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月5日上午,在地處四川茂縣的四川電網500千伏色爾古變電站內,國網四川省電力公司計量中心黨員技術「幫幫團」成員張杰夫向阿壩供電公司營銷專業人員講解互感器現場校驗原理和注意事項。針對四川涉藏州縣供電公司互感器校驗技術人才匱乏、隊伍力量薄弱這一現狀,四川電力計量中心黨員技術「幫幫團」採取多種形式開展技術幫扶。
2020年,四川電力計量中心黨委實施「黨建+業務」工程,堅持目標導向和問題導向,以黨員技術「幫幫團」助力一線解難題,成立黨員科技攻關小組提高技術創新能力,並加快科技成果轉化。
黨員技術骨幹組成「幫幫團」
「我們公司的供電臺區出現了線損異常,想請你們來幫忙查找問題。」2020年12月10日,四川電力計量中心黨員技術「幫幫團」成員劉剛接到了瀘州供電公司的求助電話。此前,他已通過調取採集系統數據、實地勘察分析、實驗室模擬測試等為巴中、樂山等多家供電公司解決了多個同類問題。
四川電力計量中心於2018年成立了黨員技術「幫幫團」。「幫幫團」由該中心各黨支部的黨員技術骨幹組成,為基層單位辦實事、解難題,服務基層生產工作。現在,「幫幫團」已經有29名黨員參與。
「他們幫助我們解決了實際生產中遇到的技術難題……」談起四川電力計量中心黨員技術「幫幫團」,岷江供電有限責任公司的林海說。2020年6~7月份,岷江供電有限責任公司供區內接連有兩臺電壓互感器因運行異常而引發線路保護動作。了解到這一情況後,四川電力計量中心黨員技術「幫幫團」在7月28日派人趕赴現場展開調查並分析原因。綜合分析系統運行方式、保護裝置記錄波形以及設備損壞部位等,「幫幫團」成員查明這兩處線路保護動作的原因,並提出了預防措施和建議,幫助解決了技術問題。
2020年,「幫幫團」先後解決了樂山暴雨洪災大規模停電監測及預警、110千伏牧馬山變電站數字計量異常等38個現場問題,開展線上答疑200餘次。
黨員科技攻關小組自主創新
2020年12月8日,在四川電力計量中心互感器試驗大廳,黨員科技攻關小組針對三相法檢測互感器的參數配置問題展開討論。
四川電力計量中心黨委為充分發揮各黨支部的專業優勢,聚焦技術前沿,突破技術「瓶頸」,2018~2020年先後成立了3個黨員科技攻關小組。共有34名黨員技術人才主動加入了黨員科技攻關小組。
針對目前一、二次融合設備等新型配網電氣量測設備缺乏有效檢測手段這一突出問題,四川電力計量中心依託國家電網有限公司「電力互感器運行性能實驗室」,發揮專業技術優勢,鼓勵黨員科技攻關小組自主創新,建設可檢測高壓電能表、跌落式熔斷器等多種設備的配網電氣量測設備智能化檢測實驗室。
在實驗室建設過程中,黨員科技攻關小組以傳感器、物聯網等技術為支撐,突破了高壓狀態下電流互感器量程自動切換的技術「瓶頸」,創造性地實現了一、二次融合設備模擬量輸出的高準確度測量。
建成後的配網電氣量測設備智能化檢測實驗室利用智能化倉儲和自動化檢測模式,不僅滿足了新型配網電氣量測設備的檢測需要,還實現了標準化作業,大幅提升了檢測工作效率。在此基礎上,四川電力計量中心牽頭制定了電力行業標準DL/T2181-2020高壓費控裝置通用技術條件,填補了國家和行業在高壓費控裝置技術領域的空白。
目前,配網電氣量測設備智能化檢測實驗室已完成國網四川電力6個批次共239臺高壓費控裝置、跌落式熔斷器、高壓電能表、組合互感器的抽檢工作。
統籌協調促進科技成果轉化
2020年12月9日,四川一家科技公司以11萬元獲得四川電力計量中心科技成果「電壓互感器運行性能實時監測分析軟體」的許可使用權,用於分析和診斷互感器計量性能。四川電力計量中心完成了「電壓互感器運行性能實時監測分析軟體」在評估互感器運行狀態、預測性能變化趨勢、進行故障預警等方面的商業價值轉化。
為更好地搭建科技成果轉化平臺、健全轉化機制,四川電力計量中心黨委在推動黨員科技攻關小組自主創新的同時,營造有利於成果轉化的環境,搭建創新主體和需求企業之間的合作機制,使科技成果的供給方與需求方順暢對接。
2020年7月份,四川電力計量中心通過整合資源,建立了一站式成果轉化平臺。該平臺集資源聚集、對接、服務、管理於一體,便於科技成果研發方和需求方開展線上、線下交流。一站式成果轉化平臺的建立,激發了科研人員的創新活力,為科技成果轉化提供了保障。截至目前,四川電力計量中心完成1項科技成果轉化,有3項授權發明專利成果的轉化工作處於籌備階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