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家統計局:中國農民工達2.8億人 月均收入3485元

2021-01-10 央視網
國家統計局:中國農民工達2.8億人 月均收入3485元

原標題:

  人民網北京4月27日電 (董菁)4月27日,國家統計局網站發布2017年農民工監測調查報告。數據顯示,2017年農民工總量達到28652萬人,比上年增加481萬人,增長1.7%,增速比上年提高0.2個百分點。農民工月均收入3485元,比上年增加210元,增長6.4%,增速比上年回落0.2個百分點。

  農民工總量繼續增加 外出和本地農民工雙增長

  報告稱,2017年農民工總量達到28652萬人,比上年增加481萬人,增長1.7%,增速比上年提高0.2個百分點。在農民工總量中,外出農民工17185萬人,比上年增加251萬人,增長1.5%,增速較上年提高1.2個百分點;本地農民工11467萬人,比上年增加230萬人,增長2.0%,增速仍快於外出農民工增速。在外出農民工中,進城農民工13710萬人,比上年增加125萬人,增長0.9%。

  農民工總量及增速。

  在外出農民工中,省內流動農民工9510萬人,比上年增加242萬人,增長2.6%,佔外出農民工的55.3%,比上年提高0.6個百分點,自2014年以來佔比逐年提高。新增外出農民工主要在省內流動,省內流動農民工增量佔外出農民工增量的96.4%。分區域看,東部地區省內流動的農民工佔82.5%,比上年提高0.3個百分點;中部地區省內流動的農民工佔38.7%,比上年提高0.7個百分點;西部地區省內流動的農民工佔49%,比上年提高1.2個百分點;東北地區省內流動的農民工佔76.4%,比上年下降0.7個百分點。

  2017年外出農民工地區分布及構成。

  從輸出地看,東部地區農民工10430萬人,比上年增加30萬人,增長0.3%,佔農民工總量的36.4%;中部地區農民工9450萬人,比上年增加171萬人,增長1.8%,佔農民工總量的33%;西部地區農民工7814萬人,比上年增加251萬人,增長3.3%,佔農民工總量的27.3%;東北地區農民工958萬人,比上年增加29萬人,增長3.1%,佔農民工總量的3.3%。西部地區農民工人數增長明顯快於其他地區,西部地區農民工增量佔新增農民工的52.2%。

  輸出地和輸入地農民工的區域分布。

  從輸入地看,在東部地區務工農民工15993萬人,比上年增加33萬人,增長0.2%,佔農民工總量的55.8%;在中部地區務工農民工5912萬人,比上年增加166萬人,增長2.9%,佔農民工總量的20.6%;在西部地區務工農民工5754萬人,比上年增加270萬人,增長4.9%,佔農民工總量的20.1%;在東北地區務工農民工914萬人,比上年增加10萬人,增長1.1%,佔農民工總量的3.2%。

  從重點地區看,在京津冀地區務工的農民工2215萬人,比上年增加72萬人,增長3.3%;在長三角地區務工的農民工5387萬人,比上年增加78萬人,增長1.5%;在珠三角地區務工的農民工4722萬人,比上年減少45萬人,下降0.9%。

  農民工月均收入平穩增長 西部地區增長最快

  報告稱,2017年,農民工月均收入保持平穩增長。農民工月均收入3485元,比上年增加210元,增長6.4%,增速比上年回落0.2個百分點。分行業看,製造業,住宿和餐飲業,居民服務、修理和其他服務業收入增速分別比上年回落2.4、0.4和0.1個百分點;建築業,批發和零售業,交通運輸、倉儲和郵政業農民工月均收入增速分別比上年提高1.2、2.9和1.0個百分點。

  分行業農民工月均收入及增速。

  另外,外出務工農民工月均收入高於本地農民工。外出務工農民工月均收入3805元,比上年增加233元,增長6.5%;本地務工農民工月均收入3173元,比上年增加188元,增長6.3%。外出務工農民工月均收入比本地務工農民工多632元,高20%,增速比本地務工農民工高0.2個百分點。

  報告稱,按照區域來看,西部地區農民工月均收入增長最快。在東部地區務工的農民工月均收入3677元,比上年增加223元,增長6.4%;在中部地區務工的農民工月均收入3331元,比上年增加199元,增長6.4%;在西部地區務工的農民工月均收入3350元,比上年增加233元,增長7.5%;在東北地區務工的農民工月均收入3254元,比上年增加191元,增長6.2%。在西部地區務工的農民工月均收入增速分別比在東部、中部和東北地區務工的農民工高1.1、1.1和1.3個百分點。

