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球地心明明是鐵球,溫度高達6000度,為什麼沒有熔化?

2020-12-05 紫俠號

地球有許多讓人費解的謎題。人類雖然正在大力探索太空,但是對於地球深處的了解,並不比火星多多少。

比如地球地心的秘密。地球地核分為兩個部分,外面是熔融狀態的鐵水,而內部卻是固體的鐵質內核。在6000攝氏度的高溫下,地心內部的鐵為什麼沒有融化,依然能保持固態呢?這個問題曾經困擾了好幾代科學家。現在依然沒有人能給出準確答案。

有一個可能的解釋,就是地球內部的高壓引起的。科學家研究發現,地核的壓力極高,達到了地球表面大氣壓的350萬倍。鐵元素的原子排列很特殊,在正常情況下,鐵元素晶體為體心立方堆積結構,有八個頂點和一個中心,每一個點都有一顆鐵原子,但在極高壓狀態下,鐵晶體的結構也會發生改變,變成六方密堆積結構,每一個點都會被另外的12個點保衛,形成一種密集堆積的方式。

科學家普遍認為,正是因為地心的高壓導致了鐵晶體結構的改變,讓地心能夠在6000攝氏度的高溫下保持固態。

但是,也有科學家提出了反對意見。

瑞典的研究人員使用超級計算機經過計算,發現地心中的鐵依然是體心立方堆積結構,並未因為高壓而形成緻密結構。如果在正常情況下,6000攝氏度高溫早就會讓地球核心融化為一灘鐵水,但實際上卻並沒有。這可能是因為在地心的高溫高野條件下,鐵原子的移動速度極快,雖然在不停地改變位置,但它們並沒有地方可去,所以還是保留了原來的形狀,就像一副紙牌洗牌之後,它依然是一副紙牌一樣。

這種解釋雖然是最新的研究成果,但卻不能讓更多人信服。

從地球結構的角度考慮,正是由於地球固態核心的存在,地球本身形成了一個天然的發電機,地球這才擁有了寶貴的磁場,能夠幫助地球生命抵禦致命宇宙射線的襲擊。難道地球原本就是被人設計而成的?這個謎團人類還需要更多時間才能解開。

