吃降壓藥的最佳時間主要還是取決於患者每日的血壓波動水平、臨床症狀以及合併的基礎性疾病。而且合理的服藥時間應該要考慮我們人體血壓的晝夜生物節律。
一般情況之下,清晨醒來之後自身的血壓呈現持續上升的趨勢,上午9-11的時候達到一個高峰,之後則是逐漸的下降;下午3-6點左右會再次得升高,天黑之後也會再次得降低,晚上凌晨2-3點左右也會達到身體血壓的最低點。
所以說,如果服用的是一日3次的短效降壓類藥物,白天的服藥時間應該安排在血壓高峰之前得1-2個小時左右。
比如早上應該在起床刷牙之後進行服用,千萬不要等到早餐之後或者是更晚;最後一次應該是在下午7點之前,不可以在睡前或者是更晚的時間來服用降壓類藥物。
如果是每天服用兩次的話,第一次用藥在早上起床之後半個小時以內,第二次用藥則是在下午4-6點左右。
長效類的藥物每日只服用一次,也宜清晨空腹進行服用。如果說自身的血壓已經失去了正常的高峰表現。
畢竟我們人體的血壓值在24小時之內都會隨著各種的因素比如:生理、心理以及病理的變化從而產生一定的變化。
大多數的患者在一天之中的血壓呈現「兩峰一谷」的波動,即上午9-11時以及下午3-6點的時候是最高的,次日則是凌晨2-3時最低。血壓具有一定的晝夜節律性,因此使用降血壓類藥物也應該根據其晝夜節律性合理的進行用藥。
如果是在兩個血壓峰值前的30分鐘給予降壓類藥物,那麼就可以使藥物吸收之後的血濃度高峰值和血壓峰值相遇。
從而在峰值期之內控制自身的血壓,提高相關藥物的療效。比如:降壓藥吲達帕胺、美託洛爾應該在上午9-11時或者是下午2-4時服用為宜。
應該首先完善24個小時動態血壓進行測定,找到血壓最高的時候,在血壓升高之前應該用藥物來提前進行控制。
如果患者真的出現夜間血壓高或者是清晨血壓的峰值,這類患者完全可以考慮睡眠前服用降壓類的藥物,從而有效地控制夜間和清晨的血壓水平。
如果夜間血壓值不降,收縮壓均值大於125毫米汞柱或者是舒張壓均值大於75毫米汞柱,則被稱夜間高血壓或者是「反勺型高血壓」。這一種現象是與心、腦、腎等靶器官損害也是密切相關的,真的要比白晝高血壓的危害更大。
治療上面應該儘量的選擇長效的降壓類藥物,必要的時候可以在晚間或者是睡前加服一次長效類的藥物。
其實降壓類的藥物到底應該是飯前或者還是飯後進行服用,主要還是以開降壓藥種類而決定的。
當然,對於輕度高血壓的患者而言,不宜晚上入睡之前進行服藥。對於中、重度高血壓患者入睡之前也只能口服白天藥量的1/3左右。
因為晚間為生理性的低血壓,服用常規劑量的相關藥物會使患者血壓更低,將可能導致腦動脈供血不足,甚至還會誘發腦血栓的形成。
因此,高血壓習慣給藥方法「早中晚」三次服藥應該有所改變,而且應該在上午9-11點的時候以及下午3-6點的時候給藥,一日一次的抗高血壓控釋製劑應該在早晨7點的給藥最佳。
但是空腹服用相比較飯後進行服用起效比較快,但是在某些患者(比如:老年、心衰、糖尿病患者)為了避免空腹服用從而引起的低血壓,可以與食物進行同服,從而來延緩吸收,總的降壓效果不受明顯的影響。
但是短效製劑卡託普利口服吸收受食物的影響,空腹服用可以吸收60%-75%左右,餐後服用僅僅吸收30%-40%左右,所以建議餐前1個小時左右進行服用。
還有就是,高血壓患者一定要多進行血壓的測量,及時地了解自身的血壓情況。高血壓的患者並沒有出現測量血壓的一個最佳時間,患者應該測量不同時間點的血壓。
不可以在某個固定的時間點來測量自身的血壓,患者應該24個小時把血壓控制在正常的水平之內,這才可以說明把自身的血壓給控制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