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打造洲際飛彈做準備!亞洲強國首顆軍用衛星升空,對美國是警告

2021-01-13 神鳥知訊君清觀察

伊朗塔斯尼姆通訊社報導,近日伊朗已成功將首顆國產軍事衛星發射入軌。這顆名為「努爾」(光明)的軍事衛星由「使者」二級運載火箭發射進入距離地面425公裡的軌道。

同時,伊朗伊斯蘭革命衛隊司令海珊薩拉米強調,這次發射任務不僅由伊斯蘭革命衛隊獨立完成,而且它所使用的所有技術部件,包括衛星本身和投送使用的火箭,也都是使用本國知識建造的產品,沒有依賴外國援助,沒有受到任何制裁的影響。

客觀上說,在大部分人並不太了解伊朗本次衛星發射意義的情況下,我們有必要借用俄聯邦軍事工業委員會聯合會下設的專家委員會成員維克託穆拉霍夫斯基近日向衛星通訊社所做出的解釋,他說,首顆軍用衛星的發射說明伊朗在飛彈技術領域已獲得重大突破,未來德黑蘭很有可能藉助該技術建造出本國的洲際彈道飛彈。 穆拉霍夫斯基指出,本次發射對伊朗來說,收穫並不僅限於軍事衛星,而關鍵在於它的載體技術。

比如蘇聯用來發射首顆人造衛星的火箭,它後來就成為了該國首枚洲際彈道飛彈的原型。從這一點上來看,如果伊朗能將衛星送入地球軌道,也就意味著它已經能夠建造向軌道投送有效載荷的運載火箭甚至是洲際彈道飛彈。 同時伊朗掌握這種技術後,首先會對地區對手沙特或其他中東國家構成嚴重威脅;其次就是美國,正因為它瓦解了《伊核協議》才會導致伊朗邁出了如此激進的一步,這也意味著美國對伊政策的失敗。

最後,穆拉霍夫斯基還強調稱,以色列雖擁有強大的軍隊,也掌握著某些尖端軍事技術,但由於該國領土面積狹小,因此它本就很難承受伊朗彈道飛彈的打擊。當然,以色列還有眾多反導系統,然而事實上當前世界沒有任何一款防空系統敢保證百分之百的攔截成功。 特別是在對方使用核彈頭的情況下,一旦失誤那就萬劫不復!另外再說伊朗擁有首顆軍事衛星的意義,理論上它還沒有建立大規模遙感衛星偵察群的能力。

不過,未來伊朗如果有機會獲得這些技術,那它的偵測以及精確打擊能力會讓美國和以色列如坐針氈。綜上,也正因為伊朗成功發射首顆軍事衛星的意義重大,所以美國國務卿蓬佩奧隨後才會放出「狠話」,稱德黑蘭此舉嚴重違反聯合國安理會的決議,華盛頓也將對其實施報復。 同時,德國和以色列等外交部也對伊朗此舉對該地區產生的不穩定影響發出警告。由此可看出,伊朗本次發射衛星所引發的後果遠沒有大家想像的那麼簡單。

