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多個產品案例為你闡述:如何找到增長最合適的北極星指標?

2020-12-03 阿旭樂享

在我的上一個作品中大家了解了北極星目標的概念,包括他的重要性,那麼了解了北極星指標的重要性之後,我們來講一下如何去制定和找到北極星指標。我們來分享一個三步法。

第一步是明確商業目標和用戶價值,來找到這兩者的交集;

第二個是根據這個交集來列出一些備選的指標,如果你有好幾個指標的話,可以通過六個標準進行進一步的篩選。

第三個就是確認最終的北極星指標,我在這裡想強調的是北極星指標,它並不是一個絕對的概念,也不是一個絕對的科學。

所以大家可以結合自己公司的情況和戰略去做決定。

那第一步,明確商業目標和用戶價值,每一個產品其實都有兩個部分,一部分呢是這個產品要承擔一個商業目標。因為從長期來看,企業需要有造血能力,需要能夠變現,才能夠長期去盈利和生存。那每一個產品同時要承擔一個為用戶解決問題,為用戶帶來價值的這麼一個能力。因為只有這樣用戶才會長期使用。在很多公司呢商業目標和用戶價值是割裂的,被分開的,而北極星指標其實起到的最重要的一個作用就是來連接商業目標和用戶價值,最終服務於業務的長期健康增長。一方面呢他可能要去為長期的商業目標奠定基礎,另一方面呢他要能夠說明用戶體驗到了產品的價值。

在這裡要強調長期商業目標這個概念其實是兩個原因,因為有很多的創業公司最早期的時候可能沒有變現的方法,沒有找到這個特別好的盈利模式。那他在關注於做用戶價值的這個階段。那在這個階段,可能還沒有一個商業的價值。那我們先關注在做用戶上。那長期的另外一層含義是說要有可持續性。因為我們不希望產生一個殺雞取卵的狀態。可能你把用戶價值全都壓榨光了,或者把用戶體驗傷害的非常嚴重,然後來實現你的商業目標,這個也是長期不可持續的。

那我們來舉個例子,youtube 剛才我們講到youtube 這個產品它是一個視頻網站。那他長期的商業目標呢是可持續的廣告收入,但是他給用戶帶來的價值呢是讓用戶看一些很有意思的視頻,從中得到樂趣。他的北極星指標是觀看時長,那就非常好的把這兩方面連接了起來,用戶觀看的時間更長,然後說明他從中得到了更多的樂趣。然後呢就有更多的廣告商來投放廣告,然後也激勵很多的作者去創造這些有趣的視頻這個商業的閉環就跑通了。

那如果youtube 以點擊率為北極星行指標的話,有什麼問題呢?大家可以看到他會讓內容創造者去創造一些高點擊率的食視頻。而這些視頻呢不一定會給用戶帶來樂趣,那用戶如果沒有得到樂趣的話,他觀看時間就不會變長,也不會有更多廣告商來投放廣告這樣的情況,那他的這個閉環就斷掉了。所以就說為什麼觀看時長比點擊率更好的一個北極星指標。

那google 的長期的商業目標是廣告模式,大家都知道是長期的一個廣告的營收,那他的北極星指標是搜索量的話,這個閉環也是可以跑通的。因為工程師的算法呢就會以這個搜索質量為核心,這樣的話用戶在搜索之後就能發現非常有價值的、高質量的結果,他們就會更傾向於回到谷歌來進行更多的搜索。那就給了廣告商更多的機會來投放廣告,所以這個一環是可以跑通的。那如果谷歌以短期廣告營收為北極星指標呢,就會出現什麼情況。他的工程師的算法業務上的一些決策可能都是會想辦法提升短期的廣告收入,但是就可能沒有給用戶最高質量最有價值的搜索結果。導致呢很多用戶不會那麼多的經常回來谷歌進行搜索,可能就會嘗試其他的搜尋引擎失去了對這個谷歌搜索的這樣一個信任感。那長期來看呢,用戶量減少也不會有更多的廣告商來投放廣告,所以這個閉環就跑不通。所以呢對谷歌來說,搜索量是比短期廣告營收更好的一個北極星指標。

那找到了商業目標和用戶價值的交集之後,我們可能就可以列出一些備選的指標,比如說youtube 在這個長期的商業價值,廣告的營收和這個用戶價值,也就是用戶看到有樂趣的視頻之間找到了幾個備選的北極星指標觀看市場。比如說去看一下每天有多少觀看視頻的用戶數量,這也是一個不錯的北極星指標,我也可以看一下每周有多少的活躍用戶,那在這三個北極星指標之間如何去選擇呢?我們可以通過六個標準來進行進一步的篩選。