相關焦點

  • 較較真兒,扒一扒《月收入不足千元,這6億人都在哪》這篇文章
    我的觀點是總理說的」6億人月均收入也就是1000元的意思,應該是中國收入最低的6億中低收入人口的平均收入,大概處於1000元左右的水平。」 而不是有6億人的收入都低於1000元。中等偏下戶的月均收入1315元,而不是中等偏下戶所有人的月均收入都低於1315元,這是一個基本概念性錯誤。假設中等偏下戶這20%的群體的月收入中位數和月收入均值一致,應該是有30%的人口,也就是4.2億人的收入低於1315元,而不是5.6億人低於1315元。
  • 中國14億人,月收入超5000元的有多少?一份數據「透露」了答案
    事實是,由於我們國家東西部的發展還不均衡,拿到5000元工資的人都是少數。在剛過去的2020年,有關我國有6億人口月收入1000元,甚至成為了熱門話題。這並不少聳人聽聞的話題,因為很多老弱婦幼、農村人口都可能只有這樣的收入。根據2019年末的數據,我國的總人口超過14.億,其中有超過5億的人口常住鄉村。相比之下,農村常住人口的收入是比城市常住人口少很多的。
  • 統計局官員撰文釋疑基尼係數:因農民工歸類不明
    中國人民大學經濟學院副院長劉元春表示,公布調查樣本和原始數據,會更加科學和有可信度。  王萍萍昨日介紹說,根據各國通行做法,國家統計局使用全國城鄉住戶收支抽樣調查數據作為計算基尼係數的基礎。  2012年12月前,全國城鄉住戶收支調查共有14萬戶調查樣本。其中,農村住戶調查樣本7.4萬戶;城鎮住戶調查樣本6.6萬戶。
  • 中國總人口已達14億,月收入過萬的到底有多少?真實數據來了
    中國人的真實收入有多少? 國家統計局的數據顯示,截至到2019年末,中國大陸總人口超過了14億,但實際上勞動人口大概在8.9億左右,也就是說還有5.1億人是不工作的,主要包括老人和小孩。那麼這些勞動人口的收入有多少呢?
  • 中國14億人口,只有6500多萬人交稅,這3大群體不交稅?有你嗎?
    2019年,全國稅收收入157992億元,這其中大部分稅收收入來自企業,特別是大型的國企。比如中國菸草,一直被認為是最賺錢的企業,2019年利稅總額達1.17萬億。一家企業就貢獻了7.4%的稅收,可見企業的稅收佔比最多。
  • 國家統計局:月收入2000-5000元為中等收入群體
    中新社記者 任東 攝中新網客戶端1月25日電 (李金磊)國家統計局25日公布2018年全國時間利用調查公報,中等收入群體就業工作時間最長,就業工作時間為7小時51分鐘。對於劃分標準,國家統計局指出,低收入群體是指調查對象月收入在2000元以下的群體;中等收入群體是指月收入在2000-5000元;較高收入群體是指月收入在5000-10000元;高收入群體是指月收入在1萬元以上。
  • 中國14億人,月收入超5000元的有多少?幾組數據「透露」答案
    可能在很多人看來,月收入超5000元根本不算什麼,大概低於5000元工資的人,不是剛從學校畢業的實習生,就是保安、保潔員了,就連外賣小哥的月收入都達到了7-8000千元。而每個月工資在3000元至4500元、4500元至6000元,分別佔到20.8%和19.7%。也就是說,如果你能拿到5000元的工資,那麼基本上可以超過50%的群體。而像經濟較為發達的深圳尚且如此,而其他經濟欠發達地區拿5000元以下工資的人,肯定比例還會低很多。
  • 統計局公布基尼指數算法 稱難統計稅外收入
    以下是國家統計局全文:凡個人署名文章,均不代表國家統計局觀點,作者文責自負。轉載或引用時務請遵守本網「版權聲明」。國家統計局住戶調查辦公室主任 王萍萍一、基尼係數的含義、方法及相關問題基尼係數是衡量居民間收入差距的綜合指標。
  • 國家統計局解讀2018年中國創新指數
    2018年中國創新指數突破200,比上年增長8.6%——國家統計局社科文司首席統計師鄧永旭解讀2018年中國創新指數日前,國家統計局發布了2018年中國創新指數測算結果,國家統計局社科文司首席統計師鄧永旭就2018年中國創新指數的發展特點進行了解讀。
  • 國家統計局信息公開
    全國人戶分離的人口[9]2.80億人,其中流動人口[10]2.36億人。全國農民工人均月收入3962元,比上年增長6.5%。   [12]年度農民工數量包括年內在本鄉鎮以外從業6個月及以上的外出農民工和在本鄉鎮內從事非農產業6個月及以上的本地農民工。
  • 國家統計局公布基尼係數數據來源和測算方法
    國家統計局公布基尼係數數據來源和測算方法 原標題 [國家統計局公布基尼係數數據來源和測算方法]
