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年以前,沈括如何用渾天儀力排眾議,發現北極星真正位置

2020-11-29 城主說茶

天文學家,有一套觀測星象的儀器稱作渾天儀,分為渾儀和渾象。

渾儀,可以測定行星具體的位置,在古代還有一個名字叫「璣衡」。

渾象,設置在皇家密室之中,用水來推動,用水銀來流轉,其中各個以觀測的星體在其中運轉,模擬天體的運行。

東漢天文學家張衡,三國時期吳國天文學家陸績都製作過渾天儀。

今天要講的故事,就是沈括如何發現和確認北極星真正位置的小故事。

背景 在宋仁宗趙禎在位期間,禮部考試《璣衡正天文之器賦》,從考官到考生,都是對於天文曆法一塌糊塗。舉人們對渾儀和渾象的使用方法和典故混為一談,就連考官自己判卷子的時候,自己也是一知半解,就這樣糊裡糊塗的選出了一批亂用典籍的「人才」。雖說古代傳播知識手段匱乏,渾儀渾象只有皇家密室的人真正見過,按理說大家不知道也是正常。但要是真正選拔人才的話,那應該是實事求是,哪怕選拔一個曆法的官員,應該也寧缺毋濫的準則才行吧,不然讓不懂的人亂寫一通學術, 後世不懂自然會被誤導,大家會在錯誤的道路上越走越遠。

北極星

所以這裡可以看到古人選拔人才確有不科學的一面。

經歷 就是在這樣一個學術背景下,沈括在熙寧年間,受命主持司天監,這才有機會將之前一些錯誤的觀點和結論,進行新的研究,推翻,重建。這當中一定也牽扯到了,禮教、鬥爭、學術的辯證等諸多壓力,但好在最後沈括他成功了。

沈括的研究發現是這樣說的:

自漢代以前,大家都認為北辰星是位於天空的正中心的位置,所以稱它為北極星,極富尊貴的意思。自從祖恆(祖恆南北朝大科學家祖衝之兒子)用璣衡考察了天極,他發現天極不動之處的位置離北極星還有偏差一度之多。所以以前記錄的北極星應該是有出入的。沈括根據這個事情判斷,北極星真正的位置要經過重新測量,來找出這個真相。

於是沈括由於職務的方便和盡責的精神,在司天監遍查典籍,考證了各種曆法著作,並且配合璣衡觀測北極星的動向軌跡,不斷驗證。一定要找到北極星的運動軌跡。

北極星和北鬥七星圖

沈括發現,夜間時候,北極星一開始是在窺管中的,過不了多久,又從窺管中出去了,原來是這個窺管的觀測範圍太小了呀。原因找到了,沈括就命工匠以擴大窺管管徑為目的,製造了一個功能強大的窺管,然後連續三個月觀測北極星,北極星始終保持在窺管之中沒有消失。經過觀測,原本記載是北極星在天極不動處還有一度盡頭的位置,現在發現其實是在三度的盡頭。沈括特別的謹慎,接下來用他的理論去驗證,北極星的運動軌跡,每次出現的位置都記錄下來,足足記錄了兩百多張圖,北極星一直都在估測的位置,夜夜都不差。

就這樣沈括才把這個研究報告寫了《熙寧歷奏議》,去讓這件事公諸於世。

小結

一方面,1000年,沒有網際網路知識庫的提供,沒有發達的天文觀測儀器,古人就用自己的堅定的猜想,驚人的毅力和縝密的思維邏輯,對自然的敬畏之心,為人類的進步做出了一個不可磨滅的貢獻。真是令人佩服。

所以人想完成一件事情,用堅定的意志,尋找真理的不懈決心和不斷開發新的工具技術,那一定可以有出色的結果的。

沈括和他的《夢溪筆談》

另一方面,宋代在選拔天文人才的時候,上下都是似懂非懂,這似乎讓人感覺到有些不公正的意思,這裡面一定是有一些不可告人的秘密在裡面。現如今才是知識分子的美好的時代,希望大家珍惜今天,創造出更多的美好。

