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夷新區水資源配置工程進行通水實驗

2021-01-09 建陽發布

5月18日,武夷新區水資源配置工程(麻陽溪引調水項目)C1標段開始進行通水試驗。

上午9時30分,隨著通水試驗總指揮一聲令下,進水口閥門徐徐開啟,開度至15%暫停,清澈的水流順利通過閘閥進入1號隧洞;10點25分,水流到達2號隧洞;10點30分閘閥開度提高到30%,流速加快;11點20分水流通過3號支洞,向下遊歡快奔流;13點25分,水流挾帶著泥沙從2號洞出口排泥閥奔湧而出。

武夷新區水資源配置工程於2016年6月30日開工建設,總投資約10億元,從位於武夷山國家級自然保護區內的雷公口水庫引水至武夷新區水廠,輸水系統總長約50.8公裡,其中隧洞全長44.92公裡,日均供水將達到10萬立方米,基本能夠滿足未來武夷新區核心區及建陽城區用水需求。

據了解,該水源地水質礦物質含量適當,是飲用水的良好水源地。經測定,該處水質104項飲用水指標全部達標,其中102項達到I類標準,基本可以直接飲用。

預計C1標段通水試驗需要3天完成,全線通水試驗將在本月底結束。

來源:閩北日報(邱冬勇)

