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活中總會發生些意外,我們也一直都在倡導每個人都要學會一些急救的小技巧,因為及時有效地處理損傷可以促進恢復。但許多人對於一些常見的急救措施存在誤解,處理常見傷口的方式也不對,今天我們就來看看那些容易犯的急救錯誤。
被土方法「坑」的慘痛教訓:吃茄子蒂退燒,又吐又拉一整夜;敷野芹菜水治老寒腿,全腿如燙傷一樣起大水泡;燙傷處抹麵粉,造成二次燙傷……
病急亂投醫,不但救不了急,反而會成為傷害親人的「幫兇」。細數矇騙了我們多年的急救土方,提醒你千萬別再被坑了。
1、昏迷掐人中——無效、延誤救治
東南大學附屬中大醫院急診中心主治醫師徐昌盛:掐人中的意義在於通過疼痛刺激來使人清醒。
但引起昏迷的原因有很多,如腦梗阻、心肺疾病、低血糖等,掐人中不適用於所有昏迷。
如果有人昏迷同時無脈搏時,應首先進行心肺復甦術。對老年人來說,正確方法是否掌握、力氣是否足夠都是問題,因此最好的辦法是立即撥打120。
2、溺水後倒過來控水——繼發性死亡
東南大學附屬中大醫院急診中心主治醫師徐昌盛:溺水的急救方法有很多,控水和心肺復甦是比較常見的兩種,但是先採取控水還是心肺復甦,主要取決於溺水者有沒有呼吸和心跳。
溺水者打撈上來後,急救人員可以摸一下溺水者的脈搏,聽一下是否有呼吸。如果還有呼吸,心臟沒有停止的話,要採取先控水的方法。反之,要先進行心肺復甦。
控水是將溺水者體位側臥,拍一拍後背,將水等雜物控出來。因為溺水後會有嘔吐反應,這樣也避免嘔吐物堵塞氣管引起窒息。
若溺水者需要心肺復甦,則先做胸外按壓,然後進行人工呼吸,同時保持病人氣道暢通。頻率大約是做30次胸部按壓,2次人工呼吸。
需要特別提醒的是,讓溺水者掛趴在牛背、大鍋底上等土方法,是不提倡的。因為在淡水中淹溺的溺水者,吸入體內的水主要在血液中,胃中並不是很多。
這種掛趴的方法,如果用在沒有心跳或呼吸的溺水者身上,很可能會耽誤最佳救援時間,造成繼發性死亡
3、扭傷腳熱敷——更痛更腫
東南大學附屬中大醫院骨科主
任醫師王宸:腳扭傷後馬上熱敷,會讓腳踝變得更痛、更腫。
如果表面看起來傷勢不嚴重,儘量讓受傷部位休息,並繼續24小時施行冷敷,直至腫脹和痛楚減退,有需要時尋求醫療救助。48小時後,可採用熱敷。
需要提醒的是,感覺神經敏感或遲鈍的人(如糖尿病、中風患者),血液循環機能異常的傷者,冰敷與熱敷時應格外小心。如果身體有開放性傷口,或皮膚對溫度特別敏感,應避免冰敷和熱敷。
4、卡魚刺拍背、喝醋、咽飯糰——窒息
東南大學附屬中大醫院胸心外科主任醫師薛濤:如果有異物卡在了喉嚨,出現窒息、呼吸困難、嗆咳甚至呼吸驟停,千萬別拍背或者用手指伸入喉嚨去取,這樣不僅沒有效果,還會使異物更深入呼吸道。
而醋在食道內無法停留,因此喝醋不能達到軟化魚刺的目的。強咽飯糰不但無效,而且帶有危險性,因為魚刺扎入咽喉或食道黏膜時吞下飯糰,只會使魚刺扎得更深。
正確的做法是,將壓舌板(在家中可用筷子、牙刷)放在舌部前2/3處,輕輕平壓,觀察整個口咽部,能看見的刺就直接用手或鑷子取出。
若看不見或當事人不能說話,應及時就醫。
