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湘都市報·新湖南客戶端11月28日訊(記者 黃京 實習生 黃宇歸 通訊員 胡斌 唐璇)新時代湖湘體育文化如何傳承與發展?湖南高校體育發展面臨哪些機遇與挑戰?今天,由湖南省教育廳、湖南省體育局共同主辦,湖南體育職業學院、湖湘體育文化研究基地承辦,星瑞體育執行的湖南省第三屆湖湘體育文化高峰論壇在長沙開幕。現場,來自北京體育大學、華東師範大學、華南師範大學等國內近60所知名高校的200餘名體育學科的專家學者齊聚一堂,圍繞體育發展和體育文化建設等熱點問題,來了場「頭腦風暴」。本屆論壇與會人數、規模創歷史新高。國家體育總局科教司司長李業武,國家體育總局科教司二級巡視員隆勝軍,湖南省體育局局長李舜,湖南省教育廳二級巡視員左清,湖南省體育局副局長龔旭紅,湖南工業大學黨委校長劉楊等出席論壇開幕式。
當下,體育已成為一個國家、一個地區、一個城市經濟實力和社會進步的鮮明特徵。國家體育總局科教司二級巡視員隆勝軍表示,將全力推進體教融合、體醫融合,加快建設體育強國、健康中國。「高校也必須將體育與教育深度融合,努力創造條件加強大學生身體素質的培養,進一步完善體育設施設備,改進體育教學,開設好各項體育課程,讓學生在體育鍛鍊中『文明其精神,野蠻其體魄』,養成積極向上的健康心態。」
事實上,湖湘體育文化作為湖湘文化極具特色的一脈,繼承了湖湘文化中「勇敢尚武」「經世致用」「自強不息」的精髓與光芒。省體育局副局長龔旭紅認為,體育教育是高等教育的重要組成部分,也是推動體育事業向前發展的一支生力軍。目前,我省高等體育教育有了較大的發展,辦學水平和人才培養質量不斷提高,在高等教育領域中佔據了一席之地,影響力不斷擴大。
值得一提的是,作為論壇承辦方,湖南體育職業學院是一所集競技體育與體育教育相融的高校,既培養競技體育後備人才,又培養面向行業企業的高素質技術技能型體育人才。學院黨委書記周志宏介紹,學院作為「體育行業特有工種職業(國家級)培訓基地」「全省中小學體育師資認證培訓基地」「全省體育傳統項目學校體育教師培訓基地」和「國家競技體育後備人才培養基地」,先後培養了熊倪、龔智超、楊霞、龍清泉、田卿、王明娟、向豔梅7名奧運冠軍、唐九紅等43名世界冠軍、200多個亞洲和全國冠軍以及大批受社會歡迎的體育專業人才。學院還成為全國體育高職院校中的唯一一所為部隊培養士官生的院校。
論壇現場,「大咖」雲集, 與會體育領域權威專家學者結合新時代體育事業發展的新形勢新特點,分別就體育哲學社會科學發展、推動體育教學與改革、湖湘體育文化人的使命與擔當、教體融合政策解讀、體育融合發展等進行了深入精闢論述,觀點鮮明,內容豐富,思想深邃,為廣大體育工作者提供了一頓體育文化的盛宴,並為體育工作的科學發展提供了智慧與指南。如主要從事體育教學與訓練、體育發展戰略研究和高等體育教育管理科學與研究工作的北京體育大學教授、博士生導師楊樺做了題為《新時代我國體育哲學社會科學研究現狀與發展趨勢》的專題報告;華東師範大學教學委員會主任、華東師範大學體育與健康學院院長、體育界首位教育部「長江學者獎勵計劃」特聘教授季瀏以《深化體教融合,推進體育教學改革》為主題,進行分享;國家級教學團隊領頭人,首批國家級一流本科課程《民族民間體育》主持人、吉首大學黨委書記、體育學教授白晉湘圍繞「湖湘體育文化人」發表主題分享;湖南體育職業學院院長譚焱良教授則以《體育強國視域下體育融合發展理念創新與路徑設計》為題,分享了「體育與教育」「體育與醫衛」「體育與文化」「體育與國防」「體育與經濟」「體育與社會」融合發展的重要理念。
當下,高校體育課應該怎麼上?在論壇中,湖南各高校體育院部長通過積極研討與交流,達成廣泛共識,發表了「論壇宣言 」。該「宣言」提出,將圍繞運動能力、健康行為、體育品德三大體育學科核心素養的提高,根據學生體育知識技能基礎與未來職業發展和生活需要,發揮其主觀能動性,靈活多樣,課堂教學、日常鍛鍊、項目競賽相互滲透,實現課程的全員、全面與全程化,將體育素養評價結果作為畢業參考的重要指標。同時將合力打造具有本土特色的高水平學術共同體和湖湘體育智庫,結合傳統特色與現代科技打造一流金課,培養一大批適應湖南體育社會發展需要、有格局、有擔當、有情懷、有作為的體育專業人才。探索構建湖南特色的學校體育與競技體育融合模式,大中小學一體化競技體育人才培養體系。
[責編:陳舒儀]
[來源:三湘都市報]
【來源:新湖南】
聲明:轉載此文是出於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來源標註錯誤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權益,請作者持權屬證明與本網聯繫,我們將及時更正、刪除,謝謝。 郵箱地址:newmedia@xxcb.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