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省科技創新取得豐碩成果

2020-12-04 浙江日報

  浙江省科技創新取得豐碩成果

  2008年度我省獲國家科技獎和省科技獎情況綜述

  2008年,我省自主創新能力和科技競爭力明顯提升,全省科技創新工作取得了豐碩成果。

  我省獲國家科學技術獎勵再創佳績,共有24項成果獲國家科學技術獎。其中國家技術發明二等獎6項,科技進步二等獎18項,以我省為主完成的國家技術發明獎項數佔到了全國發明獎通用項目總數的近九分之一,居各省市前列。

  我省省級科學技術獎勵工作也取得豐碩成果。在全省各地、各部門和有關專家推薦上報的776項科技成果中,按照《浙江省科學技術獎勵辦法》及實施細則的有關規定,經專家組和評審委員會嚴格的評議評審、公示和異議處理等程序,擇優評選出279項優秀科技成果,經省政府批准,授予2008年度浙江省科學技術獎。其中一等獎28項,二等獎89項,三等獎162項。

  2008年獲獎項目成果,突出反映了當前我省科技進步與自主創新的幾個鮮明特點和趨勢:

  一是科技創新與經濟社會發展緊密結合,支撐和引領作用明顯增強。304項國家獎和省級獎項目,大部分是應用研究與產業化項目,其中技術開發類、發明類、工程類項目佔到了總獲獎數的三分之二,都是圍繞我省重點產業和區域經濟社會發展中急需解決的關鍵、共性技術和重點、難點問題,組織科技攻關取得的成果,具有明顯的經濟和社會效益。一是凸顯了節能減排和循環經濟,如浙江大學完成的國家技術發明二等獎項目「電廠鍋爐多種汙染物協同脫除半乾法煙氣淨化技術」,可實現對電廠鍋爐煙氣中二氧化硫、氮氧化物、氯化氫、重金屬和有機物等多種汙染物的高效協同脫除,近三年累計實現銷售合同額達5.7億元;浙江蘭亭高科有限公司完成的「廢舊瀝青再循環利用的成套關鍵技術」,對推進舊瀝青路面料的再生利用技術的發展,資源的循環再生利用和環境保護有重要意義。二是突出重大關鍵技術裝備開發,如杭氧股份有限公司完成的省一等獎項目「五萬等級化工型內壓縮空分裝置」,通過集成創新,掌握了國際最先進的特大型內壓縮流程技術,產品成功應用在中原大化、齊魯石化、大唐國際等重大工程裝置上,打破了國外空分廠商對市場的壟斷。三是更加關注民生,很多獲獎項目與人民生活和健康密切相關,我省為主完成的國家獎中就有「肝移植技術創新體系的建立與推廣應用」、「節能型飲用水深度處理系列設備的研發與產業化」、「南方主要易腐易褐變特色水果貯藏加工關鍵技術」等多個項目。省一等獎中農業和醫衛項目佔了三分之一以上,中國水稻研究所完成的「優質香型不育系中浙A及超級稻中浙優1號的選育與產業化」項目,大面積畝產達到550~600公斤,2007年省內推廣面積達到155萬畝,約佔全省雜交水稻總面積的22%,省外廣西、湖北、湖南、江西、安徽等地也相繼進行了推廣,累計增加稻穀2.13億公斤,增加產值3.83億元,為我國糧食增產增收和社會穩定作出了貢獻。

  二是企業逐步成為技術創新主體,產學研合作日益加強。279項省科學技術獎中,企業獨立承擔或參與完成的有158項,佔獲獎項目總數的56.6%;其中企業為第一完成單位的有103項,佔獲獎總數的36.9%。在國家獎獲獎成果中,我省企業參與的產學研合作項目也佔了大多數。說明我省企業的技術研發能力有了顯著提高,企業的技術創新主體地位得到加強,以市場為導向、產學研緊密結合的開放型區域創新體系正在我省逐步形成。我省區域龍頭企業在其中發揮了重要表率作用,如天通控股公司與電子科技大學合作、德力西集團公司與西安交通大學合作、華海藥業公司與上海醫藥工業研究院合作的項目成果均獲得了國家獎,取得了顯著的經濟效益。