  • 國家統計局1日公布基尼係數數據來源和測算方法
    新華社北京2月1日電  繼1月18日公布2003年至2012年基尼係數之後,國家統計局1日在其官方網站公布了基尼係數的數據來源和測算方法。    國家統計局住戶調查辦公室主任王萍萍撰文指出,根據各國通行做法,國家統計局使用全國城鄉住戶收支抽樣調查數據作為計算基尼係數的基礎。
  • 新生代農民工工作生活特徵分析——基於2019年北京農民工市民化...
    同1980年以前出生的老一代農民工相比,新生代農民工受教育水平普遍較高,從學校畢業後直接進入城市,沒有從事農業的經驗,對農村和土地不熟悉,嚮往融入城市,享受城市的便利生活。比老一代農民工更注重工作環境和權益保障。  為了解外來農民工就業生活和社會融入情況,國家統計局北京調查總隊在全市範圍內開展了農民工市民化進程動態監測調查。
  • 人口14億, 月收入過萬的人有多少! 「答案」說出來你可能不信
    根據之前北師大發布的數據顯示,我國月收入在1萬至2萬之間的有784萬人;月收入2萬以上的有70萬人,兩者加起來為854萬人。不過,這只是網絡統計的,不能代表真實數據。  我們再看一組數據,在2018年的時候,我國實施了新的個人徵收所得稅方案,個人所得稅徵收點調為5000元起步。
  • 統計局住戶調查辦主任詳解居民收入基尼係數測算(組圖)
    中新網2月1日電 國家統計局網站今日發布統計局住戶調查辦公室主任王萍萍的署名文章《關於我國居民收入基尼係數測算的幾個問題》。  國際上並沒有一個組織或教科書給出最適合的基尼係數標準,但有不少人認為基尼係數小於0.2時,居民收入過於平均,0.2-0.3之間時較為平均,0.3-0.4之間時比較合理,0.4-0.5時差距過大,大於0.5時差距懸殊。通常而言,與面積或人口較小的國家相比,地域遼闊、人口眾多和自然環境差異較大國家的基尼係數會高一些。
  • 中國網民,地球上收入最高群體?一場8億人共同營造的網際網路騙局
    網際網路總是給人以錯覺,似乎學歷人均985,月入過萬都算窮。怎麼統計出來,就成了9成都沒讀本科,7成月入不足五千呢?但實際上,據國家統計局最新數據,2018年全國大專及以上受教育程度人口,一共佔總人口的13%;2018年,全國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28228元。
  • 人口突破14億!2019年,中國GDP達14萬億美元,與美國相比如何?
    摘要:國家統計局最新數據,2019年中國大陸人口突破14億,人均GDP破1萬億美元。2019年全年中國GDP總量又是多少?與美國相比如何?|2019年中國大陸總人口破14億【中油網】訊:1月17日,國家統計局發布數據,截止到2019年底,中國大陸總人口數量為14005萬人,這比上一年的年末增加了467萬人。
  • 中國總人口達14億多,月入過萬的人有多少?答案讓人難以置信
    到去年年底,我國人口超過14億人次,其中有7.75億人就業。隨著時代的發展,許多人會想像周圍的人的收入似乎很高。包括一些社交媒體和網際網路在內,「炫富」一直很少見。中國總人口達14億多,月入過萬的人有多少?答案讓人難以置信!
  • 中國人口大遷移:未來2億新增城鎮人口,主要分布在這19個城市群...
    >一是在跨國層面,人口從中等、低收入國家向高收入國家遷移。過去四十年城鎮人口淨增6.4億,深刻地改變了中國經濟社會格局。當然,這其中存在2.2億的農民工及家屬子女未能市民化,2017年中國戶籍人口城市化率僅為42.3%。目前,中國58.5%的城市化率稍高於54.8%的世界平均水平,但明顯低於高收入經濟體的81.3%和中高收入經濟體的65.8%,這意味著中國城市化還有較大的空間。
  • 統計局:1-11月份發電量66824億千瓦時 同比增長2.0%
    來源:國家統計局網站2020年11月份能源生產情況11月份,規模以上工業原煤、原油、天然氣生產保持平穩增長,電力生產明顯加快。一、原煤、原油和天然氣生產及相關情況原煤生產略有加快。11月27日,秦皇島港5500大卡、5000大卡和4500大卡動力煤綜合交易價格分別為每噸586元、533元和474元,比10月30日分別上漲11元、10元和10元。原油生產增速略有回落。11月份,生產原油1596萬噸,同比增長1.2%,增速比上月回落0.2個百分點;日產53.2萬噸,環比增加0.3萬噸。加工原油5835萬噸,增長3.2%,比上月加快0.6個百分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