還是用youtube 舉例子。第一個標準是說能不能反映用戶從產品中獲得了核心價值,也就是我們剛才說的用戶價值這一部分觀看時長,每天觀看視頻的用戶數和每周活躍的用戶數在一定程度上都可以反應用戶得到價值比較不明顯的是這個周活躍用戶數,因為用戶活躍,其實這個概念是比較虛的。他登錄了youtube,如果他沒有看視頻或者沒有看很多的視頻,其實不見得能反映他從產品中獲得了價值。

那第二個標準呢,是能不能為產品達到長期商業目標奠定基礎,在這裡同樣的意思,觀看時長和每天觀看視頻的用戶數都是不錯的指標,活躍用戶數仍然有這個不確定的成分。

在第三個指標是能不能反映用戶活躍程度,那沒問題,這三個指標都可以反映用戶的活躍程度而不是一個虛榮指標。

第四個標準指標,能不能提示整個公司在往好的方向發展,同樣的三個指標都可以滿足這個條件。

第五個是不是簡單直觀容易獲得可拆解。其實這一條主要是在講這個北極星指標這一小節的內容在我們的增長全景圖上,它是處於整個正式的增長流程的第一步,也是最重要的一步。那為什麼北極星指標這麼重要呢?北極指標是不是一個比較容易被大家理解,被大家去運用的一個指標。那在這裡呢觀看時長就是一個比較好的指標,因為他很簡單很直觀,大家都很容易理解,也很容易把它拆解到不同的這個細分指標。周活躍用戶數呢也是比較簡單直觀的一個指標,周活大家用的都比較多了。那每天觀看視頻的用戶數相對而言就稍微複雜一點,因為它涉及到我要看每天觀看了至少一個視頻或者至少兩個視頻這樣的一些用戶,他在定義上稍微比另外兩個複雜一點。

那第六條,是不是一個先導指標,而不是一個滯後指標,那這三個沒有問題,都是先導指標。所謂先導指標就是一個更傾向於用戶行為的指標,而不是說等到最後可能用戶行為都已經發生過了,他是一個結果。

那綜合這六個標準的話可以看出觀看時長其實相對其他兩個指標而言是一個更好的指標。這也是youtube 選擇觀看時長作為北極硬指標的原因。

那我們再給大家舉一些例子,來幫助大家理解如何更好的利用這六個標準去找到一個好指標和壞指標。

比如說能不能反映用戶從產品中獲得價值,對於頭條來說一個好的指標就是閱讀時長,而一個壞的指標是文章點擊數。因為僅僅點擊了文章,如果內容沒意思,用戶沒有讀完,那其實也不能說明用戶獲得了核心價值。

第二個標準,能不能為達到長期商業目標奠定基礎。比如說得到,大家都知道它是一個這個學習類的app 對他來說有學習行為的用戶數,不管是付費的還是不付費的,其實就是一個更好的指標。而如果僅僅是去看訪問用戶數的話,那可能對於他的這個長期的商業目標並沒有非常明顯的幫助。

第三個標準能不能反映用戶的活躍程度,這個也很好理解了。假如你去管理一個微信公眾號的話,那如果只是看總的粉絲數,那就是是一個壞指標,一個所謂的虛榮指標。你需要去看有多少粉絲,有閱讀行為或者有分享行為,有轉發行為,還是要去看用戶活躍的程度。

第四個標準指標變好,能否提示整個公司在往好的方向發展,這個指標的含義呢,其實主要是想說,尤其在一些平臺類的公司。你不要只關注一個方面,比如說只是關注供給或者需求,而忽略了另一個方面。比如說美團對於他來說銷售額、訂單數就是一個比較好的指標,而不能僅僅去關注商家數或者是其騎手數或者是活躍用戶數等等。

第五個標準呢是這個指標是不是簡單直觀容易獲得可拆解。對於airbnb 來說一個更好的指標就是總的訂房數,如果他定了一個指標,叫做過去三個月訂房,一間以上用戶佔註冊用戶的比例,那這就是一個壞指標。因為僅僅我說出這個指標都已經舌頭要打轉了,很難被大家去理解,被大家去應用,然後也很難去拆解,因為它是一個比例。

那最後一個是先導指標還是滯後指標。所以我們大家都知道剛剛上市的這家視頻會議的這家公司,對於他來說更好的指標是用戶完成的會議數,而不是營收或者是年度的品牌美譽度調查,因為這個指標都是比較滯後的。

