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友爆料,一名不喝酒的職場新人因為在酒桌上拒絕喝酒,之後被領導扇耳光教訓。這件事頓時引起了網友對酒桌文化的熱議。(中新網微信公眾號 8月27日)
「勸君更盡一杯酒,西出陽關無故人」;「今日聽君歌一曲,暫憑杯酒長精神」;「花間一壺酒。獨酌無相親。舉杯邀明月。對影成三人」;「借問酒家何處有,牧童遙指杏花村」……我國有著幾千年的飲酒傳統,更有著無數與酒有關的詩歌古詞和典故。古人飲酒講氣氛,重內心情懷,更重酒品。酒作為一種文化載體,貫穿了政治、經濟、文化、社會生活等各個方面。不止源遠流長,博大精深,更是生生不息,歷久彌新。
其實,我國的白酒文化是一種社會文化。與人打交道,無論在怎樣的場合,真正的飲酒,即便是形態層面的飲酒,需要表達的也多是精神層面的內容。客從遠方來,無酒不足以表達深情厚意;良辰佳節,無酒不足以顯示歡快愜意;蹉跎困頓,無酒不足以消除寂寥憂傷;春風得意,無酒不足以抒發豪情壯志。
隨著時代的變遷,我國的酒文化已漸漸演變成中國特有的政治文化、人情文化,中國商業權力尋租文化以及中國特有的公關飯局文化,現實中,酒文化在更多的時候卻有些變了味道,值得關注和反思。
喝酒本是為了增加一些氣氛,至於喝多少,怎么喝,都是自己量力而行。
「酒桌文化」不能「沒文化」。我國有著悠久的「酒」歷史和豐富的酒風俗、酒文化,有的酒俗甚至留傳至今。優雅且別具一格的、真正的酒桌文化是人們所喜聞樂見,也是值得發揚光大的。而現如今有些強行勸酒、灌酒、開黃腔、秀低俗的「酒桌文化」,實則是酒文化中的糟粕,必欲棄之才為「快」,否則,只能表明你的所謂「酒桌文化」其實是「沒文化」。在此,有必要奉勸一些「好酒」之人,不能美醜不分、良莠不辨。在酒席宴上,在飲酒時,不能忘記了自己是誰;不能只圖面子,罔顧健康和生命;不能只要面子,不要法律。多做弘揚健康酒文化的善事,對虛假、野蠻和腐敗等低俗甚至與現行法律相悖的「酒桌文化」,必須堅決說不。
來源:河北新聞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