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臺北大運會入場引導牌為黑長尾雉

2021-01-15 中國新聞網

  中新網北京8月22日消息:兩年一度的世界大學生運動會今晚在北京隆重開幕,為了改變以往進場引導牌的單調形象,主辦單位北京市政府特別在各國代表隊進場引導牌上,加入一百六十多幅世界各地鳥類圖案作代表,其中臺灣的是鳴叫清脆的黑長尾雉。

  大會人員向「中央社」記者介紹說,參加鳥類圖案設計的是四名大陸鳥類專家王增年、許維樞、黃世強和張一芳。設計者之一的王增年表示,引導牌上的鳥類圖案各不相同,他們所選擇的大都是各國人民喜愛的國鳥或當地有特色的鳥類,圖案則力求符合世界大運會主旨「青春、友誼、和平」。

  王增年說,「鳥類不僅是人類的朋友,也是測定一個國家和地區環保的標準,鳥類是無國界的,全世界的鳥都能和平相處,人類也應該和平共處才對」。

  據悉,在一百六十多幅百鳥圖案中,代表大陸的是高貴典雅的紅腹錦雞、香港為軍艦鳥、澳門為喜歡小群活動的黑面琵鷺。

相關焦點

  • 我家的大明星——黑頸長尾雉
    作為全國首個以黑頸長尾雉為主要保護對象的國家級自然保護區——廣西金鐘山黑頸長尾雉國家級自然保護區,近年來,緊密圍繞著黑頸長尾雉,做了很多野外監測的工作。讓我們藉助金鐘山保護區的影像,探訪一下這種神秘的精靈吧!
  • 國家一級保護動物——黑長尾雉
    黑長尾雉別名:帝雉學名:Syrmaticus mikado英文名Haiwan long- tailed pheasant雉科:Phasianidae分布臺灣中部及東部國家一級保護動物為我國臺灣省特產鳥類。
  • 女子發現一隻長尾的鳥,原來是中國特有的白冠長尾雉
    女子經打聽:原來這鳥是國內特有的白冠長尾雉,是中國二級保護動物,禁止捕捉的,何況也不是一般人能追上的,白冠長尾雉可是善奔跑,更何況要是跑不贏你,白冠長尾雉還會飛翔,林中穿行自如靈活!    白冠長尾雉屬於雞形目,雉科,是一種森林益鳥,因其優雅的體形、豔麗獨特的羽色,以前極容易被作為盜獵動物,現在是有法律保護的,是中國二級保護動物,中國瀕危動物紅皮書等級:瀕危,違法必追究!    關注六維自然  順其自然認識自然!
  • 周彬攝影《白冠長尾雉》
    白冠長尾雉,一種森林益鳥,別名:翟鳥、地雞、長尾雞、山雉。通常喜在常綠針闊混交林和落葉闊葉喬木林中棲息、隱蔽和覓食。好取食鱗翅目的幼蟲、蟲卵,對抑制森林蟲害、維護生態平衡起著十分重要的作用。白冠長尾雉是中國的特產珍禽,分布在中國中部河北、安徽、江西及北部山地地區。
  • 「野雞」不一定長得醜,這六種雉科鳥類的顏值就超出很多人的想像
    雉科是雞形目的一個科,現存一百餘種,其中三分之一都在我國有原生分布地,這裡面還有很多是中國特有物種,所以中國擁有「稚類王國」的稱號,是全世界鳥類研究學者、稚類研究者都趨之若鶩的存在。閒話不多說,我挑選了六種美豔不可方物的雉科鳥類,讓大家認識一下這些高顏值的「野雞」!1.褐馬雞Crossoptilon mantchuricum褐馬雞是中國的特有物種,分布在華北地區的山區和林區中,為國家一級保護動物。
  • 我國的特產鳥,長尾雉
    長尾雉主要棲息於我國中部及北部山區,又叫長尾野雞、地雞,身體大小和羽毛顏色與野雞比較相似,最主要的是它是我國獨有的生物。長尾雉雌鳥尾羽比雄鳥短,該鳥習慣於清晨在地面活動和覓食,其主要以堅果、漿果和種子為食。當然,松、柏的果實更是它們的最愛。
  • 桃紅嶺保護區再次拍攝到白頸長尾雉的珍貴畫面
    桃紅嶺保護區再次拍攝到白頸長尾雉的珍貴畫面 2020-08-06 20:18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江西九嶺山首次拍到雌性白頸長尾雉
    據了解,白頸長尾雉數量極為稀少,對環境要求極高,非常機警,野外很難拍到和其它動物一起覓食場景。九嶺山保護區公裡網格監測系統不斷出現白頸長尾雉、獼猴、白鷳、班頭鵂鶹、灰臉鷹等國家重點保護動物,直接體現了九嶺山保護區野生動物的豐富性和保護成效。
  • 應憐佝僂孤島倭 枉喚帝雉耐我何
    後來,一個英國博物學者Goodfellow就從當地土著手中購買了兩隻翎毛,帶回英國,一幫學者遍查全球各種雞的羽毛,沒有與之重樣的,據此,這幫英國佬確認此毛的雉雞為世界新種,命名為帝雉。之所以叫做帝雉,大概是因為當時臺灣是日據時期,所以,可惡的英國佬就在雉雞的拉丁文之後加了個Mikado(天皇),所以,我更願意跟著後來的學者,將其稱為黑長尾雉。
  • 江西九嶺山國家級自然保護區發現國家一級重點保護動物白頸長尾雉
