光學系統設計過程介紹

2021-01-15 光行天下

所謂光學系統設計就是根據使用條件,來決定滿足使用要求的各種數據,即決定光學系統的性能參數、外形尺寸和各光組的結構等。因此我們可以把光學設計過程分為4 個階段:外形尺寸計算、初始結構計算、象差校正和平衡以及象質評價。


一、外形尺寸計算  
 
在這個階段裡要設計擬定出光學系統原理圖,確定基本光學特性,使滿足給定的技術要求,即確定放大倍率或焦距、線視場或角視視場、數值孔徑或相對孔徑、共軛距、後工作距離光闌位置和外形尺寸等。因此,常把這個階段稱為外形尺寸計算。一般都按理想光學系統的理論和計算公式進行外形尺寸計算。在計算時一定要考慮機械結構和電氣系統,以防止在機構結構上無法實現。每項  
性能的確定一定要合理,過高要求會使設計結果複雜造成浪費,過低要求會使設計不符合要求,因此這一步驟慎重行事。  
 
二、初始結構的計算和選擇、初始結構的確定常用以下兩種方法:  
 
1.根據初級象差理論求解初始結構這種求解初始結構的方法就是根據外形尺寸計算得到的基本特性,利用初級象差理論來求解滿足成象質量要求的初始結構。  
 
2.從已有的資料中選擇初始結構  
這是一種比較實用又容易獲得成功的方法。因此它被很多光學設計者廣泛採用。但其要求設計者對光學理論有深刻了解,並有豐富的設計經驗,只有這樣才能從類型繁多的結構中挑選出簡單而又合乎要求的初始結構。初始結構的選擇是透鏡設計的基礎,選型是否合適關係到以後的設計是否成功。一個不好的初始結構,再好的自動設計程序和有經驗的設計者也無法使設計獲得成功。  
 
三、象差校正和平衡  
 
初始結構選好後,要在計算機上用光學計算程序進行光路計算,算出全部象差及各種象差曲線。從象差數據分析就可以找出主要是哪些象差影響光學系統的成象質量,從而找出改進的辦法,開始進行象差校正。象差分析及平衡是一個反覆進行的過程,直到滿足成象質量要求為止。  
 
四、象質評價  
 
光學系統的成象質量與象差的大小有關,光學設計的目的就是要對光學系統的象差給予校正。但是任何光學系統都不可能也沒有必要把所有象差都校正到零,必然有剩餘象差的存在,剩餘象差大小不同,成象質量也就不同。因此光學設計者必須對各種光學系統的剩餘象差的允許值和象差公差有所了解,以便根據剩餘象差的大小判斷光學系統的成象質量。評價光學系統的成象質量的方法很多,下面簡單介紹一下象質評價的方法。  
 
1.瑞利判斷  
 
實際波面與理想波面之間的最大波象差不超過1/4 波長。其是一種較為嚴格的象質評價方法,適用於小象差系統如:望遠鏡、顯微物鏡等。  
 
2.解析度  
 
解析度是反映光學系統分辨物體細節的能力。當一個點的衍射圖中心與另一個點的衍射圖的第一暗環重合時,正好是這兩個點剛能分開的界限。  
 
3.點列圖  
 
由一點發出的許多光線經光學系統以後,由於象差,使其與象面的交點不現集中於同一點,而形成一個分布在一定範圍內的彌散圖形,稱之為點列圖。通常用集中30%以上的點或光線的圓形區域為其實際有效的彌散斑,它的直徑的倒數,為系統能分辨的條數。其一般用於評價大象差系統。  
 
4.光學傳遞函數  
 
此方法是基於把物體看作是由各種頻率的譜組成的,也就是將物的亮度分布函數展開為傅立葉級數或傅立葉積分。把光學系統看作是線性不變系統,這樣,物體經光學系統成象,可視為不同頻率的一系列正弦分布線性系統的傳遞。傳遞的特點是頻率不變,但對比度下有所下降,相位發生推移,並截止於某一頻率。對比度的降低和位相的推移隨頻率而異,它們之間的函數關係稱為光學傳遞函數。由於光學傳遞函數與象差有關,故可用來評價光學系統成象質量。它具有客觀、可靠的優點,並且便於計算和測量,它不僅能用於光學設計結果的評價,還能控制光學系統設計的過程、鏡頭檢驗、光學總體設計等各方面。





此處贊助廣告位,歡迎聯繫QQ:9652202


掃一掃,關注光行天下公共號!

