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什麼智慧意識只有人類所特有 其本質是量子狀態物質嗎?

2021-01-15 時空通訊

意識是什麼,現在尚無定論。但有一點是可以肯定的,在地球上只有人類大腦才產生智慧意識。

意識的內涵包括自我意識和記憶、思維、經驗的總和,而語言和時間是記憶、思維、經驗積累的基本工具,沒有這個,思維、記憶就無法標記存儲,這就是為什麼只有人類具有高級意識的原因。

自我意識是思維記憶的基礎。所謂自我意識就是能夠自己知道是自己,自己區別於別人,自己是一個獨特的個體。只有首先具有自我意識,才能夠有記憶和思維,才能夠積累各種認知經驗。我們可以想一想,如果每個人連自己是自己都不知道,無法區別自己和別人,又怎麼能夠記憶和思考呢?

科學研究證明,剛出生的嬰兒是沒有自我意識的,要到18個月左右才開始產生自我意識。

科學實驗證明,除了人類,只有極少數動物如海豚、大象、猩猩等動物有很初級的自我意識。由於動物沒有強烈的自我意識、語言和時間概念,記憶和思考很難形成,所以動物對各種物體和人的識別、熟悉,主要是靠嗅覺、聽覺、本能、條件反射。

所以這種具有思維智慧的意識是人類大腦特有的功能,是人腦對大腦內外表象得覺察。

人的大腦有140多億個腦神經細胞組成,每個細胞還有許多生巾樹突,把所有的腦細胞串聯起來,形成了一個龐大繁雜的神經網絡。大腦經過人的視覺、聽覺、嗅覺、觸覺等感官接受到某些信號時,就會受到刺激,從而激發了大腦神經元的興奮,由此產生了意識。

意識是生命能量的一種表現形式,是活的流動的,因此是意識流,也是生命流。生命結束,意識也就停止了。從這個意義上來說,意識是不能夠獨立存在的。

但人類如果能夠完全弄通意識儲存和流動的機制,或許可以改變這種結論。目前世界一些頂尖研究機構,比如谷歌就成了了專門團隊,研究意識存儲和轉移問題,並揚言在40年內實現意識轉移到計算機的技術,如果這樣,人工智慧達到人機結合的高端水平就不再是科幻,而人類也將完成生存方式的升級換代。

