狂妄!澳政客呼籲抵制中國貨,自己人急了:將對澳產生毀滅性影響

2020-12-06 騰訊網

中澳建交40多年來的歷史證明,一個健康、穩定發展的中澳關係符合兩國和兩國人民根本利益。但澳大利亞國內一些政客為謀取政治私利,無端抹黑中國形象,煽動反華情緒。這些錯誤做法,在損害中澳關係的同時,也給兩國的經貿往來造成嚴重衝擊。遺憾的是,在中澳經貿遇冷的情況下,澳大利亞國內政客不但不反思,反而狂妄地叫囂要抵制中國貨。

據環球時報12月1日消息,澳大利亞前參議員、極右翼政黨「一國黨」黨魁保琳·漢森公然鼓譟「抵制中國貨」。澳大利亞新聞網報導稱,11月30日晚,漢森在臉書發布的一段視頻稱:「你可能會覺得這非常難,是的這很難,但我們都有自己的作用。想想看,當你購買家具、玩具、食物,無論你購買什麼,看看它的來源,如果是中國,就把它放回架子上吧。」

這不是漢森第一次呼籲抵制中國產品。據澳大利亞新聞網報導,在中國商務部決定對澳大利亞葡萄酒實施臨時反傾銷措施後,漢森就曾發出抵制提議,以回應所謂「中國近來對澳大利亞的經濟打擊」。

諷刺的是,雖然漢森一再叫囂要抵制中國貨物,但自家人卻先急了。澳大利亞新聞網12月1日以《為什麼澳大利亞抵制中國貨註定會失敗》為題刊文指出,這種做法將給澳大利亞造成災難性後果。文章援引昆士蘭理工大學消費者專家加裡·莫蒂默的話稱,中國製造的產品在澳大利亞幾乎每一類別中所佔的比例意味著,「抵制」幾乎不可能。文章還指出,如果澳大利亞停止所有從中國進口的商品,將對澳大利亞GDP產生「毀滅性影響」。

澳大利亞工黨議員喬爾·菲茨吉本在接受採訪時,將矛頭指向莫裡森政府。他批評莫裡森搞「狗哨政治」,故意挑起對華爭端,企圖獲得更多國內支持率,並憂心忡忡地表示,澳中貿易緊張關係使「我們正在付出沉重代價」。