相關焦點

  • 亞洲強國邁出最重要一步!首顆軍用衛星發射,有助於製造洲際飛彈
    據伊朗官方媒體塔斯尼木通訊社報導,伊朗「信使」三號運載火箭於當地時間4月22日中午成功將首顆軍用衛星「光明號」,送入預定軌道,該顆衛星是伊朗成功發射的首顆軍用衛星。同日14時,《德黑蘭時報》發布觀測報導證實這一消息的真實性,這意味著該顆軍用衛星已經正式開始工作。
  • 世界首顆量子衛星正式被命名為「墨子」,近日即將升空
    世界首顆量子衛星正式被命名為「墨子」,近日即將升空 吳晶晶 徐海濤/新華網 2016-08-15 13:08 來源:澎湃新聞
  • 俄羅斯警告這個亞洲強國,最好馬上停止
    俄羅斯警告這個亞洲強國,最好馬上停止擁有核武器也就意味著國際地位還有影響力的提升,要是還能打造洲際飛彈的話,軍事實力會發生質變,即便常規武器裝備不怎麼樣,也沒有國家敢小覷你的實力,這就是現時代核武器擁有的「核威懾」,其是一種讓人無比忌憚的力量。從這裡就可以看出,為什麼那麼多國家想打造核武器了,收穫的好處不計其數。
  • 中國將發射世界首顆量子衛星 命名為「墨子號」
    2016年8月14日消息,我國首顆量子科學實驗衛星即將於本月中下旬擇機發射升空,目前這顆衛星在發射前的準備工作已經基本完成。本文圖片均為 東方IC 圖  央視新聞微博@央視新聞 8月15日消息,我國自主研製的世界首顆量子衛星,當天被正式命名為「墨子」。墨子是墨家學派的創始人,也是戰國時期著名的思想家、教育家、科學家。近日,長徵二號丁運載火箭搭載的我國首顆量子衛星「墨子」,即將升空。
  • 臺首顆自製衛星「福衛五號」將於8月在美國升空
    圖片來源:臺灣「中央社」華夏經緯網7月19日訊:據臺灣媒體報導,臺灣首顆自製衛星「福衛五號」將在8月25日凌晨發射升空。 據報導,臺灣科技部門表示,「福衛五號」是臺灣首枚自主發展的高解度光學遙測衛星,由財團法人臺灣實驗研究院臺灣太空中心規劃,結合島內微像公司及「中央大學」等產學研50餘團隊共同研發,可提供解析度黑白兩米、彩色
  • 全球首顆量子科學實驗衛星發射升空
    一對纏繞的光子將被拆散,從太空發射到地面,開啟人類保密通信的新歷史。絕對保密的通信依靠量子糾纏,也就是愛因斯坦說的「幽靈般的超距離作用」來工作——兩顆光子無論相距多遠,總是「心靈感應」:一個變化,另一個就保持同步。 中科院上海光機所研製的空間高速相干雷射通信載荷搭載量子衛星發射升空,將開展衛星與新疆、北京地面站之間的高速相干雷射通信技術驗證。
  • 中俄早已做好準備,800公裡外打下衛星
    (美蘇星際爭霸中的太空反導系統概念圖)近日,美國總統川普在視察美軍一個航空站基地時發表演說稱:「太空是未來各國展開爭奪的新領域,美國已經著眼於未來準備打造一支全新的軍種-太空軍」。從川普的發言不能看出,作為世界第一軍事強國的美國並不滿足於現在的軍事優勢,而是未雨綢繆準備像爭奪制空權、制海權那樣繼續掌握制太空權,對於美國的這個做法,中俄兩國雖並未表態,但其實兩國早已捷足先登展開了類似的部署研究。(美軍嚴重依賴太空資產進行戰爭支援)所謂的太空軍,指的是一支專門保障本國太空利益的不被侵犯的部隊。
  • 世界首顆量子衛星發射升空
    世界首顆量子衛星發射升空
  • 多顆軍用衛星!SpaceX第四次獵鷹重型火箭有效載荷曝光
    4月23日消息,據外媒報導,美國太空軍USSF-44發射任務的衛星供應商日前證實,SpaceX第四次獵鷹重型火箭(Falcon Heavy)發射的有效載荷是多顆軍用衛星。鑑於SpaceX可能正在生產獵鷹重型火箭的助推器,並可能在2-3個月後開始向佛羅裡達州交付硬體,衛星供應商聲稱發射準備工作進展順利,並有信心獵鷹重型火箭可以在2020年第四季度獲得認證。SpaceX似乎也在支持美軍在大型發射中增加小型次級衛星,通常是用於測試新技術或戰略的衛星原型。今年晚些時候,至少有一兩顆其他較小的衛星可能會搭乘獵鷹重型火箭的便車升空。
  • 以四川這所大學命名的,全球首顆6G試驗衛星成功升空,羨煞旁人
    11月6日11時19分,全球首顆6G試驗衛星星時代-12/天雁05,搭載在長徵六號運載火箭上,在我國太原衛星發射中心成功升空,此次任務為完成「太赫茲通信」在空間應用場景下的全球首次技術驗證。該衛星的成功升空,標誌著我國在航天領域探索「太赫茲空間通信」技術上有了突破性進展。而更讓四川人民驕傲的是,該衛星是由四川一所大學參與研發的,而該衛星除了學名之外,還以四川這所大學命名,真是羨煞旁人啊。
