獲500萬美元獎金,UNSW研究VR緩解痛感

2020-09-10 VRPinea

(VRPinea 9月10日訊)今日重點新聞:UNSW同NeuRA合作,研究藉助VR緩解痛感,獲美國國防部500萬美金獎金;VR醫療方案商Rescape眾籌獲35萬英鎊,將通過VR緩解醫護人員心理壓力;奔馳與微軟合作,將HoloLens MR技術用於優化汽車維修、技術服務等方面。


UNSW同NeuRA研究VR緩解痛感

獲500萬美元獎金


昨日消息,澳大利亞新南威爾斯大學(UNSW)與澳大利亞神經科學研究所(NeuRA)宣布從美國國防部獲得500萬美元獎金,用於研究VR緩解脊髓損傷神經性疼痛的方法。



據了解,UNSW與NeuRA的科研人員計劃使用VR沉浸式環境中模擬行走的方式,重新激活大腦的感知運動信號,從而緩解脊髓損傷引起的神經性疼痛。


因此UNSW和NeuRA決定採用VR這種非侵入式療法,針對丘腦、感知運動皮質等疼痛根源的神經化學變化進行研究。初期研究結果顯示,患者認為VR治療方法很有趣,效果反應積極。


VRPinea獨家點評:使用VR緩解神經性疼痛可以減少止痛藥物的使用,更有利於人體健康。


用VR緩解醫護人員心理壓力

Rescape眾籌獲35萬英鎊


昨日消息,英國VR醫療解決方案商Rescape宣布,其在Crowdcube上累計獲得35萬英鎊眾籌資金。據悉,參與眾籌的投資方分別為醫生、醫療專家、企業、學者以及威爾斯開發銀行。



Rescape此前曾推出DR.VR系列VR醫療平臺,可隨時隨地用來緩解疫情期間醫護人員的心理壓力,有效幫助NHS降低人員成本。


Rescape計劃將眾籌獲得的資金用於通過VR為NHS醫護人員緩解壓力,以及幫助病人康復。目前,已經有超過10家醫院對Rescape的VR解決方案表示感興趣,未來Rescape將在英國繼續擴大試驗規模。


VRPinea獨家點評:醫護人員的健康問題也需要得到關注~


奔馳合作微軟

HoloLens MR技術將革新汽車維修、技術服務


奔馳日前宣布與微軟達成數字轉型合作協議。雙方將利用HoloLens MR技術革新汽車維修和服務技術人員的工作方式,從而優化客戶體驗,並提升溝通效率和員工安全。



據介紹,Mercedes-Benz Virtual Remote Support屬於首個MR汽車維修系統,而這個基於HoloLens 2和Dynamics 365 Remote Assist的遠程系統,將允許現場經銷商的技術人員與奔馳的技術專家通信,共享維修車輛的實時視圖與聲音。遠程奔馳專家可以通過技術人員的視線提供有價值的指導,從而協助其完成複雜的維護問題。


奔馳進一步指出,Mercedes-Benz Virtual Remote Support創造了一個遠程工作環境,這不僅提升了客戶體驗和服務效率,而且能夠減少相關差旅對環境的影響。


VRPinea獨家點評:利用MR技術可以讓專家快速診斷車輛故障,解決複雜情況下的維護工作。


摩託車改裝配件公司RYCA Motors

推出摩託車AR改裝套件


昨日消息,美國改裝摩託車公司RYCA Motors推出首款支持AR改裝的摩託車套件——CS-1X。據悉CS-1X將上線StarEngine眾籌平臺,早期眾籌買家可獲得限量的AR改裝應用FantomView,通過AR的形式來預覽摩託車組裝部件。



據了解,RYCA成立於2010年,其首款改裝摩託車套件CS-1可將鈴木LS650 Savage從巡航車改裝成咖啡賽車。而CS-1X是在CS-1之上的一個升級版本,使用了AR技術的CS-1X版本可以通過AR改裝車輛以及預覽改裝後的效果。


除此之外,FantomView也可以預覽CS-1X之外的配置,同時可以幫助用戶挑選需要購買的配件,摩託車維修時也可以使用AR應用來遠程指導維修。


VRPinea獨家點評:摩託迷可以在AR中按照的喜好組裝摩託車,應用同時也會為用戶提供改裝建議。


VR遊戲《Ilysia》開啟眾籌

4天目標完成過半


今年年初,獨立VR遊戲開發工作室Team 21 Studio宣布為其MMORPG遊戲《Ilysia》發起Kickstarter眾籌活動。Team 21 Studio希望在9月內籌集60000美元,而在過去的四天裡其已經成功籌集到34900美元,完成了總眾籌目標的50%。



《Ilysia》構想了一個虛擬的開放世界,包括開闊的平原,深谷,海洋,河流,湖泊,洞穴和山脈以及隨處可見的敵人。RPG的傳統元素,如製造和地下城等元素也將出現,供玩家探索和進行冒險活動。


