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滸中,林衝的禁軍教頭,呼延灼的都統制,你知道是什麼官嗎?

2021-01-09 科學獵奇

看過水滸的都知道,這些梁山好漢並非全是平民,他們有很多人在上梁山之前是在朝廷做過官的,比如宋江就做過押司,晁蓋做過保正,林衝做過禁軍教頭,而在這梁山108好漢中之前官職最高的要數呼延灼了,他做到了都統制,那麼這些官職究竟是什麼官呢?有多大呢?

今天筆者就跟大家一起探討一下。

首先,我們來看一下宋江之前的官職:押司。

在宋朝官職分為兩種:一種是官。一種是吏,當然官是大於吏的,而押司就是吏裡面的一種,一個縣裡面就有8個押司,各司其職,有的負責文一類的,就是記錄之類的,有的負責武的,就是下去收稅之類的活,所以這個官職並不大,而宋江幹的就是文職。這個官職與現在的基層公務員特別像。

二,保正。

保正,古代農村每十戶為一保,設保長;每五十戶設一大保,設大保長;每十大保(也就是五百戶)設都保;都保的領導叫都保正,還有一個副保正。那時候家庭人口比較多,平均一戶五個人,五百戶人家大約兩千五百人,那時候沒有區的概念,就是縣,大縣設縣令,小縣設縣長,保正大體上相當於現在鄉長或鎮長的職位。

三,禁軍教頭

說起林衝,大家都能想到「八十萬禁軍教頭」這個稱號,但是實際上林衝雖然號稱「八十萬禁軍教頭」,然而事實上只是個武術教練而已,官職為從八品下,像他這樣的角色在宋朝軍隊中有三四千個呢。至於武松武都頭,則只是個縣裡的捕頭而已,也就是相當於現在的派出所的民警。

四,都統制

都統制這個官位,在整個梁山好漢裡只有一個人坐到了,他就是呼延灼,而在上梁山之前,所有人當中也數呼延灼的官位最高,為什麼這麼說呢?

首先「都統制」是宋朝的官名,北宋時軍隊出戰的時候朝廷會在將領之中選拔一人來管理軍隊,名曰都統制。其實都統制並非官名,而是臨時性的一個職務,戰爭結束後便歸本職。宋高宗時期設立御營司,讓朝中大臣來管理軍隊,這個時候才算正式的官名。後來都統制設置太多了,朝廷又進行了收權,官職高的為御前都統制,也就是說呼延灼的官職是很高的,為軍隊中的高級將領。也就是說呼延灼在上梁山之前的官職相當於現在的將軍了,所有呼延灼成為了梁山好漢中官職最高的人物。