今天,沈括發現北極星真正位置和運行軌跡的故事就分享到這裡啦。

相關焦點

  • 北極星的位置是永遠都不變的嗎?
    如果你堅持認真觀察星空,時間長了,你將發現,夜空中的星星似乎都在移動,但唯有一顆星星似乎永遠在那裡,固定不動。這就是北極星。北極星看起來一動不動永遠在那裡,實際上,由於太陽和和月球的引力作用,地球的自轉會受到影響,雖然很細微,通常我們用肉眼看不出來,但是地球自轉軸所指的北極星的位置在緩慢地發生變化。北極星並不是永遠不變的某一顆星,現在是小熊座α星,到公元14000年將是織女星。天文學家根據地軸搖擺和恆星引力計算,到公元2100年前後,北極星將到達北極點正上方最近的位置。
  • 明清皇城被稱為紫禁城的緣故是因北極星,人們如何找到的北極星?
    現在的北極星是一顆亮度大約為2等的變星,在夜空中並不是特別起眼。過去5000年內分別擔當北極星的右樞、北極二以及目前的北極星勾陳一,在數千年來的華夏文明中,卻受到了非比尋常的重視,例如,公元前2263年五帝時代的北極星稱為「太乙」,公元前1097年周公時代的北極星稱為「帝」。這是由於它們看起來在天空中幾乎固定不動,被眾星擁護繞行,故被視為群星之主。
  • 沈括博學多才,是全世界科學史上找不到的,唯有中國出了這一個人
    這位官員就是沈括,我國和世界科學史上一部重要文獻一《夢溪筆談》的作者。當時,王安石為相,推行新法,慕沈括的才名,從揚州把他調到中央。沈括到開封後,王安石先請他在昭文館編校重要文書,兼掌司天監。前面所說的這項水利工程,是沈括建議並由他臨時負責主持的。竣工後不久又回司天監,主持修訂曆法。
  • 北極星在什麼位置?如何才能找到?首先 需要找到北鬥星
    所以,如何尋找北極星?請看文章頂部的圖表。你只需在北鬥七星的指極星天樞(Dubhe)和天璇(Merak)之間連一條直線,再延長五倍距離,便會遇上這一顆明亮的北極之星,那就是北極星。無論北鬥七星至於你的北方地平線是如何朝向的,你亦可利用這一便捷的技巧於任一夜晚尋找到北極星的倩影。
  • 談談如何尋找北極星
    談談如何尋找北極星前不久,有位天文攝影愛好者向我詢問尋找北極星的方法。應當說,這是一個很有意義的具有實用價值的問題。為此本文先說明什麼是北極星?它有何特點?然後再介紹幾種尋找北極星的方法。通常,我們將北極星的稱號授予離北天極很近並易認的恆星。而北天極就是地球自轉軸通過北極延伸到天空上的那個位置。由於地球自轉軸的進動,使北天極以25800年的周期圍繞黃極運動。
  • 北極星怎麼了?天文學家為何如此慌張?北極星可能出事了!
    在很早以前指南針還沒有被發明出來的時候,人類通常會通過看北極星的位置來明確自己的方向,北極星對於人類來說還是有非常重要的意義的,它會給人類指明方向。然而當今社會的科技是越來越發達的,北極星似乎也喪失了它的功能,人們不會用北極星來判斷自己的位置了。
  • 地球在「搖晃」,北極星位置將被取代,替代者我們都很熟悉
    早在很久以前,古時候的人就開始思索,探索夜空中各個星星的一些規律。我們最常說的「北鬥七星」、「北極星」、「啟明星」等等,在古時候就已經有記載,看來,古人的智慧也算是登峰造極了。由於北極星位於我們地球北天極方向,與地球自轉的地軸北部延長線很接近,我們在夜空中觀測北極星時,就會覺得它好像是固定不動的。因此我們先人們就以北極星作為識別方向的一個很重要指標。
  • 銀河系附近的皇家星座,如何確定北極星的位置?
    其中,三個二等級恆星和兩個三等級恆星形成一個明顯的英文大寫字母「W」,開頭面向北極星,這是識別仙后座的最重要標誌。仙后座還有一種搜索方法:將北鬥七星的「Titage」和北極星之間的線延伸到大約相同的長度,你可以到達銀河系「銀行」的仙后座。超新星爆炸發生在公元1572年。那時,我可以在白天看到明亮的星星,有時甚至比金星更亮。
  • 沈括竟然喜歡被妻子打罵
    ,他的能力可是非常強的,會圓術、磁偏角、共振現象等都是他弄出來的,科學界是沒有哪一個人不知道沈括的大名的,如果不知道那一定是不懂科學的,甚至可能都不理解科學,否則是不可能不知道沈括這個人的,沈括的在我們中國科學史上地位是很高的。