《Ilysia》目前計劃於2021年推出,支持大多數VR頭顯,包括Oculus Quest、PlayStation VR和PC VR。


VRPinea獨家點評:傳統MMORPG遊戲搭配開放世界,是非常吸引玩家的元素~

相關焦點

  • NASA將發起「月球電力供應」挑戰賽 獎金500萬美元
    該競賽名為「月球瓦特挑戰賽」,獎金高達500萬美元。第一階段的獎金總額將高達50萬美元。每項任務活動第一名將獲得100000美元的獎金,名額3個,而亞軍將分別獲得50000美元的獎金,名額4個。如果第一階段的參賽作品被證明是可行的和特別有前途的,那麼第二階段的活動將更上一層樓,持續時間長達兩年半,獎金高達450萬美元。可持續性這一至關重要的問題也是這一挑戰賽的主要要求,它貫穿於美國航天局未來空間探索計劃的大部分內容。
  • 校友陳志堅博士獲生命科學突破獎,獎金300萬美元
    人民網北京10月18日電,傑出華人科學家陳志堅再獲科學界大獎。當地時間10月17日,被稱為「科學界奧斯卡」的科學突破獎(Breakthrough Prize)在美國舊金山揭曉2019年度獲獎名單。美國德州大學西南醫學中心分子生物學教授陳志堅和其他三位(組)科學家獲得生命科學突破獎,每人獎金300萬美元,以表彰他們在生命科學領域做出的重大突破性貢獻。「科學突破獎」是目前全球獎金最高的科學獎,因此,又被稱為豪華版諾貝爾獎。
  • UNSW新推量子工程學士學位
    量子產業潛力巨大,新學位獲業界大咖點讚!此舉也得到了澳大利亞聯邦科學與工業研究組織(csiro)的大力支持和點讚。csiro在最近發布的量子技術路線圖報告中指出,到2040年,量子技術產業可為澳大利亞帶來超過40億澳元的收入,並創造1.6萬個新的就業機會。首席科學家凱茜(cathy foley)表示,在將近三十年的時間裡,澳大利亞科學界一直在量子技術方面開創新紀錄。與量子大神同行,攜手打造未來世界!
  • 科學領域獎金最高獎項:2位腦科學家獲突破獎,獎勵300萬美元
    在現今這個科研成就空前重要的緊迫關頭,突破獎延續其9年的傳承以表彰最深刻和最具變革性的發現,讚揚已富成就的科學家(突破獎),以及處於研究生涯早期的研究人員(新視野獎以及首屆瑪麗亞姆·米爾扎哈尼新前沿獎)。
  • 獎金1875萬美元,2021年突破獎花落誰家?
    每位獲獎者會獲得300萬美元作為獎金,並且參與後續系列典禮活動。突破獎獎勵金額極為豐厚,自2012年以來,該獎項已授予近3000名獲獎者超過2.5億美元。突破獎基金會宣稱,希望通過突破獎幫助科學領頭人擺脫財務上的束縛,集中精力探索思想世界,並提高基礎科學和數學領域的知名度和聲望,鼓勵人們對純智力活動的追求,同時也激勵新生代研究人員。
  • 4名科學家獲2020年未來科學大獎 單項獎金100萬美元
    其中,張亭棟、王振義憑藉發現三氧化二砷和全反式維甲酸對急性早幼粒細胞白血病的治療作用,共獲「生命科學獎」。獲獎評語稱,急性早幼粒細胞白血病(APL)曾是最兇險和致命的白血病之一,他們的工作使APL治癒率達到90%。
  • 黑洞照製作者獲基礎物理學突破獎 獎金300萬美元
    據法新社9月5日報導稱,合作製作出世界首張黑洞圖像的347名科學家5日榮獲基礎物理學突破獎,並獲得300萬美元獎金。該獎項被譽為「科學界奧斯卡」。今年4月10日,「事件視界望遠鏡」項目首次公布了一個巨大黑洞被橙色白熱等離子體光環包圍的圖像,吸引了全球媒體的目光。
  • 開拓性引力研究獲300萬美元大獎
    據新華社電 美媒稱,科學突破獎今年將四個300萬美元(1美元約合6.8元人民幣)獎項授予生命科學領域,一個授予數學領域,兩個授予基礎物理學領域。一個物理學家團隊因為以前所未有的方式檢驗萬有引力定律而獲得了300萬美元獎金。
  • 4名科學家獲2020年未來科學大獎 單項獎金達100萬美元
    其中,張亭棟、王振義憑藉發現三氧化二砷和全反式維甲酸對急性早幼粒細胞白血病的治療作用,共獲「生命科學獎」。獲獎評語稱,急性早幼粒細胞白血病(APL)曾是最兇險和致命的白血病之一,他們的工作使APL治癒率達到90%。委員會將「物質科學獎」頒給盧柯。
  • 獎金100萬美元!55歲副省長拿下「中國諾貝爾獎」
    該獎項單項獎金為100萬美元。其中,88歲的張亭棟是使用砒霜治療白血病的奠基人,被認為是有希望獲得諾貝爾生理學或醫學獎的中國大陸學者之一。盧柯在四人中唯一未過花甲,今年55歲的他16歲上大學,30歲當博導,38歲被增選為最年輕的中科院院士,兩年前當選為遼寧省副省長。
