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到一個問題:人在動物眼裡是神嗎?
我認為,意識的本質是亞宏觀物質中的量子與量子(可以是內部的,也可以是外部的如光量子)之間的相互作用形成的、相對於亞宏觀物質而言的「信息」,這種信息加能量可以讓亞宏觀物質形成一個「範圍」內的熵減,這個範圍可以說就是麥克斯韋妖密閉空間。
生命亞宏觀物質(亞宏觀物質如RNA)裡的量子與光量子產生了「相干」,再到退相干。這個等同於量子塌縮,即信息形成了,也就是最原始的意識誕生了,我想這是意識的基本原理。
人類的抽象意識,是海量這種感應信息的綜合效果,可以說是一種系統相變,本質是感應信息的「誤判」。當然要進化到這一步,需要有一個中間環節,那就是存儲感應信息,fisher研究高分子物質量子糾纏持續的時間已經足夠長,類似生命記憶時間這麼長。有了存儲感應信息的能力,下一步就會有感應「存儲」的信息與感應外界的信息之間會產生「誤判」,這就是抽象意識(換句話也可以說「抽象信息」)的本質。
人的抽象意識,本質就是海量感應信息誤判。產生沒有感應到的「信息」,是海量感應信息綜合效果,換句話說實際上是一種「感應信息的誤判」。目前看只有人類具有這種能力,神是一種抽象存在,其他動物不具有抽象能力。
這種「產生不是存在的存在」的能力或者說功能再簡單化說明一下,很多動物也會做夢,在夢中會遇到其他猛獸,我們會看到睡夢中的貓在抽搐,估計是夢中的場景讓它恐懼。這種情況也是「產生不是存在的存在」,說的具體些,是海量的感應記憶信息綜合效果,夢中的信息,實際上也是各種感應信息的「存儲」,比如量子糾纏的時間較長就是其中一種原理上的解釋。
從以上來看,意識的確是「物質」產生的,僅僅談量子之間的相互作用,相干退相干,不能稱之為意識。但「意識」本身不能說是「物質」,意識可以認為是信息,是熵減信息,加上「熵減」,說明不是微觀的概念(熵是一個綜合意義上的概念),至少是亞宏觀、宏觀的概念。宇觀角度看,現在還不知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