攝影:唐竟淳 劉俊
7月7日,2019百名臺灣大學生湖湘文化研學營在長沙開營。
紅網時刻記者 李兵 通訊員 鄭和澤 長沙報導
「難忘、回憶、感動……我感覺湖南就是我的第二故鄉。」11日下午,來自臺灣高雄科技大學的龔琓築與百名來湘研學的臺灣大學生一起分享心得體會時,再次激動落淚。
7月6日-11日,湖南迎來了一批特殊的客人,他們激情四射、活力滿滿,帶著海峽兩岸人民的美好祝願,回到了祖國的懷抱。
他們是來自臺灣世新大學、高雄科技大學等多所高校,參加2019臺胞青年千人夏令營湖湘文化研學營的青年朋友們。
「當主播、研中醫、做陶藝……」在為期六天的學習中,他們深入三湘四水,親身感受源遠流長、博大精深的中華傳統文化,實地見證祖國大陸日新月異、蒸蒸日上的改革發展成果,共同體驗同文同宗、同根同源、血濃於水的骨肉親情。
一次不忘初心的「尋根之旅」
在潯龍河田漢文化園探尋湖湘文化。
「open you mind.」7月7日,2019百名臺灣大學生湖湘文化研學營開營儀式上,作為本次研學營的名譽團長黃智賢表示,此行就是帶著百名臺灣青年大學生「回家」研學,用腳步感受大陸的溫度,用初心感受回家的美好。
湖南與臺灣淵源久遠、地緣相近、血脈相連。
自清朝初期以來的300多年間,湖南人參與開發、保衛和建設臺灣的腳步從未停歇。特別是晚清時期,1萬多湖湘子弟渡海赴臺,與臺灣同胞同仇敵愾,抗法抗日,共御外侮,用生命捍衛中國領土和主權完整,用鮮血維護臺灣和平與安寧,譜寫了一曲曲悲壯之歌。
臺灣民眾專門在苗慄縣修建了一座軍民廟祭祀湘軍英靈,後改稱「昭忠廟」,成為湘臺兩地同胞骨肉情深的歷史見證。
1949年前後,湖南去臺人員有13.8萬之多,目前在臺湘籍人士及親屬近60萬人,湘臺婚姻家庭3.7萬對、居全國第二位。湖南現有定居臺胞1072人,在湘工作、創業、學習的臺灣同胞6000餘人,在湘投資的臺資企業2600多家。
「湖南是我爺爺的老家,參加這次湖湘文化研學活動也是回家,我很期待。」臺灣嘉義大學學生朱映潔說,在家庭氛圍的薰陶下,從小就對湖南有著不同的認知,特別地感興趣,此次回到家鄉開啟了我的第一次「尋根之旅」。
一場別開生面的「學習之旅」
在醴陵陶瓷谷感受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見證泥土變成「釉下五彩瓷」的工藝奇蹟。
「本次研學營活動突出體驗式交流,在體驗中交流互動,獲取知識,增進友誼。」湖南省臺聯相關負責人介紹。「除了實地體驗,我們還給臺灣大學生們布置一系列『特殊任務』,通過分組以團隊合作形式完成任務目標,檢驗學生們研學成果並交流研學體會。」
「2019百名臺灣大學生湖湘文化研學營」由教育部、全國臺聯主辦,省委統戰部、湖南中醫藥大學、省臺聯承辦。
為期六天的學習中,學員們在湖南中醫藥大學體驗針灸、推拿、艾灸等傳統中醫文化;在「株洲動力谷」參觀中國中車的生產車間,乘坐最新研發的高鐵動車組;在醴陵陶瓷谷感受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見證泥土變成「釉下五彩瓷」的工藝奇蹟;在嶽麓書院探尋湖湘文脈,開啟與「國家寶藏」的邂逅之旅;在湖南電臺直播間與「名嘴」面對面交流,體驗當主播的感覺,等等。
中醫藥學是中國古代醫學科學的瑰寶,也是打開中華文明寶庫的鑰匙。有著5000多年的歷史傳承。「能夠如此近距離研習中醫,是不可多得的機會和幸運。」學習中醫專業的臺灣大學生溫子慧說,來之前我最期待的環節就是體驗交流中醫文化,在湖南中醫藥大學第一附屬醫院參加研學活動讓我收穫很多,感觸頗深,分別體驗和感受了五禽戲、艾灸、拔火罐、推拿等豐富的中醫藥特色技術,進一步感受到了中醫文化的博大精深,這次的經歷將是我人生中最寶貴的財富。
而對於在美國紐約主修純藝術專業的臺灣學生徐一瑄來說,她對於這次「醴陵陶瓷谷」之行印象深刻,從小在家庭的耳濡目染下,對於陶藝文化格外的感興趣,偏愛青花瓷。她介紹到,醴陵的陶瓷是世界釉下五彩瓷的原產地,中國「國瓷」「紅官窯」的所在地,陶瓷產業已有兩千餘年的歷史,是全國三大「瓷都」之一,陶瓷產品涵蓋4000多個品種,暢銷世界各地。她表示,經常會在美國紐約的大街小巷看到產自醴陵的陶瓷,很是自豪。
一趟來了不想走的「成長之旅」
在「株洲動力谷」參觀中國中車的生產車間,乘坐最新研發的高鐵動車組。
近年來,臺灣學生來湖南學習「充電」,已成兩岸交流的一種新趨勢。
2018年10月,湖南更是出臺了湘版「惠臺59條舉措」。 隨著兩岸關係的發展交通條件改善,湘臺兩地人員往來和交流合作日益密切,近年來,湘臺兩地秉持「兩岸一家親」理念,連續多年舉辦「湘臺經貿文化交流合作論壇」「湖湘文化之旅」「在臺湘籍後裔湖南行」等系列活動,承接全國臺聯「全臺灣文史教師團」「兩岸婚姻家庭湖湘文化研習營」「臺胞青年千人夏令營」等活動,不斷深化湘臺交流合作。
「有太多值得研學、留念的地方。這裡有人文厚重的湖湘文化,有田園風光的生態景觀,有現代科技的時尚魅力,還有一群溫暖我們的湖南人。」這也讓研習營的臺灣大學生念念不舍。日前,在返回臺灣前,他們盛讚湖湘文化之旅,通過研習營的平臺,學到了技能、收穫了友誼,開拓了眼界,收穫滿滿,獲益良多,進一步加深了對中華傳統文化的了解和對祖國的認同感。
「湖南是個好地方,這裡山美水美人更美。」研學營開營之前,臺灣畢業生黃冠豪還發生了一個小插曲,因高燒的原因差點錯過了這次旅程。他笑著說,多虧了自己的堅持,才沒有錯過如此精彩的旅行。來到這裡全程感受了湖南人的熱情、直率,「為了照顧我的身體,給我提供了許多的幫助,讓我十分感動和溫暖。我已經好得差不多了,湖南的風水真是養人。」
「隨著湘臺兩地不斷深化交流合作,未來臺灣大學生來湘發展的機遇一定會越來越好。」黃冠豪表示,一早就看好湖南這片紅色熱土,未來想來湖南發展,此次之行更加堅定了自己要來湖南發展的信心和決心。
來源:紅網
作者:李兵 鄭和澤
編輯:張立
本文為紅網原創文章,轉載請附上原文出處連結和本聲明。
本文連結:https://hn.rednet.cn/content/2019/07/11/571101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