  三是基礎理論研究取得新進展,原始創新能力明顯提高。28項省一等獎項目中基礎理論類7項,佔25%,大部分項目都是原創性的,研究處於國際領先水平,獲得了國內外同行的充分肯定和高度評價。如浙江大學楊德仁教授主持完成的「半導體準一維納米結構」項目,在國際上率先製備出納米矽管、硒管等新型半導體準一維納米結構,實現了高質量納米矽線及其陣列的可控制備,完善了其基於量子效應的拉曼光譜理論,並在國際重要學術刊物上發表SCI論文85篇,獲國家發明專利授權10項。

  四是創新團隊逐步形成,中青年科技人才成為科技創新的主要力量。279項省科技獎獲獎項目中,牽頭或參與研究攻關的45歲以下中青年科技人員共1820人次,佔71.5%,形成了一批科技創新團隊,成為我省科學研究的骨幹力量。組織實施科技項目對於形成科技創新團隊,發現和培養中青年科技人才,發揮了重要的作用。

  五是各級政府科技計劃成為科技成果的主要來源,省重大科技專項取得豐碩成果。獲獎成果中,列入國家科技攻關、國家863、國家基礎性研究重大項目等國家計劃項目的有32項,佔11.5%;列入省重大科技專項的重大、重點項目,省自然科學基金及省國際科技合作計劃等省級計劃的有153項,佔54.8%。兩者合計佔到了獲獎項目總數的三分之二。

  2008年度浙江省獲國家科技獎項目

序號 項目名稱 完成單位 完成人員 類別等級

1 電廠鍋爐多種汙染物協同脫除半乾法煙氣淨化技術 浙江大學 駱仲泱、高翔、岑可法、倪明江、周勁松、方夢祥 國家技術發明二等獎

2 高純度井岡黴素生物催化生產井岡黴醇胺的產業化技術開發 浙江工業大學、浙江錢江生物化學股份有限公司 鄭裕國、沈寅初、陳小龍、薛亞平、裘國寅、傅業件 國家技術發明二等獎

3 基於計算機視覺的水果品質智能化實時檢測分級技術與裝備 浙江大學、杭州杭掛機電有限公司 應義斌、王劍平、饒秀勤、蔣煥煜、徐惠榮、陳永興 國家技術發明二等獎

4 廢舊瀝青再循環利用的成套關鍵技術 浙江蘭亭高科有限公司等 楊林江、張起森、吳超凡、湯薇、聶憶華、胡君明 國家技術發明二等獎

5 高效利用反應熱副產工業蒸汽的熱法磷酸生產技術 雲南省化工研究院、浙江大學等 梅毅、宋耀祖、楊亞斌、蔣家羚、王政偉、張冠忠 國家技術發明二等獎

6 低功率鐵氧體磁芯及新型節能磁性元器件 電子科技大學、天通控股股份有限公司等 張懷武、劉穎力、張瑞標、趙淳、蘇樺、楊青慧 國家技術發明二等獎

7 納米矽複合薄膜的快速沉積及節能鍍膜玻璃產業化關鍵技術 浙江大學、杭州藍星新材料技術有限公司 韓高榮、杜丕一、宋晨路、翁文劍、楊輝、沈鴿、張溪文、趙高凌、徐剛、劉湧 國家科技進步二等獎

8 肝移植技術創新體系的建立與推廣應用 浙江大學 鄭樹森、王偉林、梁廷波、盧安衛、張珉、沈巖、周琳、吳健、徐驍、嚴盛 國家科技進步二等獎

9 節能型飲用水深度處理系列設備的研發與產業化 寧波沁園集團有限公司、寧波大學、浙江大學 葉建榮、徐志康、陸茵、李明舉、諸惠昌、蘇藝傑、宋德華、黃小軍、萬靈書、張春雲 國家科技進步二等獎