產生意識的腦神經結構是物質的,也可以說是粒子組成的,但形成的意識並不佔用空間,因此是非物質的,現在科學界對意識到底是個什麼東西也還沒有定論。

但人的感知感覺和思考在人腦這個巨大網絡運行過程中需要消耗能量,因此時空通訊認為,意識是人腦物質與能量的一種交換,遵循能量守恆定律。

人的大腦在思考時會產生的一種生物電流,這種電流表現為腦電波,所以用腦電波儀器可以測量出來。

思考用腦力越大,所產生的腦電波就越強,所消耗的能量就越多,因此大量腦力勞動的人會餓得更快,需要補充能量。因此意識就是一種能量流,這一點應該是毋庸置疑的。

總體上來說,對於意識的本質還處於研究中,隨著世界大腦科學和量子力學研究的深入,人類總有一天能夠揭開意識的奧秘,從而使對自身的認識上升到一個新高度。

時空通訊專注於老百姓通俗的科學話題,歡迎大家共同探討。

原創版權,抄襲可恥,侵權必究,感謝合作。

相關焦點

  • 量子世界會是人類靈魂的最終歸宿嗎?意識是否與世界本質有關?
    宣稱者說,人的意識可以改變量子的形態,觀測與不觀測是完全不同的,所以意識並不僅僅是腦細胞之間的電信號,它是一種與宇宙本質相連的存在。既然如此,只要宇宙不滅,你的意識也自然不會消逝。那麼這個傳說是從哪裡來的呢?
  • 意識的本質是什麼?
    只有從意識的本質,更新,進步,境界的提升,才能解釋很多科學未解之謎。量子力學你無法想像兩個相隔幾億光年或者說任意距離的東西,當甲發生改變的同時,乙也會改變,這不符合能量傳遞,所以愛因斯坦一直認為甲乙當中會存在某種能量,它終其一生都沒有弄明白。
  • 朱清時:不可思議的量子意識
    意識和觀念的能量又是什麼?很多年,我都為這樣的問題所困惑。佛學博大精深,一念起萬水千山,一念滅滄海桑田。我們所有悟,但沒有辦法用科學的思維來解釋。科學和佛教思想能否象朱先生說的那樣,從不同的路徑能夠走到世界之巔峰相會呢?很有幸,在這個時刻,讀到朱清時先生所討論的《量子力學崩塌你的「科學」世界觀:人類的主觀意識是客觀物質世界的基礎》這篇演講。
  • 為什麼說是物質產生意識?人在動物眼裡是神嗎?
    看到一個問題:人在動物眼裡是神嗎?我認為,意識的本質是亞宏觀物質中的量子與量子(可以是內部的,也可以是外部的如光量子)之間的相互作用形成的、相對於亞宏觀物質而言的「信息」,這種信息加能量可以讓亞宏觀物質形成一個「範圍」內的熵減,這個範圍可以說就是麥克斯韋妖密閉空間。生命亞宏觀物質(亞宏觀物質如RNA)裡的量子與光量子產生了「相干」,再到退相干。
  • 諾獎級猜想:意識的本質是量子糾纏?
    如果意識的本質真的是量子糾纏,Fisher的這一工作無疑是諾獎級猜想。本文來自新智元邀請的北京大學信息學院電子學系副教授任全勝對量子腦理論等相關問題做了進一步解讀。意識的本質是量子糾纏嗎?Fisher是 IBM T. J. Watson 研究中心史上第一位訪問學者,隨後在加利福尼亞大學物理學系及Kavli理論物理學研究所工作。2007年,他暫時離開UCSB物理學系,以研究物理學家的身份加入了微軟Station Q實驗室。
  • 量子物理揭示:時間這個量並不存在,它只是人類意識中的錯覺
    因為人類對時間的認知,幾乎全部在「感覺」的領域,很難使用某種實驗來接近「時間」這個東西。「時間」的本質被科學家在不同的角度全都有所發現。首先是「熵值」的原理,它代表宇宙物質的混亂程度,而它的數值是不可逆的,也就是說混亂的狀態會朝一個方向變化下去。許多科學家認為這是「時間不可逆」的根本來源。
  • 當前最難的課題:是意識決定物質還是物質決定意識?
    美國科學家發現植物具有情緒特徵,日本科學家發現水也具有生命特徵;而縮小到原子狀態,一切物體的組成都是大同小異,而物理學中的雙縫實驗證明了人的意識可以幹擾量子的物理現象,並且物質與能量之間可以進行相互轉化。
  • 意識到底是什麼?它是一種物質嗎?聽完科學家的答案明白了
    雖然人類誕生的時間並不長,只有數百萬年,這個時間跟地球的壽命,宇宙的壽命相比,顯得微不足道,但是由於地球是一顆物種豐富的生命星球,我們就可以更方便,更近距離地研究探索生命的奧秘。而生命的微觀本質雖然都有DNA等,但是不同的生命仍然有很大的差別。我們目前都知道,生命大體可以分為非智慧生命和智慧生命,地球有數百萬種以上的各種生命,可是只有人類這一個智慧生命。
  • 意識是虛擬還是真實存在的物質?人類大腦究竟是如何產生意識的?
    人類與其他動物存在各種各樣的差異,但其中最主要差異在於人類具有高級意識活動,這是人類與其他低級動物的本質區別,也是人類被判定為高級智慧生物的最重要標準,為什麼會是這個呢?人類大腦解剖圖因為除了人類身上,在其他動物身上根本找不到這種高級意識活動存在,就比如計算能力,人類會算1+1=2,因為人類會思考,運用意識產生的判斷能力,算得一個再增加一個就是兩個,但是動物們會嗎,動物們除了基本的生存技能(比如捕獵、避險、睡覺、進食、育兒)外,高級一點的生命活動根本無法完成,它們所做的一切基本都是為了吃飽或者最基本的生存需要
