省級科研事業單位將分類開展績效評價!具體分為這三類……

2020-12-04 四川在線

四川省分這三類來開展省級科研事業單位績效評價

四川在線消息(記者 熊筱偉)為充分發揮科研機構的活力,省政府辦公廳近日印發《四川省深化省級科研機構評估改革實施方案》(簡稱《方案》)。

《方案》明確,開展省級科研機構評估的對象包括省級科研事業單位、省級科技創新基地。

針對省級科研事業單位,《方案》提出要依據章程開展省級科研事業單位評估,包括推動省級科研事業單位章程制定,保障省級科研事業單位法人自主權,強化省級科研事業單位法人責任;分類開展省級科研事業單位績效評價,包括分類(基礎前沿研究、公益性研究、應用技術研發)開展績效評價,建立中長期績效評價制度,以五年為評價周期,加強績效評價結果運用;有序實施省級科研事業單位評估改革,包括確定評估範圍,由省科技廳會同省委編辦共同核定和發布省級科研院所名單,制定科研事業單位章程,協同推進績效評價,鼓勵開展改革試點。

針對省級科技創新基地,《方案》要求完善省級科技創新基地評價考核體系,包括確定合理的評價方式和標準;建立與評價結果掛鈎的動態管理機制。

相關焦點

  • 省級科研事業單位績效評價將分三類
    《四川省深化省級科研機構評估改革實施方案》。《方案》明確,開展省級科研機構評估的對象包括省級科研事業單位、省級科技創新基地。針對省級科研事業單位,《方案》提出要依據章程開展省級科研事業單位評估,包括推動章程制定,保障法人自主權,強化法人責任;分類開展省級科研事業單位績效評價,包括分類(基礎前沿研究、公益性研究、應用技術研發)開展績效評價,建立中長期績效評價制度,以五年為評價周期,加強績效評價結果運用;有序實施省級科研事業單位評估改革,包括確定評估範圍,由省科技廳會同省委編辦共同核定和發布省級科研院所名單
  • 市委編辦紮實開展2020年度市級事業單位績效評估現場考評工作
    市委編辦紮實開展2020年度市級事業單位績效評估現場考評工作 恢復窄屏 發布時間:2020-11-27 17:42
  • 雲南出臺政府購買服務第三方績效評價實施意見
    近年來,雲南省財政廳積極探索開展政府購買服務第三方績效評價工作,先後選取省環保廳省級審批建設項目環評技術評估、省文化廳公共文化惠民演出、省殘聯殘疾人託養3個政府購買服務項目,開展了第三方績效評價試點。近日,在認真總結試點經驗和借鑑上海財經大學、雲南大學相關課題研究成果的基礎上,雲南省財政廳制定出臺《關於推進政府購買服務第三方績效評價工作的實施意見》。
  • 長島縣編辦在推進事業單位分類改革上下功夫 激發事業單位內生動力...
    以事業單位業務範圍清單化工作為切入點,按照「政事分開、權責一致」原則,進一步釐清政府部門與事業單位、事業單位與市場和社會組織的關係,對事業單位職責任務和業務範圍重新梳理核定,將事業單位承擔的行政職能「回歸」行政機關,剝離事業單位生產經營職能,強化事業單位公益服務職能,促進事業單位依法依規運行。二是激活潛能,在優化配置上下功夫。
  • 分類推進事業單位改革的指導意見
    在清理規範基礎上,按照社會功能將現有事業單位劃分為承擔行政職能、從事生產經營活動和從事公益服務三個類別。對承擔行政職能的,逐步將其行政職能劃歸行政機構或轉為行政機構;對從事生產經營活動的,逐步將其轉為企業;對從事公益服務的,繼續將其保留在事業單位序列、強化其公益屬性。今後,不再批准設立承擔行政職能的事業單位和從事生產經營活動的事業單位。  9.細分從事公益服務的事業單位。
  • 事業單位改革:2020年前這些單位將全部轉為企業
    事業單位分類即將完成,不同類型的事業單位人員出路不同。關係到3000萬在職職工事業單位是如何分類的?2)對於部分承擔行政職能的事業單位,如果將屬於政府的職能劃歸行政機構後,任務不足的事業單位予以撤銷或併入其他事業單位,其人員也隨之分流。這類事業單位職能任務:漁政(漁港)監督管理,海事和航運管理(港口管理),公路行政管 理,道路運輸管理,動物衛生監督,移民管理,文物管理。
  • 《台州市市級項目支出績效評價管理辦法》政策解讀
    政策原文>>根據《台州市人民政府辦公室關於做好行政規範性文件政策解讀工作的通知》要求,現將市財政局印發的《台州市市級項目支出績效評價管理辦法》(以下簡稱《辦法》)有關政策解讀如下:一、制定背景近年來,按照黨的十九大「關於全面實施績效管理」的決策部署和預算法等要求
  • 高校SCI論文獎勵政策受質疑,科研績效該如何評價?
    理性認識和踐行科研績效激勵指導政策 作者 | 馬軍 今年年初,教育部和科技部下發了系列學術評價政策。 引用多只是表面這個話題研究的人比較多,更多的人能順著這個話題繼續開展研究和發表論文而已。任何人的一篇論文不能代表一個期刊,就像一個集體裡個體差異性還是非常大的。 目前的科技成果評價如基金申請,科技獎勵申報都推行代表作。有的地方要求提供5篇代表作,有的要求提供10篇甚至15篇代表作。
  • 科研績效該如何評價
