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評:澳議員籲抵制中國貨,好大的口氣

2020-12-04 環球網

澳大利亞極右翼政黨一國黨領袖漢森星期一呼籲抵制中國生產的聖誕節產品,她和同僚表現出連紙老虎都說不上、只能稱為紙貓式的狂妄。他們讓澳大利亞看上去有點像中國網絡上的奇葩網紅馬保國,一本正經地斥責中國要「耗子尾汁」(好自為之)。

迄今為止,中國還沒有一位名人、更不要說政治人物呼籲抵制澳產品。中國加徵澳產品關稅是按照國際貿易規則的反傾銷和反補貼行動,澳大利亞可以去WTO告中國,如果中國敗訴,相信北京會接受裁決。但問題是澳大利亞贏不了。澳對中國的反傾銷調查比中國對它的反傾銷調查多得多。

澳大利亞有著很極端的意識形態,那裡的政治精英們完全倒向美國,奉行在西方世界裡也最為極端的反華政策,徹底傷害了中國社會原本對澳大利亞非常純樸的友好態度。他們不做任何反思,卻一口咬定是中國在對澳搞霸凌。看來中澳現階段沒什麼道理好講了,中國社會做好了讓中澳關係「順其自然」的準備。

我們要對漢森這樣的澳大利亞政治人物說,他們太高估了澳大利亞對中國的重要性,搞反了中澳在互利合作中誰對這種合作有更長期依賴的順序。我們不想羞辱澳大利亞和那個國家的人民,但我們真的很蔑視漢森這幫極端政客,他們就像仍然生活在一個世紀以前,完全對這個新時代找不著北。

以澳大利亞的經濟體量,而且是對華貿易順差國,就敢狂妄地把抵制中國貨當作對付北京的武器。這些澳大利亞政客們是在用表演自殘來威脅中國嗎?

澳方近來總說「價值觀」這個詞,好像他們的價值觀更加高貴,與之發生任何摩擦都是中國對澳的冒犯。中國也有自己的價值觀,我們的價值觀創造了一個延續數千年的文明,澳大利亞的價值觀從英國向那裡發配囚犯開始,一共才有多少年的形成史?這又是從哪裡來的奇葩驕傲和悲壯?

必須說,澳大利亞的對華表現已經「惡貫滿盈」,由於澳是主動發起攻擊的一方,而且扮演了「美國狗腿子」的角色,在中澳愈演愈烈的隔閡中,澳輿論對中方有多大意見,他們可以想像,中國輿論場反過來對他們的意見一點也不會少。

中方沒有任何理由繼續對澳綏靖下去,不錯,中國社會強烈主張對澳實施堅決、持久的懲罰,把它作為一面鏡子,讓世界都看清楚了:選邊站美國並且執行以怨報德惡劣對華政策是要付出代價的。

如果澳大利亞的價值觀中不包括應當尊重一個14億人口、發展起來很不容易的國家,那麼中國社會會幫助他們建立起這個觀念,一兩年不夠就十年、二十年。我們有足夠的時間和耐心。

最重要的是,中澳摩擦會如何演變,對中國有意義,但這種意義是有限的,因此中方會在對澳關係方向有總體上的自信與從容。任憑坎培拉一哭二鬧三上吊,以及使用西方的槓桿試圖撬動北京,我們有不為所動的充足資本。

莫裡森總理近來經常話兩頭說,相信北京已經懶得猜坎培拉究竟是什麼意思了。他們太機會主義了,以野蠻的方式展示傲慢,又可以為追求利益裝得若無其事。莫裡森政府不是一個在對華關係上嚴肅守信的執政團隊,這是中國人的總印象。

