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尼係數
原標題:統計局官員撰文釋疑基尼係數
新京報訊(記者蔣彥鑫)就我國居民收入基尼係數測算的問題,昨日,國家統計局住戶調查辦公室主任王萍萍發表署名文章進行解釋,稱我國城鄉住戶收支調查共有14萬戶樣本,這是基尼係數的基礎數據。而這些數據來源明確,樣本規範。
城鄉住戶收支數據是基礎
此前,國家統計局局長馬建堂在去年經濟形勢發布會上,介紹了近10年來我國的基尼係數。數據顯示2008年達到最高點,然後陸續回落,去年的基尼係數是0.474。這與此前民間發布的數據相差甚遠,從而引發關注。中國人民大學經濟學院副院長劉元春表示,公布調查樣本和原始數據,會更加科學和有可信度。
王萍萍昨日介紹說,根據各國通行做法,國家統計局使用全國城鄉住戶收支抽樣調查數據作為計算基尼係數的基礎。
2012年12月前,全國城鄉住戶收支調查共有14萬戶調查樣本。其中,農村住戶調查樣本7.4萬戶;城鎮住戶調查樣本6.6萬戶。
調查制度改革建立新指標體系
王萍萍表示,從總體看,我國城鄉住戶調查數據來源明確,樣本抽選規範,調查基礎比較紮實。但是,受長期城鄉二元結構的影響,2012年12月前城鄉居民收入統計指標不一致、農民工歸類不明確,無法簡單加總得到全體居民收入。這是最近幾年沒有計算、發布全國基尼係數的主要原因。
為了解決上述問題,國家統計局對城鄉住戶調查進行了一體化改革。至2012年底,制定了新的一體化住戶調查制度,建立了統一的收入指標體系,抽選了統一的調查樣本。從2012年12月1日起全國40萬戶調查戶(其中國家樣本16萬戶,地方樣本24萬戶)已按新調查制度記帳。同時,對常規住戶調查中需要調整的收支小項儘可能單列調查,在繼續做好記帳調查的同時,對外出農民工的收入進行了問卷訪問調查。
國家統計局表示,未來,國家統計局將根據新的一體化住戶調查數據,及時發布基尼係數和相關方法,也有可能對基尼係數的歷史數據進行進一步的校準修訂。
■ 測算步驟
1 按新指標調整歷史數據
王萍萍文中介紹,新指標是指2012年12月份以後實施的一體化住戶調查制度中的可支配收入指標。新的可支配收入指標中既包括現金收入,也包括實物收入。按照來源可分為:工資性收入、經營淨收入、財產淨收入、轉移淨收入和自有住房折算淨租金。
統計局按新的可支配收入指標口徑,利用已有調查資料,調整形成了2003年-2012年我國城鄉居民同口徑的可支配收入分戶數據。
2 校準城鎮高收入戶偏差
根據稅務部門發布的年收入在12萬元以上納稅人收入情況校準住戶調查中高收入戶樣本比重和收入水平。對一體化住戶調查中國家抽中的16000個調查小區中所有200多萬住戶的摸底調查資料與現有城鄉住戶調查戶基本信息進行對比,對城鄉住戶調查樣本構成進行評估。
3 按照城鄉人口比例調整
先調整農民工歸類,形成包括農民工在內的城鎮人口總體。將年內外出務工半年以上的農民工,從現行的農村人口調整為城鎮常住人口,保持與人口統計分類的一致性。再按歷年城鄉人口比重對城鄉住戶調查分戶數據進行加權合併。
4 依據公式算出基尼係數
在城鄉合併樣本數據的基礎上,依據基尼係數計算公式,利用SAS(統計分析系統)軟體計算出了全體居民的可支配收入基尼係數。
所有數據未進行城鄉、地區或時序的價格差異調整。
名詞解釋
基尼係數
基尼係數是衡量居民間收入差距的綜合指標,由義大利經濟學家基尼在20世紀初提出。社會中每個人的收入都一樣、收入分配絕對平均時,基尼係數是0;全社會的收入都集中於1個人、收入分配絕對不平均時,基尼係數是1。現實生活中,兩種情況都不可能發生。每個人的收入有多有少,差距大時,基尼係數就高,差距小時,基尼係數就低。基尼係數小於0.2時,被認為收入過於平均,0.2-0.3之間時較為平均,0.3-0.4之間時比較合理,0.4-0.5時差距過大,大於0.5時差距懸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