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ASA公布3800光年外的三恆星系統,這就是真實的三體世界?

2021-01-13 痴狂科學

克卜勒太空望遠鏡雖然在2018年已經正式退役,但它拍攝的大量圖像依然是科學家重要的研究資料,近日NASA公布了由克卜勒太空望遠鏡拍攝到的三恆星系統,天鵝座方向距離地球有3800光年的KOI-5系統,在這個恆星系統中有三顆恆星相互圍繞運行,同時在系統裡還發現一顆名為KOI-5Ab的氣態巨行星,科學家並不了解三顆恆星的運行機制,希望能通過觀察KOI-5來解開真實三體世界的謎團。

NASA發現在KOI-5系統中三顆恆星的運行方式非常特殊,其中質量最大的恆星A和恆星B在近距離彼此相互環繞,而質量較小的黃矮星C則在遠離恆星A和B的位置上圍繞運行,大約每400個地球年才能完成公轉一圈,然而中間的恆星A和恆星B相互環繞的周期為30個地球年,雖然彼此運行的軌道相交,卻因為相同的運行速度讓兩顆恆星不會發生碰撞事件,NASA的科學家認為恆星C產生的潮汐影響或是維持三體運行的重要因素。

NASA的研究人員更希望在KOI-5系統中找到行星,然而通過凌日法只發現了KOI-5Ab行星,這顆氣態巨行星有個非常奇怪的運行軌道,在其它恆星引力的影響下KOI-5Ab環繞的時間並不是固定的,目前科學家並不清楚KOI-5Ab是如何在這種複雜的引力環境下維持運行的,而且在整個KOI-5系統中肯定還有大量未被發現的行星存在,科學家認為在三恆星系統中有充足的恆星能量,如果有宜居行星存在會更容易發展出更高等的智慧文明,當然這顆宜居行星的運行軌跡也會與眾不同。

此前科學家模擬的三恆星系統因為發現引力紊亂很難維持運行,然而在實際觀測中三恆星系統在宇宙中並不罕見,目前認為在這種恆星系統是誕生於同一片星雲,當恆星在星雲中孕育的時候就已經開始相互影響了,而恆星之間的相互牽制在誕生過程中就已經完成了,我們無法得知這些恆星在運行過程有沒有發生過撞擊事件,但肯定比太陽系這樣的恆星系統要複雜得多。

科學家描繪出這裡的宜居行星會看到的天空場景,相對於地球而言三恆星系統中的宜居行星可能會比較炎熱,不過擺在科學家面前最大的問題是三恆星系統的邊界如何劃分,一般認為太陽系的邊界是最外圍的柯伊伯帶,因為這片區域是太陽引力能影響到的最遠端,而三恆星系統的影響範圍顯然會遠超過太陽系,這也是目前人類對於宇宙中恆星系統了解的盲區。

NASA的研究人員認為KOI-5Ab行星可能是為數不多的行星之一,在如此多的恆星中行星的運行軌跡會非常微妙,有任何因素影響到行星的運行都可能導致難以預料的後果,不過科學家認為在三恆星系統中的行星更多的會被拋出系統,銀河系中數億顆流浪行星中有許多就是這個原因形成的,如果能夠在KOI-5系統中找到宜居行星,那麼有很大可能是一顆有生命的星球。

歡迎關注我的百家號,這裡將帶給您一個全新的視角看世界!

