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一起來概括複習立體圖形的相關知識,先一起回顧我們學過的立體圖形。之前,我們已經學過了長方體,正方體,圓柱和圓錐。那他們都有哪些特點呢?
長方體的特點:8個頂點,12條稜,6個面。相對的稜長度相等,並且這12條稜可分為長、寬、高 這樣的4組。相對的面完全相同,一般都是長方形(特殊情況有一組對面為正方形)。
正方體的特點:8個頂點,12條稜,6個面。6個面完全相同,6個面都為正方形,12條稜長度相等。
圓柱的特點:兩個底面(都是圓形,面積相同),一個曲面,無數條高。
圓錐的特點:一個底面(圓形),一個曲面,一條高。
下面我們一起總結立體圖形的表面積和體積公式。我們從最基本圖形長方體開始,通過上面的複習我們知道長方體有六個面,相對的面完全相同,六個面為長方形。上、下底面的面積=長×寬×2,前、後面的面積=長×高×2,左、右的面積=寬×高×2。長方體的表面積=(a×b+a×h+b×h)×2。推導長方體體積公式我們是通過數小正方體得到長方體的體積公式得,所以長方體體積=長×寬×高。運用體積公式時,要注意公式變形。高=體積÷長÷寬,同樣道理可以去求長,寬。
正方體的六個面都是正方形,並且完全相同。正方體的表面積=6×稜長×稜長。正方體是特殊的長方體,所以正方體的體積=稜長×稜長×稜長。
圓柱的展開圖是兩個圓和一個長方形(側面展開圖),那圓柱的表面積=兩個底面+側面積。分布求解,先求側面積,要求底面積,最後相加。
在推導圓柱的體積公式時,我們把圓柱轉化成了長方體。圓柱的底面積=長方體的底面積,圓柱的高=長方體的高。圓柱的體積=底面積×高。(V=兀rh)依然要注意公式變形的運用。
上述三個圖形的體積我們都可以用一個公式來求體積,體積=底面積×高。要注意的是長方體的底面積=長×寬。
推導圓錐的體積公式時我們是通過實驗的方法,實際上也就是把圓錐轉化成了圓柱。等底等高的圓柱體積是圓錐體積的3倍。圓錐體積=1/3底面積×高。要靈活運用公式變形求高,求底面積。 通過一個表格一起再概括一下立體圖形的表面積和體積。
立體圖形的表面積和體積的出題經常和生活中的例子相結合。在運用時一定要審好題,運用好公式。

好好學習,不負青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