  • 暗物質與暗能量與量子意識組成的世界
    正原子與正分子所構成的物質世界是我們所處的物體宇宙世界。而反原子與反分子所構成的形體世界是另一個世界___平行宇宙即意識形世界,意識形是物體或肉體的靈魂是意識構成的形體,是由反原子或反分子構成的暗物質與暗能量與反量子意識的結合體,其意識形與物體宇宙中的物體或肉體相對應,且互為隱形。
  • 為什麼只有人類的意識可以超出本能的範疇,而其他動物意識卻有限
    為什麼只有人類的意識可以超出本能的範疇,而地球上絕大多少的動物意識只能限制於本能的範疇內?這個世上本來就是只有一些很常見的自然物質,試想一下,恐龍統治了地球上億年,是遠遠超過人類誕生至今的時間的,可為什麼恐龍滅絕後
  • 量子宇宙研究者:若觀察者意識可決定物質,宇宙或時時處於置換中
    衝出太陽系,是人類面臨的必然且迫切的課題。回到宇宙的大本營,是人類的目標和夢想。這不只是科學家所面臨的課題,也不只是頭腦聰明之人所面臨的課題,而是我們全人類要共同完成的課題。人類世世代代生活於地球,如同祖祖輩輩居住於深山老林的巖穴,更如井底之蛙,不但局限了腳步,也局限了視野,甚至局限了思維,尤其,「其安可固乎?其享可久乎」?
  • 量子物理可以用來解釋意識的存在嗎?
    人類大腦如何產生我們的主觀體驗?它如何體現人類意識?一般意義上的「我」是一個「我」,其經歷與其他事物截然不同?試圖解釋這些主觀經驗來自何處通常被稱為意識的「難題」,乍一看,它似乎與物理學沒什麼關係,但是一些科學家推測,也許最深層次的理論物理學包含正是通過暗示量子物理可以用來解釋意識的存在來闡明這個問題所需的洞察力。
  • 人體與宇宙的奧秘,思維決定身體,意識決定物質
    人類可憑自我意識成為神明,或是用人類的意識控制物質運動,法者意識流的作用變化。人的意識體就是一部高精的陰性物質檢測儀,人就是宇宙的全息縮影。我們引為自豪的智慧老人老子、莊子,也是一再強調人類與自然的完全和諧統一的。在古代聖哲那裡,宇宙、人身本為一體,精神、天地自然溶融,宇宙中有的,人身中各各悉備。
  • 宇宙本源、物質與意識——結合哲學、物理學、生物學談談個人思考
    其實唯物唯心的流派很多,我不詳細展開,但本質上他們認定世界的本源只有一種元素,要麼是物質,意識是物質的運動產物和附帶現象;要麼是意識,物質是意識世界中的不同表現、表象。用還原論方法的話,人類的意識也是假象,人類的行為受到意識的支配,意識受到產生意識的大腦結構支配,大腦結構由組成大腦的神經網絡和神經元決定,神經元和神經網絡的運行機制由組成它們的物質粒子運動決定,物質粒子運動由自然規律和外部環境決定。按照上面的推論,人類的意識與動物的意識其實本質依然是一樣的,只是更加複雜,對外界信息和刺激的處理過程更加繁複,結果更加多樣化而已。
  • 量子力學中最醜陋的一道傷疤:為何人的意識會影響客觀物質狀態?
    量子講堂第九期:人的意識是量子力學中不可忽略的重要因素,也是物理學家想極力迴避的一個話題,這被譽為量子力學中最醜陋的一道傷疤在量子講堂的前幾期,我們講到了一切的微觀粒子在沒有被觀測之前,都處於疊加態,所以物理學家只能使用波函數來描述微觀粒子的概率
  • 其本質是不是量子糾纏?
    量子糾纏指:處於量子糾纏狀態的粒子可以不受時間、空間束縛的根據對方運動的變化做出相應的變化,這樣來說,量子糾纏於與心有靈犀一樣,同樣都是一種不受時間束縛的超距作用,可能它們還有一個共同點,那就是它們也無法被外界所預知、所控制。 首先來說,心有靈犀到底是一種意識活動還是物質運動?心有靈犀算不算信息傳遞?
  • 人類的意識是物質還是能量?答案引人深思
    在人類的歷史中,有這樣一個問題一直困擾著我們:「意識」是什麼?靈魂是否真的存在,人類的意識究竟是以什麼存在於我們的大腦中的?意識屬於能量還是屬於物質呢?很多人認為,地球上只有人類具有意識,其實這樣的觀點是錯誤的,很多高級脊椎動物,都擁有意識,只是根據進化的方向不同,大腦的進化程度也不同,簡單的來說就是「智商」不同,但是大部分動物都擁有自我意識,一些智商高的生物也可以使用工具,並且有著「自我意識」,明白自己是作為一個個體確切存在於這個世界上的。
  • 意識能從科學角度解釋嗎?意識可能是一種「物質」
    但是科學家假設了一些不可觀測的實體來解釋我們所觀察到的現象,例如:閃電或者雲室軌跡。但在特殊的意識狀態下,要解釋的事物可能無法進行觀察,我們知道意識存在並不是通過實驗,而是通過我們對感覺和經歷的直接感知。那麼,如何從科學角度解釋意識呢?
  • 意識無法被計算嗎?
    然而他關於意識的理論實在是太特立獨行了,甚至幾乎要超出所謂「合理性科學(Plausible Science)」的範疇,該理論甚至讓彭羅斯的那些批評者摸不著頭腦:聰明如彭羅斯,為什麼要擁抱一個如此缺乏證據支持的理論呢?絕大多數科學家都會認同量子力學是一門與人類大腦運轉機制無關的學科,不過彭羅斯的理論還是受到了廣泛關注,當然其背後原因並不難猜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