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類所到之處都會留下一點痕跡,而且這樣的痕跡通常是被丟棄的垃圾,比如工業生產垃圾、農業生產垃圾、生活垃圾等等。除了在地面留下大量垃圾之外,人類還在太空中製造了大量垃圾。由於它們暫時得不到處理,所以數量越來越多,而且不停地圍繞著地球運動,這讓許多科學家感到擔憂。
根據外媒報導,目前地球軌道上存在大量的廢棄物,它們大多是人造衛星、探測器等航天設備報廢或者出現故障和意外留下的,比如太陽能電池板、助推器殘件等等。而且它們正在以每小時2.8萬公裡的速度快速移動,這讓地球上的科學家感到擔憂。雖然現在太空垃圾還不會影響人類的生命安全,但它將會是人類天文事業的一個隱患。
人類發射的第一顆人造衛星是「斯普特尼克1號」,截至目前為止人類共發射了超過4千次飛行器,這些飛行器有的成功地抵達目的地,有的在飛行過程中出現故障報廢了,從而產生太空垃圾。除了人類製造的垃圾之外,地球附近原本就存在著一些由地球引力吸引過來的天體碎片、塵埃等物質。
那麼越積越多的太空垃圾終究會造成什麼負面影響呢?以地面上的垃圾為例,沒有人願意一處地方的垃圾越堆越多而長期得不到清理,因為垃圾堆的形成會引來蚊子、蒼蠅、蟑螂、老鼠,同時會滋生細菌,嚴重影響家庭衛生和公共衛生。雖然在太空中的垃圾不會引來四大公害,導致病菌滋生,但是它會造成太空安全。
實際上上個世紀七十年代末早有科學家擔憂太空垃圾問題,並且指出當太空垃圾聚集的密度越來越高時,人造衛星軌道偏離和受到撞擊的可能性就會越來越大。不僅如此,當太空垃圾累積的規模超過一定程度後會形成漩渦,從而影響發射升空的人造衛星的正常軌跡。此外,太空垃圾的密集會嚴重影響地面的天文觀測。
難道人類對此無動於衷嗎?並非如此,已經有機構和公司開始行動了。歐航局曾於去年就提出了空間清理項目,並計劃在5年內發射清理太空垃圾的飛行器。據了解,該飛行器的首要任務是尋找歐航局以往在太空中落下的太空垃圾,保守估計在100千克以上。為什麼歐航局要先清理自己遺留下的太空垃圾呢?
根據項目負責人呂克·皮蓋的說法,這是因為歐航局遺留的垃圾中火箭碎片佔了大部分,如果能夠成功將它們清理掉,那麼清理其他類型的太空垃圾將不會很難。雖然太空環境對大多數人來說關係不大,但是它與全人類未來的航天發展息息相關,因此我們不可認為它現在暫時沒有問題就輕視它,這只會為未來的發展埋下一顆「定時炸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