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過水滸的都知道,這些梁山好漢並非全是平民,他們有很多人在上梁山之前是在朝廷做過官的,比如宋江就做過押司,晁蓋做過保正,林衝做過禁軍教頭,而在這梁山108好漢中之前官職最高的要數呼延灼了,他做到了都統制,那麼這些官職究竟是什麼官呢?有多大呢?
今天筆者就跟大家一起探討一下。
首先,我們來看一下宋江之前的官職:押司。
在宋朝官職分為兩種:一種是官。一種是吏,當然官是大於吏的,而押司就是吏裡面的一種,一個縣裡面就有8個押司,各司其職,有的負責文一類的,就是記錄之類的,有的負責武的,就是下去收稅之類的活,所以這個官職並不大,而宋江幹的就是文職。這個官職與現在的基層公務員特別像。
二,保正。
保正,古代農村每十戶為一保,設保長;每五十戶設一大保,設大保長;每十大保(也就是五百戶)設都保;都保的領導叫都保正,還有一個副保正。那時候家庭人口比較多,平均一戶五個人,五百戶人家大約兩千五百人,那時候沒有區的概念,就是縣,大縣設縣令,小縣設縣長,保正大體上相當於現在鄉長或鎮長的職位。
三,禁軍教頭
說起林衝,大家都能想到「八十萬禁軍教頭」這個稱號,但是實際上林衝雖然號稱「八十萬禁軍教頭」,然而事實上只是個武術教練而已,官職為從八品下,像他這樣的角色在宋朝軍隊中有三四千個呢。至於武松武都頭,則只是個縣裡的捕頭而已,也就是相當於現在的派出所的民警。
四,都統制
都統制這個官位,在整個梁山好漢裡只有一個人坐到了,他就是呼延灼,而在上梁山之前,所有人當中也數呼延灼的官位最高,為什麼這麼說呢?
首先「都統制」是宋朝的官名,北宋時軍隊出戰的時候朝廷會在將領之中選拔一人來管理軍隊,名曰都統制。其實都統制並非官名,而是臨時性的一個職務,戰爭結束後便歸本職。宋高宗時期設立御營司,讓朝中大臣來管理軍隊,這個時候才算正式的官名。後來都統制設置太多了,朝廷又進行了收權,官職高的為御前都統制,也就是說呼延灼的官職是很高的,為軍隊中的高級將領。也就是說呼延灼在上梁山之前的官職相當於現在的將軍了,所有呼延灼成為了梁山好漢中官職最高的人物。
而當初的呼延灼也是被封為徵寇大將軍奉朝廷之命討伐梁山的,但是後來被吳用等人用計生擒後,一通感化最後歸順梁山。
當然,梁山好漢中大部分還是平民的多,這也符合官逼民反的時代背景,如果都是大官的話也沒有必要造反。
水滸中的梁山好漢中還有好多在上梁山之前是又官位的,你還知道哪些呢?歡迎下方留言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