相關焦點

  • 科學家發現3800光年外的「三體世界」,行星正在被恆星折騰
    NASA的克卜勒太空望遠鏡已經服役十多年,KOI-5是很早就發現的三恆星系統,位於天鵝座方位,距離地球3800光年,在NASA的第二次行星搜尋任務中,科學家發現恆星KOI-5A存在一顆行星,並發現了一些有趣的事。
  • 「三體」星系被發現,它位於地球3000光年外,上面是否有三體人?
    著名的科幻小說《三體》給人們留下了深刻的形象,雜亂的三體星系在整個世界中是否存在,也成為科學家思考和探究的要點方針。特別星系存在的概率,由於世界體積的增大而進步,最近天文學家就經過深化的觀察和研討發現了與《三體》中的三體星系存在較大相似性的實在星系。據悉,這個特別的星系是坐落地球3000光年外的獵戶座GW,而且這是一個相對年輕的星系。
  • 科學家發現首個年輕的三恆星系統,其中有一顆行星正在形成
    科學家認為在宇宙中由單一恆星構成的恆星系統是很普遍的,近些年隨著觀測設備的進步,又發現在銀河系中同樣存在大量的雙恆星系統,通過模擬運行發現由兩顆恆星相互環繞的系統是比較平衡的,但如果出現三顆恆星就會導致運行混亂,這意味著劉慈欣在《三體》小說中描述的三體星系一直沒有發現過,近日科學家宣布智利北部的阿塔卡馬陣列發現了首個
  • NASA公布12億光年外的宇宙奇觀
    近日,美國宇航局NASA公布了一張非凡宇宙圖,揭示了宇宙深處一個名為Abell 2384的龐大系統的驚人面貌。據介紹,Abell 2384距離地球約12億光年,由緊密相鄰的兩個星系團構成,總質量高達太陽260萬億倍,完全是超乎想像的存在。
  • 23光年外,天文學家發現另一個三體世界!
    你可能不知道,在宇宙中超過一半的恆星系有著兩顆或更多恆星,在天文學上它們被稱為多星系統。具體的,由兩顆恆星組成的恆星系被稱為雙合星系,由三顆恆星組成的恆星系被稱為三合星系......有意思的是,距離太陽系最近的恆星系半人馬座α星就是一個三合星系,換種接地氣的說法叫三體星系。沒錯,著名科幻小說《三體》中的三體星系正是以此為模板。
  • 三體世界真的存在?距離地球23光年處,疑似巨型三體世界出現!
    三體世界真的存在?距離地球23光年處,疑似巨型三體世界出現!隨著《流浪地球》的上映,劉慈欣為世人所熟知,他的宇宙世界觀得到了越來越多的人的認可,尤其是小說《三體》,使人們了解了離地球4光年遠的三體文明,知道了三體世界是怎樣的。事實上,除了小說中的三體世界外,真實的宇宙中還有三體世界。三體恆星距地球23光年,質量是地球的8倍。
  • 1300光年外,三體星系坐標暴露!
    最近接《三體》小說中的三體星系坐標公布 距離地球1300光年 Calada系統名:獵戶座GW坐標:距離地球1300光年獵戶座GW 在獵戶座的位置 Credit:ESO, IAU and Sky & Telescope目前系統還處於初期孕育階段,包含三顆恆星。
  • 天文學家:4光年外的「三體」星球可能存在生命,劉慈欣笑而不語
    如果你看過劉慈欣的《三體》,那麼你一定會知道書中有一個超級強大的智慧外星文明——三體人,他們居住在距離太陽系4光年之外的半人馬座阿爾法星上,他們的恆星系統,由三顆恆星組成,雖然對於人類來說,仍然是一個非常遙遠的距離,但是它仍然是最接近太陽的恆星系。那麼,拋開小說裡的內容不談,在半人馬座阿爾法星上,真的有生命存在嗎?今天,就讓我們一同來討論一下!
  • 如果《三體》中的人類不聯繫三體人,他們何時才能發現地球?
    在《三體》中,地球上的人類通過太陽作為信號放大器,通過太陽作為信號放大器向宇宙發送地球坐標。經過連續兩次信號發射,4光年外的三體文明終於發現了地球文明的存在,揭開了入侵地球的序幕。從科技層面看,能夠實現星際航行的三體文明至少比地球文明領先數百年。既然三體人擁有先進的科學技術,為什麼他們不先在4光年之外發現地球文明,卻等待地球發出信號呢?
  • 在1300光年外的一個三體星系中,奇怪的事情發生了
    在一項新研究中,天文學家得到一項有趣發現,他們見證了1300光年外的一個三體星系「面露猙獰」。 三體星系指的是由三顆恆星組成的恆星系統。大劉的《三體》正是基於三體星系進行科幻創作,構想了三個太陽做著三體運動,導致三體世界遭遇恆紀元與亂紀元無序交替,迫使三體文明在水深火熱中艱難成長。
  • 在1300光年外的一個三體星系中,奇怪的事情發生了