相關焦點

  • 澳政客鼓譟「抵制中國貨」 澳媒列數據發現:註定失敗
    來源:海外網(圖:Getty)海外網12月1日電中澳發生貿易爭端之際,澳大利亞前參議員、極右翼政黨「一國黨」黨魁保琳·漢森(Pauline Hanson)公然鼓譟「抵制中國貨」,引起澳輿論關注。對此,澳大利亞新聞網12月1日以《為什麼澳大利亞抵制中國貨註定會失敗》為題刊文指出,這種做法將給澳大利亞造成災難性後果。全文摘編如下:在澳中關係陷入緊張之際,漢森關於「抵制中國貨」的言論贏得部分輿論的支持,但這種做法註定要失敗,還會重創澳大利亞自身利益。
  • 社評:澳議員籲抵制中國貨,好大的口氣
    澳大利亞極右翼政黨一國黨領袖漢森星期一呼籲抵制中國生產的聖誕節產品,她和同僚表現出連紙老虎都說不上、只能稱為紙貓式的狂妄。他們讓澳大利亞看上去有點像中國網絡上的奇葩網紅馬保國,一本正經地斥責中國要「耗子尾汁」(好自為之)。迄今為止,中國還沒有一位名人、更不要說政治人物呼籲抵制澳產品。
  • 澳政客叫囂要玩把大的,中國還未出手,第一個喊疼的已出來
    在此之際,部分澳大利亞政客不僅不悔改,反而還叫囂「要和中國玩把大的」。據環球網12月1日報導,由於澳大利亞屢屢對華進行商品傾銷,中國近期決定對澳葡萄酒、大麥等農產品實施反傾銷措施。但是一些澳方人士卻將中國的正當行為污衊為「經濟武器」,並呼籲抵制「中國製造」。
  • 澳政客被自己人「批鬥」,澳大利亞不能沒有中國
    澳媒12月1日發表文章稱,澳大利亞正在成為一個挑起對華爭端的典型,是一個悲哀的笑話。文章稱,澳大利亞已經墮落,澳政客們正在拋棄批判性的思維,迎合美國的做法,對華實行經濟脫鉤只會傷害自己,然而與澳大利亞不同的是,中國還有很多其他的選擇,而澳大利亞更多的是依賴中國。
  • 澳前外交官"靈魂拷問":為什麼針對中國?
    澳前外交官"靈魂拷問":為什麼針對中國?澳大利亞需要思考的是,為什麼會與中國產生摩擦?澳大利亞現在應該怎麼辦?霍格:不出意料地,澳政客和媒體在國內表現出一種歇斯底裡,但是他們並沒有說出我們如何才能「站起來,維護國家權益」。美、英等國公開對澳大利亞表示支持,只能說明澳大利亞的國家利益已經被交予別國。正如許多人指出,澳大利亞在於中國的任何衝突中必敗。「我們可能不喜歡這件事,但我們不能假裝不是這樣。」
  • 澳前駐聯合國官員「靈魂拷問」:為什麼針對中國?
    【文/觀察者網 鞠峰】這兩天,一幅展現澳大利亞軍人暴行的CG漫畫,急得澳總理親自下臺對線,也牽動了世界輿論場。在澳媒對中國「口誅筆伐」的時候,澳大利亞前任外交官、前駐聯合國官員卡文·霍格(Cavan Hogue)發出了不同的聲音。
  • 澳準航母艦隊在南海一度與我海軍發生對峙,為虎作倀,必付代價!
    以美帝國主義為首的西方利益集團國家不但正在經濟、政治層面對我中國進行挑釁,在軍事層面對我中國的蓄意挑釁同樣也甚囂塵上、囂張狂妄。這段時間以來,美國糾集它的跟班小弟在南海大搞軍演,炫耀武力、大秀肌肉,甚至對我中國蓄意軍事挑釁。
  • 澳航CEO大規模減薪——因為新型冠狀病毒肺炎疫情讓澳航生病了
    背景:澳航老闆艾倫•喬伊斯(AlanJoyce)已同意在2019/20年度減薪83%,反映出澳航在新型冠狀病毒肺炎疫情大流行期間艱難的交易條件。自7月以來,澳航董事會和管理層的其他成員已經收到了85%的薪酬。高德表示,新型冠狀病毒肺炎疫情危機對航空業產生了毀滅性的影響。&34;他上周五表示。他說,管理層和董事會表現出了重要的領導地位,幾個月不拿工資,之後幾個月減薪。
  • 澳媒:與中國打「貿易戰」將重創澳GDP
    而有專家認為,與中國打「貿易戰」,澳大利亞今年的GDP將會萎縮6%。外媒資料圖澳大利亞媒體9news報導,澳大利亞統計局2日公布了最新經濟數據,該國GDP在今年第三季度環比增長了3.3%,澳媒宣稱,這表示該國正式從新冠疫情造成的經濟衰退中復甦。
  • 澳官員:本國才是世界大國,中國不是
    對此一大批澳大利亞官員在網絡以及公開場合屢次發表對中國的偏見,甚至這種偏見已經成為了根深蒂固的存在,  例如近日澳大利亞記者格雷厄姆·赫雷斯評論澳大利亞軍隊前少將莫蘭為首的一眾政客時表示,這類人充斥著一種錯覺,認為澳大利亞才是世界大國,中國不是。
