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居民收入翻番目標已完成6成 基尼係數小幅反彈

2020-12-05 中國網財經

  要實現黨的十八大報告提出的「到2020年城鄉居民人均收入比2010年翻一番」的目標,到2016年底可以說已經完成了任務的六成。

  國家統計局昨日(7月6日)發布報告,顯示到2016年,全國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23821元,比2012年增長44.3%,扣除價格因素,實際增長33.3%,年均實際增長7.4%。

  國家統計局表示,2016年,全國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與2010年相比實際增長62.6%,為2020年實現居民收入比2010年翻番的目標打下堅實基礎。

  在未來4年內,只要居民收入年均實際增速在5.3%以上,到2020年居民收入比2010年翻番的目標就可實現。

  不過與此同時,收入差距的問題仍不可小覷。2016年全國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基尼係數為0.465,雖然比2012年的0.474下降0.009,但2016年基尼係數卻比2015年上升了0.003。

  《每日經濟新聞》記者梳理發現,陝西、青海、雲南、貴州、甘肅等省份城鄉居民收入比在3以上,這意味著當年這些省份農村居民收入僅佔城市居民收入1/3左右。

  2020年居民收入有望翻番

  《每日經濟新聞》記者梳理發現,2016年全年全國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實際同比增長6.3%,低於當年GDP同比6.7%的增速。但在今年一季度,居民收入增速再次跑贏GDP。一季度全國居民收入實際增長7.0%,而當期GDP同比增速為6.9%。

  從近年總體情況看,我國居民收入增速多數跑贏了GDP增速,這也意味著經濟發展給居民帶來了更多實惠。國家統計局稱,近年全國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年均實際增長7.4%,快於同期GDP年均增速0.2個百分點,更快於同期人均GDP年均增速0.8個百分點。

  中國人民大學財政金融學院副院長趙錫軍向《每日經濟新聞》記者表示,從去年到今年,中國整體經濟形勢發生了變化,去年上半年,中國宏觀經濟面臨較大的下行壓力,企業投資、銷售、盈利不佳,員工收入受到影響,收入增速放慢。

  「今年一季度中國經濟增速回升,投資、出口等指標漲幅擴大,企業收入、利潤水漲船高,員工收入水平自然也會有所提高。」趙錫軍說。

  黨的十八大報告提出,到2020年要實現國內生產總值和城鄉居民人均收入比2010年翻一番。而與2010年相比,2016年全國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實際增長62.6%,在未來4年內,只要居民收入年均實際增速在5.3%以上,到2020年居民收入比2010年翻番的目標就可實現。

  在收入增長的同時,我國居民的消費水平也在變化。國家統計局數據,2016年,食品菸酒支出佔消費支出的比重(恩格爾係數)從2012年的33.0%下降至2016年的30.1%,居民恩格爾係數的下降,標誌著居民生活水平的進一步提高。

  根據聯合國標準,恩格爾係數50%~60%之間屬於溫飽水平;40%~50%時進入小康水平;30%~40%屬於富裕水平,當恩格爾係數降到30%以下時,居民生活水平已經達到極富裕狀態。

  居民用於食品的支出佔比下降,居民食品消費卻更趨營養型高品質。國家統計據數據,2016年城鎮居民的人均食用植物油消費、人均牛羊肉消費和人均鮮奶消費分別比2012年多了1.4公斤、0.6公斤和2.6公斤。

  西部地區收入差距較大

  在居民收入增長的同時,收入差距仍不容小視。國家統計局數據,農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年均實際增速快於城鎮居民收入增速1.5個百分點。

  從城鄉居民收入比較來看,2012年以來,城鄉居民收入比連續4年下降。2016年城鄉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之比為2.72(農村居民收入=1),比2012年下降0.16。

  儘管近年來城鄉居民收入差距整體呈現縮小的趨勢,但在各省份之間,城鄉居民收入差距依然有比較明顯的分化趨勢。以2015年數據為例,天津城鄉居民收入差距最小,收入比為1.85,而收入比在2.5以下的省市還有浙江、黑龍江、吉林、上海、江蘇、福建、海南、山東等。

  但是,《每日經濟新聞》記者梳理發現,陝西、青海、雲南、貴州、甘肅等省份2015年和2016年城鄉居民收入比均在3以上,這意味著當年這些省份農村居民收入僅佔城市居民收入1/3左右。

  值得注意的是,城鄉居民收入差距較小的省份多在中東部,差距較大省份主要集中在西部地區。

  中國改革基金會國民經濟研究所研究員王小魯對《每日經濟新聞》記者分析:「東中西部之間城鎮居民收入差距相對較小。但在農村,東中西部農業發展水平差距大,農村非農產業發展程度也較低,因此西部地區的城鄉間的居民收入差距就比東部更大。」

  另外,近年來,反映收入差距的基尼係數總體下降。國家統計局數據顯示,2016年全國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基尼係數為0.465,比2012年的0.474下降0.009。

