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標題:1分鐘看完太空垃圾累積史
新華網北京1月3日電 人類在地球上生活,每時每刻都在製造大量垃圾。在太空中,人類幾十年的太空發射也製造了不少「太空垃圾」。英國倫敦大學學院天文學家斯圖爾特·格雷等人最新製作的動態演示圖,可以讓你1分鐘內,了解太空垃圾這幾十年是如何累積的。
格雷等人利用統計數據為英國皇家研究所製作了這一動態演示圖。太空垃圾的「元年」始於1957年。當年10月4日,蘇聯發射了世界上第一顆人造衛星「斯普特尼克」1號,人類利用太空飛行器探索外層空間的新紀元從此開啟。
「斯普特尼克」1號衛星直徑約58.5釐米,把它發射到太空的那枚火箭上脫落的碎片,被認作是太空垃圾「第一塊」。1958年,美國緊隨其後,發射了「探索者」1號衛星。
實際上,人類每一次的太空發射任務都會製造新的太空碎片,可能來自運載火箭、發射過程中從衛星外部脫落的碎片或者太空中的意外碰撞事件。
到1961年4月12日,蘇聯太空人尤裡·加加林成為進入太空第一人時,太空中已有大約200塊太空垃圾飄浮在上。
到1980年,人類已經在太空中遺留了近5000個物體。再者,由於外太空探索的興起,這些太空垃圾的體積並不都很小。例如,有些火箭的整個發動機就在太空中悄然飄浮著。
到1990年,人類對太空的探索愈加深遠。太空人們能夠在俄羅斯當時的「和平號」空間站上駐站,也就得以親眼看見太空垃圾在飛行中發生的各種撞擊事件。
到2000年,在不同軌道高度上的人類太空探測項目數以百計,包括近地軌道的載人項目、中地球軌道的導航衛星、地球同步軌道上的通信和氣象衛星等。與此同時,可追蹤到的太空垃圾數量也達到了9000個左右。
2009年,美俄兩衛星在太空相撞,事後據監控這次相撞製造了大約2000塊新的太空垃圾(下圖中橙色圓點)。
逐年累積至此,目前太空中已知的個頭大過一個蘋果的垃圾數量大約在2萬個(要知道,一個蘋果如果以每小時1.7萬英裡的速度飛過來,可以擊穿一面鋼壁)。
可以肯定的是,太空垃圾還會越來越多,太空也會越來越擠。(編輯張忠霞,新華國際客戶端報導)
(來源:新華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