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志宏:「酒桌文化」不能「沒文化」

2021-01-09 河北新聞網

網友爆料,一名不喝酒的職場新人因為在酒桌上拒絕喝酒,之後被領導扇耳光教訓。這件事頓時引起了網友對酒桌文化的熱議。(中新網微信公眾號 8月27日)

「勸君更盡一杯酒,西出陽關無故人」;「今日聽君歌一曲,暫憑杯酒長精神」;「花間一壺酒。獨酌無相親。舉杯邀明月。對影成三人」;「借問酒家何處有,牧童遙指杏花村」……我國有著幾千年的飲酒傳統,更有著無數與酒有關的詩歌古詞和典故。古人飲酒講氣氛,重內心情懷,更重酒品。酒作為一種文化載體,貫穿了政治、經濟、文化、社會生活等各個方面。不止源遠流長,博大精深,更是生生不息,歷久彌新。

其實,我國的白酒文化是一種社會文化。與人打交道,無論在怎樣的場合,真正的飲酒,即便是形態層面的飲酒,需要表達的也多是精神層面的內容。客從遠方來,無酒不足以表達深情厚意;良辰佳節,無酒不足以顯示歡快愜意;蹉跎困頓,無酒不足以消除寂寥憂傷;春風得意,無酒不足以抒發豪情壯志。

隨著時代的變遷,我國的酒文化已漸漸演變成中國特有的政治文化、人情文化,中國商業權力尋租文化以及中國特有的公關飯局文化,現實中,酒文化在更多的時候卻有些變了味道,值得關注和反思。

喝酒本是為了增加一些氣氛,至於喝多少,怎么喝,都是自己量力而行。

「酒桌文化」不能「沒文化」。我國有著悠久的「酒」歷史和豐富的酒風俗、酒文化,有的酒俗甚至留傳至今。優雅且別具一格的、真正的酒桌文化是人們所喜聞樂見,也是值得發揚光大的。而現如今有些強行勸酒、灌酒、開黃腔、秀低俗的「酒桌文化」,實則是酒文化中的糟粕,必欲棄之才為「快」,否則,只能表明你的所謂「酒桌文化」其實是「沒文化」。在此,有必要奉勸一些「好酒」之人,不能美醜不分、良莠不辨。在酒席宴上,在飲酒時,不能忘記了自己是誰;不能只圖面子,罔顧健康和生命;不能只要面子,不要法律。多做弘揚健康酒文化的善事,對虛假、野蠻和腐敗等低俗甚至與現行法律相悖的「酒桌文化」,必須堅決說不。

