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極星就是三體?由3顆恆星相互圍繞運行,真正的三位一體

2020-11-26 紫俠號

近年來,三體的概念很火。在天文學領域,三體指的是一個天文力學關係,指的是由三顆質量相似的恆星互相發生引力作用而形成的力學關係。這樣的恆星體系在太空中十分稀少,人類在2014年才發現了第一個「三體」恆星系統。

但最近,許多人將目光指向了我們熟悉的北極星。因為北極星並不是一顆恆星,而是由三顆恆星相互圍繞運行的恆星系統。它或許正是人類苦苦尋找的三體星系。

北極星是人類最熟悉的星體之一,它是地球地軸北極正對著的方向,從人類的視角看,滿天繁星都在圍繞著北極星運行,因而北極星在中國古代也被譽為中樞,是皇權的象徵。在晴朗的夜晚,我們很容易找到北極星的位置。找到北鬥七星後,北鬥七星勺子邊緣還有兩顆星,我們按照勺子把所指的方向,延伸相當於這兩顆星5倍的距離,可以看到一顆不是很明亮的星星。它就是北極星。

在西方天文學中,通常用星座的角度去分析恆星。比如北極星就是小熊座的一部分,叫做小熊座α星。而在我們的星相學中,北極星有個更玄妙的名字,叫「勾陳一」。實際上,北極星並非一顆星星,而是由三顆恆星組成的「三合星系統」。北極星有一個亮度較高的伴星,名為「勾陳一B」。到了20世紀,科學家利用引力波的原理發現,北極星的伴星不止一個,在北極星距離很近的位置,還有一顆伴星,因為它的廣度太暗,所以一直沒有看到,天文學家在2006年將它命名為「勾陳一AB」。

北極星的主星勾陳一,是一顆能量反應劇烈的超巨星。它的亮度相當於太陽的兩千倍,質量相當於四五個太陽,但它的大小卻比太陽大得多,直徑5200公裡,體積相當於5萬多個太陽。和勾陳一呈現鮮明對比的,就是最新發現的伴星「勾陳一AB」,它是一顆正在沉寂的矮星,光芒十分黯淡,和勾陳一就像是光與影的兩面。