10 南方主要易腐易褐變特色水果貯藏加工關鍵技術 浙江工商大學、浙江大學、海通食品集團股份有限公司、慈谿市橫河鎮農業服務總公司等 勵建榮、應鐵進、蔣躍明、鄭曉冬、張昭其、王向陽、梁新樂、孫金才、黃康盛、繆安民 國家科技進步二等獎

11 油茶高產品種選育與豐產栽培技術及推廣 中國林業科學研究院亞熱帶林業研究所等 姚小華、韓寧林、趙學民、徐林初、馬錦林、王開良、李江南、何方、莊瑞林、龔春 國家科技進步二等獎

12 90納米-65納米極大規模集成電路大生產關鍵技術研究 北京大學、浙江大學等 王陽元、吳漢明、康晉鋒、嚴曉浪、郝躍、徐秋霞、高大為、史崢、田立林、王漪 國家科技進步二等獎

13 沿海混凝土結構耐久性理論及應用技術 青島理工大學、浙江大學、浙江省交通規劃設計研究院、浙江科威材料有限公司等 金偉良、趙鐵軍、趙羽習、姜福香、江翎、於志軍、陳駒、張同波、方興中、田礫 國家科技進步二等獎

14 香菇育種新技術的建立與新品種的選育 上海市農業科學院、浙江省慶元縣食用菌科學技術研究中心、武義縣真菌研究所、

浙江省林業科學研究院等 潘迎捷、黃秀治、林芳燦、吳克甸、李明焱、譚琦、曾金鳳、陳俏彪、陳明傑、朱惠照 國家科技進步二等獎

15 天敵捕食蟎產品及農林害蟎生物防治配套技術的研究與應用 福建省農業科學院植物保護研究所、浙江省植物保護檢疫局等 張豔璇、林堅貞、李萍、季潔、羅林明、劉巧雲、陳寧、羅懷海、姚文輝、楊普雲 國家科技進步二等獎

16 癲癇發病機制及防治的系列研究 重慶醫科大學、浙江大學等 王學峰、肖波、洪震、王文志、陳忠、席志芹、肖爭、李勁梅、曾可斌、陳陽美 國家科技進步二等獎

17 北太平洋魷魚資源開發利用及其漁情信息應用服務系統 中國水產科學研究院東海水產研究所、國家海洋局第二海洋研究所等 陳雪忠、陳新軍、程家驊、邵全琴、毛志華、王堯耕、蘇奮振、朱乾坤、沈新強、李聖法 國家科技進步二等獎

18 多本船功能完備的航海模擬系統及其開發平臺 大連海事大學、浙江大學 金一丞、尹勇、潘志庚、任鴻翔、張秀鳳、劉秀文、李志華、張百安、任俊生、張顯庫 國家科技進步二等獎

19 高效、抗幹擾無線寬帶圖傳關鍵技術研究及其應用 上海交通大學、浙江大學等 張文軍、管雲峰、歸琳、孫軍、梁偉強、王匡、何大治、張兵山、鄭世寶、夏平建 國家科技進步二等獎

20 低壓保護電器關鍵技術的研究及其應用 河北工業大學、浙江天正電氣股份有限公司等 陸儉國、李奎、王景芹、李志剛、杜太行、方攸同、李文華、唐春潮、季慧玉、蔣棟 國家科技進步二等獎

21 普利類藥物關鍵技術開發及產業化 上海醫藥工業研究院、浙江華海藥業股份有限公司 時惠麟、周明華、鍾靜芬、張慶文、胡功允、周虎、單曉燕、金永君、郭曄堃、龔欠林 國家科技進步二等獎

22 鋼鐵冶金儲運與精煉設備爐襯材料長壽高效技術 武漢科技大學、浙江上虞東瑞高級陶瓷有限公司等 祝洪喜、孔建益、李楠、鄧承繼、陳奎生、朱伯銓、李亞偉、白晨、顧華志、熊亞飛 國家科技進步二等獎