那通過列出了幾個備選指標,並且通過六個標準進行了一些篩選之後呢,我們可以來確認最終的北極星指標了,在這裡要給大家分享幾個原則。

第一就是尋找 北極星指標不是一個一蹴而就的過程,對用戶和產品的理解都需要很長時間。在我自己的經歷裡面,其實大家有時候覺得定指標很容易,但是真正開始定了之後,就發現這個事情可能不是你想的那麼簡單。很多公司包括一些矽谷非常領先的公司,都是花了很長的時間去理清思路,弄明白產品最重要的事情到底是什麼。即使是youtube,也經歷了開始指標是點擊率,後來才改成總觀看時長這樣的一個指標的過程。

第二個原則呢就是北極星指標也不是絕對唯一的很多指標都有相關性。比如說facebook 他最早的北極星指標是月活,後來這個月活已經提升到很高的程度了,就開始做周活日活。那這三個指標其實都是有相關性的,並不是說絕對的一個指標就可以,另外一個指標就不行。

第三個原則是北極星指標代表了公司的戰略方向。所以一般來說應該是比較穩定的,而不是說三個月兩個月我就換我的北極星指標。但是也不是說絕對不變的,對於一個公司來說不同的階段有不同的戰略重點,所以也可能會對北極星指標進行調整。我們用滴滴出行來舉個例子,在這個公司最早期的時候可能他就是想要有一個用戶基數,然後去驗證他的這個產品的情況。所以最早期他的北極星指標是訂單數,後期它的用戶量上去了,這個平臺啟動已經完成了。他就要關注他的留存率,到最後期的時候呢,他開始要追求變現盈利,那它的北極星指標就變成了gmv 變成了毛利。

所以大家可以看到他的北極星指標是有一個演變的。事實上,對於任何一個產品來說,他都有探索期、成長期、成熟期和衰退期。在這四個不同的時期,北極星指標一般都會有一個演化。

在探索期的時候呢,可能像前面講到的,我們會關注留存率、活躍度、參與度,去驗證我們產品是不是達到了pmf 的狀態。那開始成長期的時候,我們就去追求新用戶的增長和總的活躍用戶數。在成熟期的時候,除了關注總的用戶數之外,我們還會要去關注這個營收利潤,付費用戶數,那北極星指標往往就會有一個從活躍用戶數到這個營收利潤付費用戶數的轉變。到了衰退期的時候,我們的北極星指標可能還是要去關注營收利潤最大化的榨取這個產品的價值。同時呢我們可能從公司的層面要去開發,第二曲線,要去看新的產品,所以可能我們的北極星指標變成了某個新產品的指標。

那最後一個原則有時候會出現單一的指標,不能全面體現公司的經營情況。這個時候我們可以考慮加入一些重要的反向指標來作為一個制衡,比如說如果你是一家電商,你的北京指標是gmv 或者銷售額。但是你發現如果單純的去推gmv 銷售額的話,會發現這個退貨率或者是投訴率有提升的現象。那你就可以加入一個退貨率作為反向指標,這樣公司上上下下再做任何決策的時候,不能僅僅去考慮gmv,還要去考慮他對退貨率的影響。那如果你是一個互金產品,同樣的意思,你不能僅僅去追求這個放款量,可能你還要用壞債率作為一個反向指標。

那我們總結一下北極星指標,首先、它是做增長最重要的一步。你的方向找錯了或者跑偏了,其實其他的都沒有什麼意義。所以這也是非常強調大家一定要先不要一上來就開始趕路,而要抬頭看天把這個方向找對的原因。

第二、北極星指標它是處於一個用戶價值和商業目標的交點,它最重要的作用是去幫這個公司指引方向,幫助大家聚焦。在這個團隊是個人的層面,他可以指導大家的日常工作。所以大家不要覺得說北極星指標只是ceo 的事,或者只是這個增長負責人的事。

如果你對北極星指標有一個深入的理解,他對你日常的產品的決策,運營的決策,各種各樣的工作都有非常好的指導作用。老闆也會覺得你有一個大局觀,而不僅僅是關注你自己的那一小塊。北極星指標一般而言是比較穩定的,他一般來說定了之後可能是幾年一年都不太會變的。但是呢也可能隨著戰略的調整。進行變化和演化。

最後,北極星指標是一個結果,它是很多因素共同作用產生的一個結果,在具體操作和執行的時候,我們需要把它進一步拆分,這樣團隊才可以去針對這些小的細分指標進行操作。那這一部分其實也就是以後要分享的內容,【怎麼去做增長模型和指標拆分的部分】。