  • 世界首顆量子衛星升空 將傳送不可破解的密碼
    新華網酒泉8月16日新媒體專電 題:世界首顆量子衛星升空 將傳送不可破解的密碼  新華社記者 喻菲 王聰 楊春雪  中國16日凌晨在酒泉衛星發射中心,用長徵二號丁運載火箭發射了世界首顆量子科學實驗衛星,它將在太空向地面發送不可破解的密碼以建立最安全保密的量子通信,並將對微觀量子世界最離奇詭異的現象開展科學實驗研究。
  • 印度擬研發太空武器 以摧毀地球低軌道衛星(圖)
    正研製「月船2號」  印度空間研究組織表示,印度科研人員正在研製新的無人探月器——「月船2號」,預計2013年上半年發射升空。  印度2008年發射首個無人探月器——「月船1號」,但到2009年8月底,「月船1號」與地面失去聯繫,任務被迫終止。
  • 準備動手了?美國發射一顆怪異衛星,引發外界猜測
    有消息披露,美國宇航局近期悄悄發射一顆神秘衛星升空。據悉,這顆衛星攜帶巨型天線,造價昂貴,大約是24億美金(折合160億元人民幣)。最讓人可疑的是,這顆衛星攜帶了與以往衛星不同的巨型天線,在發射升空不久後,所有的信息都被刪除,似乎想要掩蓋一些秘密。
  • 業餘無線電愛好者發現美國軍用「殭屍」衛星
    現在在地球軌道上運行的衛星有 2000 多顆。在他們的使用壽命結束時,許多衛星會在重新進入大氣層時燃燒化為灰燼。但是,有些衛星將繼續以「殭屍」衛星的形式盤旋,既不能工作,也不完全死亡,即將淪為太空垃圾。比如「東方紅一號」這樣的衛星,它依然運行在軌道上,但是不能提供任何有價值的功能。
  • 為什麼美國GPS只要24顆衛星,而北鬥要55顆?專家給出答案
    終於在1957年,蘇聯奪得先機,向外太空發射了首顆人造衛星,美國不甘落後,奮起直追。伴隨著美國阿波羅11號完成人類第一次登月任務,雙方太空競賽達到頂峰。最後,隨著蘇聯的解體,美國在航空航天領域獨佔鰲頭。
  • 成都欲打造「星河工程」,將上萬顆衛星送上天
    截止到今天,馬斯克名下的美國太空探索技術公司已經主導發射了近500顆星鏈衛星,時間最近的一次發射是2020年6月13日,一枚獵鷹9型火箭把61顆星鏈衛星送入了太空。
  • 亞洲強國衛星升空後,美國第一時間警告,西方附和唯有一國例外
    俄羅斯衛星通訊社報導,近日伊朗總統哈桑魯哈尼就德黑蘭成功就第一枚軍事衛星送入軌道事件發表講話時指出,這項成功證明了伊朗旨在加強國家航空航天和武裝力量措施的有效性和準確性,因此我們有必要繼續朝著這一方面發展,繼續拓展自身的太空軍事潛力!
  • 我國首顆量子科學實驗衛星升空 10年後百姓受益
    我國成功發射世界首顆量子科學實驗衛星  一顆以中國古代科學家墨子命名的墨子號衛星成為浩瀚宇宙中的新成員,開啟為期兩年的太空科學旅程。記者昨天從中國科學院獲悉,昨日凌晨1時40分04秒,我國在酒泉衛星發射中心用長徵二號丁運載火箭成功將世界首顆量子科學實驗衛星發射升空,標誌著我國空間科學研究又邁出重要一步。墨子號承載著在國際上率先探索星地量子通信可能性的使命,並將首次在空間尺度驗證已有百年歷史的量子理論的真實性。
  • 海南日報數字報-首顆電磁監測試驗衛星張衡一號升空
    2日15時51分,我國在酒泉衛星發射中心用長徵二號丁運載火箭成功將電磁監測試驗衛星「張衡一號」發射升空,進入預定軌道。這標誌我國成為世界上少數擁有在軌運行高精度地球物理場探測衛星的國家之一。這顆以張衡名字命名的科學試驗衛星,將在高度約500公裡的太陽同步軌上開展全球7級、中國6級以上地震電磁信息分析,為地震機理研究、空間環境監測和地球系統科學研究提供天基平臺和新的技術手段。
  • 印度開始新計劃,打造定位系統,目前僅有7顆衛星或超過伽利略
    印度作為亞洲地區的人口大國,本國綜合實力卻並不強大,甚至自主研發能力也比較低下。然而沒有想到的是,這樣一個國家居然要開始著手打造本國衛星定位系統。這一提議由印度空間研究組織負責,之所以要打造這樣一款定位系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