  • 為澳軍辯護澳主播強行黑中國 烏合麒麟漫畫事件內容曝光!澳總理:不...
    澳大利亞最近「厲害」了,接連向中國發起「攻勢」,起因竟是因為一張「漫畫」,澳大利亞發怒了!據環球網報導,近日,一張諷刺澳大利亞士兵暴行的政治漫畫在國際社會引起軒然大波,中國外交官趙立堅用個人帳號轉發該漫畫後,澳總理莫裡森居然氣急敗壞地要求中方"道歉"。
  • 中國增澳大利亞大麥稅,澳葡萄酒業將受毀滅打擊
    據澳媒報導,澳大利亞貿易部長伯明罕近日表示:「澳正準備就中國針對其葡萄酒傾銷的問題,向世界貿易組織(WTO)提出申訴。」據悉,此前澳大利亞就曾因為大麥關稅向WTO提出過申訴,但是因為種種原因遭到了拒絕。 相關人士消息稱,中國商務部終於開始整治澳大利亞進口葡萄酒的傾銷問題。
  • 澳律師呼籲聯合國將大堡礁列入瀕危遺產名錄
    人民網雪梨6月12日電 澳大利亞環境律師呼籲,聯合國教文組織世界遺產委員會(WHC)應將把大堡礁列入世界瀕危遺產名錄。據澳大利亞廣播公司報導,相關報告指出,大堡礁已滿足列入世界瀕危遺產名錄要求8項中的5項。 聯合國教文組織曾在2周前宣布決議草案,表示不建議將大堡礁列入世界瀕危遺產名單中。
  • 澳收緊外商投資針對中國?澳媒:新規不具追溯力,中企租借達爾文港...
    中國遠非對澳投資最多的國家,但中國企業的投資經常引發非議。與媒體的解讀不同,澳總理莫裡森5日否認新規會惡化與中國的關係。澳媒還特別指出,新的規定不具有追溯力,因此中國企業租借達爾文港99年的合約不受影響。據澳大利亞廣播公司(ABC)5日報導,澳財長弗萊登伯格當天發表聲明稱,這次的調整是1975年現行框架建立以來澳外資投資政策的最大調整。
  • 中國駐澳使館提醒在澳中國公民注意駕車安全
    人民網北京10月14日電 據中國駐澳大利亞使館網站消息,2014年,全澳車禍死亡1,155人。道路交通事故是在澳中國公民十大易發安全問題之一(2015年以來的涉中國公民駕車安全事故案例附後)。駐澳大利亞使館提醒中國公民在澳駕車要注意:澳交規和路面狀況與國內不同。
  • 澳媒終於知錯了?替美國出頭自尋絕路,這次只有中國能救澳大利亞
    【南方+11月20日訊】11月19日,澳媒發表了一篇名為「我們需要更多替代市場?」的文章,其主要內容是梳理中澳貿易關係,並承認,很難找到像中國這樣對澳產品有巨大需求的國家。
  • 印度極端組織號召抵制中國貨 聲稱還要燒雕像
    (原標題:印度組織用喇叭沿街廣播抵制中國貨 還稱要燒雕像)  印度民族主義極端組織RSS附屬的右翼組織Swadeshi Jagran Manch(以下簡稱SJM)發起的反華運動愈演愈烈,7日晚間開一輛鍍金大巴車沿街用大喇叭廣播,稱抵制中國貨將「震動」中國,號召「將中國貨從我們國家趕出去」。
  • 日澳籤安保協議 澳國內卻擔心被臺海拖累
    臺灣《聯合報》今天發表署名評論文章說,澳大利亞總理霍華德十三日與日本首相安倍籤署《日澳安保合作共同宣言》,這是日本在美日安保後,首度與其他國家籤署安全協議。根據宣言,日、澳將在聯合國改革、反恐、救災、打擊犯罪,以及軍事防衛等領域加強合作。
  • 澳航發起請願,要求為澳大利亞的旅遊開放邊境
    澳航又邁出了一步,向各州和領地領導人施壓,要求他們重新開放邊境,該航空公司希望數千名員工和供應商能夠籤署一份請願書。該請願書--也開放給旅遊業支持--呼籲在進行邊境關閉時使用COVID-19 &34;的共同定義。根據航空公司的說法,請願書呼籲 &34;。航空公司還寫信給州和聯邦議員,以概述基於醫療的重新開放邊界的框架。
  • NASA:澳林火產生的煙霧將「環繞地球一圈」,影響全球大氣狀況
    據英國廣播公司報導,美國宇航局(NASA)表示,澳大利亞林火所產生的煙霧將至少「環繞地球一周」,然後再次回到澳大利亞上空。圖片來源:NASA社交媒體帳號截圖。據報導,澳大利亞山火已燃燒數月,燒毀了超過2000棟房屋,並導致28人死亡。NASA根據衛星拍攝到的圖像表示,元旦前後大火產生的煙霧已經跨越太平洋,越過南美洲,並在1月8日前「繞地球半周」。NASA表示,預計這些煙霧將至少「環繞地球一周」,並將回到澳大利亞上空。專家表示,氣候變化加劇了此次火災的規模和強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