相關焦點

  • 印度極端組織號召抵制中國貨 聲稱還要燒雕像
    (原標題:印度組織用喇叭沿街廣播抵制中國貨 還稱要燒雕像)  印度民族主義極端組織RSS附屬的右翼組織Swadeshi Jagran Manch(以下簡稱SJM)發起的反華運動愈演愈烈,7日晚間開一輛鍍金大巴車沿街用大喇叭廣播,稱抵制中國貨將「震動」中國,號召「將中國貨從我們國家趕出去」。
  • 澳政客鼓譟「抵制中國貨」 澳媒列數據發現:註定失敗
    來源:海外網(圖:Getty)海外網12月1日電中澳發生貿易爭端之際,澳大利亞前參議員、極右翼政黨「一國黨」黨魁保琳·漢森(Pauline Hanson)公然鼓譟「抵制中國貨」對此,澳大利亞新聞網12月1日以《為什麼澳大利亞抵制中國貨註定會失敗》為題刊文指出,這種做法將給澳大利亞造成災難性後果。全文摘編如下:在澳中關係陷入緊張之際,漢森關於「抵制中國貨」的言論贏得部分輿論的支持,但這種做法註定要失敗,還會重創澳大利亞自身利益。
  • 印度右翼組織用喇叭沿街廣播抵制中國貨 還稱要燒雕像
    圖片來源:印度《教徒報》網站  海外網8月8日電 印度民族主義極端組織RSS附屬的右翼組織Swadeshi JagranManch(以下簡稱SJM)發起的反華運動愈演愈烈,7日晚間開一輛鍍金大巴車沿街用大喇叭廣播,稱抵制中國貨將
  • 澳政客呼籲抵制中國貨,自己人急了:將對澳產生毀滅性影響
    但澳大利亞國內一些政客為謀取政治私利,無端抹黑中國形象,煽動反華情緒。這些錯誤做法,在損害中澳關係的同時,也給兩國的經貿往來造成嚴重衝擊。遺憾的是,在中澳經貿遇冷的情況下,澳大利亞國內政客不但不反思,反而狂妄地叫囂要抵制中國貨。
  • 多地網警籲抵制死亡遊戲 網友自發組織反藍鯨
    原標題:多地網警籲抵制死亡遊戲 網友自發組織反藍鯨中新網北京5月18日電(湯琪)進群先留個人信息,必須完成50個遊戲任務,最後一個任務是跳樓,拿走你的生命……日前,多家媒體報導稱,一種代號「藍鯨」(Blue Whale)的死亡遊戲出現在中國網際網路平臺上。
  • 馬克龍陷兩大漩渦:伊斯蘭國家抵製法貨 第二波疫情來勢洶洶
    來源:環球網原標題:馬克龍在兩大漩渦中奮戰:多個伊斯蘭國家抵製法貨 、第二波新冠疫情來勢洶洶【環球時報記者 姚蒙 黃培昭 任重】禍不單行。正當法國以每日新增病例一度超過5萬,而被公認為歐洲第二波新冠肺炎疫情的「中心」之時,總統馬克龍公開支持諷刺伊斯蘭教先知漫畫的言論,在伊斯蘭國家引起的反法抗議浪潮也愈演愈烈。
  • 逼迫中國收下澳洲商品?澳議員放出狠話:不配合就等著吃苦頭
    但沒有想到澳方不但沒有自我反省,甚至還要變本加厲,澳議員莫蘭放出狠話:中澳關係緊張之際,中方要是不配合就等著吃苦頭。難道這是在逼迫中國收下澳洲商品?不過,面對莫蘭的警告,澳大利亞自己人都感到無語,表示按照中澳目前的實力差距,一旦爆發戰爭,澳洲肯定是倒黴的一方,莫蘭這麼說是喪失思考能力了嗎?
  • 中使館籲在賴比瑞亞中國公民注意防範拉薩熱疫情
    中使館籲在賴比瑞亞中國公民注意防範拉薩熱疫情
  • 加拿大也「抵制美貨」了?
    由於美國強加給加拿大的鋼鋁關稅,以及川普對加拿大總理的嚴厲措辭,對此感到厭煩和憤怒的加拿大人正在抵制美國產品,轉而購買加拿大產品。   但是想購買本國貨的加拿大人也經常遇到一個難題,什麼樣的商品才算是真正的加拿大製造呢?   The country is the U.S.'s top export market,taking a little more than 18% of all U.S. goods that are sold abroad.
  • 環球社評:中共94年,中國人和世界幾多感慨
    原標題:社評:中共94年,中國人和世界幾多感慨   今天是中國共產黨94歲生日,前些天沒什麼慶祝活動的預告,因此今天很可能是平實的一天。   然而很多中國人都記得今天是黨的生日,網際網路上一定會有人提到它,議論它。畢竟今天幾乎中國的一切都與這個黨的執政有關,七一慶不慶祝,都是中國最重要的紀念日之一。
  • 南仁東:「一口氣」領中國邁向星辰大海