    近日,江西九嶺山國家級自然保護區璪都保護管理站工作人員,在提取安裝於林區的紅外感應自拍相機監測信息時,驚喜地發現拍攝到清晰的國寶級鳥類,國家一級保護動物白頸長尾雉。圖為位於江西省宜春市靖安縣境內的江西九嶺山國家級自然保護區璪都保護管理站區域紅外感應自拍相機拍攝的白頸長尾雉。(徐仲庭攝影)白頸長尾雉是中國特產鳥類,屬國家一級保護動物,已列入《世界自然保護聯盟》(IUCN)2016年瀕危物種紅色名錄和中國瀕危動物紅皮書,數量極為珍稀。
  • 信陽羅山董寨國家級自然保護區,野外朱䴉棲息地,白冠長尾雉之鄉
    董寨國家級自然保護區是中國白冠長尾雉之鄉。一對漂亮的白冠長尾雉在休憩。董寨國家級自然保護區東方寶石朱䴉重要的人工繁殖和野外棲息地。鳥類愛好志願者者在觀察和拍照。一棵小樹上停留的白冠長尾雉。保護區內鳥類保護志願者在保護區開展活動。
  • 雲南南澗首次近距離拍攝到國家一級重點保護鳥類黑頸長尾雉
    本文轉自【央視新聞客戶端】;近日,雲南南澗無量山國家級自然保護區工作人員在巡護過程中,首次近距離拍攝到國家一級重點保護鳥類黑頸長尾雉的珍貴圖片,黑頸長尾雉帶領著一群寶寶在林間玩耍非常罕見。每年的3—7月是黑頸長尾雉的繁殖期,鳥類監測人員普朝柱在南澗屆山也拍攝到黑頸長尾雉媽媽帶領7個寶寶在林間漫步的圖片,據介紹,這也是首次在非自然保護區記錄到黑頸長尾雉活動影像。
  • 生態雲南 | 黑頸長尾雉在保護區林區公路上悠閒散步
    生態雲南 | 黑頸長尾雉在保護區林區公路上悠閒散步 2020-11-19 17:48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江西:九嶺山保護區首次監測到雌性白頸長尾雉
    近日,江西九嶺山國家級自然保護區工作人員在提取紅外相機監測信息時,發現拍攝到國家一級保護動物白頸長尾雉。紅外相機視頻顯示,這隻白頸長尾雉為雌性,整體呈棕褐色,上體滿雜以黑色斑,背具白色矢狀斑。「拍攝到雌性白頸長尾雉在九嶺山保護區尚屬首次,同時拍到白頸長尾雉和黃麂一起覓食畫面極為珍貴。」江西九嶺山國家級自然保護區璪都保護管理站副站長劉光選說。對野生動物進行長期監測是江西九嶺山國家級自然保護區日常工作的一個重要組成部分。
  • 花巖溪發現白頸長尾雉
    經鑑定,這是一隻白頸長尾雉雌鳥,是國家一級保護動物,主要分布於江西、安徽、浙江、福建、湖南、貴州及廣東等地。目前,鼎城區林業部門正在對該鳥進行密切觀察和保護。
  • 白冠長尾雉、鎮海棘螈……中國提出的這些物種將被管制國際貿易
    當地時間8月17日至28日,《瀕危野生動植物種國際貿易公約》第18屆締約方大會在瑞士日內瓦召開圖片來源:國家林業和草原局封面新聞記者 盧蕩 柳青白冠長尾雉、鎮海棘螈和高山棘螈、疣螈屬、瘰螈屬以及瞼虎屬……在8月28日結束的《瀕危野生動植物種國際貿易公約》(以下簡稱《公約》)第18屆締約方大會上,中國提出的這些物種被列入《公約》附錄II,意味著這些物種將被管制國際貿易。
  • 數字解讀深圳大運會 中國兩破歷史開創新紀元
    十二天的激情與榮耀,十二天的光榮與夢想,即將閉幕的大運會上為我們留下了哪些難忘的瞬間?騰訊體育以數字的方式為你鎖定那些不能忘記的細節。中國羽毛球0金而歸大運會羽毛球共產生六枚金牌,混合團體金牌被印尼隊拿下,泰國隊包攬了男單和男雙兩金,韓國隊摘下混雙與女雙的金牌,中華臺北隊則包攬了女單冠亞軍。
  • 鳥類中的黑長直,不要動什麼歪腦筋,吃一口得住十年
    如果看黑長尾雉的體長數據的話那是著實的驚人,這種雞形目鳥類成年以後最多體長可以達到接近九十釐米。當然了這個體長是比較有水分的,因為它們的尾巴很長,畢竟名字裡都說明白了是「黑長尾雉」。按照生物學上的分類,黑長尾雉隸屬於雞形目、雉科、長尾雉屬。
  • 後山挖筍遇珍禽 常德大媽拍下白頸長尾雉的「育兒照」
    白頸長尾雉雄鳥頭灰褐色,頸白色,臉鮮紅色,其上後緣有一顯著白紋,上背、胸和兩翅慄色,雌鳥體羽大都棕褐色,上體滿雜以黑色斑,背具白色矢狀斑;喉和前頸黑色,腹棕白色,外側尾羽大都慄色。分布於我國長江以南的安徽南部、浙江、福建、江西、湖南、兩廣,鼎城區境內為首次發現。目前,區林業部門正在對其進行密切觀察和保護中。
  • 中國特有,長得美還低調!這種鳥類在貴州這些地方有分布
    京劇武生或美猴王頭上驚豔的翎子少有人關注那羽毛足有一米長,飄逸絢麗已不僅僅是一種裝飾而成了英俊瀟灑、威武雄壯的顯示那豔麗的羽毛容易讓人聯想到中國特有鳥類長尾雉的尾羽長尾雉身型大小近似野雞但尾羽極長雄鳥的尾羽長1米2到2米羽色絢麗有些地方稱其為白洋雞長尾野雞、地雞等中國共有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