而當初的呼延灼也是被封為徵寇大將軍奉朝廷之命討伐梁山的,但是後來被吳用等人用計生擒後,一通感化最後歸順梁山。

當然,梁山好漢中大部分還是平民的多,這也符合官逼民反的時代背景,如果都是大官的話也沒有必要造反。

水滸中的梁山好漢中還有好多在上梁山之前是又官位的,你還知道哪些呢?歡迎下方留言評論。

相關焦點

  • 水滸傳中消失的兩條半好漢,在另兩本書出現:他們最終結局如何?
    於是有人懷疑現在咱們看的是假水滸,尤其是《古本水滸傳》被發現後,有更多的人懷疑通行版水滸傳後五十回並非施耐庵先生原著。在《古本水滸傳》和《殘水滸》這兩本書中,那兩條半神秘消失的好漢都出現了,而且表現都很搶眼,尤其是最先出場的八十萬禁軍教頭,真的在老種經略相公种師道的軍中打開了一片天地。
  • 水滸108將誰的武功最高,排名前五位都應該有誰?第一位實至名歸
    而在這條道上,有的人選擇一條道堅持下去,而有的人選擇勢力做大,最終招安,從中使讀者對於人性作出思考。但是如果我們從最基本的地方著手,更多的是看到他們實力的層次不齊。而對於水滸一百零八將,能人異士自然是不在少數,但是德不配位,無真才實學的也並非沒有,如果問按照武功進行排名,誰能夠排上前五名,恐怕會眾說紛紜吧。
  • 《水滸傳》雪夜奔梁山,肩挑花槍葫蘆,這就是豹子頭林衝!
    《水滸》小說中許多人都戴過,宋江、劉唐、史進武松燕青都曾戴過但戴在林衝頭上卻最合宜有型。他所使的花槍也只是一般的花槍至於那葫蘆也非「壺中懸日月」的玄奇寶物,只是裝著可以在漫天風雪中禦寒並消解胸中塊壘的雅名日杜康的酒。這氈笠這槍這葫蘆皆非神物,但戴上林衝之首,扛上林衝之肩,竟能輛射出如此逼人的神來,箇中原因就在於林衝本人身上凝聚著內在的攝人心魂的精神力量。
  • 《水滸》裡林衝休妻,等於讓妻給高衙內,如何看豹子頭的人品?
    雖然後來在張教頭的堅持下,林衝最終沒有休妻,但是讀者對於林衝這個人物的認識卻在此處發生了很大的爭議。一面是人們對於《水滸》中的林衝殺伐果斷的敬佩,一面是林衝這個人物連自己的妻子都無法保護,甚至從開始就想要逃避,而林娘子死後,林衝無心報仇似乎讓人鄙夷。
  • 林衝仁義嗎?他火拼王倫,竟然不去問問這個人的意思?
    丈人張教頭問:「這是為什麼?」林衝說:「是林衝放心不下,枉自兩相耽誤。」這話就有點奇怪,他發配,耽誤妻子倒是事實,可妻子能耽誤他什麼?說白了,他就是擔心妻子已經失貞,甚至想放手任高衙內來「霸佔」了。所以,林衝妻子自縊,與林衝的一封休書不無關係。 林衝出賣朋友,是為不義。魯智深結識林衝,當即與他結為兄弟,肝膽相照。林衝妻子被人欺侮,魯智深趕來要幫他打架。
  • 林衝告訴我們:被動攻擊型人格很可怕
    一火併王倫,是林衝水滸生涯的一個高峰:在晁蓋等眾英雄暗戳戳的協助下,豹子頭林衝手起刀落,把曾經的老大王倫就地正法。人們對此褒貶不一,贊成者暗挑大指:林教頭終於雄起了一回;反對者則嗤之以鼻:這個背主忘恩的人渣。
  • 豹子頭林衝的轉變:帶著徒弟離開梁山,道出晁蓋遇害真相
    豹子頭林衝是一百零八將中極少數真正被逼上梁山的好漢。他原本是京城的八十萬禁軍教頭,家庭幸福、事業有成,卻因為遭到高俅父子的迫害而家破人亡,不得不來到梁山落草。在程善之所著《殘水滸》中,林衝不僅大仇得報,還與舊友重逢,最終重回朝廷懷抱。
  • 我們的男神豹子頭林衝到底是一個什麼樣的人?
    當杜遷、朱貴、宋萬等人知道是林教頭投靠梁山的時候,大家又是高興又是敬佩。高興的是梁山有了林教頭會更加鞏固梁山的基礎。敬佩的是林教頭的武功是數一數二的,是他們學習的榜樣。唯一不想留林教頭的就是那個垃圾王倫,王倫知道自己在各個方面都比不上林衝,害怕自己的位置不保,所以一直冷眼面對,還刁難林教頭殺人。
  • 都是身高八尺豹頭環眼,林衝與張飛一模一樣,為何命運如此不同?
