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都創客|85後海歸碩士跨行創業:讓下一代掌握英語 做文化輸出者

2020-12-04 封面新聞

封面新聞記者 馬夢飛

12月2日早晨,雨後成都的地面略微泥濘。車輛疾馳,行人匆匆,溼冷的空氣加快了城市的節奏。

此時,希格瑪少兒英語御香山校區有些冷清,微黃且明亮的燈光下,羅凌紫正在處理公司的事情。作為希格瑪的創始人之一,羅凌紫每天的事情既多且雜。

羅凌紫

這是一個年輕的創業者,87年出生的羅凌紫在取得美國賓夕法尼亞大學碩士學位後回國,目前正攻讀北京大學的碩士學位。在這之前,羅凌紫和好友創立了希格瑪,專注於少兒英語教育。

這一決定來自於他在外求學的經歷,「英語是一門非常重要的對外工具,我希望我們的下一代能夠成為雙語者!」

羅凌紫和他的團隊

學成回國

放棄過往跨行追夢

2010年,羅凌紫大學畢業,隨後他去往美國賓夕法尼亞大學學習化學。在取得碩士學位後,羅凌紫回到中國來到深圳工作。名校的榮譽加上過硬的能力,讓他有一份不錯的工作,但這並不是自己想要的。

時間來到2014年,羅凌紫辭職回到成都開始他在貿易行業的第一次創業。因為前期的積累,羅凌紫首次創業就獲得了成功,但靜下心來回顧過往,羅凌紫認為,這也不是他追求的東西。

於是,2016年,羅凌紫賣掉公司,聚集了幾位好友開始了第二次創業,專注於少兒英語的希格瑪應運而生。羅凌紫放棄了他所熟悉的化學化工行業,一頭扎進了一個他並不熟悉的領域。

就像他對創業的定義一樣,「創業是最艱難的一種修煉,但也是收穫最多的。」那麼為什麼要入局這樣一個領域呢?

說到這,羅凌紫講起了他在美國求學的經歷,和很多國人一樣,羅凌紫的應試能力很強,但短板也很明顯。「有一次在實驗室,美國同學講了一個笑話,所有人都在笑,但我卻沒能get到,即便我能聽懂內容。」羅凌紫舉了一個例子。

「在海外讀書,國人的語言能力是一個短板和痛點,很難融入他們的文化和社會。」羅凌紫看的很遠,他認為,當前中國走向世界就是主旋律,那麼英語將是一個非常重要的工具。

「我們需要掌握它,才能將中國的文化傳播出去,進而引領世界。」羅凌紫說,幼兒則是掌握一門語言最佳的時間。

希格瑪校區

疫情衝擊

從重規模到提質量

2020年是特殊的一年。

事實上,對於任何一個公司而言,疫情的衝擊都是繞不開的一個話題。對羅凌紫和希格瑪而言,更是如此。

談及這個話題,羅凌紫微微彎屈了一下背脊,沉默片刻,他吐出一個詞,「至暗時刻」。

對於希格瑪的團隊而言,疫情的衝擊非常大,因為去年的成績優秀,對於今年整個團隊充滿信心,計劃將新增4個校區。但這一切被疫情衝垮。「1月初,我們開了一個非常盛大的年會。然而,1月23日武漢就封城了!」說到這,羅凌紫苦笑了一下。

「對於教育行業而言,疫情的衝擊太大了,那是我最彷徨的一段時期。」不過,希格瑪也是幸運的,因為他們在2019年底剛好完成了一輪融資。即便如此,在前路未知的情況下,羅凌紫仍然像在黑暗中摸索前行。

好在疫情逐漸得到了控制,在5月份,希格瑪復工開業,但對於教育行業而言,疫情的影響顯然沒有那麼容易消退。「到這個月才算完全恢復到正常情況。」

原計劃今年在成都新開4家分校的目標擱淺了,但羅凌紫並沒有將這個計劃推移到明年,他表示,希格瑪未來一段時間的重點將不再是規模而是質量。「我們要研發出更好的教學產品,在硬實力上縮短與北上廣的差距,甚至趕超。」

孩子正在上課

長遠目標

立足成渝輻射全國

「學而不思則罔,思而不學則殆」

這是在交談中,羅凌紫脫口而出的一句論語。實際上,這也是他一直踐行的一句話,比如在創業中途跑去北大攻讀碩士學位。「上過『戰場』之後,還是想回到學校再充實自我,回頭看一看。」也正是有著這樣的理念,羅凌紫有勇氣在新的領域創業。

「後疫情時代第一家新校。開校速度慢一點,把教學再弄好一點,回歸教育初心,從百米衝刺調整為馬拉松長跑心態。」10月28日,羅凌紫發了這樣一條朋友圈,當天希格瑪重慶分校區開校。

這間分校是很早就定下來的,所以沒有受到疫情波及。另一方面,疫情帶來的也並不只是負面的影響,在這個過程中,羅凌紫開始了復盤和反思,「這個過程很重要,也讓我真正停下來完成自我沉澱。」