23 高性能稀土永磁材料、製備工藝及產業化關鍵技術 鋼鐵研究總院、寧波韻升股份有限公司等 李衛、胡伯平、喻曉軍、吳建新、朱明剛、張瑾、林德、胡勇、潘偉、趙玉剛 國家科技進步二等獎

24 智能電器理論、關鍵技術及系列產品開發 西安交通大學、德力西集團有限公司等 王建華、榮命哲、鄭軍、耿英三、宋政湘、王小華、張國鋼、張杭、遊一民、張永 國家科技進步二等獎

  2008年度浙江省科學技術獎一等獎項目

序號 項目名稱 完成單位 完成人員

1 非線性現象的分離變量法研究 寧波大學、上海交通大學、西北大學、上海理工大學、紹興文理學院、東華大學 樓森嶽、唐曉豔、陳春麗、張順利、阮航宇、胡恆春、錢賢民、馬紅彩、陳黎麗、賈曼、李金花、楊旭東

2 半導體準一維納米結構 浙江大學 楊德仁、沙健、張輝、馬向陽、牛俊傑、楊青、汪雷、李東升、樊瑞新

3 流媒體音視頻處理系統關鍵技術研發及應用 浙江大學、杭州華三通信技術有限公司(華為3COM)、寧波大學 陳耀武、汪鵬君、段會龍、周凡、田翔、鄭雅羽、曲琳、蔣榮欣、謝立、餘福榮、黃軼倫、劉濟全、王友釗

4 五萬等級化工型內壓縮空分裝置的研究開發 杭州杭氧股份有限公司 毛紹融、趙勝利、盧傑、張永鳳、朱朔元、呂挺鋒、王定偉、陳桂珍、毛央平、馬恆高、韓雲松、蔡國成、褚瑞華

5 面向現代服務業的錢塘平臺軟體研製及應用推廣 浙江大學、恒生電子股份有限公司、浙大網新軟體產業集團有限公司、信雅達系統工程股份有限公司 吳朝暉、尹建偉、吳健、李瑩、陳天洲、鄧水光、範徑武、季白楊、吳本林、江明暉、池水明、金路、殷昱煜

6 實驗性近視研究 溫州醫學院 瞿佳、呂帆、周翔天、蔣麗琴、閆東升、胡誕寧、沈梅曉、周仲樓、王教

7 雙生病毒種類鑑定、分子變異及致病機理研究 浙江大學 周雪平、錢亞娟、謝 豔、陶小榮、崔曉峰、李桂新、吳建祥

8 電子商務技術支撐體系研究與應用 浙江工商大學、信雅達系統工程股份有限公司 琚春華、季白楊、王光明、魏致善、魏貴義、劉東升、凌雲、王勳、肖亮、王冰、張樹人、王寅、陳沛帥

9 天荒坪抽水蓄能電站關鍵技術研究及實踐 中國水電顧問集團華東勘測設計研究院、華東天荒坪抽水蓄能電站有限責任公司、中國水利水電第十四工程局、中國水利水電第一工程局、中國水利水電第五工程局 張春生、姜忠見、張克釗、文洪、汪易森、尚明華、賀鵬程、張洪江、劉興昌、劉世明、肖貢元、侯靖、鄭全春

10 超分子層狀組裝微膠囊的製備、性能與功能化研究 浙江大學 高長有、沈家驄、仝維鋆、王浡、毛崢偉、封志強、馬列、趙慶賀、王豐

11 多相複合強化鋰鋁矽微晶玻璃及低成本生產技術 浙江大學、溫州市康爾微晶器皿有限公司 楊輝、陳明形、郭興忠、楊明星、潘頤、項延杭、史靈杭、胡模鏡、陳春蓮、沈尚勇

