尾款人:文化符號背後的壓力群體

2021-01-21 清博輿論
秋分時節,清博想和您一起迎接豐收!從2020年9月21日起,我們將向300萬辛苦工作的新媒體人贈送「新媒體管理考核系統」。您能夠藉助系統進行多帳號管理、降本增效、帳號信用評級、智能生成分析報告、全內容深度搜索,完成新媒體矩陣管理考核工作。掃描文末二維碼即可體驗!

編輯/DN


今天你做「尾款人」了嗎?


隨著雙十一購物狂歡節的到來,越來越多的買家由「定金人」變成了「尾款人」。雙十一前先支付定金的消費者,即稱為「定金人」;雙十一的到來,由於支付過定金而不得不支付數額更為龐大的金額的消費者,被稱為「尾款人」。而在今年雙十一的預熱活動中,於11月1日和11月11日分別付過兩次尾款,吃過兩次土的消費者,就變成了「吃圭人「。




所謂「定金一時爽,尾款火葬場」,就是指消費者在支付小額定金後,不得不面對金額龐大的尾款的情況。為了支付尾款,消費者們返貧脫富,雙十一一夜收穫滿滿、錢包空空。於是,伴隨著雙十一購物狂歡節的到來,網友們紛紛發出了「尾款人」的感慨。


清博輿情顯示,自10月20日雙十一預熱活動開始,截至11月12日零點,關於「尾款人」的信息量達2997433條,在此期間,於11月1日和11月11日兩次達到輿情高峰,主要集中在了微博平臺。



關於「尾款人」話題的討論者,以女性居多。而關於「尾款人」話題討論度最高的地域,主要分布在廣東、北京、湖南等地區。



在有關「尾款人」的討論話題中,顯示出了中性和正面的情緒導向,熱議內容主要包括為尾款人加油打氣、尾款人科普向、尾款人惡搞創作幾類內容。






在雙十一狂歡節到來之前,不少商家推出了系列活動,即提前將心儀的商品加入購物車,支付少量定金,就能在雙十一當天支付全款後享受到異於往常的大力度優惠。當雙十一被商業文化賦予消費節日開始,它就脫離了原本的意義,成為了一個刺激消費的「文化符號」,隨著「雙十一」的提及,消費者內心的消費需求點也會隨著活動的預熱而一次次地被刺激。


雙十一商家制定的預熱活動中,關於雙十一購物活動的信息會通過從人際傳播到大眾傳播的全方位覆蓋,這樣的環境使消費者的消費需求隨著潛意識裡的從眾心理被無限放大,為購買的行動塑造了可能。


在定金規則中,將小數目的定金金額與大程度的購買慾相匹配,能在短時間內卸下消費者對於價格的防備心理,在這個過程中,消費者「薅羊毛」的心理會被短時間內放大,直接促成購買行為的產生。



伴隨著尾款日的到來,大量的消費者在網絡中,對比著付定金和付尾款的天壤之別。而在「尾款人差別」的背後,隱藏著的消費者購買願景與實際情況不平衡的尷尬處境。


「尾款人」話題興起之前,伴隨「打工人」興起的「xx人」文化,是對這一境遇最好的詮釋,在新一代年輕人脫離烏託邦,步入社會的過程中,落差感是這一代人最直觀的感悟。相比於腦海中被消費時代刺激產生的需求和欲望,社會的壓力、生活的壓迫才是他們真正擺在面前窘迫。


當青年亞文化與社會現實碰撞,「xx人」的自嘲文化相應興起。在諸如「打工人」、「尾款人」、「吃圭人」這樣的文化符號背後,承載的是比青年群體更為龐大的,各行各業中「壓力人」們的無奈。他們在生活的壓力面前,用這種自嘲的方式,尋求焦慮的緩解、內心的平衡。「xx人」文化符號的塑造過程,反映出的是一個龐大而沉默的社會群體,被看見和被發掘的過程。在繁雜的世事中相互取暖,或許就是指所有「壓力人」在群體自嘲後的群體認同。



「xx人」作為一種文化符號,在疏離的網絡社會中,以一種輕鬆的方式建立起了一個無形的社區環境,通過共鳴的方式,將生活的壓力轉化為動力。這樣的文化符號,給奮鬥在不同領域的「壓力人」們,賦予了一種無形的勇氣。


魯迅說,人類的悲歡並不相通。但是隨著網際網路文化符號的傳播,所有人海裡沉浮的「壓力人」們,或許會在失意中尋到慰藉:在遙遠的某處,是否有人經歷著相同的悲歡。正是出於這一層,無論是何種「xx人」,才擁有了奔赴渺小信仰的真實與偉大。