如今的希格瑪擁有成都和重慶共7個校區,累計服務過4000餘名學生,擁有員工150餘人。完成這一切,希格瑪用了4年多時間。

對於未來,羅凌紫計劃「立足成渝,走向全國」。而短期計劃,則是升級教研服務,把內容做好。「未來在少兒英語這個領域一定會出現一個巨頭,我希望是我們!」羅凌紫語氣堅定。

相關焦點

  • 「85後」創客跨行創業:用融資租賃「顛覆」傳統購車模式
    原標題:「85後」創客跨行創業:用融資租賃「顛覆」傳統購車模式   如何把購車變得更加靈活,門檻更低?這是成都一家汽車產業網際網路公司的發問。
  • 誰在為成都創業拾柴火?
    成都創業總覽:休閒之都有哪些資質變成創業新都?  成都創業者表面很休閒,實際能戰鬥。北京創業者喜歡下班後找朋友一起擼串碰撞思想,而在成都,喝茶談事的風氣比較普遍。所以往往有外地人會誤解這點,以為成都就是一個徹底的休閒之都,坐在飛機上都能聽見下面的麻將聲。
  • 海歸「抱團」回國創業掀熱潮
    原標題:海歸「抱團」回國創業掀熱潮   第十三屆中國國際人才交流大會18日在深圳會展中心拉開帷幕。記者發現,「大眾創業萬眾創新」的熱潮在奔湧五湖四海的同時,也在世界各地掀起了波瀾。本屆國際人才交流大會上,集中展示出海外留學人員「抱團」回國創業熱情高漲,大會人氣爆棚規模創新高。
  • 海歸回國後」學非所用「 在職場上混得怎麼樣?
    從《2017中國海歸就業創業調查報告》來看,展現80、90後為主的這屆海歸的各方面情況,調查也發現,為了與家人團聚、受到情感和文化因素的影響成為了大批留學人才歸國的主要原因碩士+商科是當下海歸的最熱標籤受調查的海歸中有超過六成為碩士畢業,博士生僅3.5%。
  • 成都命名100名職工創客明星
    「百佳」職工創客明星命名表揚會,在交子金融中心舉辦,來自成都電子信息、裝備製造、醫療衛生、交通建設、現代農業和新材料等多個產業的100名職工創客明星走上舞臺,領取屬於他們的榮譽。在歷經材料初審、現場答辯覆審、實地走訪核查、社會公示之後,今年的100名職工創客明星順利誕生,他們每人還將獲得6萬元現金獎勵。  活動現場,來自民航成都物流技術有限公司的本屆「職工創客明星」獲得者楊秀清激動地對記者說道:「沒想到我們技術人員有一天也能當上『明星』,這對我們常年奮鬥在產業一線和廣大基層技術崗位的職工來說,是莫大的榮耀。」
  • 庫珀科技喜獲成都高新區「四派人才」企業認定
    成都高新區支持「四派人才」創辦企業,對「四派人才」(蓉歸派、海歸派、學院派、創客派)創辦的科技創新類企業,給予了多方面的優待支持。其中高層次「四派人才」(世界500強及國內外知名企業高管或技術骨幹、國內外一流科研院校專家教授、海歸高層次人才、經成都高新區認定的各類創新創業大賽優秀創業團隊、有過多次成功創業經歷的創業者等)創辦的企業啟動資金最高500萬元。
  • 中華少年說成都複選亮點頻現,51Talk引領學員乘風破浪,追逐英語夢!
    懷著"傳承、傳播中國文化的使命感,讓更多的'後浪'擁有國際視野,有能力對話世界"的信念,2020年8月2日,由在線青少兒英語教育品牌51Talk等承辦的"中華少年說·戰'疫'好榜樣"複選活動成都站在匯融創客廣場國際會議中心舉辦,一場東西方文化的驚豔邂逅也就此展開
  • 臺青創客看好成都雙創環境 冀「26條措施」落地更細化
    會議旨在宣傳解讀《關於進一步促進兩岸經濟文化交流合作的若干措施》(以下簡稱「26條措施」)等相關政策,面對面了解臺灣同胞來蓉發展實際現狀,並給予關心支持與答疑解惑。頒發 2019 臺青創業實踐家獎牌。
  • 「瓷娃娃」海歸女碩士求職,英語口語太「牽強」,拔苗助長為哪般
    之後大家各奔東西,為了各自的前程,後來才知道,上了大學後的他就出現了程度很嚴重的抑鬱症,無奈退學。這樣的結局讓人唏噓,他或許達到了父母的高度,進入名校,可他又是否清楚他的高度在哪裡。在一段視頻中看到一個海歸女碩士,嬌弱的像一個「瓷娃娃」,旁人和她說話都需要三思謹慎,生怕會傷害到她。就這樣刷新了大家的以往的認知。大家常規都覺得海歸都很有能力。可是這位給自己鍍了金的海歸女孩。直言畢業證非常不好拿,為了拿畢業證,自己壓力太大,精神高度緊張,還得了一身皮膚病。這得有多大壓力,才會把自己逼到這種份上。