相關焦點

  • 北極星指標是什麼?有什麼價值?
    文章結合案例為我們介紹了北極星指標是什麼、為什麼要建立北極星指標以及如何篩選正確的北極星指標。北極星指標也叫唯一關鍵指標(OMTM,One metric that matters),產品現階段最關鍵的指標,其實簡單說來就是公司制定的發展目標,不同階段會有不同的目標。
  • 實戰案例:全定量增長模型如何搭建?
    在運營數據分析時最常用的分析方法主要有四種——AARRR模型、全鏈漏鬥型、因子分解型和全定量增長模型。因其特性不同,應用領域也各不相同,在本文中,作者簡單介紹了前三個模型,並將重點聚焦在了全定量增長模型,歡迎大家討論。了解完北極星指標體系構建方法,大家有沒有對自己的工作有一個思維上的認知呢?接下來我們進行一下北極星指標體系的實戰操作。
  • 以抖音為案例,講清楚「用戶增長實驗」在做什麼? - 人人都是產品經理
    你是否知道什麼是用戶增長實驗?你又了解用戶增長實驗究竟是在做什麼?它如何產生作用的呢?針對這些疑惑,筆者將以抖音為案例,聊聊用戶增長實驗在做什麼?摘要:之前簡單介紹過用戶增長(UG)核心工作流:分析數據→形成假設→實驗驗證,大致描述了每一步在做些什麼。現在用一個大家可能注意到過的案例,來嘗試逆推和重現相關的工作場景,爭取講清楚UG實驗在做什麼。
  • 以抖音為案例,講清楚「用戶增長實驗」在做什麼?
    原標題:以抖音為案例,講清楚「用戶增長實驗」在做什麼?你是否知道什麼是用戶增長實驗?你又了解用戶增長實驗究竟是在做什麼?它如何產生作用的呢?針對這些疑惑,筆者將以抖音為案例,聊聊用戶增長實驗在做什麼?摘要:之前簡單介紹過用戶增長(UG)核心工作流:分析數據→形成假設→實驗驗證,大致描述了每一步在做些什麼。
  • 自然增長的指標制定與裂變式增長的極限
    如何合理的衡量自然增長呢?或許從文章中你可以得到一些答案。指標=經驗+拍腦袋很多人是憑著自己多年了解行業的經驗臨時一拍腦袋定一個指標,如你所見,它們基本都是1000,10000,100000…的整數倍,這使我思考,對一個自然增長的產品,難道沒有一個簡單易用的方式來預測下一階段我們的用戶會達到多少嗎?
  • 明清皇城被稱為紫禁城的緣故是因北極星,人們如何找到的北極星?
    ——摘自《論語·為政》北極星,在我國古代的時候稱為北辰,指的是最靠近北天極的恆星,現在的北極星指的是小熊座α星。由於歲差的存在,地球北天極並不是恆定不變的。在大約14000年以後,天琴座的織女星將成為最靠近北天極的恆星,也就變成了那個時候地球的「北極星」。下文中的「北極星」如無特別說明均指小熊座α星。
  • 找到你的北極星
    在人生的每個階段,最重要的事只能自己決定  畢業季來了。一位學習新聞的大四實習生對我說,「很多職業看著都不錯,但身邊總有人給出各種反對意見,讓我最終難抉擇。害怕萬一沒選好,又要從頭開始,要跟比自己年輕的人競爭」。這位22歲的姑娘問我,在我當年22歲大學畢業時,是如何選擇自己的職業的。
  • 17個最實用的印染廢水案例詳解 讓你進階為印染水處理專家!
    北極星水處理網訊:想要成為印染水處理專家,就必須對印染廢水有最基本的認識。印染廢水是加工棉、麻、化學纖維及其混紡產品為主的印染廠排出的廢水。印染廢水水量較大,每印染加工1噸紡織品耗水100~200噸,其中80~90%成為廢水。
  • 北極星在什麼位置?如何才能找到?首先 需要找到北鬥星
    所以,如何尋找北極星?請看文章頂部的圖表。你只需在北鬥七星的指極星天樞(Dubhe)和天璇(Merak)之間連一條直線,再延長五倍距離,便會遇上這一顆明亮的北極之星,那就是北極星。無論北鬥七星至於你的北方地平線是如何朝向的,你亦可利用這一便捷的技巧於任一夜晚尋找到北極星的倩影。
  • 庫克:找到你們的北極星 讓他指引你去工作和生活
    庫克:找到你們的北極星 讓他指引你去工作和生活 iwangshang / i天下網商 / 2015-05-18 摘要:5月18日消息,蘋果CEO蒂姆·庫克(Tim Cook)
  • 萬字乾貨 |10倍用戶增長的方法論全在這裡