5、流鼻血仰頭——肺炎、窒息
東南大學附屬中大醫院耳鼻咽喉科主任醫師黃志純:把頭仰起不但不利於止血,還會使鼻血倒流至咽喉、食管、氣管和胃,引起不適、噁心;流鼻血過多的患者還會把吞入的血液嘔吐出來;不停俯身和仰起頭,更會增加鼻腔出血;血量很大時,仰頭還易把血嗆入氣管及肺內,造成吸入性肺炎,甚至有引起窒息的危險。
正確的做法是:坐下來,身體稍微前傾,張開嘴巴,用嘴呼吸;用大拇指和食指捏住鼻翼兩側,朝後腦勺方向擠壓10分鐘,以稍有痛感為宜。如果還出血,可稍微移動一下捏的位置,直到血止住。如血流不止,應立即就醫。
6、燒傷燙傷抹牙膏、雞蛋清、醬油——感染
東南大學附屬中大醫院整形燒傷科主任熊猛:在創面上擅自塗抹,不僅沒有治療燒燙傷的作用,有時還會掩蓋創面,使醫生無法立即確定創面的大小和深度。
不僅會增加患者的痛苦,還容易導致細菌滋生和創面感染,必須要先清洗再施救。
對於中小面積淺度燒傷,冷療可以減輕熱力對創面的進一步損傷,迅速緩解疼痛,且簡單易行。
具體做法是,將燒傷、燙傷創面在自來水龍頭下衝淋或浸入清潔冷水中(水溫以傷員能耐受為準,一般為15℃~20℃,夏天可在水中加冰塊),或用清潔冷水浸溼的毛巾、紗墊等敷於創面,但過低溫度的冷療也對創面不利。
冷療的時間無明確限制,一般等到冷療停止後,疼痛顯著減輕為度,差不多0.5~1小時或更長。如果情況比較嚴重,應立即送往醫院診治。
7、止血時用力綑紮——肢體末端壞死
北京急救中心資深急救專家賈大成:不小心割傷手指,一般人都會用紗布或創可貼緊緊勒住傷口。
這樣會阻礙血液循環,時間一長就會導致肢體腫脹、青紫,嚴重的還會造成肢體末端壞死。
正確做法:
讓傷者坐下或躺下,抬高受傷部位;用清水清潔汙染的傷口,出血速度快時應先止血;用消毒紗布或乾淨透氣、無黏性、吸水性好的敷料覆蓋傷口,用手按壓5~10分鐘,若血液浸溼紗布,最好也不要取掉,應往上再加敷料;止住血後,用繃帶、布條包紮傷口。還可以用手指將傷口近心端的動脈血管壓在骨頭上,阻斷血流。此法適用於四肢,但由於影響血液供應,時間不宜超過10分鐘。
8、出交通事故後自己覺得沒事所以不去醫院
有的人出了交通事故,車壞得很嚴重,自己當時雖然有磕碰卻沒覺得有不舒服,所以選擇不去醫院檢查身體。但其實有的時候,在緊急狀況下身體會分泌大量腎上腺素,刺激機體產生應激反應,掩蓋疼痛,所以如果自己事發時有明顯的磕碰的話,最好去醫院做個檢查排除出血和骨折。
9、試圖從受傷的眼睛中去除碎片
眼睛被異物扎傷時,擅自把異物從眼睛中拿出來會使傷口惡化,甚至導致永久性損傷。這時候正確的做法是不要去碰受傷的眼睛,保護眼睛受到二次損傷,可以用膠帶把一個紙杯倒扣在上面,防止其他東西進入,然後立即到醫院去。但唯一的例外是,如果眼睛是被化學物質灼傷的話,需要用清水衝洗大約15分鐘並及時送醫。
9、把紗布從出血的傷口上拿開再換新的
如果傷口出血過多把紗布都浸透了,這時候不要把舊的取下來換新的,而是直接在舊的紗布上面覆蓋一個新的。這是因為,舊紗布上面可能會有幫助止血的凝血因子,拿開舊紗布後可能會使傷口再次出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