括桃李杯,蓮花獎,央視舞蹈大賽和全國舞蹈大賽的冠軍。
北舞,軍藝,上戲,中國戲曲和南藝的優秀畢業生,以及中國芭蕾舞團,利亞奧巴乃至外國芭蕾舞團的人才都來參與節目。
他們中很多人曾經有過非常輝煌的戰績,出過經典的作品,甚至還有春晚領舞的佼佼者。可能你對他們的名字印象並不是非常深刻,但是他們有很多出圈的優秀作品。如華宵一老師編的古典舞至今很多藝考生還在模仿學習。
節目中每個參賽者,每個表演,靈魂之間都會發生碰撞,都會使觀眾和舞者產生精神企的共鳴。
31歲的李豔超,她像一朵獨立的空谷蘭花一樣在我們眼前綻放。作為央視春節聯歡晚會《清風》舞的領舞人,以及在《舞蹈風暴2》上表演《豔超》,都讓我們注意到這位如空曠蘭花一樣孤獨與寧靜的女人。
28歲的陳鎮威,他簡直就是一個行走的人類雕塑。他是美國休斯頓芭蕾舞團前五名主要舞者之一。風暴見證官沈培藝老師都佩服他的肌肉線條和身體比例,感慨他一定就是米開朗琪羅手下精雕細琢的人體雕塑。
當然,《舞蹈風暴》中優秀的舞蹈者不止以上幾位,像華人的驕傲世界級芭蕾舞藝術家譚元元,中國舞王子李響,國際知名藝術家謝欣,以及其他許多同樣優秀的舞者。
他們擁有足夠的舞臺渲染力,能夠讓人感同身受的感受到他們舞蹈中所蘊含的情感情緒,就連串講人何老師都忍不住投入其中,多次淚流滿面,足以見得舞蹈的魅力所在。
何炅化身小哭包,無形中彰顯親和力
《舞蹈風暴》能有9.4分的優秀成績,參與者的優異無疑是加分項,但是主持人(串講人)帶來的加成效果也不容小覷。
何炅連續兩季都以《舞蹈風暴》主講人的身份出現在觀眾面前,更化身「小哭包」數次激動落淚,讓人又心疼又好笑。即使如此,《舞蹈風暴》的成功離不開何老師的努力和付出。
如果第一季考慮到何老師粉絲基數大,引流吸引觀眾的作用請他做串講,那為什麼第二季還要請檔期非常滿的何老師串講主持呢?因為他是給節目錦上添花裡最出彩的一筆。
仔細扒了何老師在《舞蹈風暴》第一、二季中的表現,何炅自身的流量和業務能力都是次要,關鍵的是何老師隨時能夠注意到旁人注意不到的細節,並且能夠很及時的補充說明。
他每一次的旁白解說,既幫助了舞者傳遞他們想表達的意境,也幫助觀眾很好的理解了作品的深層含義,又能達到控場的效果。
因而請何炅繼續做串講人也讓觀眾看到了湖南衛視對這檔節目的尊重和重視,畢竟何炅對舞者娓娓道來的採訪,充滿了親和力。
脫下臺上串講人的身份,何炅在後臺也能與參賽選手打得火熱,關係也是其樂融融,可以很好的幫助選手緩解緊張的比賽氛圍。每當有人因為欣賞舞蹈太過投入而流淚或者大笑,何炅總是能第一時間抓住,然後說出來。
甄選階段,馬曉龍跳的街舞《你還記得我嗎》把很多人弄哭了,在舞蹈表演結束之後,何老師就很好的點評了馬曉龍的舞蹈,並且點了兩位因為舞蹈而哭出聲的兩位女生,一個是孫晨鴻和陳昱希。
言語之間既誇獎了馬曉龍的表演,又不會讓兩位女生覺得尷尬,真的很好。
還有在黎星以高水準的表演挑戰完胡沈員之後,回到後臺就受到了大家熱烈歡迎與慶祝,此時黎星的小迷弟張子俊更是提議把黎星抬起來以示慶祝。
雖然知道大家是出於激動的心情想要起鬨一下,但當看到黎星腿被抬得太高而身體和頭處于于低位,很容易摔到或者磕到時,何老師用自己的一雙手拖起了黎星的頭,讓他能夠更安全。
讓我感觸最深的還是何老師為沈培藝老師的愛徒陳添打抱不平,公然「要求」修改節目規則的做法。
如果說第一季的常宏基是沈培藝老師口中的「黑馬」,那第二季的陳添就是一匹「駿馬」。可惜額是這匹駿馬,在第二輪與張翰的鬥舞中被淘汰出局。
沈老師雖然把給張翰推桿了,但是她是想用自己的復活權保下陳添,奈何第二季改了規則鑑證官投票支持的舞者淘汰,如果鑑證官覺得可惜,是有機會挽留的。但是沈老師把票投給了張翰,根據規則來看,即便擁有復活權也不能復活陳添。
當時在舞蹈大廳的沈老師看到這樣的結果流淚痛心、遺憾到難以言語,坐在舞者大廳的何炅便趕緊出面和節目組溝通,要求臨時修改這樣不太人性、甚至有些自我矛盾的規則。因為像陳添這樣的舞者,如果現在就淘汰了,既是《舞蹈風暴》的損失也是沈老師的遺憾與愧疚。
即便最後沈培藝老師考慮到後面也許有比陳添更優秀的舞者,還是堅持不復活愛徒,但是節目組因此修改了這樣一個不合理的規則,本身即是對舞者和觀眾最大的尊重,而這其中何炅的功勞最大。
好的主持人不是在臺上搶風頭,遇到事情手足無措甚至逃避,而是在需要你的時候,大大方方的控場,在不知不覺中化解尷尬,不需要你的時候即便像觀眾似的化身小哭包也沒事。然而這些何老師在《舞蹈風暴》的舞臺上都做到了。
想了解更多精彩內容,快來關注姒莞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