軌道交通與常規公交到底是什麼關係?(第2篇:不是此消彼長,不能一降...

2020-12-06 白話公交

上一篇:軌道交通與常規公交到底是什麼關係?(第1篇:警惕「雙下降」)

本篇看一看軌道交通客運量佔比在30%-50%的10個城市(成都、武漢、重慶、西安、天津、杭州、鄭州、長沙、南寧、南昌),軌道與公交之間又是一個什麼樣發展情況。

軌道交通在保持公共運輸整體客運量增長方面

「功不可沒」

下圖是10個城市10年的常規公交、軌道交通客運量變化情況。

有以下幾個特點:

1.10個城市中,軌道交通從無到有,到日均客運量超過100萬,大多用了5-6年(10個城市中有7個日均客運量超過了100萬,天津地鐵發展較早,但直到2018年才達到)

2.多數城市常規公交客運量從15年左右開始呈下降趨勢,到17年後基本保持住了平穩。

3.成都、武漢、重慶、西安軌道交通客運量增長迅速,呈現出「公交微跌,軌道激增」的特徵,軌道交通在保持城市公共運輸客運量整體顯著增長方面「功不可沒」。

4.天津常規公交客運量下降明顯,軌道客運量上升乏力,也出現了上一篇提到的「雙下降」情況。

5.南寧、南昌常規公交的總量不高,且下降趨勢明顯,雖然2016年開始軌道交通引入,提振了一定的客流,但整體上城市公共運輸客運總量仍不高。

軌道與公交規模數據10年變化情況

接下來是反應公交投入情況的車輛標臺數、線路長度、運營裡程等數據的10個城市變化情況(運營裡程數據從16年開始才有)

有以下幾個特點:

1.軌道交通運營線路長度方面,10個城市中除天津、重慶外,多數城市的軌道交通是從2010年後才開始發展起步,2014年左右開始進入高速發展期,其中6個城市6年內就實現了運營線路長度從0到100km的突破,成都、武漢兩個城市僅用了3年多時間,實現了從100km到300公裡的突破。

2.常規公交車輛水平方面,10年來常規公交車輛質量和數量都得到了顯著提升,從總數來看,10個城市基本都處於上漲趨勢,其中成都、長沙等地上升明顯,較2010年增長了近1倍。杭州、南昌等地增長相對較為平穩。

3.常規公交年運營裡程方面,自2016年開始,10個城市中重慶、武漢、南昌3個城市均調低了常規公交年運營裡程,分別下降了7%、4%、24%。保持增長的城市有7個,其中成都、長沙、鄭州的增幅明顯,最高的成都,2019年常規公交年運營裡程較2016年增長了30%以上。

重慶、武漢近年來在兩網融合方面做了大量工作,不斷提升優化常規公交運行效率。在各地常規公交客運量均出現幅度還不小的下降趨勢下,兩個城市常規公交客運量保持的相對平穩(微降),同時運營效率也有了進一步提高,實屬不易

不是"有你無我的此消彼長"

看看成都的情況。自2014年成都常規公交客運量達到最高點後,開始進入下降通道,2016年日均客運量已降到425萬(2012年以來的最低點),此時軌道交通運營線路長度剛剛超過100公裡,正有多條地鐵處於大建設中(軌道交通一直持續高投入快建設,17-19年3年間新增運營線路196公裡)。

在2016年這個時間點上,成都並沒有因為常規公交客運量的持續低位和軌道交通持續高投入,而對常規公交進行縮量發展。相反常規公交車輛數、運營裡程自2016年開始均在提升,且幅度還不小,車輛數增長了37%,運營裡程增長了31%。

更重要的是,成都還積極採取一系列兩網融合發展措施。常規公交客運量不但止住了下滑,還得到了小幅的回升。同時,軌道交通建設快速推進,到2019年已突破300公裡,軌道客運量較2016年提升了150%。