  《每日經濟新聞》記者注意到,從2012年到2015年,基尼係數連續3年下降,但是在2016年卻再次回升。雖然2016年基尼係數0.465低於2012年,但高於2015年的0.462。

  中國社科院人口與勞動經濟研究所所長張車偉撰文分析,2016年宏觀經濟增速放緩又使縮小收入差距面臨新的壓力。

  王小魯對《每日經濟新聞》記者提到:「收入分配改革是個系統工程。在縮小區域收入差距,重點需要財政轉移支付的改革,特別是要有效減少效率偏低、公平性較差的專項轉移支付,增加一般性轉移支付,充實欠發達地區的公共服務和社會保障資金來源。還需要土地制度改革、戶籍制度改革、財稅體制的改革綜合推進。」

(責任編輯:張宇)

相關焦點

  • 統計局住戶調查辦主任詳解居民收入基尼係數測算(組圖)
    假如,每個家庭的收入都比基期年翻一番,雖然高收入戶增收的絕對額要大得多,但因為所有家庭收入增加的比例是一樣的,相對差距仍一樣,計算得到的基尼係數也是一樣的。  二是基尼係數反映的是收入總體差距。基尼係數的變化取決於所有居民的收入相對變化,其中某一群體相對於另一個群體的收入差距的變化有可能與基尼係數的變化趨勢是不一樣的。
  • 上海將公布基尼係數反映居民收入差距
    東方網10月24日消息:上海市人大代表、臺盟上海市委副主委王中此前提出的「率先發布上海市基尼係數的建議」日前得到了上海市統計局、發改委等多部門「解決採納」的答覆,根據答覆,上海將會適時公布基尼係數,並探索既反映居民本身內部收入差距、又反映城鄉收入差距的基尼係數,尤其將完善對高收入人群收入狀況的統計。
  • 統計局住戶調查辦主任詳解居民收入基尼係數測算
    中新網2月1日電 國家統計局網站今日發布統計局住戶調查辦公室主任王萍萍的署名文章《關於我國居民收入基尼係數測算的幾個問題》。  全文如下:關於我國居民收入基尼係數測算的幾個問題國家統計局住戶調查辦公室主任 王萍萍  一、基尼係數的含義、方法及相關問題  基尼係數是衡量居民間收入差距的綜合指標
  • 洛倫茨曲線和基尼係數
    基尼係數(Gini Coefficient)為了用指數來更好的反映社會收入分配的平等狀況,1912年,義大利經濟學家 科拉多·基尼 根據洛倫茨曲線計算出一個反映收入分配平等程度的指標,稱為 基尼係數。區段劃分基尼係數公式:A/(A+B), 可知基尼係數的實際數值只能介於0~1之間。
  • 2020建設銀行考試資料:基尼係數
    2020建設銀行考試資料:基尼係數 2020銀行校園招聘正在進行中,山東中公教育為大家整理了建設銀行招考的相關資料,供各位考生複習備考,一分耕耘一分收穫,取得好成績的關鍵在於一點一滴的積累,大家一定要更加努力哦,快來跟著小編的步伐來學習吧!
  • 基尼係數
    基尼係數(英文:Gini index、Gini Coefficient)是指國際上通用的、用以衡量一個國家或地區居民收入差距的常用指標。  基尼係數最大為「1」,最小等於「0」。基尼係數越接近0表明收入分配越是趨向平等。
  • 公布基尼係數的積極意義
    國家統計局20日發布數據,2013年全國居民收入基尼係數為0.473;全年城鎮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26955元,扣除價格因素實際增長7.0%,農村居民 人 均 純 收 入8 8 9 6元 ,實 際 增 長9.3%。
  • 上海將適時公布基尼係數,完善對高收入群體收入統計
    澎湃新聞(www.thepaper.cn)記者獲悉,上海市人大代表、臺盟上海市委副主委王中此前提出「率先發布上海市基尼係數的建議」日前得到上海市統計局、市發展改革委等多部門「解決採納」的答覆:上海將會適時公布基尼係數,並探索既反映居民本身內部收入差距、又反映城鄉收入差距的基尼係數,尤其將完善對高收入人群收入狀況的統計。
  • 中國的基尼係數與中產階級數量
    基尼係數是指國際上通用的、用以衡量一個國家或地區居民收入差距的常用指標。基尼係數最大為「1」,最小等於「0」。基尼係數越接近0表明收入平均越是趨向平等。國際慣例把0.2以下視為收入絕對平均,0.2-0.3視為收入比較平均;0.3-0.4視為收入相對合理;0.4-0.5視為收入差距較大,當基尼係數達到0.5以上時,則表示收入懸殊。目前,中國已經成為世界上貧富差距最大的國家之一。
  • 兩分鐘帶你學金融|基尼係數
