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由曲面為光學系統設計插上靈動的翅膀|《光學學報》創刊40周年紀念

2021-01-15 中國雷射

在另一方面,自由曲面成像系統結構複雜,元件個數少,系統參數高。在很多情況下,設計者很難從已有系統中找到與設計要求接近的系統作為自由曲面系統設計的初始結構。如果從一個與設計要求相差較遠或者像質極差的初始結構為起點進行後續優化,對設計經驗的依賴較大,且時間成本與人力成本較高。以同軸系統為起點的系統設計也有相同的問題。綜上,自由曲面成像系統設計,面臨初始結構無可借鑑,即「初始結構無」的難題。

針對此問題,研究者們進行了大量的研究工作,目標都是更好、更快、更直接地得到滿足一定設計要求的初始結構(如圖1所示)。例如:基於光線逐點直接調控的數值求解方法,可根據系統成像與結構要求,通過數值求解得到自由曲面上的點並通過擬合得到待求自由曲面;基於像差理論的設計方法,可引導設計者實現像差較小的無遮攔初始結構設計或者指導系統結構選型。目前也有研究者提出基於神經網絡機器學習設計自由曲面系統初始結構的框架,可實現初始結構的快速建模。

除了「初始結構無」的問題,自由曲面成像系統的設計還面臨著「優化設計難」的問題。自由曲面的結構和面形特點導致傳統像差理論不再適用;而自由曲面面形描述中變量個數遠多於傳統球面以及非球面,優化模型複雜,光線追跡速度慢;系統整體的非對稱性又要求在優化過程中抽樣更多的視場和光線,導致優化耗時顯著增加。

在成像系統設計中使用自由曲面是一把「雙刃劍」,既能大幅提升系統設計的潛力,但又可能為成像系統設計帶來很多困難,需要針對複雜自由曲面成像系統設計建立合適、新型的優化策略與算法,來對優化設計過程進行指導,保證設計高效、順利進行。典型的系統優化策略大致總結於圖2。整體上來講,自由曲面成像系統的優化應該遵循一種漸進式的策略,這也符合光學設計的一般思路。此外,研究者們對於複雜搜索與優化算法、自由曲面位置選擇、複雜約束條件建立、結構可變的設計方法等方面也開展了研究工作。