    在一項新研究中,天文學家得到一項有趣發現,他們見證了1300光年外的一個三體星系「面露猙獰」。三體星系指的是由三顆恆星組成的恆星系統。大劉的《三體》正是基於三體星系進行科幻創作,構想了三個太陽做著三體運動,導致三體世界遭遇恆紀元與亂紀元無序交替,迫使三體文明在水深火熱中艱難成長。實際上,在宇宙中太陽這樣的單身漢是非主流,恆星往往三三兩兩乃至更多的結伴而行。
  • 距地球22.7光年,出現一個巨型「三體世界」
    距地球22.7光年,出現一個巨型「三體世界」看過劉慈欣《三體》這本小說的都知道,三體人是一個虛構的外星智慧文明種群。這本科幻小說,人們了解到距離地球4光年外的三體文明,知道三體世界是怎樣的。其實,除了小說中的三體世界,現實的宇宙中一樣存在三體世界,這個三體星距離地球23光年,質量更是地球的8倍,那麼這到底是怎樣的世界呢?
  • 3800光年外有一隻「翅膀」長達3光年的「蝴蝶」,仍然在快速變大
    說起來它主要由三種,一種來自於宇宙誕生之初,也就是宇宙大爆炸之後能量轉換成物質,氫氦等元素形成之後,星雲便開始出現了,這類星雲被叫做原始星雲,宇宙中的星系恆星,大都是來自於這種星雲。還有一種星雲是黑洞吸積盤兩極噴發出來的能量物質形成的,多見於星系中心的超級黑洞的兩端,範圍可達3萬光年,而且仍在以每一秒數百公裡的速度向外擴張。
  • 1300光年外,發現《三體》中所描繪的行星
    導讀:天文學家認為,這個系統系中存在一顆年輕的行星,或者至少是行星胚胎,估算距離系統中心約46個天文單位,比海王星距離太陽還要遠。如果最終得以證實,這將是有史以來,人類發現的第一顆同時圍繞三顆恆星運行的行星。
  • 研究發現:4光年外「三體「星球可能存在生命,人類要小心了
    這種情況肯定不正常,因為在宇宙的138億年裡孕育了無數的恆星系統。只要每個恆星系統孕育生命的概率不小於零,那麼在誇張的基數下,生命的數量就會嚇人,在宇宙中不可能如此「安靜」。其實這才是費米悖論的核心內容。為了解釋費米悖論,科學家們提出了不同的假說理論。誇張點說,人類目前在外星文明設置的自然保護區。
  • 「三體」就在4光年外,那裡真的有外星文明嗎?
    在《三體》中,距離地球僅4光年的地方,存在一個三體文明,他們的科技要比人類更加發達至少數百年。但由於三體世界有三個「太陽」,它們的運動軌跡是混沌的,無法精確預測,有時會過於遠離行星,有時會過於接近行星,導致三體文明每隔一段時間就會毀滅一次。當三體文明知道地球的存在後,盯上了這顆環繞在單一恆星周圍的宜居行星。
  • 26億光年外3億顆太陽熄滅,是三體世界悲劇重演嗎?
    在大劉的《三體Ⅲ死神永生》中,萬有引力號飛船利用引力波向世界發送播送,曝光了三體星系的坐標,所以歌者文明發射了一顆光粒,摧毀了三體的其間一顆恆星。其時三體行星正處於安穩的恆紀元中,圍繞著三星中的一顆恆星運轉,然而光粒對這顆恆星進行毀滅性打擊,最後只剩下安穩的雙星體系,三體的母星也徹底被摧毀。其實,在實在世界中,也發生一同恐怖的事情,並且比三體世界的打擊更慘烈!NASA其時觀測到間隔地球26億光年外的鹿豹座,發生一同能量大迸發,大半個星團被撕裂。
  • 研究發現:4光年外「三體」星球可能存在生命,人類要小心了
    從遙遠的史前時代開始,原始人類們就幻想無盡星空中有另一個世界,那裡雄壯瑰麗讓人敬畏。 簡單來說就是,科技並不能徵服誇張的距離。 事實上,目前主流科學界確實認為距離是一切的阻礙。例如比鄰星是宇宙中距離太陽系最近的恆星,它距離我們大約4.2光年。
  • 《三體》可能是本預言書!4.2光年外傳來神秘信號,疑似飛船發射
    說到知名科幻文學,相信很多朋友都會想到劉慈欣的《三體》,其中主角之一是——三體文明,距離地球約4.2光年。為了尋找新的家園,他們在發現地球後大規模地向地球進軍。那麼,在真實宇宙中,是否存在距離地球4.2光年的恆星系統?答案是肯定的,《流浪地球》中提到的比鄰星就在那裡,也是整個宇宙中距離最近的恆星系統。
  • 10000光年外,一個黑洞面露猙獰!NASA記錄下驚人場景
    ​近日,美國宇航局NASA公布了一項非凡發現——錢德拉X射線天文臺拍攝到銀河系內一個恆星級黑洞爆發的驚人場景。據介紹,這個黑洞的質量大約為太陽8倍,距離地球約10000光年,與一顆質量約為太陽一半的恆星構成雙星系統,名為MAXI J1820+070。由於兩者距離太近,黑洞憑藉強大引力不斷吸積恆星物質,產生驚人爆發,以接近光速向太空噴射物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