相關焦點

  • 尾款人是什麼梗 尾款人是什麼意思
    首頁 > 問答 > 關鍵詞 > 尾款人最新資訊 > 正文 尾款人是什麼梗 尾款人是什麼意思
  • 表情符號的設計啟示:面向Z世代群體的流行文化和情感表達方式
    事物的象徵意義源於群體之間互動背後體現的社會共同體規範,人類社會在於外部世界構成關係時,通過具有象徵意義的符號這種特殊的話語體系形成群體共鳴。Z世代作為典型的網際網路原住民,強烈的群體和文化認同訴求為他們的社交空間創造了更多的可能性,Z世代的特立獨行是現實中狹窄社交圈的補充。
  • 「桃花源密碼」是隱藏在中國神秘文化符號背後的絕地探險
    近日,作家何殤的新作《桃花源密碼:海底天宮》經由捧讀文化與河北人民出版社出版。在這部作品中,何殤用故事的形式揭開了中國神話和歷史當中隱藏的文化符號。作為何殤的首部中國文化探險小說,《桃花源密碼:海底天宮》是他正在創作的超級架構「長安未知局」系列的前傳,講述的是隱藏在「桃花源」「長生不老藥」等中國神秘文化符號背後的絕地探險故事。
  • 動漫行業投資策略:從日本動漫看中國盲盒經濟背後文化符號價值
    1、 回顧日本動漫產業發展文化符號帶來精神消費的同時,也帶來衍生品的消費,文化符號與一個國家的經濟發展周期以及用戶的年齡結構及群體規模關係密切;類文化符號產品越多,生命周期越長其對用戶的影響也會越大,進而轉換為商業價值也就越大。
  • 晚安,尾款人!
    ……與之相對應的尾款人也很慘今天給大家帶來打工人和尾款人表情包尾款人表情包-1
  • 「蘭山十大文化符號」新鮮出爐
    大眾網臨沂3月1日訊(記者 鄧夢嬌 通訊員 臧德三 劉昊)近日,一篇關於「蘭山十大文化符號」的信息在蘭山市民的手機上熱傳,甚至在拜年簡訊上也連結了文化符號的內容,一時間引爆了該區對傳統文化的熱議。春節前後,蘭山區通過多個宣傳平臺公布了新評選的「蘭山十大文化符號」,讓這個春節變得更富文化味。
  • 壓力繼電器圖形符號
    打開APP 壓力繼電器圖形符號 發表於 2019-06-28 14:08:39
  • 「群體免疫」爭議背後:還原英國抗疫邏輯
    防疫道路的選擇,不僅僅是政治、制度的體現,也是歷史、社會、文化、價值觀的體現  這幾天網絡上有關英國防疫策略正確與否吵得沸沸揚揚,不少人認為英國政府面對病毒已經投降,打算聽之任之,坐以待斃。   英國到底是不是「0措施」?「群體免疫」究竟靠不靠譜?英國選擇這樣的抗疫模式背後有哪些深層次的原因?
  • 文化記憶的符號機制初論
    內容提要:從符號學的角度來審視文化記憶是明智且自然的選擇,這是研究對象的符號性本質所決定的。為了分析文化記憶的符號機制,本文在前人理論的基礎上對文化記憶的概念加以了界定。文化記憶明確地依賴象徵符號,主要指的是文化記憶載於象徵,即象徵是文化記憶的外在攜帶物和提醒物,實現文化記憶的客觀符號化。
  • 五千年的美學符號——走近神秘三角形文化
    隱藏在科技美學下的神秘三角形文化逐漸進入主流視野!神秘的三角形文明文明二字之重豈能是一個幾何符號名詞能承受的?然而,當我們從形態這一人類感知事物最直接的視角去剖析和感知過往人類文明中的組成元素時會發現,三角形近乎是一種無處不在的存在。
  • 2020藍鯨視界| 別樣雙十一:打工人變尾款人,消費者回歸理性
    過去多年,各電商平臺幾乎都圍繞著「優惠券」、「紅包」、「滿減」等要素來設計「雙十一」的規則,並配以多種兼具遊戲屬性及社交屬性的玩法,試圖以此製造一場全民參與的購物狂歡節,覆蓋更廣泛的消費群體。但隨之而來的,是消費者越來越多的吐槽和調侃。近日,多位消費者向記者指出,最近幾年,雙十一的玩法規則可謂是層出不窮,無論是電商平臺還是店鋪商家,都把簡單的降價促銷做成了堪比奧數的計算題。