12 高性能網絡化智能機械手控制技術及裝置研發 浙江大學、亞龍科技集團有限公司、杭州金科電氣有限公司 韋巍、彭勇剛、項基、許力、陳繼權、袁軍

13 優質香型不育系中浙A及超級稻中浙優1號的選育與產業化 中國水稻研究所、勿忘農集團有限公司、浙江省遂昌縣種子加工中心、浙江省種子總站、浙江省臨安市種子推廣中心、浙江省衢州市農技推廣站、浙江省三門縣種子技術推廣站、浙江省麗水市農作物站、浙江省金華市種子管理站 章善慶、童海軍、童漢華、唐昌華、王浩良、尹設飛、曹一平、盧王印、吳其褒、董文忠、餘海根、葉定池、何建清

14 水稻條紋葉枯病與介體灰飛蝨發生規律、監測預警與持續控制技術 浙江省植物保護檢疫局、浙江省農業科學院、浙江大學、中國水稻研究所、嘉興市農業科學研究院、湖州市農業科學院、嘉興市病蟲測報站、湖州市植保站、長興縣植保站 王華弟、陳劍平、俞曉平、張恆木、孫祥良、祝增榮、孫國昌、沈衛新、朱金良、傅強、朱明泉、蔣學輝、寧國雲

15 高容量鋰離子電池負極材料的基礎研究 浙江大學 趙新兵、塗江平、曹高劭、謝健、王春生、朱鐵軍、王秀麗、黃小華、秦海英

16 軟弱地基災變評價方法、控制技術與工程應用 浙江大學 陳雲敏、陳仁朋、周燕國、朱斌、黃博、柯瀚、邊學成、凌道盛、詹良通、唐曉武

17 幹細胞治療心功能不全的基礎和臨床研究 浙江大學醫學院附屬第二醫院 王建安、項美香、謝小潔、蔣峻、胡新央、何紅、陳鐵龍、李佳慧、何愛娜、桂春

18 大噸位70米預應力混凝土箱梁整體預製和強潮海域海上運輸架設技術 杭州灣大橋工程指揮部、中鐵大橋局股份有限公司、中鐵大橋局勘測設計院有限公司、中交公路規劃設計院有限公司、浙江大學 呂忠達、趙劍發、譚國順、黃燕慶、徐懷安、葉俊能、徐敬淼、王貴明、王仁貴、王發先、李永強、鄭強、王毅

19 衛星數位電視接收一體化SOC晶片 杭州國芯科技有限公司、浙江大學 黃智傑、張明、王匡、葉豐、梁堅、梁駿、來永勝、黃曉偉、陳爭勝、馬明超、鍾宇清、王燕、廖琬明

20 大型石化企業節水減排成套技術開發及應用 中國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鎮海煉化分公司、中國石油化工股份公司石油化工科學研究院 李本高、任熾剛、胡江青、餘正齊、江萍、王旭江、張寶吉、洪波、王徵、顧黎東、董紹平、鄧作忠、俞惠慶

21 三疣梭子蟹人工育苗、養殖與加工技術研究 寧波大學、舟山市水產研究所、寧波市海洋與漁業研究院、浙江省象山縣水產養殖技術推廣站、浙江省慈谿市天峰水產食品有限公司、寧波雨中雨水產實業有限公司 王春琳、施祥元、倪夢麟、顧曉英、朱冬發、陳波、鄭凱宏、婁永江、斯烈鋼、羅海忠、馬天祥、王揚

22 惡性腫瘤的血清蛋白質質譜診斷標準的建立及其應用 浙江大學醫學院附屬第二醫院 鄭樹、張蘇展、胡汛、陳益定、餘捷凱、胡躍、董琦、徐文鴻、黃建、劉建、蔣文智、王家祥、毛建山

23 養殖廢水高效脫氮除磷處理與資源化利用技術 浙江大學、浙江省沼氣太陽能科學研究所 吳偉祥、張志劍、黃武、韓志英、泮進明、丁穎、方萍、石偉勇、石德智、黃向東、王志榮