從成都公共運輸總體客運量來看,與16年相比,得到了近50%的提升,軌道和公交一起在改變著城市交通的出現結構和出行環境。

不能「一降了之

看看南昌的情況。南昌是10個城市中軌道交通發展相對較晚的一個,軌道交通目前只有兩條線路,日均客運量尚不足50萬(19年底數據),由於本身公共運輸客運量總體量不大,軌道客運量佔到總客運量的30%以上,也被划進了②類城市之中。

從幾年來數據變化情況來看,南昌2015年底地鐵開通,16年常規公交客運量出現了大幅的下滑,17年開始不斷調低常規公交運營裡程,2019年常規公交運營裡程已較2016年降低了24%。與此同時,常規公交客運量一直處於低位,到2019年底南昌常規公交日均客運量僅有104萬,較2015年最高點時,跌了近40%。

雖然通過4年的建設,南昌軌道交通已開通運營2條線60公裡,但日均客運量尚未突破50萬人。一方面常規公交大幅下降,一方面軌道上升乏力,僅從數據來看,公共運輸總體客運量相當於又回到了2010年左右的水平。

上一篇中,提出在軌道網絡已經比較成熟的城市,應該警惕出現常規公交客運量和總客運量雙下降的情況。對軌道剛剛起步,設施和服務尚有較大提升空間的城市來說,出現「雙下降」將更加讓人擔憂。

人們的出行方式因為各種原因發生變化,並不需要太長時間就會形成習慣,短時間內想要把人再拉回公共運輸來,難上加難。

最後

城市中軌道交通發展從無到有,再到逐漸成網,不可否認一定會搶佔部分常規公交的客流和資源,也必定會給城市交通帶來從需求供給、結構特徵、優勢比較等多個方面顯著和徹底的變化。

面對變化,常規公交顯然不能以「以不變應萬變」的方式去迎接和應對,更不能「一降了之」,只有主動融合,積極融合,全面融合才是出路和方向。

從幾個軌道交通已初步成網,且繼續保持快速發展的城市情況來看,至少在相當一段時間內,兩網融合不一定是有你無我的此消彼長,也可以是共同發展的「雙提升」,一起從私人交通出行方式中「拉更多人回來」。

作者:杜光遠 交通運輸部科學研究院 技術諮詢公司

下一篇看一看軌道交通客運量佔比不足30%的城市,這幾個數據又是一個什麼情況。

以上用到的數據均來自對2010-2019年《中國城市客運統計報告》《城市軌道交通統計和分析報告》10年共20本報告中數據的手工整理,如您發現文中數據與2本報告中數據有不同或錯誤之處,恭請指出,感謝感謝