    圖源網絡學術釋義基尼係數:20世紀初義大利經濟學家基尼,於1922年提出的定量測定收入分配差異程度的指標。在國際上通用于衡量一個國家或地區居民的收入差距。基尼係數最大為「1」、最小為「0」,數值越低,表明財富在社會成員之間的分配越均勻。
  • 夏長江:貧困標準、基尼係數,五花八門的說法得理清楚
    美國1.9美元標準的貧困人口多是就業年齡段無業的非殘疾(盲人)、流浪者,不能享受貧困福利的移民,不符合貧困福利有關規定者,等等;中國則是農村貧困人口較多,但自產自用農產品可折價為收入。按中國的貧困標準,2019年貧困率不超過0.6%,計劃2020年全部脫離絕對貧困(還是有相對貧困)。
  • 「基尼係數」英文怎麼說?
    國家統計局局長馬建堂首次披露過去10年全國居民基尼係數的變化後,北京也將適時公布本地區的基尼係數。  國家統計局北京統計部門發言人表示,北京市將公布2012年基尼係數。  Gini coefficient就是「基尼係數」,也叫Gini index(基尼指數),是反映居民收入分配差異(income inequality)程度的重要指標,為比例數值,在0和1之間,越接近0就表明收入分配越趨向平等,反之收入分配越趨向不平等。
  • 中國基尼係數未來五年有望降至國際警戒線以下
    分析人士預測說,隨著五大發展理念指引的中國「十三五」規劃(2016-2020年)順利實施,判斷收入分配公平程度的基尼係數有望在未來五年降至國際警戒線以下。  中國國家統計局本周公布的數據顯示,2015年的基尼係數為0.462,連續第7年下降,且為有官方統計數據以來的最低值。
  • 上海基尼係數將適時公布
    上海基尼係數將適時公布 原標題 [上海基尼係數將適時公布]
  • 今後四川將按年公布基尼係數
    自從2012年12月1日全省正式啟動城鄉一體化住戶調查記帳以來,有近2.5萬戶被抽樣的住戶樣本按照一體化的新要求記帳。  □王昶記者董世梅  為何變  兩套統計指標 測不準居民精確收支  為什麼城鄉住戶調查要一體化?  國家統計局雁江調查隊副隊長康白林拋出曾經的一大煩惱:「雁江區不少農民都外出打工,這塊的收支到底咋算?
  • 1月21日:一次性發布10年的基尼係數提示了什麼
    新聞背景:    經歷了近10年的空白之後,國家統計局18日公布了自2003年以來全國居民收入的基尼係數。數據表明,這10年來我國的基尼係數一直處於0.44的全球平均水平之上,不過自2008年達到0.491的高位後有所回落,2012年的基尼係數為0.474。
  • 基尼係數關鍵數據仍未公布 高收入者拒訪率高
    (詳見早報1月29日A40《基尼係數之爭背後的調查困境》)國家統計局住戶調查辦公室主任王萍萍在《幾個問題》一文中寫道,根據各國通行做法,國家統計局使用全國城鄉住戶收支抽樣調查數據作為計算基尼係數的基礎。王萍萍也指出,「受長期城鄉二元結構的影響,2012年12月前城鄉居民收入統計指標不一致、農民工歸類不明確,無法簡單加總得到全體居民收入」,因此最近幾年沒有計算、發布全國基尼係數。
  • 國家統計局公布基尼係數數據來源和測算方法
    新華網北京2月1日電 繼1月18日公布2003年至2012年基尼係數之後,國家統計局1日在其官方網站公布了基尼係數的數據來源和測算方法。  國家統計局住戶調查辦公室主任王萍萍撰文指出,根據各國通行做法,國家統計局使用全國城鄉住戶收支抽樣調查數據作為計算基尼係數的基礎。受長期城鄉二元結構的影響,城鄉居民收入統計指標不一致、農民工歸類不明確,無法簡單加總得到全體居民收入。這是最近幾年沒有計算、發布全國基尼係數的主要原因。
  • 統計局官員撰文釋疑基尼係數:因農民工歸類不明
    基尼係數  原標題:統計局官員撰文釋疑基尼係數  新京報訊(記者蔣彥鑫)就我國居民收入基尼係數測算的問題,昨日,國家統計局住戶調查辦公室主任王萍萍發表署名文章進行解釋,稱我國城鄉住戶收支調查共有但是,受長期城鄉二元結構的影響,2012年12月前城鄉居民收入統計指標不一致、農民工歸類不明確,無法簡單加總得到全體居民收入。這是最近幾年沒有計算、發布全國基尼係數的主要原因。  為了解決上述問題,國家統計局對城鄉住戶調查進行了一體化改革。至2012年底,制定了新的一體化住戶調查制度,建立了統一的收入指標體系,抽選了統一的調查樣本。
  • 基尼係數:衡量貧富差距的關鍵指標!
    基尼係數(gini)是1943年美國經濟學家阿爾伯特·赫希曼根據洛倫茲曲線所定義的判斷收入分配公平程度的指標,也是國際上通用的、用以衡量一個國家或地區居民收入差距的常用指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