假如一個中國姑娘和一個美國姑娘的同款手機混在一起,除了看系統語言之外,還有哪些方法可以快速分辨出來?
其中一個答案可能是:打開手機,看看裡面有沒有美顏功能的拍照修圖軟體。
Yoshi是一名美國網際網路投資人,來中國大陸尋找投資機會的他發現了一個有趣現象:這裡的女生似乎都愛用一種可以讓自拍照裡皮膚變得更白、更光滑,甚至還能把眼睛變大的圖片應用。
這個現象讓他意外。在美國,圖片社交應用Instagram是年輕人的最愛,它已經擁有超過3億的月活躍用戶。當然,Instagram裡並沒有一種叫「美顏」的工具。
最近,Instagram發布新版——自然沒有美顏功能,而是增加了用戶可基於熱門話題和地理位置來發現或搜索圖片。在高價被Facebook收購後,Instagram正朝著越來越成熟完整的社交網絡演進——這種產品的成長狀態是國內眾多圖片應用羨慕和渴求的,但模仿之路卻很難成功。
回歸到國內本土用戶對於圖片應用的使用和認知,難道增加「顏值」的需求真的高於一切?用戶對基於社交的圖片產品又有哪些潛在態度?企鵝智酷為此發起調查,基於3041名精準用戶的聲音,展現他們的使用特點。
圖片類應用的女性用戶佔比或達七成
在騰訊網發出此項調查後,女性用戶參與回答的熱情明顯高於男性。通過對真實使用者進行篩選後,我們發現調查者中女性用戶佔比69.4%,男性用戶佔比30.6%。這也符合部分圖片應用以女性用戶為主體的特徵。(註:根據研究對象的性別傾向性,本調查並未按照男女均衡比率進行抽樣,而是按照真實的使用興趣濃度做區分,並最終基於男女用戶各自特點展現結果。)
一半以上用戶只裝了一個圖片應用
有圖片應用使用體驗的用戶裡,超過50%的用戶手機裡僅安裝了一個應用,且男性用戶裝一個應用的比率要高於女性用戶。安裝2到4個圖片應用的女性用戶不少,佔比達到了27.6%。
雖然男用戶普遍裝的圖片應用要少於女性,但在大於10個應用的佔比中,男性反倒更高,這也說明,部分男用戶對細分圖片應用的功能需求和探索動力可能更高。(男人愛美起來,有時會更執著)
七成女性用戶會先美化圖片再分享
相比於國外用戶會將圖片直接分享到如Instagram這種圖片社區,國內用戶還是更喜歡將圖片分享到微信朋友圈、QQ空間或微博等社交網站。
針對分享到社交網絡的圖片,男女用戶對圖片分享前先美化編輯的需求有明顯差異。只有32.4%女性用戶在分享圖片時基本不會編輯美化,但這個比率在男性用戶中卻高達54.5%。
此外,23.2%的女性用戶在分享圖片時基本都會用圖片工具先處理後再發,男性的此項比率則降至了12.7%。
女性用戶最愛的圖片功能:美顏
國內用戶對於美顏功能的需求穩穩居於第一位,且女性用戶遠遠超過了男性。61.1%的女性表示美顏是使用頻率最高的功能。
美顏之外,女性用戶使用頻率最高的三個功能依次是濾鏡、配文字和拼圖。男性用戶使用最高的則是配文字、濾鏡和細節編輯。男女用戶對拼圖和趣味貼紙的使用需求存在較大的差異。
相比於女性,男性用戶對於攝影細節的關注導致他們更喜歡自己來調整圖片的方方面面,所以其它選項的佔比更高。
圖片社區產品使用率極低
國內圖片產品在社交領域的滯後的確是不可否認的事實。調查結果顯示,接近60%的用戶安裝的圖片產品裡沒有社區功能,有一個社區產品的佔20%左右。該結果在不同性別的用戶中沒有差異,基本一致。
超過70%的用戶沒有使用過圖片應用裡的社區功能。使用過圖片社區的用戶中,男性用戶的使用率要高於女性。7.1%的男性用戶經常用,女性用戶的比率則只有4.8%。
國內用戶圖片社交更傾向於親友熟人
在用戶對圖片社交需求潛在態度的調查結果中,男女用戶都傾向於關注親友熟人,男性用戶的選擇佔比為36.3%,女性用戶為43.5%,均排列第一位。這也有助於解釋為何微信、QQ空間等基於熟人關係的社區會成為用戶分享照片的主要平臺。
但調查結果也證明,圖片社交產品依然存在發展空間。女性用戶對於攝影達人、顏值高的陌生人、明星的關注需求接近20%。男性用戶則對趣味相投的陌生人、品牌機構等有著高於女性用戶的需求。
90%以上用戶沒為圖片應用花過錢
圖片應用想要吸引用戶付費是一項艱難的事業。93%的男性用戶和97%的女性用戶都沒有為圖片應用花過錢。當然,男性用戶的付費率要稍稍高於女性。
結語:看臉經濟的喜與憂
國內圖片應用果真是一個看「臉」的市場。這裡有著完全異於國外的特徵,用戶熱愛自拍且親睞熟人社區,女性用戶對於美顏功能的需求極度強烈。各家產品在如何做好一個美顏工具方面積累了足夠豐富的經驗和足夠規模的用戶。那麼,接下來呢?
相比於國外在圖片社交的優勢,比如用戶可以拍下更多的戶外美景圖片,且樂於分享給陌生人。國內圖片產品想要另覓出路就不得不嘗試一些不同的武器。如今,以In、NICE、FORK為代表的圖片社交產品就開始各自選擇女性時尚、潮牌和趣味漫畫等定位更加細分的市場進行運營探索。
有分析機構預測,Instagram若今年將廣告功能開放,其廣告收入一年可以達到13億到21億美元。這就是圖片社交輕易可見的收入規模。國內的圖片產品們自然不想錯過這樣的好「錢」景,但完全照搬Instagram的方法已被很多「先烈」證明行不通。
也許看了企鵝智酷所提供的來自用戶的真實需求,你或許產生了一些不同尋常的想法。
有些地方的用戶更喜歡追捧和消費創意與真實的生活。有些地方的用戶則更喜歡追捧和消費美——哪怕是不真實的美。而社交的根基就在於,你是否能提供一個足夠滿足這種消費欲望的關聯性舞臺。
說到底,這個時代「消費的根本」是文化與人性。別逆著來。
這說明,若能針對用戶的需求提供基於熟人之外的差異性產品,國內圖片社交產品同樣可以獲得用戶的認可。
via:企業智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