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月巴陵,丹桂飄香,兩岸學子,牽手嶽陽,研習中華,感受湖湘。8月16日,湖南理工學院學生與海峽東岸寶島臺灣南部的青年學子一起歡歌笑語,結對而行,直奔湖湘文化「憂樂精神」發源點——嶽陽樓,感受湖湘「憂樂」情懷。
傳說后羿射巴蛇
兩岸學子途經嶽陽巴陵廣場時,導遊打開話題:「請同學們往左邊看,這是嶽陽巴陵廣場,場中高大的雕像叫后羿射巴蛇」。臺灣學子開始驚訝發問,不是吧,怎麼到了嶽陽就成了后羿射巴蛇呢?導遊繼續介紹:「古代中國有一條修蛇,體長180米、頭藍身黑。修蛇居於洞庭湖一帶,吞吃動物和人類,曾生吞大象,3年後才吐出骨架。天帝派后羿斬殺,他用箭射中修蛇,再追趕到西方斬為兩段,屍體變成了一座山丘,也就是我們現在的所在地,又稱巴陵陽。」啊!原來是這樣,真是個既美麗又嚇人的傳說。
嶽陽樓裡話「憂樂」
嶽陽樓聳立在湖南省嶽陽市西門城頭、緊靠洞庭湖畔。自古有「洞庭天下水,嶽陽天下樓」之譽,與江西南昌的滕王閣、湖北武漢的黃鶴樓並稱為江南三大名樓。北宋政治家、改革家範仲淹千古絕唱《嶽陽樓記》更使嶽陽樓著稱於世。據了解,本次「湖湘文化之旅」嶽陽行,全部來自臺灣南部的青年學子,都沒有到過湖南,更沒有來過嶽陽。但在我們的交流中,他們對湖南並不陌生,對湖湘文化特別是《嶽陽樓記》都有所了解。就讀臺南科技大學的蔡文政同學說:「早知「洞庭天下水,嶽陽天下樓」世界知名。《嶽陽樓記》在中學的課程中有,只是讀過,背過而已,今天來到壯觀、真實的嶽陽樓,聽著講解員的講解,親身感受《嶽陽樓記》的發源、保存和它的影響。尤其是「先天下之憂而,後天下之樂而樂」絕句,使我更加感受到了名樓的雄偉與名氣,感受到湖湘文化的真實與情懷。本次活動領隊鄧芳名先生說:「嶽陽深厚的文化底蘊、優美的湖光山色讓我們陶醉。」當他得知,嶽陽與臺灣兩地學子共研湖湘文化之旅,已舉辦過好幾期時,他說:「在臺南都不知道有這個事,來的都是北部地區的,南部地區來湘研習湖湘文化,我們算是走在前面的,可惜的是,這次臨近學生開學,時間上有點短,以後早點著手,我們還會組團再來的。」
汴河街上品民俗
民俗民風十足的汴河街,不僅僅古色古香,還處處體現著嶽陽當地獨有的特色,有當地特色美食、民間戲班演唱、古代服裝留影,在仿古的汴河街上有著不同的觀賞與享受。這些對來自臺灣南部的青年學子引發了特別的好奇心。品嘗美食、觀看演唱、換裝拍照,可說是已超過規定的時間仍依依不捨,流連忘返。( 通訊員 嶽陽市 魏創基 報導)
兩岸學子相擁抱嶽陽樓前留影
臺灣青年學子認真研習千古絕唱《嶽陽樓記》
兩岸學子認真聽取導遊標誌著嶽陽城所處地理的楹聯解說
臺灣青年學子在「湖湘文化」勝地嶽陽樓門前合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