相關焦點

  • 既然地心溫度高達6000度,為什麼不會熔化?
    ,外核是液態的鐵水,它包裹著冥王星大小的固體鐵球內核,這是一個困擾了幾代科學家的謎題。雖然地球最中心的溫度最高可達6000度,比太陽表面還要熱一些,但那裡卻是固態的,這怎麼可能呢?在地心的固體鐵塊中,原子排列在晶體結構中。這些結構看起來不同,構成取決於溫度和壓強。在正常的溫度和大氣壓力下,鐵呈現為體心立方堆積結構,經典的立方體形狀有八個頂點和一個中心點,每個點包含一個鐵原子。
  • 為啥地球核心高達6000度,形態卻是一個固體的鐵球?
    地球核心我們的地球是個很神奇的物體,它身上有無數奧秘值得探尋,其中一個就是為啥它最中心的溫度高達 6,000 度,但是那裡仍舊是固態的。咱們先來了解一下地球的結構,地球的內核是一個直徑大約有 1500 英裡( 2414 公裡)的固體鐵球,體積同月球一樣。
  • 地心溫度高達6000°C,為什麼我們在地面上感受不到?
    我們知道,地球的南北極是非常寒冷的,有記載的最低溫達零下93攝氏度,而沙漠中的最高溫也只有60攝氏度。相比起地球表面,地球的內部溫度可謂是非常恐怖,最高溫可達到6000攝氏度(與太陽相當),是名副其實的地獄。
  • 地心的溫度究竟有多少度
    如果地球上可以解剖的,就會發現地球內部分為不同的層次。地球有一層外衣,叫做地殼,就像蘋果皮,西瓜皮一樣,相對來說比較薄,大概有24-48千米那麼厚,我們平時踩踏的地面就是地殼的外層。如果有一天我們開始挖地面,一定能挖到巖石圈。
  • 地球可能正在一顆超新星爆炸的碎片中裸奔,溫度高達6000度
    這可能也正是我們地球目前正在經歷的事情,來自澳大利亞國立大學核物理學家安東·沃納(Anton Wallner)帶領的一組科學家發現,地球可能正在一顆超新星爆炸後留下的,溫度高達6000度的巨大星際雲中裸奔,經受著超新星「碎片」的轟擊。
  • 地核溫度高達6000℃,如果它突然冷卻,地球會發生怎樣變化?
    想像一下地球內部有顆巨大的火熱鐵球,而它正漂浮在地球內部熔化的金屬海洋中旋轉,不過速度比地球上外層快上許多,地核就是如此,地球的內核是一個高密度的金屬球,而它的厚度有1200公裡,這長度大概就跟紐約到芝加哥的距離差不多。
  • 為啥地球形成40多億年,地下還有大量巖漿,地心溫度永不消失?
    雖然人類已經進入太空,開始緩慢的探索宇宙,其實人類對地球的研究並不深入,在地球的很多區域,因為環境惡劣等原因,人類無法進行探索,比如地球的內部存在一個核心「地核」。自從地球誕生這個核心就在不斷地釋放熱量,火山中的炙熱熔巖就是來自於地球的內部,為什麼地球的內部可以一直燃燒數十億年呢?
  • 地球核心溫度修正為6000攝氏度 接近太陽表溫
    中新網4月27日電 據新加坡《聯合早報》27日報導,歐洲科學界利用最新技術,測出接近地球核心的溫度是6000攝氏度,接近太陽表面溫度。這個溫度比20年前測得的溫度高出1000度。科學家解釋說,出現如此大的溫差,並非因為地球的鐵核變熱,而是因為1993年的測量方法不夠準確。
  • 太陽表面接近6000度,地球都曬熱了,為何太空溫度是絕對零度
    太陽的核聚變反應使得太陽的溫度極高,太陽的表面溫度高達6000度,內核溫度高達1500萬度。可問題來了,為什麼地球可以被太陽曬熱了,可為什麼太空的溫度卻接近絕對零度?其實溫度並沒有我們想像的那麼簡單,平時我們所說的溫度含有深層次的意思。熱和溫度其實是兩碼事,溫度是物質冷熱程度的物理量。它的本質其實是粒子的熱運動的劇烈程度。在我們生活的這個世界上到處都充滿分子,在你的身邊就布滿密密麻麻的分子,溫度就是由這些分子產生的。
  • 把一個直徑100米的巨大鎢球投進火山口,能直搗地心嗎?
    這個問題腦洞確實太大了,這位朋友的想法大概是,鎢金屬的密度很大,19.25克/立方釐米,大約和黃金差不多,而鎢熔點又是金屬中最高的,達到了3422攝氏度,沸點更是高達5930度,比太陽表面溫度還高,鎢金屬還非常堅硬,所以如果將它投進火山口,它就能通過熔融的巖漿通道,一直沉下去,就像一個鐵球在地球最深的馬裡亞納海溝不斷往下沉一樣。
  • 把一個直徑100米的巨大鎢球投進火山口,能直搗地心嗎?
    這個問題腦洞確實太大了,這位朋友的想法大概是,鎢金屬的密度很大,19.25克/立方釐米,大約和黃金差不多,而鎢熔點又是金屬中最高的,達到了3422攝氏度,沸點更是高達5930度,比太陽表面溫度還高,鎢金屬還非常堅硬,所以如果將它投進火山口,它就能通過熔融的巖漿通道,一直沉下去,就像一個鐵球在地球最深的
