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天跟一位熟識的朋友談到她的一個姊妹,過幾天就要結婚了,沒想到結婚前五天新娘父親電瓶車摔倒,頭部著地,人當時沒怎樣,到醫院後醫師囑咐住院檢查觀察,住院第三天,頭部疼痛加劇,腦壓升高,經檢查後,緊急行開顱手術,術後檢查稱血塊吸收良好,康復中,然,沒兩天患者就死於器官衰竭,唉 ! 喜事變喪事。同樣是從電瓶車上摔倒,我自己同門師姐也是摔倒後頭部著地,同樣是發生頭部劇痛欲裂,但因為師姐自己學了針灸,有常識可以自己判斷並且處理得宜,至今完全沒有任何後遺症。在腦震蕩期間就頭痛和其他症狀表現,我跟師姐溝通處理方式,思考著是單純的被動觀察等症狀出現,還是積極的預防症狀發生,我們選擇積極的預防症狀發生,也因此十多天就完全正常。
前一個例子整個變化可說是嚴重腦震蕩的標準進程。一般腦震蕩發生,撞擊的部位可能只有外傷看到,但是很常見到撞擊對面部位發生的腦挫傷,這是因為作用與反作用力的慣性,而挫傷的腦部可能一開始只有輕微滲血,患者的焦點往往只放在頭部外傷上,但隨著時間推移,滲血若越來越多,此時會造成血瘀壓迫顱內疼痛並伴有顱內壓力的改變,顱內壓力一旦升高,嚴重時會壓迫腦部及其他組織,此時就會發生所謂的腦疝,這腦疝的症狀才是真正致命的,也因此你看到前面患者最後竟是死於器官的衰竭。但若症情輕微,滲血不多,腦部是有能力可以自行吸收出血的,所以,如果腦部有受到撞擊,若消極地等待症狀慢慢上來,一旦兩三天後看到症狀,其在腦部已蘊釀許久時間了,後面所要面臨的問題都是相當危險的,然,如果第一時間及接下來的時間,都儘可能用各種方式,去降低腦壓,預後往往會很好,即使有出血發生,也不至於釀成大禍,甚至我們身體會自己將出血吸收掉,而漸漸恢復健康。
腦震蕩
當然,一般人不懂,選擇的會是第一時間往醫院送,抽血、拍片等結果,然後醫師再給予相對的處置,此時黃金時間已先耽誤了,再者,若真正拍到出血病灶,醫院其實沒有很好的非侵入性處理方式,多是止痛、滲透性降壓等症狀處理,解決不了根本問題,最終要處理多是做開顱手術。開顱,這是多大的手術呀,別以為這手術很好做,有時即使開顱了,病灶部位還不一定動的了,患者此時真的只能自求多福了。在此,我想說的是,手術是最後不得已的手段,如果有甚麼方式可以避免走到手術這一步,我們都得要去嘗試,但如果到了醫院,手術只能是最後救命的稻草,那這樣的拚搏坦白說勝算不大,以我的經驗,要去醫院是沒錯,但事情發生後我們要知道該做些甚麼才能把傷害降到最低,這是我要分享給大家的。
放血、放血還是放血,這是先要做的,目的是要釋放腦部可能上來的壓力,放哪裡呢 ? 首先是十隻手指末梢,十宣穴,或是懂經絡的人可以直接放十二井穴,放的方式不是一隻一隻手指放,急救的時候我們是一把手抓起來如猿狀手,十指一起放,其次是眼睛周圍放血,而耳後也是很重要放血的區域,而專業的中醫還會察看腦震蕩相映的部位,如然谷穴附近,檢查有無青筋浮現,一但看到青筋浮現,務必先挑掉青筋放血,然谷穴在腳踝邊,是足少陰腎經的子穴,腎又主骨主髓,腦有瘀血有壓力為實證,臨床上腦挫傷患者很常可以看到。這些動作目的都是減輕腦部壓力,因為許多經絡都上頭,透過相關經絡放血疏通,除了降低腦壓外還起著改變腦循環幫助吸收以及傷口幫助修復的作用。當然,對一般人而言,放血是簡單又安全的動作,有做可能產生意想不到的效果,何不在送醫前先試試呢 ? 但是如果再加點中醫專業知識,就可以更積極的去處理,如選取相關穴位治療以及輔助推拿按摩等,只要概念清楚見效是很快速的,症狀很快可以緩和,即使無效也算盡力,也不耽誤時機,再送醫不遲。腦震蕩的部分我處理師姐是一例,我學生,上課時也欣喜的分享如何現學現用幫朋友處理腦震蕩的過程,深刻體會急救的重要性。另外,如中風腦梗的急救、急性心衰的急救,休克昏迷的,我都有過有驚無險的經歷,真的是生死一線間。
送醫前的處理是很關鍵的,悲劇都是發生在臨事時的驚慌以及急救知識的不足,以往在我經絡課上的課程學習,急救這部分都是我要特別花時間教的,因為真的太重要了,而在處理一些急症前,重要的是能辨清症狀在第一時間做出判斷,試想,若有天身邊親朋好友剛好急性心梗,你還有時間等著送醫嗎 ? 一分鐘內沒及時處理就走人了,急救知識真的是很重要 ! 穴位經絡是老祖宗留下來的寶藏,值得我們好好學習,一輩子受用。
點擊微信內菜單下載金股通APP
查看更多名師精彩分析
在努力的人們還閱讀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