來源:河北新聞網

相關焦點

  • 京城的飯局和騙局,值得閱讀請遠離醜陋的酒桌文化和無效的聚會
    請遠離醜陋的酒桌文化和無效的聚會!因為大家都能感受得到,中國酒桌文化有以下特點: 第一,勸酒 到了酒桌上,酒不是你自願在喝,而是別人在強迫你喝。這個來敬酒,一看是領導,那個來敬酒一看是什麼什麼。你都很難拒絕。不是不能拒絕,而是拒絕可能會傷人情,所以你最終難下決定。
  • 學者分析:挾裹「文化臺獨」的「文化基本法」
    主持該「基本法」起草的周志宏表示,「文化基本法」的位階能將「文化影響評估」列為臺當局重大義務,要求臺當局所有部門執行並接受臺當局「文化部」檢核,臺當局「文化部」能掌握各部門重大政策可能的文化影響,並提供文化專業建議,甚至透過臺當局「行政院」去斡旋。可見,蔡版「文化基本法」若通過,將大大提升「文化部」的權力,且以文化戰略重要為由,全面貫徹蔡英文文化戰略意志。
  • 酒桌霸凌有多可怕
    醜陋的「酒桌文化」還會存在多久?「新員工不喝領導敬酒被打耳光」迅速引發討論,連相關話題「酒桌文化有多討厭」,都有了4億閱讀。中國傳統酒文化,注重精神情感的愉悅以及藝術境界的實現,講究情、禮、規則。這裡大家討論的「酒桌文化」,只是一種「勸酒陋習」。
  • 從高橋走出的中科院院士:周志宏先生
    1928年,周志宏揭示了純鐵在高速冷卻下形成馬氏體的過程,形成的論文被載入了著名的《美國礦冶學報》,周志宏也由此獲得了哈佛大學的科學博士學位。「寧懷故國土,不戀他鄉金。」報國之情迫切的周志宏,於1929年秋回到祖國。回國後,擔任國民政府兵工署兵工研究委員會助理委員。1930年,出任兵工署下屬的上海煉鋼廠廠長。
  • 如何成為酒桌上受歡迎的人?做好這3點,就可以贏得全場好感
    如何成為酒桌上受歡迎的人?做好這3點,就可以贏得全場好感在中國,酒桌文化是一種特別的社交手段。小到朋友聚會,大到商業會談,無數的事情在酒桌上發生著。2、體貼細心,能為別人服務在酒桌上,酒品好的人,能夠通過一些小細節,來為你服務。比如說,杯子空了,為你斟滿;手邊沒紙巾了,給你遞紙。哪怕是這樣一些小事,都能夠讓他們的形象瞬間高大起來。這樣的人出現在酒桌上,對參與酒局的人來說,是一種幸福。
  • 點菸文化有何講究?
    三個人為什麼不能點菸呢?為了大家彼此加深友誼,不應該是相互點菸才對嗎?酒桌文化要知道這兩句話的意思,就要先知道我國的酒桌文化,也被我們稱為:飯局文化。既然是飯局,俺就離不開菸酒了,其中在「酒」文化中,如果是晚輩給長輩敬酒,杯子一定要低於長輩的杯子,如果是長輩給晚輩敬酒,那晚輩一定要站起來,並且雙手舉杯,表示尊重。實際上,除了這些普遍存在的酒桌文化,還有很多細小的規矩,正所謂不患寡,而患不均。細節決定成敗,飯桌上的一個小細節,就可能影響一單生意的成敗。
  • 酒桌上的「自罰三杯」是啥意思?很多人不知,卻不小心「得罪」人
    酒桌上的「自罰三杯」是啥意思?很多人不知,卻不小心「得罪」人!說到我們中國的酒文化歷史是比較悠久的,而且對於我們中國的很多人來說,對於酒也是絕對不可拒絕的,畢竟我們也都知道,在餐桌上吃飯的時候,對於很多男性朋友們也是絕對離不開酒的存在,酒的種類在我們生活中也是非常多的,就比如說啤酒,白酒,紅酒,但是不管在哪個地方基本上也都是可以見到酒的身影,而且在喝酒的時候,酒桌上面也是有著很多的禮儀,但是不知道你們有沒有聽說過自罰三杯這個說法,其實對於這個說法,也就是說我們在喝酒的時候說到的前三唄
  • 酒桌上最頂級的划拳高手,都是怎麼划拳的?
    如果你真的這樣想,那你還是圖樣圖森破(太年輕),真正的大拳師會在酒桌上告訴你。 划拳是酒桌上最能展現德、智、體、美、勞的助興活動,是最低級別的數學運算(10以內的加法)以及最高級別的人格素養之間的終極對戰。
  • 八旬王蒙談中國「壞」文化:文化不能簡單劃分好壞(圖)
    八旬王蒙談中國「壞」文化:文化不能簡單劃分好壞(圖) 2016-10-12 19:31:57來源:中國新聞網作者:${中新記者姓名}責任編輯
  • 喝酒的朋友記住了,這三種食物千萬不能碰!
    禁止白嫖,從你我做起酒桌文化在我國自古以來就有之,從「鴻門宴」到「杯酒釋兵權」再到近代以來的「白酒外交」。無一不說明酒在文化政治、職場生活中的重要地位,但是呢,相比其他的飲料而言,酒類的雙刃性顯得格外的分化,喝的好了,小事大事兒都能一蹴而就;喝的不好,不僅公司業務沒談下來,還白白傷了自己的身體。真是得不償失!想要在酒局上掌握主動,下面這三種食物可千萬不能入口!