    今年年初,教育部和科技部下發了系列學術評價政策。7月末,科技部再次下發指導文件《自然科學基金委關於進一步壓實國家科技計劃(專項、基金等)任務承擔單位科研作風學風和科研誠信主體責任的通知》。從這些文件出臺後引發的反應來看,管理人員和一線科研人員對於所謂的SCI論文的作用,以及是否該給SCI論文獎勵的爭議不少。
  • 事業單位,尤其是教師的績效工資發放,大家意見較大,如何解決
    事業單位人員每月是要扣績效工資的,這個大家都知道。但扣完以後,怎麼發放,是大家最為關心的,也是非議最大的。一般事業單位,比如直屬、局屬的管理類事業單位,扣績效工資也就是個程序,每月都扣,扣半年集中發放,一分不多,一分不少,和考核無關。
  • 自然資源部:國土空間規劃按層級內容分為「五級三類」
    莊少勤指出,具體可以這樣分,從規劃運行方面來看,我們可以把規劃體系分為四個子體系:按照規劃流程可以分成規劃編制審批體系、規劃實施監督體系,從支撐規劃運行角度有兩個技術性體系,一是法規政策體系,二是技術標準體系。這四個子體系共同構成國土空間規劃體系。跟以往的規劃體系相比,我認為一方面是著力改善了大家比較關注的規劃編制審批的環節,同時特別加強了規劃的實施監督。
  • 國家衛生健康委發文,這類醫療機構績效變了
    考核指標:一個原則,四個方面為保障績效考核的可比性和針對性,在延續三級公立醫院績效考核指標體系框架的基礎上,根據二級公立醫院實際,按照「採集為主、填報為輔」的原則,形成二級公立醫院績效考核指標體系,具體包括醫療質量、運營效率、持續發展、滿意度評價等4個方面。國家衛健委制定《指標》供各地使用,同時確定部分指標作為國家監測指標。
  • 國家將擴大科研自主權
    堅持和加強黨對高校和科研院所的全面領導,牢記國家使命,堅持國家目標導向,充分利用國家賦予的職責權限組織開展工作,積極承擔重大科研任務,將單位發展融入國家發展大局,在服務國家目標過程中實現自身可持續發展。堅持統一要求與分類施策相協調。
  • 大學、科研院所、企業、事業單位都不像…山東建「四不像」產研院...
    ·產研院為不納入編制管理的獨立法人事業單位,無主管部門,無行政級別,實行企業化管理、市場化運營;·可自主開展職稱評審、證書發放和評審結果使用,省內高校、科研院所認可產研院的職稱評審結果;·產研院專業研究所取得的科技成果,歸專業研究所所有,轉化收益自行處置。
  • 破「SCI至上」後,科研評價體系如何立
    破除論文「SCI至上」,是將科技創新活動從追求數量轉變為追求質量的重要舉措,對打破科技創新中的功利主義和急功近利,去除學術泡沫,塑造踏實創新的優良氛圍,將產生深遠的影響。近日,教育部、科技部印發《關於規範高等學校SCI論文相關指標使用 樹立正確評價導向的若干意見》(以下簡稱《若干意見》),在破除論文「SCI至上」、優化學術生態方面,提出了十條具體意見。
  • 事業單位的七大變化,未來三年內將影響上千萬職工
    事業單位是很多人的選擇,關於事業單位改革也一直都是大家關注的焦點,事業單位改革之風早已颳起。之前,我國的事業單位的主要工作任務是:承擔行政職責、從事生產經營活動、從事公益服務。公益類事業單位的改革分為公益一類、公益二類。這麼大的改革肯定會影響很多事業單位的工作人員的,尤其在事業單位改革後人們更是為自己的工資待遇憂心。
  • 省委辦公廳省政府辦公廳印發分類推進人才評價機制改革工作六個...
    要深入開展調查研究,制定具體實施方案,細化實化量化任務舉措,確保改革工作順利開展。各地組織部門要會同有關部門建立會商機制,不定期組織召開工作調度會,加強統籌協調,強化面上指導,及時了解掌握工作進展情況,共同研究解決遇到的難點問題,確保改革有序推進、落地見效。
  • 關於開展2020年度機關績效考評社會評價的公告
    >2020年11月27日 08:19 來源:廣西新聞網-廣西日報 編輯:潘曉明 為了解社會公眾對各設區市、自治區直屬機關完成年度任務、履行職責情況的滿意度,自治區績效考評領導小組辦公室委託自治區社情民意調查機構
  • 事業單位迎來「新變化」,三類教師將漲薪,同時還有個「好消息」
    教師這個行業一直都是人們比較羨慕的工作崗位,而且有很多的學生在很小的時候,就夢想自己長大後成為一名教師,在前段時間,事業單位迎來「新變化」,這三類教師將漲薪,並且還有一個「好消息」。事業單位迎來「新變化」,三類教師將漲薪在前一段時間,教育部發布了一項關於教師漲薪資的通知,通知裡表示,要求各個地區都要提高義務教育階段教師的薪資,將要把教師的薪資漲到與當地公務員持平。
  • 我國將建立更加科學健全的教育評價體系
    各級黨委和政府要堅持正確政績觀,不得下達升學指標或以中高考升學率考核下一級黨委和政府、教育部門、學校和教師,不得將升學率與學校工程項目、經費分配、評優評先等掛鈎,不得通過任何形式以中高考成績為標準獎勵教師和學生,嚴禁公布、宣傳、炒作中高考「狀元」和升學率。對教育生態問題突出、造成嚴重社會影響的,依規依法問責追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