製作:建陽區融媒體中心

本期編輯:張豔紅、莊妍

值班主任:吳淑媛、黃朝輝

審核:丁曉雄

投稿郵箱:jyxwbjb@163.com

相關焦點

  • 南水北調東線工程:推動北方水資源危機有效緩解
    這只是南水北調東線工程發揮多重效益的一個縮影。2013年11月,南水北調東線工程全線通水,標誌著翹盼半個世紀的調水工程從藍圖走向現實。  在南水北調東線工程通水六周年之際,《法制日報》記者近日跟隨水利部實地調研東線工程時獲悉,六年來,南水北調東線工程在保障沿線省份供水安全、生態安全等方面發揮著不可替代的作用,工程效益、社會效益、生態效益已經開始顯現。
  • 欽寸水庫新昌-寧波通水儀式順利舉行
    6月19日上午,欽寸水庫新昌-寧波通水儀式順利舉行。副省長彭佳學宣布成功通水。紹興市委書記馬衛光、寧波市副市長卞吉安、寧波市原副市長陳炳水,省發改委一級巡視員徐幸,省民政廳副廳長李潔、省水利廳副廳長楊炯,市領導陸維、陳德洪,李寧、黃旭榮、求子平等縣四套班子領導參加。
  • 【重磅】「引晉入金」工程剛剛通水,金門終於喝上用上家鄉水!
    今天上午福建向金門供水工程通水現場會在晉江龍湖水庫金門供水泵站舉行
  • 重慶開展水源工程建設三年行動 投900億元建渝西水資源配置工程和...
    華龍網7月27日15時55分訊(記者 黃宇 實習生 馮茴花)今(27)日,重慶市2018年水利工作會召開,記者獲悉,重慶將開展水源工程建設三年行動,投資900億元,建設渝西水資源配置工程和124座水庫,推進解決全市工程性缺水問題,保障防洪安全和生產用水,改善生態環境,促進可持續發展。
  • 引(調)排水工程通水驗收的要求
    引(調)排水工程通水驗收的要求引(調)排水工程通水前,應進行通水驗收。通水驗收應具備以下條件:1、引(調)排水建築物的形象面貌滿足通水的要求;2、通水後未完工程的建設計劃和施工措施已落實;3、引(調)排水位以下的移民搬遷安置和障礙物清理已完成並通過驗收;4、引(調)排水的調度運用方案已編制完成;度汛方案已得到管轄權的防汛指揮部門批准,相關措施已落實。
  • 城東汙水處理廠3月28日通水實驗
    懷化新聞網訊 記者3月5日從市水務投了解到,備受關注的懷化市城東汙水處理廠建設進展順利,截至2月底,項目土建工程已完成總量的98%,絕大部分附屬建築物也基本完成並進入設備安裝階段。整個項目計劃於3月28日進行通水實驗,4月底全面完工。
  • 提升水資源與生態環境承載力 助雄安新區建設目標實現
    針對水資源短缺、地表水質汙染和洪澇災害風險等區域資源環境承載力主要限制因素,提出 4 點對策建議。合理控制人口規模和產業結構,調控區域資源環境壓力。堅決實施非首都功能疏解措施,並將雄安新區人口規模控制在 500 萬以內,防止出現北京人口未減而新區卻聚集數百萬人口現象;發展低耗水、無汙染現代高技術產業和現代服務業體系。多途徑調水,適度控制溼地和森林面積,提升水資源承載力。
  • 水資源配置河流生態水文的演化
    水資源配置河流生態水文的演化 為促進區域內水資源可持續性利用,對河流生態水文演化展開分析,提升水資源配置的合理性顯得尤為重要,但是從當前許多城市水資源配置應用的現狀來看,卻對河流生態水文有所忽略,以致對河流生態水文系統造成較為嚴重的影響。
  • 水質和水量聯合配置和調度將成為水資源方面的研究熱點
    水資源優化配置在我國是在水資源出現嚴重短缺和水資源不斷加重這樣一個背景下,自上個世紀90年代初提出來的。不僅針對水資源短缺地區,對於水資源豐富的地區,從可持續角度,也應該考慮水資源合理利用問題。我國頒布的《全國水資源綜合規劃大綱》對水資源合理配置給出了一個比較權威的定義,即「在流域或特定的區域範圍內,遵循有效性、公平性和可持續性的原則,利用各種工程與非工程措施,按照市場經濟的規律和資源配置準則,通過合理抑制需求、保障有效供給、維護和改善生態環境質量等手段和措施,對多種可利用水源在區域間和各用水部門間進行的配置」。
  • 從京雄城際通車到永定河全線通水 過去一年北京幹了這些事
    攝影/新京報記者 王貴彬鐵路公路北京至雄安新區旅行時間縮短至50分鐘目前,「軌道上的京津冀」正加快構建。京雄城際全線建成通車,北京西站至雄安新區旅行時間縮短至50分鐘,大興機場至雄安新區最快19分鐘可達。京張鐵路延慶支線開通運營,從市區到延慶最快僅需26分鐘,拉近了北京市區往返2022北京冬奧會延慶賽區的「距離」。
  • 新沂市地表水廠深度處理工程即將通水試運行
    新沂市地表水廠深度處理工程於今年1月6日開工建設,經過近6個月建設,目前主體工程已經全面竣工,正在進行設備調試。工程預計7月初通水試運行,屆時,經過深度工藝處理後的出廠自來水水質將達到直飲水級別。
  • 番禺區南村淨水廠擴建二期工程通水啦!
    11月6日,廣州日報全媒體記者從番禺區水務部門獲悉,南村淨水廠擴建二期工程近日順利通水試運行,水質達Ⅳ類水標準。在二期工程投入運行後,黑臭河湧治理工程新增汙水將截留進入淨水廠,有效緩解南村片區汙水產量與汙水處理能力不匹配情況,有效降低汙水管網運行液位,實現汙水處理提質增效,改善區域內水環境狀況。據了解,該項目佔地面積約3.03公頃,納汙服務面積為40.9平方公裡。
  • 英語熱詞:南水北調工程
    【知識點】   南水北調工程是中華人民共和國的戰略性工程,分東、中、西三條線路將南方長江流域的水調到北方水資源缺乏區域。南水北調工程規劃區涉及人口4.38億人,調水規模448億立方米,工程規劃的東、中、西線幹線總長度達4350公裡,通過三條調水線路,與長江、淮河、黃河、海河相互聯接,構成我國中部地區水資源「四橫三縱、南北調配、東西互濟」的總體格局。   南水北調中線一期工程於2003年12月30日開工建設。
  • 南水北調累計調水量近300億立方米,後續工程如何安排?
    據央視新聞,今天(12月12日)是南水北調東、中線一期工程全面通水五周年,國務院新聞辦公室舉行新聞發布會,水利部有關負責人介紹說,五年來,南水北調工程已經累計調水量近300億立方米。今年年底必須完成東線二期工程規劃、引江補漢工程以及中線幹線調蓄水庫的布局方案。
  • 優化配置科學調度水資源讓太湖河清湖秀水長流
    如何保護水資源,改善流域水質、水環境,已經成為太湖流域管理局的重要工作和主要任務。 「四大轉變」深化科學調度理念  2001年,針對太湖水汙染防治,時任國務院副總理的溫家寶同志提出「以動治靜,以清釋汙,以豐補枯,改善水質」的十六字方針。2002年1月,水利部正式啟動引江濟太調水試驗工程,通過工程調水以提高太湖水體自淨能力,改善太湖和流域水體水質。工程啟動當年就顯現效益。
  • 武夷學院_院校信息庫_陽光高考
    版畫、中國美術史兩門課程被評為「福建省精品課程」、「藝術設計創業人才培養模式創新試驗區」被評為福建省級人才培養模式創新試驗區項目,「藝術設計與製作中心」被評為福建省實驗教學示範中心、「武夷巖彩畫創作」被省委宣傳部、省文聯列為福建省特色文藝示範基地等省級項目,「視覺傳達專業」為福建省高校學校創新創業教育改革試點專業。
  • 濱海新區擴大優質教育覆蓋面 新區學生家門口上學
    「十三五」以來,濱海新區擴大優質教育資源覆蓋面,進行新一輪學校布局調整,規劃新增教育用地,讓更多孩子在家門口入學。優質教育資源遍地開花今年9月,欣嘉園片區又有一所新建小學——玉簪小學投入使用,該項目是天津市實驗中學濱海教育集團為新區教育發展打出的又一組合拳。與此同時,東疆首個小學也正式投用,填補了區域空白。
  • 臺灣當局阻通水典禮遭批:喝大陸水不準道謝? 猥瑣
    大陸通水到金門,圖為位于田埔水庫旁的受水池。(圖源:中時電子報)海外網7月29日電據臺媒報導,金門自大陸的引水工程已經完成,原定於8月5日在金門舉辦金廈通水典禮。不料,臺陸委會竟出手幹預,稱按照目前的兩岸關係,舉辦典禮「時機不宜」,下令推遲金廈通水典禮。對此,臺名嘴黃智賢29日在社交平臺發文稱,讓金門人喝大陸的水,但是卻不準他們向大陸同胞道謝?蔡當局此舉根本是「猥瑣的命令」。
  • 廈門海滄汙水廠擴建工程項目提前兩個半月完成!正式進入通水試運行...
    海滄汙水處理廠擴建工程。生物反應池觀察口。作為海滄目前唯一的市政汙水處理設施,海滄汙水處理廠擴建有新進展。記者從市政集團旗下的環科公司了解到,海滄汙水處理廠擴建工程於近日完成進出水系統的接駁工作,正式進入通水試運行階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