相關焦點

  • 光學工程領域的前沿代表性技術:自由曲面光學
    自由曲面光學是先進光學工程領域的前沿代表性技術之一。在成像系統中,該技術可以矯正像差、提高成像質量、減小系統單元數量及重量;在高性能照明系統設計中,該技術不僅可以有效提高光能利用率,更可消除系統對照明方向性的嚴格要求,並且提供了很大的設計自由度。
  • 西安光機所突破用於光學成像的自由曲面技術
    自由曲面被認為是一種革命性光學成像技術,是目前國際光學設計領域的研究熱點,美國國家航空航天局(NASA)將其列為「Cutting Edge Technology」,歐洲航天局(ESA)將其列為「Game Changer Technology」,其打破了傳統光學曲面迴轉/平移對稱的局限性,為光學設計人員提供了更多設計自由度,具備大幅提升特別是非對稱光學系統視場、像質、體積等的潛力
  • 北大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紀念創刊50周年 將開闢英文版
    在國內外學術界享有很高聲譽的北京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昨天迎來了創刊五十周年紀念日。北京大學校長許智宏院士、中宣部出版局劉建生副局長、教育部社政司徐維凡副司長、新聞出版總署報刊司張澤青助理巡視員、中國期刊協會張伯海會長中國人文社科學報學會武京閩秘書長等有關領導和負責人出席慶典並發表講話。
  • 西安光機所在自由曲面光學研究方面取得進展
    自由曲面被廣泛認為是一種革命性光學成像技術,是目前國際光學設計領域的研究熱點,NASA將其列為「Cutting Edge Technology
  • 《發光學報》創刊40周年特別專欄 | 青稞論道(第11期)
    原創 長光所Light中心 中國光學 收錄於話題#發光學報5個非商務 推廣位《發光學報》創刊於1980年,月刊,由中國科學院長春光學精密機械與物理研究所、中國物理學會發光分會主辦,發光學及應用國家重點實驗室協辦,是一本以發光學、凝聚態物質中的激發態過程為專業方向的綜合性學術刊物
  • 2006科技創新論壇暨《水利學報》創刊50周年紀念大會第二輪通知
    尊敬的領導及專家: 為進一步貫徹科學發展觀,落實全國科技大會精神,更好地為建立創新型國家服務,為全面推動「十一五」科技支撐項目服務
  • 光子學公開課|亞利桑那大學Rongguang Liang教授:自由曲面光學歷史、現狀和展望
    2021年2月1日,光子學公開課正式推出「自由曲面光學技術」專題系列課程。    光學系統設計領域從早期的球面系統到旋轉對稱式的非球面系統,再到非旋轉對稱式系統,光學系統朝著緊湊、輕量、高性能的方向發展。隨著高精度加工和檢測技術的提升,自由曲面逐漸被應用於各類光學系統中,為地面遙感、光譜成像、固態照明等領域帶來了革命性的變化。
  • 測繪地理信息與導航高端論壇暨《測繪學報》創刊60周年學術研討會...
    》創刊60周年學術研討會在深圳舉辦。李維森向《測繪學報》創刊60周年表示熱烈的祝賀,向《測繪學報》的歷任編委會主任委員、主編方俊、楊磊光、喻滄、楊凱、陳俊勇、楊元喜等表示崇高的敬意,向編輯部工作人員、廣大審稿專家、作者以及長期以來關心和支持《測繪學報》發展的各界人士表示衷心的感謝。
  • 《新文學史料》創刊40周年紀念會:中國新文學的回憶錄
    《新文學史料》創刊40周年紀念會:中國新文學的回憶錄 澎湃新聞記者 高丹 2019-03-23 08:43 來源:澎湃新聞
  • 光學設計必備基礎理論:實際光學系統
    學好光學設計需要學習一些基礎理論,今天為大家帶來的是關於實際光學系統的一些內容,大家一起學學吧,也可以後面留言討論!
  • 《儀器光學》:深沉的獻禮|紀念薛鳴球院士誕辰90周年,祝賀蘇州大學成立120周年
    》正式推出,紀念薛鳴球院士誕辰90周年,獻禮蘇州大學120年校慶,歡迎關注!薛鳴球(1930-2013),江蘇宜興人,儀器光學專家,中國工程院院士。他先後任職於中國科學院長春光機所、西安光機所(所長)、蘇州大學現代光學技術研究所(所長、創辦者)。
  • LED燈具光學設計與光學模擬軟體計算課程開課了!
    清華大學深圳研究生院半導體照明實驗室副主任;基於非成像光學的精準光學設計,獲得10多項國家發明專利,發表專業論文40多篇, 2014年,研究成果「調控光線行為的三維自由光學曲面構建及其在半導體照明中的應用」獲國家技術發明二等獎。
  • 《測繪學報》創刊50周年論壇舉行
    本報北京12月13日電(記者甄澄)由中國測繪學會、中國地圖出版社主辦的「測繪科技與學科建設暨《測繪學報》創刊50周年高端論壇」,今天在中國地質大學舉行。此次論壇主題為「發展測繪科技、構建和諧社會」。來自國家測繪局、中國科協以及相關高校、科研院所的近百名專家學者就我國測繪科技發展的前沿問題,測繪學科的建設,以及《測繪學報》如何進一步發揮學術功能,為廣大測繪科技工作者進行自主創新,推動測繪事業實現又好又快發展提供交流平臺等話題進行了探討和交流。創刊於1957年的《測繪學報》是由中國科協主管、中國測繪學會主辦,反映我國測繪科技發展的國家級綜合性學術刊物。
  • 深入光學設計Birdbath 曲面反射和波導 淺談AR頭顯工作原理
    在這篇文章中,將與大家一起探討光學設計,並講解三種主要類型的頭顯:「Birdbath」;曲面反射鏡(又名「蟲眼」);以及反射/衍射波導。  1. Birdbath光學設計  工作原理:Birdbath光學設計把來自顯示源的光線(上圖中的藍線)投射至45度角的分光鏡(垂直於前額的黑色矩形)。
  • 光學系統設計的要求
    不同的光學系統按其用途可提出不同的成象質量要求。對於望遠系統和一般的顯微鏡只要求中心視場有較好的成象質量;對於照相物鏡要求整個視場都要有較好的成象質量。 四、 儀器的使用條件 ` 在對光學系統提出使用要求時,一定要考慮在技術上和物理上實現的可能性。
  • VR頭盔(眼鏡)光學原理解析
    近幾年隨著VR技術的大熱,不管是VR設備還是VR內容都有了一個量和質的發展,於是很多人對於VR技術產生了好奇,感覺VR是一個很複雜的東西,今天小九帶大家來了解一下VR頭盔的光學原理。 VR頭顯是一種利用頭戴式顯示器將人的對外界的視覺、聽覺封閉,引導用戶產生一種身在虛擬環境中的感覺。
  • 光學設計必備基礎理論:光學系統設計有哪幾個階段?
    所謂光學系統設計就是根據使用條件,來決定滿足使用要求的各種數據,即決定光學系統的性能參數、外形尺寸和各光組的結構等。因此我們可以把光學設計過程分為4個階段:外形尺寸計算、初始結構計算、象差校正和平衡以及象質評價。
  • 光學系統設計過程介紹
    因此我們可以把光學設計過程分為4 個階段:外形尺寸計算、初始結構計算、象差校正和平衡以及象質評價。一、外形尺寸計算   在這個階段裡要設計擬定出光學系統原理圖,確定基本光學特性,使滿足給定的技術要求,即確定放大倍率或焦距、線視場或角視視場、數值孔徑或相對孔徑、共軛距、後工作距離光闌位置和外形尺寸等。
  • 《大氣與環境光學學報》率先推出海洋光學專輯—新聞—科學網
    海洋光學是研究海洋的光學性質、光在海洋中的傳播規律和運用光學技術探測海洋的科學。
  • 低溫光學系統設計中4個關鍵技術及應用介紹
    目前國外在空間探測任務中,已成功應用或正在研製中準備發射的紅外低溫光學系統,可以歸結為兩類:1)全光路冷卻系統,以空間紅外天文望遠鏡為代表;2)局部的低溫光學系統,主要以冷卻後光路為主,主要應用在對地觀測方面。本文首先總結了紅外低溫光學的幾個關鍵技術,然後介紹了幾個典型的紅外低溫光學應用實例,最後展望了紅外低溫光學在機載環境下的應用前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