  • 春節永遠是中國人心底最深處的文化胎記
    「春節都像磁鐵一樣吸引著每個人,這就是文化的凝聚力、穿透力」又一處形象生動準確的比喻句,化抽象為具體,化無形為有形,可感可見可思,增強感染力。)春節是中華傳統文化的集大成者,(點評7「春節文化的醇厚綿長……心靈棲居所。」「春節是中華傳統文化的集大成者」,作為觀點句,具有畫龍點睛的引領、提示、總結作用,讓中心明確,邏輯性強,結構嚴謹,行文自然,條理分明。)
  • 道學文化,文化之宗
    【道】:買賣生陰陽,陰陽生文化。陰陽道學,文化之宗。文化是什麼?文化是處理社會關係的智慧。一、交易,文化的社會基礎。人與人之間關係的內容,不外乎兩個:與生存有關係的財富和與生理愉悅有關係的性。三 、道家文化道法自然道家文化一直是普通百姓的主流文化,民間俗語多貫穿道家智慧。「男子漢大丈夫能伸能屈」,「買賣不成人義在」等。道家思想主張順其自然,有所為有所不為,人生目標不是更大更強,而是和諧幸福。道家講敬上惠下,自然和諧。
  • 中國人為什麼喜歡酒,八種文化內涵,喝出高度!
    歷史文化酒文化在中國歷史悠久、源遠流長,僅僅白酒的起源,就有儀狄釀酒、杜康釀酒、猿猴釀造等不同說法。而在考古中方面,生活在公元前7000多年的老祖先已經開始發酵釀酒了。在歷史傳承中,白酒已然成為一種文化,散發著歷史的彌香。
  • 酒桌的高手怎麼划拳的?我總結出了全國各地必殺技!
    就全國最基礎的來說,各地酒鬼普遍用這樣的吉利話划拳:一條龍啊,哥倆好啊三匹馬啊,四喜財啊五魁首啊,六六六啊七個巧啊,八匹馬啊九連環啊,滿堂紅啊這種在線喊麥的方式由來已久,早已是古代流行的一種酒桌的娛樂方式。這你可以追溯到漢朝的手勢令。
  • 零極限引導「文化消費」 實現文化經濟和經濟文化
    文化對於很多老百姓就如同局外人一樣。所以『文化消費』的第一步就是要『文化傳播』,而且是『白話文化』傳播。」    「零極限O2O新媒體互動平臺之一的『零極限健康靜心網』,首先搭建了引導『文化消費』的一條龍服務鏈:在線文化長廊、文化論壇、心靈社交圈、美好生活館……」    「『文化長廊』就是為專家整理了『白話文化』,以及專家文化系統下的方法論以及專家文化產品欣賞導引,引導消費者從專家文化的內涵、外延去了解專家文化產品內的文化底蘊、文化精神和真善美的心靈,拉近了消費者和專家以及文化的認識和溝通距離
  • 助推湖湘體育文化傳承與發展,200名專家齊聚這場高峰論壇
    三湘都市報·新湖南客戶端11月28日訊(記者 黃京 實習生 黃宇歸 通訊員 胡斌 唐璇)新時代湖湘體育文化如何傳承與發展?湖南高校體育發展面臨哪些機遇與挑戰?今天,由湖南省教育廳、湖南省體育局共同主辦,湖南體育職業學院、湖湘體育文化研究基地承辦,星瑞體育執行的湖南省第三屆湖湘體育文化高峰論壇在長沙開幕。現場,來自北京體育大學、華東師範大學、華南師範大學等國內近60所知名高校的200餘名體育學科的專家學者齊聚一堂,圍繞體育發展和體育文化建設等熱點問題,來了場「頭腦風暴」。本屆論壇與會人數、規模創歷史新高。
  • 郭麒麟參加最強大腦惹爭議,沒學歷等於沒文化?
    近日,郭麒麟參加綜藝節目《最強大腦》,初中沒畢業就擔任嘉賓而且他點評的都是全國知名頂尖大學的高材生,網友直呼學習好不如有個好爹來的實際。對此小編想說,我們不應該把事情看得太過於片面,把學歷和文化劃上等號,沒學歷不代表沒文化。
  • 老虎山文化+石峁文化的族群剖析
    要講老虎山文化,首先我們要引入半月形文化帶的概念。學者童貫正曾經提出中國史前存在一條半月形文化傳播帶,這條「走廊」地帶的降雨量、溫溼度等都基本相同。而老虎山文化剛好處於半月形地帶北邊的附近,石峁文化、三星堆文化也是如此。
  • 周志宏:頻頻出事網紅項目還能紅下去麼?
    作者:周志宏日前有媒體報導,山西太原的韓先生和妻子、孩子一起到蹦床公園玩。在嘗試其中的一項娛樂項目時,他站上一米多高的跳臺上背對著海綿池跳入,卻遲遲沒能站起來。據韓先生妻子介紹,韓先生在跳之前特意讓教練給做了示範,沒想到還是出了意外。
  • 從文化哲學到文化人類學
    自五四新文化運動以來,文化研究一直為國內學術界高度關注。由於文化現象的廣泛性和不確定性,文化研究幾乎涉及人文社會科學所有學科。這些研究既是哲學研究文化的依據,也是哲學研究文化的對象。哲學對文化的研究,正是在與相關學科的交叉互動中開始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