    更讓人覺得林衝是一名英俊勇武的儒士形象。 可是,看過原著的朋友都知道,林衝出場時的形象,是這樣的:那官人生的豹頭環眼,燕頷虎鬚,八尺長短身材,三十四五年紀。這樣的豹頭環眼,八尺身高,我們似乎在哪見過,沒錯,就是《三國演義》裡這位:玄德回視其人,身長八尺,豹頭環眼,燕頷虎鬚,聲若巨雷,勢如奔馬。
  • 水滸中的十大頂尖高手:武松無懸念落榜,梁山也只有三人入選
    《水滸傳》一共一百零八好漢中,盧員外棍棒天下第一,無人能出其右,接下來就是馬軍五虎將與魯智深、武松等人。但如果要把水滸中的所有人都算進去,那梁山好漢能進前十的有幾人呢?因為除梁山外,還有遼國、田虎、王慶等人對抗朝廷,他們手下能徵善戰的猛將也不少,可能比梁山好漢們還厲害。
  • 水滸五大步戰高手,第二位簡直堪稱人形暴龍
    雖然上面的很多人物都充滿著戾氣,但是初讀的時候卻反而並不覺得猙獰,而是覺得甚是可愛、率性,充滿著充沛的生命力和原始的張力和激情。水滸和其他一般小說不同的是,裡面刻畫了眾多性格鮮明、武藝高強的好漢,也就是說這本小說裡是多主角,而不是單一的主角,一出場就各種開掛,自帶光環。其中水滸中有五大步戰高手,試言之。
  • 水滸中那些奇怪的綽號都是什麼意思?比如旱地忽律、火眼狻猊?
    總體來看,《水滸傳》中的綽號,大概可以分為五大類,分別是:(1)藉助事物名稱起的綽號,比如兵器、樂器、天文星座等,像金槍手徐寧、大刀關勝、雙鞭呼延灼、轟天雷凌振、鐵叫子樂和、毛頭星孔明等等;(2)藉助歷史人物或神話人物而起的綽號,如,小李廣花榮、病尉遲孫立、八臂哪吒項充、雲裡金剛宋萬、小溫侯呂方、賽仁貴郭盛、託塔天王晁蓋,等等;(3
  • 了解《水滸傳》的故事後,你知道「水滸」是什麼意思?誰都想去
    那麼「水滸」到底是什麼意思呢?首先從最簡單的字面意思來看,滸是指離水有點距離的岸上平地,那麼水滸傳連在一起,說的應該就是岸邊的故事,不過在很多外文翻譯中,將這本書的名字翻成了四海之內皆兄弟的感覺,當然這應該比岸邊的故事更貼合內容,不過這並不是作者想要表達意思的關鍵。
  • 兩人戰平秦明呼延灼,一人死於女將之手
    大家都知道,在《三國演義》中,蜀國有五虎將,分別是關羽,張飛,趙雲,馬超和黃忠。由此,五虎將也成了一些小說中猛將的代稱。比如《水滸傳》中,梁山百餘員戰將中,也有五虎將,那就是關勝,林衝,秦明,呼延灼和董平。
  • 《水滸傳》裡,豹子頭林衝的性格缺陷和他的悲劇人生
    在《水滸傳》裡面,八十萬禁軍教頭、豹子頭林衝是108位梁山好漢裡,第四個出場的人物,也是晁蓋晁天王上梁山後,真正意義上的梁山泊初排座次,排定的第四位好漢。 單從武功修為上來說,林衝絕對是一等一的高手,在梁山打打殺殺的世界裡,註定有他的用武之地和不俗的表現。
  • 水滸故事:雙鞭將擒敵,霹靂火暴擊,宋江第二次擺九宮八卦陣全勝
    也不是兀顏延壽年少輕狂,因為他自幼跟隨父親學習兵法的時候,知道九宮八卦陣怎麼擺,怎麼破,所以他輕車熟路地直奔敵方的西陣腳而去,這裡按照八卦的設定,是為兌位,是破陣的唯一入口,如果從其他方位闖入,必然會陷入到敵陣的茫茫人海戰術中。
  • 水滸故事:梁山頂配九宮八卦陣,四面八方24將,是否為最強馬軍?
    ,也可以稱為《水滸全傳》,記得老樂小時候,第一次讀的就是這個版本,那時還不懂得欣賞書中更多的門道和滋味,就是喜歡各種名將單挑環節。因此,五虎上將,八大先鋒率領眾多能徵慣戰的副將,從四面八方集結而來,按照陣勢的設定,每一個方向設主將一名,副將兩名,都是山寨中的馬軍將領,這樣算來,一共24名大將率領千軍萬馬迎戰童貫,這種戰陣氣勢,恐怕連《三國演義》中都沒有可以與之比肩的描述。然而,一個問題也與之而來,這24員大將,真的是水泊梁山上,最強的馬軍代表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