24 土壤養分定位快速測試分析儀器的開發 浙江大學、海寧市農機機械管理站、現代農裝湖州聯合收割機有限公司 何勇、應霞芳、裘正軍、姚建松、方慧、朱張才、範旭輝、程葉明、童志強、唐政淵、楊錦章、施瑞明、沈兵

25 出口超市海洋食品精深加工關鍵技術研究及產業化示範 浙江工商大學、舟山港明食品有限公司 戴志遠、張燕平、張 虹、方盛兆、王宏海、楊榮華、洪詠平、蔣 瑋、宋廣磊、戴秋萍、許 鋼、梁晶晶、柳宏輝

26 浙江省森林生態體系快速構建技術研究與集成示範 浙江省林業科學研究院、浙江省林業生態工程管理中心、浙江林學院國際生態研究中心、中國林業科學研究院亞熱帶林業研究所、浙江大學、浙江省林業種苗管理總站、浙江省林業廳造林處、臨安錦大綠產業技術有限公司、舟山市農業林業局 江波、袁位高、李土生、李永勝、朱錦茹、陸獻峰、周志春、何雲芳、沈愛華、宋緒忠、嶽春雷、許利群、高智慧

27 「數位化腎臟移植受者模型」的建立及相關生物晶片的製備 浙江大學醫學院附屬第一醫院 陳江華、何強、茅幼英、吳建永、王仁定、張建國、袁靜、蔡秋琴、彭文翰、黃洪鋒、壽張飛、韓飛、呂蓉