光行天下QQ群:23899225,歡迎加入!

光行天下:http://www.opticsky.cn

人才天下:http://hr.opticsky.cn

光行天下技術社區:http://www.opticsky.cn/index-htm-m-bbs.html


相關焦點

  • 光學系統設計的要求
    如生物顯微鏡的放大率Г要滿足500NA≤Г≤1000NA 條件,望遠鏡的視覺放大率一定要把望遠系統的極限解析度和眼睛的極限解析度一起來考慮。 光學系統設計過程 所謂光學系統設計就是根據使用條件,來決定滿足使用要求的各種數據,即決 定光學系統的性能參數、外形尺寸和各光組的結構等。
  • 低溫光學系統設計中4個關鍵技術及應用介紹
    低溫光學系統設計中4個關鍵技術及應用介紹 工程師郭婷 發表於 2018-09-04 16:41:22 1引言 在紅外天文望遠鏡、對地觀測或軍事探測等應用中
  • 光學設計必備基礎理論:光學系統設計有哪幾個階段?
    所謂光學系統設計就是根據使用條件,來決定滿足使用要求的各種數據,即決定光學系統的性能參數、外形尺寸和各光組的結構等。因此我們可以把光學設計過程分為4個階段:外形尺寸計算、初始結構計算、象差校正和平衡以及象質評價。
  • 顯微鏡光學系統介紹及設計方法(一)
    光學顯微鏡是最古老的光學儀器之一,用於產生微小物體的放大視覺圖像。1600年代初,荷蘭的詹森兄弟發明了第一臺帶有物鏡和目鏡的複合顯微鏡。
  • 光學設計必備基礎理論:實際光學系統
    學好光學設計需要學習一些基礎理論,今天為大家帶來的是關於實際光學系統的一些內容,大家一起學學吧,也可以後面留言討論!
  • 高斯光束整形系統的光學設計
    摘要:研究了真實光線追跡優化光學系統的方法以簡化高斯光束整形系統的光學設計。
  • 蔡司、復旦強強聯合—「2019現代光學儀器系統設計」課程即將開課
    新技術發展和突破為科學研究提供了新的動力,其中光學系統作為一種非侵入非破壞性的方法,被應用於各類科研和工業過程中,尤其是各類光學顯微鏡的發展,不但是科學家、研究人員和諾貝爾獎獲得者神器,也為研發和生產的工程師添肢加翼。
  • 顯微鏡光學系統介紹及設計方法(二)
    由於像差校正,工作距離和像場大小的設計標準不同,因此同一製造商的無限遠共軛物鏡通常具有相同的焦距,但這些距離可能不是45.0mm。光學鏡筒長度是物鏡的後焦平面與中間圖像之間的距離,通常用於帶有有限遠共軛的物鏡的顯微鏡中。機械管的長度是指從安裝物鏡的轉塔開口到目鏡所在的觀察管的上邊緣之間的距離。
  • 基於二維MEMS振鏡的雷射雷達系統的光學設計
    光學系統是MEMS雷射雷達重要組成部分之一,分為發射光學系統和接收光學系統,本文基於鏡面直徑5 mm的二維MEMS振鏡設計了發射光學系統,將25 W的半導體雷射器準直為弧矢方向發散半角為1 mrad,子午方向發散半角為3 mrad的光束;設計了大相對孔徑為1:1、焦距為11.01 mm的鏡頭作為接收鏡頭,並提出採用放大倍率為2.2的纖維光錐與16線APD陣列探測器耦合,擴大接收光學系統的視場;APD
  • 介紹一下強光探照燈的光學材料和非成像光學
    一、強光探照燈光學材料介紹1.矽膠矽膠是一種高活性吸附材料,屬非晶態物質,其化學分子式為mSiO2.nH2O。不溶於水和任何溶劑,無毒無味,化學性質穩定,除強鹼、氫氟酸外不與任何物質發生反應。正因如此,近20年來很多學者致力於非成像聚能器的研究,並由此形成了一門新興的技術科學——非成像光學。非成像光學不追求獲得理想的成像,而是要求光源的光通過光學系統後得到重新分布,以有效傳遞能量為目的。由於沒經過光學設計的強光探照燈的光強分布曲線一般呈現為近圓形,但這樣的配光曲線並不適用於所有的照明環境。
  • 分析高功率雷射裝置中終端光學系統的設計