  • 會「輪班」的北極星,原來「織女星」也將成為新的北極星!
    一般都是先找到大熊座的北鬥七星,然後再從北鬥七星的勺子口,向外大概五倍遠的地方,這裡才是小熊座的北極星。所以北鬥七星經常被用來當作定位其它恆星的中間橋梁。所以說我國的衛星導航系統起名叫「北鬥」,真的是很貼切。當然,起名叫」北鬥」,更多的還是因為古代人們就經常用北鬥七星來做人肉導航,因為相比北極星,北鬥七星更好找。
  • 北極星如何像GPS設備一樣工作的?
    這就是它也被稱為北極星的原因。北極星與其說是一個特殊的名詞,不如說是一個頭銜。因為地球的軸線並不是一成不變的(它在不斷擺動),所以北極星的名稱在一段特定時期後發生變化。軸擺動一次大約需要26000年,這就是「北極星」這個名稱的壽命。在夜空中如何才能找到北極星呢?
  • 北極星為什麼一直在我們的北方?是天意還是人為?
    不僅僅是耀眼的原因,而且它出現的位置一直沒有改變,都是在我們的正北方,所以人們就把這顆星星命名為北極星。說起我國古代四大發明,幾乎每個人都能所出來,其中對人類出行最有用的就是指南針。我們現在如果要分辨東南西北實在是太簡單了,現在的智慧型手機都幾乎配備了全球定位系統的功能。
  • 用北鬥找北極星
    但有一例外,就是北極星,它幾乎位於地球北極的正上方,不會隨時間而變換位置。也就是說,在滿天繁星中,只有北極星看上去不動,因此才擔負得起指示方向的重任。但北極星不太亮,在夜空中不太容易找到,要藉助其他亮星的指引才能發現。北鬥七星就是個很好的指路牌。
  • 北鬥星與北極星的關係
    經過歷代先民的努力,他們發現了一顆永遠不變的星星,這顆星在地球地軸的北軸端上,這顆星的名字,我現在把他叫做北極星,它正好處在與地球自轉軸的中心位置重合,這就保障了地球自轉的時候,這個顆星星的位置永遠不變
  • 織女星:下一任的「北極星」
    從地球上的北半球看,北極星的位置幾乎是不變的,所以我們可以利用它來判別方向。北極星指的是最靠近北天極的一顆星,現在的北極星是小熊座 α星,也叫勾陳一,距離地球433光年。但是,由於歲差的原因,北極星也在發生變化。
  • 北極星就是三體?由3顆恆星相互圍繞運行,真正的三位一體
    這樣的恆星體系在太空中十分稀少,人類在2014年才發現了第一個「三體」恆星系統。但最近,許多人將目光指向了我們熟悉的北極星。因為北極星並不是一顆恆星,而是由三顆恆星相互圍繞運行的恆星系統。它或許正是人類苦苦尋找的三體星系。
  • 科學家沈括人品低劣 死後待遇不如奸臣蔡京
    生不逢時去拼詩沈括,字存中,號夢溪丈人,北宋杭州人。弱冠之年就承父蔭當了個沭陽主簿的小官,在任上顯示了其出眾的水利才能。二十三歲中進士,在大宋的國家圖書館謀了個職位。宋神宗時,王安石獲最高領袖重用,大宋的總設計師開始推行新法。王氏新法涵蓋範疇極多,亟需各領域的人才,這時他發現了沈括,一個可向多領域劈腿的章魚型人才。
  • 北極星與歲差
    夜晚時,如果你較長時間地仰望星空的話就會發現,天上的星星在緩緩地繞著一個點為中心轉動,而這個中心就是北極星。
  • 如何在北半球確定東南西北方位,北極星或許是最便捷的自然指示物
    地球的形狀是一個近似正球體的三軸橢球體,我們可以把地球姑且看成就是一個正球體,我們人類就生活在這個球體的表面,地球球面上的點我們如何來確定其位置呢?在小範圍內我們可以利用周邊的地理參照物來進行相對的定位,比如河流、山地等都可以作為定位的參照物。
  • 用多個產品案例為你闡述:如何找到增長最合適的北極星指標?
    在我的上一個作品中大家了解了北極星目標的概念,包括他的重要性,那麼了解了北極星指標的重要性之後,我們來講一下如何去制定和找到北極星指標。我們來分享一個三步法。比如說去看一下每天有多少觀看視頻的用戶數量,這也是一個不錯的北極星指標,我也可以看一下每周有多少的活躍用戶,那在這三個北極星指標之間如何去選擇呢?我們可以通過六個標準來進行進一步的篩選。還是用youtube 舉例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