28 生物反應與分離耦合技術在輕工及醫藥中的應用 浙江大學、杭州寶晶生物化工有限公司 張建國、李永泉、謝志鵬、呂龍賢、蔣先榮、管文軍、虞小平、毛旭明

相關焦點

  • 北京市西城區「全國武術之鄉」建設取得豐碩成果
    西城區「全國武術之鄉」建設成果展示視頻(主辦方提供)國際在線消息:2016年,北京市西城區向國家體育總局申報「全國武術之鄉」稱號,五年來,「武術之鄉」建設工作取得了豐碩成果。據了解,在「全國武術之鄉」建設期間,西城區打造了國家、市、區、街道多層級賽事體系,舉辦各類賽事活動近百場,兩萬餘人參賽,並在全國首創網絡武術賽事平臺,用現代科技手段推動武術運動的普及發展。
  • 台州學院2項成果獲浙江省科技進步獎
    7月17日上午,2019年度浙江省科學技術獎勵大會在省人民大會堂隆重舉行台州學院共有2項科技成果獲表彰,其中,黃國波受邀出席大會,其團隊的項目成果「低煙無滷阻燃EPDM異型材產品及裝備開發」獲省科技進步二等獎,張永炬教授團隊的項目成果「精密配件智能加工裝備的研發及產業化」獲省科技進步三等獎。
  • 天宮一號在軌運營三年取得豐碩成果
    原標題:天宮一號在軌運營三年取得豐碩成果  本報北京9月26日電 記者鄒維榮、特約記者李超軍報導:中國載人航天工程辦公室主任王兆耀今天接受記者採訪時表示,執行我國空間交會對接任務的天宮一號目標飛行器在軌運營3年來,先後6次完成與神舟飛船的交會對接,並開展了一系列科學實驗、技術試驗和空間應用,取得了十分豐碩的成果,為我國載人空間站研製建設和運營管理積累了重要經驗
  • 過去的一年,南陽文學創作取得了豐碩成果
    過去的一年,南陽文學創作取得了豐碩成果——在熱騰騰的生活現場,書寫新時代奮鬥華章《第一書記》刊於《莽原》第5期頭題直播南陽訊 回望來時路,2020年註定在時間坐標上刻下不尋常的印記:全民戰「疫」,復工復產,決戰脫貧攻堅,「十三五」圓滿收官……大戰大考中, 南陽積極主動迎難而上,交出了一份來之不易的南陽答卷。
  • 北青報:「雙十一」豐碩成果是一面多稜折射鏡
    原標題:「雙十一」豐碩成果是一面多稜折射鏡   11月1日至11日0點30分,天貓「雙十一」銷售額實時突破3723億元,再創新高。天貓預計今年「雙十一」將吸引超過8億消費者、25萬品牌、500萬商家共同參與,是覆蓋面最廣、參與度最高的一屆。
  • 世界青年科學家峰會成果豐碩 108個創新平臺項目已落地籤約
    溫州網訊 2020世界青年科學家峰會成果正頻頻落地開花,不斷積蓄新能。10月21日,記者從峰會執委會獲悉,此次峰會成果豐碩,據不完全統計,目前已落地、籤約各類創新平臺、項目108個,量質齊升,為我市高水平建設創新型城市持續注入內生動力。
  • 浙江工業大學15項科技成果獲浙江省科技獎勵大會表彰!
    省委書記車俊、省長袁家軍等省領導向浙江省科技大獎獲得者和一等獎獲獎代表頒獎。會上,浙工大共有15項科技成果獲表彰,其中獲一等獎成果4項,創學校首次同一年度包攬浙江省自然科學獎、技術發明獎和科技進步三大獎一等獎的歷史最好成績,另獲二等獎5項、三等獎6項。
  • 網上人大重視英語教學取得豐碩成果
    網上人大非常重視學生的英語教學工作,精心設計英語課程,加強教學輔導,並積極為學生們創造學習交流機會,曾多次在英語賽事中取得了好成績。決賽中,201603批次金融專業的吳同學表現出色,最終獲得非英語專業專科組第一名,201503批次工商管理專業王同學頂住壓力,同樣展示了不俗的實力,取得了非英語專業專科組第三名的好成績,其餘三名選手同樣成績喜人。因為這些選手們的突出表現,網上人大榮獲非英語專業專科組團體總分第一名的成績,並獲得「優秀指導教師」。
  • 理化毒理所一項成果獲2019年浙江省科技進步二等獎
    中心理化毒理所徐小民博士領銜的食品安全檢測技術研究團隊與浙江大學朱巖教授和浙江工業大學莫衛民教授合作,歷經10年的一項研究成果「極性小分子食品汙染物關鍵檢測技術創新與應用」獲得省人民政府頒發的「2019年浙江省科技進步二等獎」。
  • 無限極中草藥多糖研究取得創新成果
    近日,無限極(中國)有限公司與糖複合物教育部工程研究中心周義發教授團隊(東北師範大學)合作研究的真菌多糖項目取得突破性進展成果以《Beta-1,6 glucan converts tumor-associated macrophages into an M1-like phenotype》(《β-1,6葡聚糖可將腫瘤相關巨噬細胞轉化為M1表型》)為題,發表在國際糖類研究權威雜誌