    因此在公司增長黑客是由一個跨功能的團隊形式組成的,這裡面有增長產品經理、工程師、設計師、分析師,還可能有市場渠道的專家,用這樣一種模式去推動。 4.增長黑客是一個體系、方法,並非單個技巧 有時候大家聽到這個詞,覺得是不是某一個特別經典的案例,某一個特別好的方法,可以解決所有問題。
  • 6種轉化率分析模型,提高產品轉化率、用戶體驗
    「網際網路企業99%創業失敗,只是因為沒有找準它」,我們可以通過這些問題和用戶數據指標兩種方式評價產品是否找到PMF。通過問題或問捲來判斷:你會把我們的產品薦給你的朋友嗎?如果你不能繼續使用這個產品,你會有多失望?有多少用戶在離開你的產品,有多快?
  • 實現「超級增長」的3大法則
    而實現它的一個重要策略就是精細化運營,沒有運營的產品是缺乏靈魂的。精細化運營的關鍵在於打造一個完整的增長閉環,從而擴大並釋放產品價值。在這個閉環裡,側重點不是投放,而是當流量進來以後,如何延長用戶的生命周期,實現源源不斷的新增長。事實上,精細化運營包含了3個關鍵點,即「北極星指標」、「私域流量」、「會員體系」。增長閉環始於制定符合團隊目標的北極星指標。
  • 【案例】如何用數據驅動產品和運營
    然而,在大數據思維下那就不一樣了,換句話說,我們先不知道有這麼一個詞彙,但是我們發現有許多人在輸入了這個詞彙,於是,我們可以通過統計發現最近新出現的一個高頻詞彙,把它加到司庫裡面並更新給所有人,大家在使用的時候可以直接找到這個詞了。案例2:地圖
  • BMC教您如何為研究找到合適的歸宿
    讓Springer Journal Suggester為您的手稿選擇最相關的期刊。您所需要的,只是一篇文章的摘要或描述,我們就會為您的手稿找到與之匹配的期刊(服務網址:journalsuggester.springer.com)。 想親歷親為?請閱讀以下學術投稿的關鍵因素摘要和選刊步驟說明。BMC旗下的所有期刊採取了開放獲取的發表形式,使您的研究更有可能被閱讀和引用。
  • 精益數據分析 | 你孜孜追求的「增長」 可能只是自嗨
    數據指標是創業公司的計分牌。好的指標,幫你找到正確的「增長」姿勢;壞的指標,並未帶給你期望的變化。在資金耗盡之前,你需要找到正確的產品與市場,追求增長,令企業成癮。虛榮指標 VS 行動指標:越增長,越迷失?當你進行投放評估時得知,A渠道CTR 0.27%,B 渠道CTR 0.09%,如何選擇?毫不猶豫,A 渠道!然而你並不知道,A 渠道的CVR 僅為0.5%,而 B 渠道的CVR為 1.1%。新活動拉新,當日PV 增加 300%,新增會員數量增加高達100% – 200%。
  • 共享兩輪出行,分析增長手段
    接下來,通過分析給出共享電單車業務北極星指標和增長模型,明確產品增長的目標和關鍵影響因素;最後,以北極星指標和增長模型為指導,結合用戶對共享電單車的使用方式和上癮模型,對產品增長的可能手段做出構想假設。
  • 營銷動力學案例:傳統行業如何讓產品免費還業績增長10倍
    營銷新動力現在各行各業都存在激烈競爭的情況下,很多人都在考慮如何用創新的模式把自己的產品或者服務銷售出去那麼如何讓自己的產品免費還賺錢,這是很多人想要的,因為產品免費就很容易解決了銷售問題,但是免費還要賺錢,那麼就必須要找到一個盈利產品來補貼免費產品的成本。
  • 實操案例拆解:如何使用模型/理論進行數據分析和戰略定位
    編輯導讀:案例拆解是運營er們常常會用到的方法,當活動缺少新想法時,就會試著去關注一下相關的案例,進行拆解,進而復用到自己的工作中。運營人如何做案例拆解?需要用到哪些理論模型呢?本文作者從具體案例出發,對相關模型進行了講解,一起來看看~
  • 艾媒北極星系統發布新功能 AI技術透析APP行為評估與競品運營分析
    艾媒數聚旗下的北極星數據系統(bjx.iimedia.cn)一直作為研究的數據工具,持續為艾媒諮詢的行業研究和市場諮詢支撐了八年。自今年年初推出APPTOP1000指數,在5月份開放部分用戶數據的註冊查詢後,獲得業界一致好評和大量的合作夥伴支持,因此艾媒數聚加快了北極星的商業化開放節奏,現已定於6月20日正式上線全功能版本,同時啟動首批創始會員試用及預售活動,你準備好了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