除此之外,勾陳一還是宇宙中距離地球最近的「造父變星」,對於天文學家測量宇宙膨脹的速度等核心命題來說意義重大。

北極星不是固定的一顆星,但它始終是人們心中指引方向的燈塔。

相關焦點

  • 待證實「三體」星系:同時圍繞三顆恆星運行的行星
    劉慈欣在《三體》中敘述的三體星系令人嚮往,其變幻莫測的運勢也是令人痴迷。如今,科學家第一次發現了和小說中敘述基本一致的三體星系。這就是距離地球1300億光年的獵戶座GW,它還處在前期創造環節,包含三顆恆星,其中二顆相互繞另一方轉動運作,第三顆則在外場很遠的地方圍繞前二顆恆星運作。
  • 北極星原來是個「三體」,3顆星都比太陽大,最大的能裝5萬多太陽
    北極星是大家都聽說過的星體,由於地球的地軸正對著它的方向,所以隨著地球的自轉,我們能看到滿天的星辰都在圍繞它運行,在古代它被叫做紫微星、北辰星等,是皇權中樞在天幕上的代表。,但是其實有很多人並不知道它的位置,不過要尋找它也很容易,只需要找到北鬥七星,而順著北鬥七星的勺子邊緣的兩顆星指向的方向,向前延伸兩顆星5倍距離的地方,又一顆看上去不是很明亮的星體,它就是北極星了,雖然它不是特別亮,但不需要望遠鏡也是可以清楚地看見它的。
  • 北極星原來是個「三體」,3顆星都比太陽大,最大的能裝5萬多太陽
    北極星是大家都聽說過的星體,由於地球的地軸正對著它的方向,所以隨著地球的自轉,我們能看到滿天的星辰都在圍繞它運行,在古代它被叫做紫微星、北辰星等,是皇權中樞在天幕上的代表。
  • 劉慈欣小說《三體》中的三體問題原來就是一個科學難題
    在距離地球4光年之外的半人馬座上,有一個由三顆恆星和一顆行星所組成的恆星系統。這三顆恆星的質量以及彼此之間的距離基本相等,在互相的引力作用下,它們的運行軌跡幾乎不可預測。但三顆恆星的光和熱在其行星上孕育了一種高級智慧文明——三體文明。 由於三顆恆星運行軌道不穩定,無法計算,三體行星上便出現了兩種紀年方法:恆紀元和亂紀元。
  • 科學家發現神似「三體」的星系 內包含三顆恆星
    劉慈欣在《三體》中描述的三體星系令人神往,其神秘莫測的命運更是讓人著迷。現在,天文學家第一次發現了和小說中描述幾乎一致的三體星系。這就是距離地球1300光年的獵戶座GW,它還處於初期孕育階段,包含三顆恆星,其中兩顆互相繞對方旋轉運行,第三顆則在外圍很遠的地方圍繞前兩顆恆星運行。
  • 北極星是顆什麼恆星?為什麼北極星可以一直處於地球的正北方?
    現在問題就出現了,由於「地球進動」現象的存在,地球的自轉軸不會一直指著同一個方向,那麼為什麼北極星可以一直處於地球的正北方呢?其實這個問題的答案很簡單,那就是我們可以簡單粗暴地認為,地球自轉軸的北部延長線現在指著的恆星,就是北極星。
  • 衛星繞行星運行,行星繞恆星運行,整個銀河系都圍繞這個天體運行
    比如衛星的質量通常不如行星,所以衛星都圍繞行星運行,如月亮圍繞地球轉;而行星的質量不如恆星,因此行星都圍繞恆星運行,地球圍著太陽轉。宇宙中有很多類型的天體,這些天體的質量有小到大的排列大致是小行星行星恆星黑洞(特指星系級黑洞)。
  • NASA公布3800光年外的三恆星系統,這就是真實的三體世界?
    克卜勒太空望遠鏡雖然在2018年已經正式退役,但它拍攝的大量圖像依然是科學家重要的研究資料,近日NASA公布了由克卜勒太空望遠鏡拍攝到的三恆星系統,天鵝座方向距離地球有3800光年的KOI-5系統,在這個恆星系統中有三顆恆星相互圍繞運行,同時在系統裡還發現一顆名為KOI-5Ab的氣態巨行星,科學家並不了解三顆恆星的運行機制
  • 北極星不是行星是恆星,而且輪流當值,這個說法靠譜嗎?
    這裡說的行星只是指太陽系行星,其實太陽系外的恆星,絕大部分都有行星環繞,只是由於太遠,人類肉眼無法看到而已。事實上,現在人類已經發現了數千顆太陽系外行星,但真正用望遠鏡直接觀測到的也就10來顆,絕大部分都是依靠遮光現象和引力攝動猜測計算出來的。
  • 真正的「三體」星系被發現
    劉慈欣在《三體》中描述的三體星系令人神往,其神秘莫測的命運更是讓人著迷。現在,天文學家第一次發現了和小說中描述幾乎一致的三體星系。 這就是距離地球1300光年的獵戶座GW,它還處於初期孕育階段,包含三顆恆星,其中兩顆互相繞對方旋轉運行,第三顆則在外圍很遠的地方圍繞前兩顆恆星運行。
  • 22光年外的奇特系外行星:圍繞多達三顆恆星運行