  • 「海歸」眾生相:海鷗·海帶·海草·海藻·海泡
    他們回國後,一般都供職於外企、三資企業、留學人員創業園,從事服務諮詢業和第三產業以及文化傳媒產業,年薪一般為6萬—12萬。  Frank是從澳大利亞歸來的「海草」,目前供職於一家大型國有企業,擔任海外部的經理。提起自己的經歷,他很慶幸當時做了果斷的選擇,雖然放棄了澳洲的永久居民身份,但對目前的工作還比較滿意。
  • 遼寧出國留學生52.9%讀碩士 海歸同樣遭遇就業難
    日趨嚴峻的就業形勢下,「海歸」一族是否有就業優勢?答案有些難如人意,海外留學回國的留學生們同樣遭遇「就業難」。12月4日,遼寧省就業和人才服務局召開了「開展留學回國人員服務工作」會議,透露目前遼寧省出國留學人員一半以上是攻讀碩士,留學國家為赴日最多。但留學回國就業創業難的問題已有所顯現。
  • 研究生小夥幫服刑人員賣雞 海歸女碩士用英文調解
    且看舟山定海白泉司法所研究生學歷的劉琦、海歸女碩士沈宇翔如何將社區矯正工作做得「含情脈脈」。東北小夥就是這樣熱心腸劉琦是遼寧人,千裡迢迢跑到舟山來闖蕩。進入白泉司法所工作不久,他與同事為每個社區服刑人員量身定製了一本學習筆記。
  • NTU創業碩士哪家強?可中文授課的南洋理工大學創業與創新碩士課程
    項目的合作企業包括支付寶螞蟻金服、華為、谷歌、歐萊雅等熟知的大企業,也有各類創業公司,讓學生有足夠的實踐機會,對畢業後就業的幫助還是很大的。體驗式創業學習(4個月)—長達一個學期的初創企業實習。學生將在創新性的初創企業與聯合創始人一起工作,通過親身體驗來感受活力,了解企業蓬勃發展的必要條件。
  • 創客馬拉松24小時激蕩腦力
    商報訊(通訊員 徐小夏 記者 周大正)日前,2017中美青年創客大賽溫州分賽區選撥賽在浙江工貿職業技術學院完美收官。
  • 海歸女碩士貧困山區教英文 徐牧:我想為家鄉做點事
    海歸女碩士貧困山區教英文  徐牧
  • 中華少年說點燃川蜀大地,中華少年用英語傳播中國故事
    懷著「傳承、傳播中國文化的使命感,讓更多的『後浪』擁有國際視野,有能力對話世界」的信念,2020年8月2日, 「中華少年說·戰『疫』好榜樣」複選活動成都站在匯融創客廣場國際會議中心舉辦,一場東西方文化的驚豔邂逅也就此展開。
  • 走進青島高新區揭秘創客:一群靠點子賺錢的人
    易科銳是做機器人識別系統的,確切地說,現在做的是機器人識別軟體。以該公司為可口可樂提供的服務為例,以前產品上的促銷標籤包括文字、標點都要通過人工來審,要走好幾道流程,因為一旦出現差錯,幾百萬、甚至上千萬的標籤都要收回銷毀。而柳華偉把以前在太空飛行器視覺上的技術用於工業生產後,可口可樂公司省時、省力、放心,頗受歡迎。
  • 海歸女碩士回農村撿垃圾稱:是水到渠成,自然發生的過程
    海歸女碩士陳立雯卻徒手翻垃圾桶、騎三輪車走街串巷,垃圾一撿就是10年!出生於河北滄州農村,碩士學歷的她曾經出國留學,有留校任教的機會,但在「看過世界」後,她選擇回到故鄉。在河北保定的南峪村,她倡導村民垃圾分類,實現垃圾減量和再利用,改善農村環境。碩士畢業後,她進入一家在北京註冊的環保組織。按她的說法,「當年就是覺得這個概念特別美好。」
  • 英國「海歸」女孩的三晉「電影夢」
    受訪者供圖中新網平遙10月14日電 題:英國「海歸」女孩的三晉「電影夢」作者楊傑英14日,山西平遙,「海歸」電影人王丹婷正在忙著電影《如夢晉陽》的首映式。這是她回國後擔任總製片的首部院線電影作品。旅居英國15年的王丹婷沒有想過,有一天會回到家鄉繼續著自己的「電影夢」。
  • 「創客中國」紡織服裝中小企業創新創業大賽將於8月決賽
    新華網北京7月14日電 作為工業和信息化部2019年「創客中國」12場專題賽之一的2019-2020年度「創客中國」紡織服裝中小企業創新創業大賽,自2019年11月20日啟動至今,累計收到雙創項目411項。經初步篩選,225項高質量項目進入評審階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