漲知識|上海一醫院輪椅「親上」核磁共振儀,原理是什麼?

2021-01-07 澎湃新聞
漲知識|上海一醫院輪椅「親上」核磁共振儀,原理是什麼?

澎湃新聞記者 陳斯斯

2016-07-06 16:49 來源:澎湃新聞

上海肺科醫院核磁共振室內,一臺輪椅「親吻」上了核磁共振儀。

「就如家裡的微波爐裡不能放金屬調羹一樣,鐵磁性物品是絕對禁止進入磁共振檢查室的。強大的磁性會讓金屬物品『發狂』。」上海交大醫學院附屬瑞金醫院醫務處處長、放射科副主任醫師陸勇告訴澎湃新聞記者。

7月4日,上海市肺科醫院核磁共振室內,一臺輪椅「親吻」上了核磁共振儀,網傳儀器修理費初步預測要300萬元。對此,院方向澎湃新聞記者表示,根據檢測結果,儀器的核心部件並沒有受到影響。對於維修費要300萬元的說法,院方予以否認。

澎湃新聞記者從院方獲悉,事發時患者已完成檢查,當時等候檢查的患者較多,患者家屬一時心急將其從檢查室內接出而把輪椅推進了檢查室。由於核磁共振儀當時處於待機狀態,仍具磁性,因此金屬制輪椅被迅速被吸附到儀器上。事發後,患者並未受傷,醫院保安也及時對現場進行了處理。不過,為了安全起見,醫院當天停止了這臺儀器的檢查工作並於7月5日對儀器進行了維修和檢測。根據檢測結果,儀器的核心部件並沒有受到影響,醫院也沒有要求家屬對此作出任何賠償。這臺核磁共振儀最快6日就可投入使用。

核磁共振儀為何有那麼強的吸力?

據上海交大醫學院附屬瑞金醫院醫務處處長、放射科副主任醫師陸勇介紹,

磁共振成像的原理就是中學物理課本講的法拉第定律

,導電線圈可產生磁場。人體在磁場裡面,就會有一部分原子和外界磁場的脈衝磁信號產生「共鳴」,被接收器的「千裡耳」聽到。計算機對微弱的共振信號進行後處理,就產生了黑白分明、精細複雜的人體解剖圖像。

「磁共振能精緻地繪出人體的細微結構,而且沒有電離輻射,對任何嬌嫩的人體組織都不會有傷害,所以磁共振能看到肚子裡寶寶甜美的睡容。」陸勇說。

然而,磁共振在幾乎無所不能的同時,卻非常害怕被傷害。「就如家裡的微波爐裡不能放金屬調羹一樣,鐵磁性物品是絕對禁止進入磁共振檢查室的。強大的磁性會讓金屬物品發狂,一枚小小的硬幣會像子彈一樣飛起來,更不用說輪椅、輸液架和手推車了。還有,強磁場會讓信用卡消磁,眼鏡架子變形,心臟起搏器失效,神經電極繞彎彎。」陸勇告訴澎湃新聞記者。

目前,瑞金醫院放射科通過大量研究和臨床實踐證實,人工關節等鈦和鈷鉻鉬合金材質的骨科金屬植入物不僅在磁共振裡是安全的,而且磁共振還能專門針對關節假體進行評估,發現很多引起手術後疼痛的原因,這一成果已在全國範圍內推廣,推翻了金屬不能進磁共振的既定結論。

(本文來自澎湃新聞,更多原創資訊請下載「澎湃新聞」APP)

關鍵詞 >> 物理學,核磁共振儀,輪椅,法拉第定律

相關推薦

評論(28)

