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於朋友聊天或者看一些微信群裡發的開車視頻時,經常會聽到大家說:「高速上就跑120邁」或「沒怎麼往快開,一直100碼」之類的話語。其實小夥伴們是想表達他們的時速是每小時多少公裡,也許是嫌「公裡」這兩字讀起來太麻煩,所以隨意地使用了「邁」與「碼」這兩個長度單位。當然這是嚴重錯誤的讀法,下面為大家普及一下「邁」與「碼」的真正含義。
以公裡每小時計算的儀表
"公裡"
公裡也稱千米,1公裡=1千米=1000米=2裡。是我國乃至整個亞洲普遍使用的長度單位,在中國市場上所售的車輛的儀表也都是用公裡(kmh)來標識的。
同款以英裡每小時計算的儀表
"邁"
邁,是mile(英裡)的音譯詞,同公裡一樣是一種計量長度的單位,在北美地區廣泛使用,所以在美國市場上銷售的汽車,儀表上的車速也是以mph(milesperhour)計算的。
「碼」
碼,也是一種長度單位,簡稱yd。1碼=0.9144米。
就以我國高速的最高限速為準,120公裡每小時的情況下,如果像有的車友所說的「120邁」的速度,那就相當於每小時193公裡的速度奔跑,如果遇到限速攝像頭,超速50%那可是妥妥的了!
如果以車友們所說的「120碼」來計算的話,120碼相當於0.109千米,也就是大約109米,如果以此速度行駛24小時的話,也僅僅是2.6公裡的長度。如果以每小時120碼的速度從北京開車到上海大約需要500天才能到達目的地。
所以,雖然現在說「邁」和「碼」,大家都知道是表達車速,但小夥伴們還是要明白,這是一種約定俗成的「錯誤讀法」!不僅搞混了長度單位和速度單位,在表達上也和實際車速完全不符。所以查叔還是要提示大家,最好不要為了少說一個字的捷徑,該嚴謹還是需要嚴謹一些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