相關焦點

  • 2020年中國道路公交出行行業發展現狀分析 軌道交通崛起衝擊道路...
    原標題:2020年中國道路公交出行行業發展現狀分析 軌道交通崛起衝擊道路公交市場【組圖】   截至2019年,我國城市
  • 合肥軌道交通4號線聯繫高新區、政務區、南站片區、包河區新站區
    合肥軌道交通合肥軌道交通是服務於中國安徽省合肥市的城市軌道交通。其第一條線路於2016年12月26日正式開通運營,使合肥成為安徽省第1個、長三角第7個開通地鐵的城市。對軌道交通的一次吸引範圍,不必藉助其它交通方式進行;然而,由於軌道交通一次吸引範圍內的客流出行量遠遠不能滿足其正常運量,為了提高軌道交通的運輸效益、提高軌道交通實載率,必須充分吸引軌道交通二次吸引範圍的客流。協調銜接為軌道交通集聚和疏散客流起到保障功能,沒有軌道交通與常規銜接,無法充分發揮軌道交通的運能最大效益,不利於軌道交通的可持續經營發展。
  • 磁器街標成磁器口 軌道七星崗站內公交信息錯得有點遠
    近日,市民周先生向上遊新聞熱線966966/上遊新聞APP反映,軌道交通七星崗站內的公交信息導向圖上,標註的152路公交車的路線圖有誤,易誤導乘客,希望相關部門及時進行糾正。9月23日,上遊新聞記者來到渝中區軌道交通七星崗站,看到確實如周先生所說,公交信息欄上,有處152路線起始站信息寫的是「五裡店—磁器口」。
  • 12月1日起,坐無錫地鐵公交能省錢啦!
    刷卡間隔 90 分鐘內公交換乘公交免費軌道交通換乘公交免費公交換乘軌道交通在軌道交通基礎票價上減 2 元可享受優惠的換乘方式包括:常規公交換乘常規公交、常規公交換乘軌道交通、軌道交通換乘常規公交。四、具體優惠政策有哪些?何時實施?
  • 雲軌和地鐵有什麼區別,山城重慶的軌道交通真的是輕軌嗎?
    此類城市只適合常規的公共運輸工具,比如公交車和計程車的互補,規模稍微大一些則可以考慮「輕軌」或「雲軌」。很顯然輕軌的假設要求要遠低於地鐵,原因又是什麼呢?原因實際非常簡單,那就是輕軌的建設成本更低,且建設周期要更短;所謂的輕軌是地上城市軌道交通(也成城市軌道),這種軌道交通可以建在地面上,同時也可以通過高架軌道假設在空中,不用「挖地三尺」的工程量當然會小太多了。
  • 基於多源城市交通出行數據的定製公交需求辨識方法研究
    定製公交通過整合個體的出行需求,為出行起終點(origindestination,OD)、出行時段、服務水平相似的人群(如通勤用戶)提供個性化的公共運輸服務。常規公交與定製公交的特點對比見表1。這種新的公交服務模式被認為能夠有效吸引私家車出行用戶轉向乘坐公共運輸出行。
  • 「在公交上」到底是in a bus還是on a bus?那「在車上」呢?
    因為它們還會有一些常規的規則以及少數的特例。今天我們就來掰扯一下,in和on用於交通工具的英語表達搭配。1.測試一波首先小夥伴來快速反應「在公交上」到底是in a bus還是on a bus?那「在車上」呢?來快速說一下:在公交車上?在汽車上?
  • 改進城市公交效率能否降低車輛能耗
    上述狀況提示我們重視優先發展城市公交的重大意義。三、城市公交效率與車輛能耗城市公交的發展為人們出行提供了更有效、更節能的交通方式,但是高效率的城市公交系統是否能有效抑制車輛能源消費,或者這一抑制效應到底有多大?
  • 公交站、地鐵站相關英文表達
    雖然現在開車的人多了,但是乘公交地鐵上班仍是不錯的交通工具,不僅減少了交通擁堵的可能性,還節能環保,一線大城市尤其如此。那麼,公交站點用英語如何表達呢?到底是stop還是station呢?今天萌妹就乘交通工具的相關英文表達向大家介紹。當你詢問歪果朋友:」How did you get to work today?」
  • 「一周交通資訊S02E20」MD11首飛洛杉磯&經十路長公交
    廢話不多說,上TOP15排名NO.15 濟南公交-K117路-13.2km-since2004要問為什麼經十路公交裡程排名要排TOP15而不是TOP10,原因很簡單,為了把117路包括進來,開通於亞洲杯前夕的117路,歷經伊斯特龍、綠陽光、金陵雙層等經典車型;不僅曾是濟南最火爆的公交線路,也堪稱沒落的最快的公交線路
  • 南海已更新1416輛新能源公交