  • 太陽表面溫度才6000度左右,為什麼日冕層溫度會高達200萬度?
    日冕層位於太陽的最外層,溫度可以達到100萬℃,但那只是少許帶電粒子輻射的能量,整體上太陽外表面輻射能量卻並沒有那麼強烈,使溫度在6000℃左右
  • 地球明明重達60萬億億噸,為什麼還會飄在太空中,不會掉下去
    地球明明重達60萬億億噸,為什麼還會飄在太空中,不會掉下去大家都知道,因為受到萬有引力的影響,地球上面的所有的物體,都會受到這樣的一個力,而墜向地心,而且物體的質量越大,受到的引力也會越大,但是對於地球本身來說,地球的質量就達到了60萬億億噸,在這樣的質量之下,地球應該也會出現一個下墜的樣子
  • 在地球表面下,有地心文明存在麼?
    太空文明、海洋文明都沒有存在的遺蹟,不少人開始將目光投入到地球深處。人類對於地球內部的探索從未停止,上世紀六七十年代的超深鑽井工程一度下探到了離地面12262米的深度,最終由於資金不足不得不停止了相關的探測。不少人相信地心處存在著一個科技水平遠超地面人類的文明,地心人蟄伏在地心深處,悄悄觀察著人類,並且不希望人類打擾他們。
  • 地球大氣層中有高達1000度的高溫層,太空飛行器經過時為何沒被燒毀?
    ,地面的溫度已經很熱,段裡說越往大氣層的高處氣溫會越低,但是當到達地球上空100~800公裡的時候,那裡的溫度卻高達1000℃左右,是不是難以置信?在我們的地球上,有兩個地方溫度比較高,一個是地球的內部,從地表向下,溫度會越來越高,地心位置的溫度接近6000℃,比太陽的表面溫度還高,是地球上溫度最高的地方,而在地表之外,由於地表可以受到陽光的熱量輻射,所以地表的溫度也較高
  • 為什麼宇宙中最高溫度能達到百萬億度,而最低溫只有零下273.15度?
    冰的熔點是0℃,水的沸點是100℃,地心溫度能夠達到6000℃,液氮的溫度可低至零下196℃。看到這裡,有些小夥伴就會問,為什麼最低溫度只有零下兩百多攝氏度,而最高溫度能夠達到幾千甚至上萬攝氏度?溫度,是一種表示物體冷熱程度的物理量,從微觀角度講,溫度代表物體中分子運動的劇烈程度,一個物體中分子運動越快,其溫度就越高,分子運動越慢,其溫度就越低。在國際上,溫度的單位主要有三種:攝氏溫度(℃),開氏溫度(K)和華氏溫度(℉)。宇宙中的任何物質都是有溫度的,連光線也不例外,因為光線也是由光子組成的,光子的快速運動使得光線也有了溫度。
  • 地球地核處的溫度與太陽表面相當,為什麼會有這麼高的溫度?
    ●地球內部溫度相當高,核心處的溫度可以與太陽肩並肩。地球內部的溫度相當高,通常來說越靠近地心溫度也就越高。據科學家測算,地核的溫度在4000~6800℃,太陽表面的溫度也才5500攝氏度左右,地核深處的溫度在6000攝氏度以上,可以說與太陽表面的溫度肩並肩。鉿合金是目前已知熔點最高的物質,在標準大氣壓下,它的熔點高達4215攝氏度。理論上來講,地球核心處的溫度可以融化任何物質。
  • 地球內部溫度比太陽還高,為何我們沒被燒成灰燼?科學家這樣回答
    「本文章已通過區塊鏈技術進行版權認證,禁止任何形式的改編抄襲,違者追究法律責任」地球,是孕育我們的家園,我們都知道,在宇宙中,我們地球在宇宙中看上去是一顆美麗的蔚藍色的星球,大家也都知道,這主要是因為我們地球上70%都是水的原因。
  • 地心內地核中。
    6000攝氏度,與太陽表面溫度相當。 資料連結——《地核溫度高達6000攝氏度 與太陽表面溫度相當》) 作者:wanghui 來源:中國日報網2013-04-28
  • 地球已經形成46億年,為什麼地心還在燃燒,還要多久才冷卻?
    地球內部結構主要分為地殼、地幔、外核層和內核層,地球的溫度會隨著深度的下降而升高,位於內核層的地心是地球溫度最高的地方,據推測地心的溫度高達6600℃,而太陽的表面溫度僅為6000攝氏度,也就是說地球的地心溫度比太陽表面溫度還要高,我們其實是生活在一個巨大的火爐上方,說到這裡很多人感到疑惑,地球至今已經形成了46億年的時間,這麼長的時間,按理說地心溫度也該冷卻了啊,可是非但沒有冷卻,溫度卻比太陽表面溫度還要高很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