  • 天文學家在暗物質和宇宙大尺度結構領域成果豐碩
    新華網北京7月16日電 記者從中科院等部門了解到,近年來,中國天文學界在暗物質和宇宙大尺度結構領域取得了豐碩成果。據介紹,在天文學觀測研究方面,中國天文學家在宇宙物質分布、暗物質粒子性質、星系形成與演化的數值模擬、銀河系磁場的測量、銀河系化學演化,以及太陽活動機理研究等前沿領域做出了一系列具有國際影響力的工作。
  • 上合組織秘書長稱新疆與周邊國家合作成果豐碩
    中新社烏魯木齊九月二日電 (記者 閆文陸)上海合作組織秘書長博拉特·努爾加利耶夫二日在此間舉行的中西南亞區域經濟合作暨上海合作組織成員國投資論壇上表示,中國新疆維吾爾自治區與中亞和南亞國家相鄰,是復興「絲綢之路」的核心樞紐,在與周邊鄰國發展經貿和人文合作方面,取得豐碩成果。
  • 人民日報:十年發展成果豐碩 中國處新歷史起點
    高舉旗幟成果豐碩  旗幟就是方向,旗幟就是形象。  「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是當代中國發展進步的旗幟,是全黨全國人民團結奮鬥的旗幟。它是馬克思主義基本原理同當代中國實際和時代特徵相結合形成的重大理論和實踐成果,是中國共產黨人在社會主義建設問題上的偉大創造。」中國科學社會主義學會副會長、北京大學馬克思主義學院教授閆志民說。
  • 雲南:液態金屬產業科技創新成果和需求發布會在上海舉行
    雲南:液態金屬產業科技創新成果和需求發布會在上海舉行發布日期:2020-11-11 15:57瀏覽次數:1次2020年10月30日,作為2020浦江創新論壇全球技術轉移大會的兩場發布會之一,雲南省液態金屬產業科技創新成果和需求發布會在上海市展覽中心M4會場舉行,本次發布會也是雲南省代表團參加
  • 浙大摘箬山海洋科技示範島取得階段性成果
    、創新推動、文化集聚的海洋科技示範島,正嶄露頭角。 自2011年3月啟動建設至今,浙江大學摘箬山海洋科技示範島首期建設項目陸續完工。從11月14日召開的摘箬山島科研項目研討會上獲悉,第一期建設的10餘個項目,6個項目已經投入運行,其餘項目將在今年底或明年初投入使用。 在摘箬山北岙的海底觀測網絡是摘箬山科技示範島第一個實施上島工作的項目。
  • 百應科技榮登2020浙江省創新企業百強榜
    從2019年3月起,為推動全省高新技術產業創新發展,助推一批高新技術骨幹企業做大做強,推進「八八戰略」再深化、改革開放再出發,根據《浙江省創新型領軍企業培育方案》的相關要求,由浙江省創業投資協會、浙江省科技創新企業協會、科技金融時報聯合主辦了第二屆
  • 綠色勘查奏凱歌——青海地質勘查工作取得豐碩成果
    青海省自然資源部門聚焦經濟發展新需求,突出礦產資源勘查,拓展地質服務新領域,著力推進綠色勘查,持續推進地質工作高質量綠色發展,2020年地質勘查工作取得一系列新成果,亮點紛呈,為全省生態文明建設、「五個示範省」建設和經濟社會高質量發展提供強有力的支撐和保障。
  • 中國科學院北京分院科技成果廣東對接會在穗舉行
    何巖在致辭中表示,中科院一直十分重視加強與廣東省的科技合作。他表示,長期以來,中科院發揮在科技創新方面的優勢以及廣東發揮在經濟產業發展方面優勢,通過院省合作機制,緊密地聯繫在一起,在協同中發展,在合作中共進,院省合作取得了積極的進展。
  • 第17屆東博會圓滿閉幕,成果豐碩
    中國國家主席習近平在開幕大會發表視頻致辭,全面回顧近年來中國同東協合作取得的豐碩成果,高度評價中國—東協關係成為亞太區域合作中最為成功和最具活力的典範,成為推動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的生動例證,並指出新形勢下,中方視東協為周邊外交優先方向和高質量共建「一帶一路」重點地區,支持東協共同體建設,支持東協在東亞合作中的中心地位,支持東協在構建開放包容的地區架構中發揮更大作用。
  • ...浙江省特色中藥資源保護與創新利用重點實驗室落戶浙江農林大學
    近日,從浙江省科技廳獲悉,由浙江農林大學牽頭申報的「浙江省特色中藥資源保護與創新利用重點實驗室」被認定為省級重點實驗室,該校邵清松教授擔任實驗室負責人。  近年來,「健康中國」和中醫藥的發展上升為國家戰略,並明確指出要提高中醫藥防治重大疾病和疑難疾病的水平,要把科技創新擺在中藥發展全局的核心位置,讓中藥現代化成為引領中國邁向科技強國建設、助推「健康中國」建設的重要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