    本文基於光傳輸的多叉樹原理,研究了用於慣性約束聚變的高功率雷射裝置終端光學系統中多級衍射和多次反射雜散光與鬼點分布,根據光線經色分離光柵的傳播規律進行了實際鬼光路計算,對聚焦透鏡、色分離光柵、防護片組成的光學系統產生的雜散光及會聚鬼點進行了全面分析,得出三次諧波鬼點620個,二次諧波和基頻光的會聚鬼點相對較少。
  • 基於HFSS的射頻微波系統設計仿真平臺介紹過程
    打開APP 基於HFSS的射頻微波系統設計仿真平臺介紹過程 工程師2 發表於 2018-04-27 11:38:00 一、概述: 射頻/微波電路是雷達、導航、測控、制導、通信和電子對抗系統的重要組成部分,對系統 的性能和可靠性有重要影響。
  • 高集成度小型化共心多尺度光學系統設計
    針對以上問題,本文設計了高集成度小型化共心多尺度光學系統,該系統不僅可以有效實現大視場高解析度成像,同時具有結構簡單、集成度高、體積小等特點。設計結果表明,該系統成像效果優良,並具有良好的成像穩定性。2 成像原理高集成度小型化共心多尺度光學成像系統是一個多尺度成像系統,由主物鏡與次級小相機陣列組成。
  • 電子生產過程中AOI光學審核系統的重要性
    打開APP 電子生產過程中AOI光學審核系統的重要性 發表於 2020-10-30 19:41:54 在電子板的組裝過程中,會出現各種不便,這些不便與人為錯誤和所用零件的製造缺陷有關。
  • 自由曲面為光學系統設計插上靈動的翅膀|《光學學報》創刊40周年紀念
    在另一方面,自由曲面成像系統結構複雜,元件個數少,系統參數高。在很多情況下,設計者很難從已有系統中找到與設計要求接近的系統作為自由曲面系統設計的初始結構。如果從一個與設計要求相差較遠或者像質極差的初始結構為起點進行後續優化,對設計經驗的依賴較大,且時間成本與人力成本較高。以同軸系統為起點的系統設計也有相同的問題。
  • LED燈具光學設計與光學模擬軟體計算課程開課了!
    清華大學深圳研究生院半導體照明實驗室副主任;基於非成像光學的精準光學設計,獲得10多項國家發明專利,發表專業論文40多篇, 2014年,研究成果「調控光線行為的三維自由光學曲面構建及其在半導體照明中的應用」獲國家技術發明二等獎。
  • 光學系統的創新設計——對短波單色光像面漂移的補償
    當進行基於窄帶濾光片的光學系統設計計算時,每1個特定波長的單色光都必須計算。設計計算表明,特定波長單色光通過光學系統後,高斯像面會發生漂移。
  • 做到這幾點,光學設計算是入門了!
    針對成像設計,要理解基本的像差理論,像質判定的方法和圖表等等;針對非成像設計,要理解光學擴展量定義,理解材質散射模型等等。更重要的,做任何設計之前,是要從原理上判定設計的可行性,確定出設計的上限,避免一開始就定了一個不可實現的設計目標。
  • 中藥提取過程控制系統的設計
    我校與天津大明製藥設備廠合作建立「中藥設備研發中心」,在項目建設中,根據工藝的實際需求,本著先進性、可靠性、實用性的原則,完成了天然藥物中試生產過程各單元的計算機過程控制系統的設計與開發,成功地實現了天然藥物中試生產過程各重要工藝參數的計算機自動檢測和控制,其中提取單元實現了多種提取方式的全過程計算機控制,從而為科研人員今後對天然藥物提取工藝和提取設備的研究提供了可靠和有效的手段。
  • 更實用的高端技術 佳能開發人員談EOS R光學系統
    會議首先介紹了EF鏡頭的發展歷史,和全新RF鏡頭的研發過程,並且有關於佳能設計師對於新卡口和新鏡頭的設計理念。    「製造支持未來30年發展的拍攝系統。RF卡口和全畫幅無反機身是製造理想鏡頭的好選擇。」這句是設計師的內心心聲。EF鏡頭實際上已經有很好的光學基礎,現實中也可以看到EF鏡頭不僅用於佳能相機,還大量應用於影視行業,幾乎成為影視行業的一個通用卡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