相關焦點

  • 調查| 家屬把輪椅推進核磁共振室導致儀器受損要賠300萬?醫院回應...
    調查 | 家屬把輪椅推進核磁共振室導致儀器受損要賠300萬?醫院回應...... 原標題:  前天,網上曝出上海肺科醫院核磁共振室內發生「驚人一幕」,一臺輪椅「親吻」上了核磁共振儀,導致核磁共振儀損壞。
  • 核磁共振的原理是什麼?接地氣的回答在這兒!
    網絡圖,輪椅被核磁共振緊緊吸住「輪椅『親上』核磁共振儀」的新聞,不知道大伙兒還記不記得。
  • 「共享經濟」多樣化:共享輪椅入院 患者醫院雙贏?
    「費用將全部用在輪椅的生產、日常維護、清潔消毒等持續性工作上,以保障項目的基本運營。」醫院方負責人稱:「共享輪椅收取適當費用,也可避免部分人長期無故佔用共享輪椅,防止公共資源被不當利用或流失的情況出現。」  而在服務方面,該負責人表示:「過去借一輛輪椅,需要家屬到前臺或諮詢處完成繳納押金、登記個人信息等環節,然後還要等前臺負責人去開鎖、拿車,不僅耗時還增加勞動力。」
  • ...美時 射頻線圈 超導線圈 我國醫療 技術 磁共振成像 核磁共振儀...
    東方網8月8日消息:核磁共振儀成像質量提高200%-500%、價格降低30%-50%……總部位於上海的美時醫療技術公司(簡稱「美時醫療」)憑藉高溫超導磁共振線圈技術,實現了核磁共振醫療設備的技術革新,打破了國外產品的壟斷。
  • 盧女士及八旬老母來滬看病,上車時被輪椅「夾」到很著急,駕駛員...
    今天下午,盧女士冒著細密的小雨,特意趕到946路萬源路終點站,親手送上感謝信,向幫助過她的946路駕駛員表示感謝。就在本周,盧女士帶著年近八旬的老母親來上海就醫。因為隨身攜帶輪椅,又逢陰雨連綿的天氣,這給獨自帶著母親看病的盧女士帶來許多不便。沒想到第一天去醫院,她們就感受到來自公交人的暖暖關愛。
  • 輪椅行業怎麼樣,輪椅行業市場有淡季嗎?
    普通輪椅一般由可摺疊框架、前後車輪、左右護膝和腳踏板、左右可拆卸扶手、把手剎車裝置、座椅、靠背有醫學影像資料袋、便盆,接尿袋掛鈎、電動站立等部分組成。手搖輪椅在普通輪椅基礎上,增加手搖裝置。電動輪椅在普通輪椅基礎上,增加電子助力系統,減輕了使用者的體力消耗。智能輪椅在電動輪椅的基礎上,增加了定位移動、站立移動、遙控移動以及相關網際網路+輔助生活。
  • 法瑞納花粉醫院共享掃碼輪椅-替院方解決麻煩事!
    法瑞納花粉醫院共享掃碼輪椅-替院方解決麻煩事! 作為醫療器械裡的輪椅這一物件,從之前的未曾關注到現如今的大力進駐醫院,輪椅的作用也愈加明顯,為殘疾人士提供幫助,為中老年患者提供醫療代步工具,為孕婦,為身體不適患者等等,輪椅都在做著巨大的貢獻。
  • 漲知識!農產品中的「三品一標」到底是什麼
    漲知識!農產品中的「三品一標」到底是什麼 2020-11-19 17:23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智能輪椅上傳感器的綜合應用
    智能輪椅如今社會不是什麼新鮮的設備了。所謂的智能就是集合了多種傳感器的數據採集,整合數據採集系統對輪椅的控制,能讓使用者更加方便的去使用。智能的數據採集歸功傳感器的性能特徵,在複雜的環境下能有效的獲取信息。
  • 做磁共振該留意什麼?不注意3點,醫生警告:或會變成植物人
    我們去醫院為自己的健康尋求安全保證,卻同樣也不能忽視檢查流程出現的安全問題。今天,我們就來說一說核磁共振存在的安全隱患,以及做核磁共振的時候需要注意什麼。核磁共振具有無輻射損傷、軟組織解析度高、可以進行多參數成像、可以多平面成像等優點,對病變的檢出更加敏感,診斷更加準確,所以它被用於各種疑難雜症的檢查。