    北京時間9月10日消息,據國外媒體報導,天文學家最近在銀河系中距離非常近的區域,發現一顆奇特的系外行星,其圍繞多達三顆恆星運行。
  • 科學家發現一顆恆星在圍繞黑洞運行而不被撕碎
    科學家已知黑洞是宇宙中一切天體的終結者,由於其極其強大的引力能吞噬包括光在內的一切物質,在宇宙中之所以能觀測到這種神秘的天體,是因為在黑洞周圍通常會聚集一圈發光的物質環,這些物質環就是由無數被撕裂的天體碎片組成的,然而最近的觀測中科學家發現了一個不可思議的情況,在距離地球2.5億光年的地方有一顆紅巨星在一個黑洞周圍反覆遊蕩卻沒有被吞噬,這還是人類首次觀測到在黑洞引力下沒被撕碎的恆星。
  • 隔壁的三體星系可能存在第二顆行星!而且是個超級地球
    沒錯,半人馬座α星正是著名科幻小說《三體》中的三體星系。不過,與《三體》所描述的不同,現實中的半人馬座α星要安分得多,三顆恆星並沒有做著混亂的三體運動。 半人馬座α星由半人馬座α星A、半人馬座α星B和半人馬座α星C(即比鄰星)構成。其中,A星和B星形成一個雙星系統,比鄰星則在較遠處與之共舞。
  • 行星都在繞恆星運行?並非如此!銀河系中或有近萬億顆行星在流浪
    行星是宇宙中最常見的天體之一,關於行星的定義,基本上可以歸納為圍繞恆星運行的,已清空自己所在軌道空間的,內部還沒有發生核聚變反應的較大質量的球狀天體,那麼這樣的天體有沒有不恆星運行的呢?比如在銀河系中,像太陽這樣的單一恆星系統並不多,大部分恆星系統都是多顆恆星在一起喔,互相圍繞著運行,這樣的恆星系統又被稱為多星系統,而在多星系統中,由於相互間的引力場互相影響,行星的運行過程中可能會同時受到2到3顆恆星引力場的影響,這樣行星就有被甩出恆星系的可能,那麼當即被甩出恆星系統的時候
  • 北極星是我們太陽系的行星嗎?
    太陽系行星只有8顆,除了我們地球,依次從靠近太陽算起,還有:水星、金星、火星、木星、土星、天王星、海王星,我們地球夾在金星和火星之間。而在夜空中,我們肉眼能夠看到的星星有6千餘顆,其中只有5顆行星能夠看到,其餘的都是恆星。恆星是什麼?就是由於質量很大,在巨大引力壓縮下,中心不斷發生著核聚變,由此產生巨大的能量輻射,不斷向太空散發著光和熱的天體。
  • 已知最大的行星,個頭比最小恆星大了300倍,卻還得圍繞恆星運行
    恆星和行星都是宇宙中的常見天體,不過通常恆星的質量都比行星大得多,因此有著較強的引力,所以在一個有恆星和行星的系統中,通常都是行星圍繞恆星轉的,比如在我們太陽系中,太陽是唯一的恆星,它自己就集合了整個太陽系99.86%的可見物質,因此是太陽系中的絕對統治者,所有的星體都在圍繞太陽運行
  • 沒想到你是這樣的北極星!
    在地球的自轉過程中,它不像其他大部分星星那樣向西運動,而是在天空中的位置始終保持不變,這顆星星就是北極星,它為眾星所拱。北極星之所以與眾不同,是因為它幾乎處在北天極上,地球的自轉軸幾乎對準了它。因此,在地球繞地軸自轉時,緊鄰北天極的北極星看起來是靜止的。北極星的作用由於北極星的特殊性,它所在的方位就代表了地理上的正北方向,所以在夜晚可以用北極星來辨別方向。
  • 恆星系可以為雙星、三星等,那麼一個恆星系最多能有多少顆恆星?
    ;由3-7顆恆星組成的系統為聚星;由8顆及以上的恆星組成的系統為星團。半人馬座α星(南門二)是一個三星系統,由半人馬座α星 A和半人馬座α星 B相互繞行(近時11個天文單位,遠時36個天文單位),另一顆半人馬座α星 C星在遠處1.5萬天文單位外圍繞著A和B星繞行。A星和B星是黃矮星(太陽也是),C星為較小的紅矮星。C星也叫比鄰星,是離太陽系最近的一顆恆星,約4.22光年。
  • 太陽系只有一顆恆星,南門二有三顆,北河二卻有六顆,它咋運行的
    但是在銀河系中,像太陽系這樣的單恆星系統卻並不佔多數,天文觀測發現銀河系中的大多數恆星都屬於多星系統,比如距離我們最近的南門二,就是一個三合星系統。我們熟知的比鄰星就是南門二三合星系統中的一員,它也是距離我們太陽系最近的恆星只有4.22光年,另外兩顆恆星,南門二甲和南門二乙距離太陽系約4.37光年,這個三合星系統的運行方式是南門二甲和南門二以相互繞行,因為兩者的質量相差不大,南門二甲的質量比太陽略大一點,約相當於太陽的1.1倍,南門二乙的質量比太陽略小一點,約相當於太陽的0.9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