  • 百萬美元獎金!高官獲評「未來科學大獎」的背後的故事
    高級官員也能獲評「未來科學大獎」得百萬美元獎金,小編一語驚人!在今年的「未來科學大獎」頒發揭曉之時,就有這麼一位副省級官員獲此殊榮。官員與科學獎?這一切的背後究竟暗藏著怎樣的秘辛,小編便和各位朋友一起探究一下「未來科學大獎」官員獲獎背後的故事。
  • 55歲副省長拿下「中國諾貝爾獎」,獎金100萬美元
    該獎項單項獎金為100萬美元。其中,88歲的張亭棟是使用砒霜治療白血病的奠基人,被認為是有希望獲得諾貝爾生理學或醫學獎的中國大陸學者之一。2009年獲遼寧省自然科學一等獎;2010年獲美國材料研究學會MRS Fellow;2011年獲德國洪堡研究獎。2020年未來科學大獎新聞發布會上,「物質科學獎」獲獎評語介紹,提高金屬材料的強度一直是材料物理領域中最核心的科學問題之一。
  • 55歲副省長拿下「中國諾貝爾獎」,獎金100萬美元!
    該獎項單項獎金為100萬美元。其中,88歲的張亭棟是使用砒霜治療白血病的奠基人,被認為是有希望獲得諾貝爾生理學或醫學獎的中國大陸學者之一。2009年獲遼寧省自然科學一等獎;2010年獲美國材料研究學會MRS Fellow;2011年獲德國洪堡研究獎。2020年未來科學大獎新聞發布會上,「物質科學獎」獲獎評語介紹,提高金屬材料的強度一直是材料物理領域中最核心的科學問題之一。
  • 世界第一壕獎頒發,盧煜明獲300萬美元獎金,距諾獎再近一步
    300萬美金。「科學突破獎」單項獎金高達300萬美元,遠超諾貝爾獎獎金,堪稱科學界「第一巨獎」。最新一屆科學突破獎於2020年9月10日公布獲獎名單。300萬美元。值得一提的是,盧煜明教授於2016年獲得第一屆未來科學大獎,獎金為100萬美元,最新一屆未來科學大獎於9月6日公布獲獎名單,張亭棟(哈爾濱醫科大學第一附屬醫院)、王振義(上海交通大學醫學院附屬瑞金醫院
  • 科學突破獎揭曉:總獎金1875萬美元 盧煜明等華人學者獲獎
    獎金總額高達1875萬美元的「科學界的奧斯卡」---突破獎剛剛揭曉6項新視野獎則由12位處於研究生涯早期的科學家和數學家分享。  突破獎,已舉辦第9屆,旨在表彰全世界最頂尖的科學家。突破獎每個獎項的獎金為300萬美元,包括生命科學獎(每年最多4個獎項)、基礎物理獎(每年一個獎項)以及數學獎(每年一個獎項)。
  • 副省長拿下科學大獎,獲百萬美元獎金!團隊發現新型納米結構
    該獎項單項獎金為100萬美元。「物質科學獎」獲得者研究團隊發現兩種新型納米結構中國科學院院士、中國科學院金屬研究所研究員、瀋陽材料科學國家研究中心主任盧柯獲得「物質科學獎」,獎勵他開創性的發現和利用納米孿晶結構及梯度納米結構以實現銅金屬的高強度、高韌性和高導電性。
  • 【松樹薈投融資日報】KK館獲1億美元D輪融資;核桃編程獲5000萬美元B輪融資;Sandbox VR獲1100萬美元戰略融資
    8、Sandbox VR獲1100萬美元戰略融資,投資方為David Sacks Andreessen Horowitz Cultural Leadership Fund、Dreamers Fund、Rich Kleiman。
  • 「未來科學大獎」揭榜 單項獎金100萬美元
    「未來科學大獎」有「中國諾獎」之稱,每年評選一次,單項獎金為100萬美元。哈爾濱醫科大學第一附屬醫院教授張亭棟、上海交通大學教授王振義因其發現三氧化二砷和全反式維甲酸對急性早幼粒細胞白血病的治療作用,摘得「生命科學獎」。
  • 獎金100萬美元!2020未來科學大獎得主還有咱河南老鄉
    9月6日上午,2020未來科學大獎在北京揭曉,哈爾濱醫科大學第一附屬醫院教授張亭棟和上海交通大學醫學院附屬瑞金醫院教授王振義獲生命科學獎,山東大學教授彭實戈獲數學與計算機科學獎,中國科學院金屬研究所研究員盧柯獲物質科學獎
  • 英美6名科學家獲邵逸夫獎 今年獎金增至120萬美元
    自今年起,每項獎金增至120萬美元。    邵逸夫獎設有3個獎項,分別為天文學、生命科學與醫學,以及數學科學。每年頒獎一次,今年開始每項獎金由100萬美元增至120萬美元。    今年天文學獎授予美國加州理工學院物理學榮休教授羅奈爾特·德雷弗、美國加州理工學院費曼理論物理學榮休教授基普·索恩,以及美國麻省理工學院物理學榮休教授雷納·韋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