    中新社北京1月16日電 題:南仁東:「一口氣」領中國邁向星辰大海  中新社記者 周欣嬡  「南老最讓我佩服的,就是他那口『民族志氣』,有了這口氣,他仿佛就能踏平一切艱難險阻。」近日,在北京舉行的「2017全球華僑華人年度評選」頒獎典禮現場,中科院科學傳播局局長周德進如是說道。
  • 印度人連在華生產的美國商品都抵制,發源中國的恆河要不要抵制?
    這時候的印度網絡上,各式各樣的印度網民已經開始對中國破口大罵,稱中國這是在「入侵」印度,部分激進的網民更是開始抵制中國的手機APP。這種行為在我們眼中自然是匪夷所思,畢竟比起中國的APP,中國產的手機才是以72%的市場佔有率成為印度手機市場的絕對王者,所以你們不去抵制中國的手機,卻抵制手機裡的APP?
  • 《李頓調查團報告書》對中國抵制日貨運動的認定評析
    簡而言之,日方提交的該報告是為了掩蓋自身侵略行徑,「惡人先告狀」的一紙「狀文」,其內容自然極盡誇張誣枉之能事,不僅對抵制日貨運動進行了所謂的評判,還把1741年發生於廣東的針對荷蘭商船的抵制運動、1898年發生於上海租界的對法抵制運動、1905 年針對美國的抵貨運動一併列出,妄稱中國在抵制外貨問題上「有一貫之傳統」,企圖通過拉攏歐美諸國形成針對中國的「統一戰線」,在外交上陷中國於不利地位。
  • 為什麼霍金要抵制「中國天眼」?
    直到2017年「中國天眼」建成,才終止了阿雷西博望遠鏡的霸主地位。可就在中國天眼建成後,原本可以將人類探索宇宙奧秘的進程向前推進一大步,不曾想卻遭到著名科學家霍金的抵制,這究竟為何?「中國天眼」究竟多強?
  • 駐墨爾本總領館籲中國公民注意極端天氣並妥善應對
    駐墨爾本總領館籲中國公民注意極端天氣並妥善應對
  • 環球社評:美國設「海洋保護區」,但那裡是公海
    原標題:社評:美國設「海洋保護區」,但那裡是公海   歐巴馬政府17日宣布,將在太平洋中部建世界最大的海洋保護區,把目前美國控制島礁周圍8.7萬平方海裡的保護範圍顯著擴大到78.2萬平方海裡,保護區的寬度將向外海延伸到200海裡。美國將禁止在保護區、包括一些偏遠無人居住的島嶼附近海域進行捕魚、能源勘探和其他活動。
  • 峇里島阿貢火山再次噴發 中領館籲中國公民警惕
    中新網4月22日電 據中國駐印度尼西亞登巴薩總領館網站消息,當地時間4月21日18時56分,印尼峇里島東北部的阿貢火山再次噴發,噴出灰柱高達3000米。目前,阿貢火山警戒級別仍為第三級,火山口周圍半徑4公裡內禁止一切活動。
  • 斯裡蘭卡解除緊急狀態 使館籲中國公民繼續注意安全
    斯裡蘭卡解除緊急狀態 使館籲中國公民繼續注意安全 2018-03圖片來源:中國駐斯裡蘭卡大使館網站。  根據斯旅遊部數字,2018年2月,中國已成為斯第一大遊客來源國,佔據斯旅遊市場15%份額。中國駐斯裡蘭卡使館在此提醒旅斯中國公民,謹記「遵紀守法」、「安全第一」原則,以保證旅途愉快、人身安全。
  • 臺大教授論文違反學術倫理 學界籲進一步調查重振聲譽
    臺大教授論文違反學術倫理 學界籲進一步調查重振聲譽 2017-01「違反學術倫理」 學界籲進一步調查重振聲譽  新華社臺北1月15日電(記者吳濟海、胡龍江)備受關注的臺灣大學教授論文造假風波有了最新進展,臺大校方日前公布階段性調查結果,初步認定該校郭明良、查詩婷和林明燦等三人「違反學術倫理」,並向社會各界致歉。
  • 環球社評:被鞭撻的京滬高鐵,應成抽我們的鞭子
    原標題:社評:被鞭撻的京滬高鐵,應成抽我們的鞭子   京滬高鐵公司近日稱,2014年全年京滬高鐵運送旅客超過1億人次,比上年增長27%,客票收入約300億元,按營業稅口徑計算,有望實現利潤12億元。   大工程都要經歷公眾各種意見的洗禮,輿論對高鐵的鞭撻為中國社會徹底補上了這一課。如果說之前輿論對政府主導工程質疑和批評太少的話,那麼各種市場化媒體在「7·23」之後猛踹京滬高鐵,就似乎有了點矯枉過正的「正當性」。至少往好處想,這是說得通的。   然而縱有一千個理由,也不能不說,中國輿論對京滬高鐵以及對國家的整個高鐵計劃還是太狠了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