  • 巨鹿輪椅上的「發明家」
    此時,他正坐在輪椅上,穿著皮圍裙,帶著焊帽,在窗前的電焊機前工作。閃爍的電焊火花,把他的臉照得一明一暗。▲圖為閆西博和他發明的輪椅車頭。今年37歲的閆西博,在2003年由於交通意外造成高位截癱,生活從此離不開輪椅。
  • 冰城「霍金」 輪椅上完成博士答辯
    工作之餘,馬超攻讀了哈爾濱工業大學計算機應用技術專業的博士研究生,「我希望能夠虔誠地追尋知識,通過言傳身教,用這份對科學的誠心去影響自己的學生。」馬超期待著博士畢業後,能夠更好地教書育人,也可以為家庭帶來更多幸福。但是,2018年4月11日,一場突如其來的變故給這個家庭帶來重創。
  • 輪椅上的傳奇科學家——史蒂芬·霍金
    尤其是「輪椅上的科學大師」、著名的英國理論物理學家史蒂芬·霍金即將到來的消息,更是引來專業人士、在校學生、新聞傳媒以及普通市民們無盡的盼望和猜想。  大多數人是從暢銷的科普書籍《時間簡史》開始了解霍金的,他被認為是繼愛因斯坦之後最傑出的理論物理學家。撰寫於1988年的《時間簡史》,迄今已被譯成30多種語言,在全世界發行超過2500萬冊。人們也從書上熟悉了霍金坐在輪椅上特殊的形象。
  • 漲知識了!公交車座椅上挖個洞,是為了省錢嗎?
    漲知識了!公交車座椅上挖個洞,是為了省錢嗎? 洞的大小 基本上剛好夠一個手指頭穿過 那麼這個洞到底有什麼用呢
  • 共享輪椅,花粉共享輪椅完善醫療機構輪椅設施的參與者
    作為公共醫療機構,醫院的存在為人民解決了許多身體及生理上的疾病,醫院醫療設施的不斷完善也正在促使著醫療水平的不斷提升,但同時也有一部分基礎設施也正待完善,比如說共享輪椅設施。輪椅是醫院裡容易被忽略的一環,可又是重要的一個因素,對於一些手術後康復期病患來說,輪椅是他們替代步行的工具,對於身體不適去醫院看病的人來說,輪椅是他們通往看護區的有效工具,而往往醫院內由於空間、管理、人員看護等許多因素,往往卻沒得到很大的普及程度。
  • 漲知識|上海百歲浙江路橋的魚腹式外形有什麼稀奇之處?
    漲知識|上海百歲浙江路橋的魚腹式外形有什麼稀奇之處?       5月29日整體移動的上海百歲老橋浙江路橋是國內僅有、世界上也不多的魚腹式鋼桁架簡支梁。       上海市政設計總院大橋院副總工程師陳亮告訴澎湃新聞(www.thepaper.cn)記者,浙江路橋和知名更高的外白渡橋年齡相近,橋型相似,可謂蘇州河上的「姐妹橋」。
  • 輪椅上的霍金,究竟是悲劇而智慧的典型,還是用病症炒作的騙子?
    輪椅上的霍金,究竟是悲劇而智慧的典型,還是用病症炒作的騙子?西方物理學界有個牛人,在輪椅上熬過半生,成就卓著,生榮死哀,最後被葬在了牛頓墓旁,沒錯,他叫霍金,《時間簡史》的作者。那麼,他的病和他後來躺輪椅上口歪眼斜的形象只是他公眾名聲的一道光環?不,恰恰相反,縱觀其一生,恰恰是病魔成就了霍金!
  • 98歲老友坐輪椅送別北京醫院名譽院長吳蔚然
    信息 98歲老友坐輪椅送別北京醫院名譽院長吳蔚然 2016-08-14 15:31:35來源:北京晚報作者:${中新記者姓名
  • 漲知識|火電廠的發電原理與智慧轉型
    漲知識|火電廠的發電原理與智慧轉型 2020-10-08 15:03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