  • 學術群體,文化群體,黨錮之禍
    大家好,我是陳中宇,今天來和大家聊一聊文化群體與黨錮之禍。無論是官學還是私學,都在經學大師周圍形成學術群體,漢儒治經特種家法,一種學術受到官方的推崇,這一門派的師生便輝煌起來,師生之間也是人身依附的關係,學術群體遂成為利益群體,學術形成「門閥」,並形成中國特色的「朋黨政治」。東漢以後,這種情況愈演愈烈,上至皇室,下至州郡官員、士人,大多出自名儒之門。
  • 良渚文化的太陽符號
    圖3-1是一件河姆渡文化二期出土的太陽紋象牙碟形器,其五層同心圓和周邊發散的短直線,已經明白無誤地顯示這就是早期人類心目中的太陽。這種以圓和短直線的符號表示太陽的方式在東南沿海各種文化時期都有出現,圖3-2是跨河橋遺址出土的彩陶片,它彩繪的太陽紋圖案也是我國東南地區所見表現太陽崇拜的最早形式之一。
  • 原來石墨烯的作用和功效有這些,尾款人的過冬神器安排上了!
    【天極網IT新聞頻道】最近,「打工人」和「尾款人」的梗一下子火了,如果說打工人的內核是苦中作樂,那麼尾款人就是買中含淚。雙十一付尾款的第一天已經開啟了,付定金時有多瀟灑,付尾款時就有多卑微,這應該是尾款人的真實寫照了吧。看看付完款後的餘額,各位尾款人們只能喝冬天的第一口西北風了。漫漫冬日,尾款人該如何度過呢?
  • 良渚文化典型圖案、符號和文字的演變-1、良渚文化太陽符號的演變
    尋找良渚文化圖案、符號和文字的發展軌跡,把握它們演變的脈絡,對於了解良渚文化在中國文明發展史上的作用和地位,有著十分重要的作用。 1、         良渚文化太陽符號的演變 太陽東升西落,人類從它誕生之日起就被太陽的光輝籠罩,人類的生活、耕作無不與太陽相關,因此,在所有原始人類的最初記憶中,無論是塗抹、巖畫、刻畫、雕塑或者符號和文字,都深深地留下了太陽的痕跡,良渚文化現存發現的和太陽相關的圖案、符號和文字
  • 符號學作為一種形式文化理論:四十年發展回顧
    內容提要:從形式討論出發,探討作品背後的社會文化運作,這是許多文學與文化批評者樂於使用的學理途徑。符號學是形式論發展到今日的主要形態,符號學在中國繁榮,一個重要原因是因為中國有著豐富的符號思想遺產。
  • 近百萬市民「尋找」 這50個城市文化符號「最青島」
    50個「最青島」文化符號出爐,彰顯最具青島地域文化特色的精神氣質。  有歷史、有故事、有溫度的符號「最青島」  關於評選的標準和尺度,參加終評的專家代表都給出了各自的見解。山東省民間文藝家協會顧問郭泮溪認為:每個地區都有自己的文化符號,評選出的文化符號必須貼近群眾、要有歷史感,更要具有文化的屬性和氣質。
  • 根元諮詢聯合創始人任雪涵:以中國文化符號重構品牌
    12月20日舉行的2020中國品牌價值管理論壇上,根元諮詢聯合創始人、董事總經理任雪涵在演講時說,國貨、國潮、國風,這三個詞代表了三種不同的力量,正在用中國的文化符號改造我們的時代。任雪涵說,這兩年非常熱的國潮國貨或者中國文化的跨界玩法當中,哪些是長紅、哪些是網紅,網紅和長紅之間有哪些不同?
  • 臺灣「獨」派想廢注音符號 背後有大秘密
    臺南市立法委員葉宜津提出廢除「注音符號」的主張。民進黨臺南市長初選參選人、現任該黨「立委」葉宜津日前提議應該廢止用注音符號來學語文,改用羅馬拼音以利「與國際接軌」。這些候選人為了贏得初選,各種奇怪的意見層出不窮,不過,最值得注意的就是民進黨臺南市「立法委員」葉宜津提出的廢除注音符號的主張。臺南是「獨」派的重鎮,葉宜津提出這樣的主張,顯然是想要爭取「獨」派選民的認同。葉宜津主張廢除注音符號並改用與國際接軌的羅馬拼音,這樣的說法不僅沒有說服力,也隱藏了可能不為人知的秘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