    圍繞「傳承品質,成就品牌」工作主線,南海區交通局凝心聚力,開拓創新,全力做好「行」這篇文章。番海大橋建成後,將形成一條東西走向的快速通道,直接對接廣深科技創新走廊,而藉助廣州南站樞紐,南海將進入粵港澳大灣區「一小時生活圈」。交通是最基礎的民生工程之一,不僅關係市民日常出行,也是一座城市發展的動力引擎。2018年,南海區交通局大力推進廣佛同城交通對接工作,加快區域交通聯動發展步伐。
  • 成都武侯區構建內通外聯綜合交通體系 提升城市能級水平
    交通是一個城市經濟社會發展的大動脈,關係著城市的發展速度、城與人的和諧程度,更是一座城市文明程度的縮影。  成都市第十三次黨代會提出,成都建設全面體現新發展理念的國家中心城市,肩負國家使命、體現國家意志、代表國家形象、引領區域發展,其中,增強綜合交通通信樞紐功能是「五中心一樞紐」支撐功能之一,將通過全面提升對外交通互聯互通水平,完善國際性綜合交通樞紐。
  • 閩侯擬建中運量軌道交通,彌補地鐵建設短板!
    在福州地鐵第三輪建設規劃方案尚未確定之時,閩侯將推進中運量軌道交通(即輕軌)建設的消息令人振奮!根據初步方案,閩侯這條輕軌將主要服務於福州大學城片區,有望加強與福州主城區的聯繫。官方:大學城擬建中運量軌道交通12月2日,《關於建設福州地區大學新校區一流大學城實施方案(徵求意見稿)》出爐!
  • 成都軌道交通集團董事長:「十四五」末,成都地鐵運營及在建裡程將...
    12月26日,在中共成都市委十三屆八次全會暨市委經濟工作會議分組討論上,成都軌道交通集團有限公司董事長胡慶漢表示,「十三五」期間,成都加快推進軌道交通建設和TOD綜合開發,軌道交通方面完成投資2600多億元,目前已開通12條地鐵線路,運營裡程達到518公裡(不含有軌電車39公裡)。
  • 工作在北上廣深住在衛星城 都市圈軌道交通重塑職住關係
    都市圈軌道交通重塑職住關係高房價下,是否該逃離北上廣深?不止是北上廣深,對於很多在大城市打拼的人而言,都時常面臨著要「大城床」還是「小城房」的選擇?隨著城市群、都市圈時代的到來,第三種選擇正在浮出水面——不必放棄在大城市的工作,但住在以它們為核心的、房價更容易承受的衛星城。未來,這一選擇或將變得更為普遍。
  • 北京軌道交通支持雲閃付
    北京市軌道交通刷碼乘車再添新渠道,8月30日起,軌道交通全路網23條線路將支持銀聯雲閃付APP刷碼過閘,為乘客提供更便捷、多樣化的地鐵票務選擇。為進一步提升北京市軌道交通票務服務水平,滿足乘客多元化行動支付需求,交通部門加強與北京銀聯的合作,8月30日起,乘客使用雲閃付APP,就可實現刷碼乘地鐵。
  • 積極推進錯峰充電 公交降本增效出「新招」
    2020-12-30 11:44:31 來源: 武漢交通廣播 舉報
  • 長春南北向公交幹線要來了,快看經過你家不……
    記者從長春市交通運輸局獲悉,繼我市16條東西向公交「幹線」於3月13日至20日向社會公開徵求意見後,共收到反饋郵件99封。目前,正在對市民反饋意見進行整理和分析,並對常規公交線網東西向「幹線」規劃方案進行修改完善,現針對我市南北向19條公交「幹線」向社會公開徵求意見。
  • 前海建設高密度軌道網
    8月23日,前海開通前海灣地鐵站公交接駁線,市民可直接在前海灣站坐上公交接駁車。前海,真真實實地開啟了地鐵時代。 根據規劃,前海還將建設港深西部快線、穗莞深城際線、深惠城際線等。整個軌道網建成後,前海將有7條軌道線路,快速連接深圳寶安國際機場、深圳北站、羅湖火車站、珠三角核心區域和香港機場,實現與各區域的無縫銜接。
  • 尿蛋白降下來兩個月,一停藥又漲到2+怎麼辦?教你2招
    穩住蛋白尿,這4點千萬不能弄錯了!糾正篇:檢查準確,才能降得快前天有位患者查出尿蛋白2+,留言說怎麼查24小時尿蛋白定量,需要注意什麼?24小時尿蛋白定量,是通過留取24小時的尿液,從中取大約三分之一的尿量,來測量蛋白的含量,最終得出全天尿蛋白的情況。需要注意的是,24小時尿液一般是「留尾不留頭」,如果是前一天早上7點開始留,7點尿液不需要,第二天7點的尿液要留。當然沒有自然也不用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