神秘角島鯨現身科學家狂喜:全球第2次看到活體!

2020-12-06 快科技

海洋覆蓋了地球70%以上的面積,而且孕育著人類尚無全面了解的神秘生態系統,一些物種至今都顯得十分神秘。

據臺灣媒體報導,被認為是「地球最神秘動物」的角島鯨近日在花蓮外海現身,而這也是全球迄今為止第二次目擊到活體的角島鯨。

報導稱,ID為多羅滿賞鯨的Facebook帳號5月19日曬出船隊在花蓮外海拍攝到的角島鯨影像,並立刻引來激烈討論。日本鯨魚研究專家更是感嘆:全球除了馬達加斯加,目前仍未有目擊活體角島鯨的記錄,真的不可思議。

據介紹,角島鯨是2003年才被確認為新物種並命名,全骨骼樣本只有10個,目前亞洲確認在海上見到角島鯨的紀錄依舊只有寥寥幾筆,而且大多都無從考證真實性。但此次「多羅滿賞鯨」拍攝到鯨魚照片清楚顯示了鯨魚左下顎黑色色塊以及及胸鰭的白色邊緣,加上背鰭的形狀,可判定為角島鯨。而從體型來看,照片中的角島鯨可能尚未成年

中華鯨豚協會理事餘欣怡表示,雖然角島鯨分布於印度洋與太平洋,在目前其生活史和食性等都還有太多未知性,因此希望能通過這次的目擊事件作為一個重要的研究開端,加深對角島鯨的認識。

相關焦點

  • 神秘喙鯨現身南海
    李松海供圖 近日,中國科學院深海科學與工程研究所(以下簡稱深海所)研究員李松海團隊在《整合動物學》上在線發表研究論文稱,該團隊於2019年4~5月在南海北部海域開展深潛及遠海鯨類科考任務,目擊到3頭神秘喙鯨,初步判斷可能是銀杏齒中喙鯨或德氏中喙鯨。此次發現是全世界對海上銀杏齒中喙鯨或德氏中喙鯨活體個體的首次清晰目擊。
  • 中科院深海所研究團隊在南海發現神秘喙鯨
    文章分析了該研究團隊於2019年4月—5月在南海北部海域開展深潛及遠海鯨類科考任務中,目擊到三頭神秘喙鯨,初步判斷認為可能是銀杏齒中喙鯨或德氏中喙鯨。據了解,不論是銀杏齒中喙鯨還是德氏中喙鯨,此前人類在海上從未確切看到過它們的活體個體,對這些動物的了解僅來源於對少數幾頭擱淺死亡個體的認識。李松海團隊表示,此次發現可以確定是全球首次對海上銀杏齒中喙鯨或德氏中喙鯨活體個體的清晰目擊。
  • 科學小趣知第2期:全球首個活體機器人、反重力瀑布、最長壽生物是啥?
    科學小趣知第2期:全球首個活體機器人、反重力瀑布、最長壽生物是啥? 科學啟迪孩子的無限未來 科學小趣知 搜羅全球有趣的科學發現
  • 科學家拍到罕見鯨落畫面:鯨屍沉至海底,章魚、蠕蟲在大快朵頤!
    鮮花枯敗凋落,落在地上會成為珍貴的養分,而當鯨魚死亡後,也會給大海留下一個持續數十年或數百年之久的「綠洲」,科學家給這過程起了一個飽含詩意的名字—鯨落(Whale Fall)。但海洋浩瀚無際,在鯨魚死亡後完全沉到海底之前幾乎不可能發現它。不過日前美國海洋研究團隊在加州海岸幸運地撞見這個罕見又駭人的鯨落現場,只見周圍還有一群章魚、清道夫魚跟食骨蠕蟲在大快朵頤。
  • 科學家在南海首次發現鯨落,鯨落是什麼?具有怎樣的價值?
    因為畢竟科學家又不是神,可以準確的預測哪一條鯨要在何時何地死亡,也不能海底撈針似的到處瞎找,費時費力的時,估計連試驗經費都騙不到。所以觀察鯨落是一個相當隨緣的行為。沒錯,科學家不知道鯨是什麼時候要死,並且什麼時候沉入海底的?但科學家可以做實驗啊呀!
  • 全球第7根神秘金屬柱出現,難道外星人要要現身?科學家已介入
    全球第7根神秘金屬柱出現,難道外星人要要現身?
  • 科學家在南海首次發現鯨落!世界上最唯美的死亡,一鯨落,萬物生
    4月2日,中科院「探索一號」船搭載「深海勇士」號載人潛水器順利抵達三亞。本航次自3月10日開始,航次的重要成果之一,是科學家在南海首次發現一個約3米長的鯨落。據專家介紹,目前國際上發現現代自然鯨落不足50個。
  • 在南海,科學家這樣尋找「鯨」喜
    本文圖片均為新華社記者張麗芸攝團隊首席科學家李松海糾正:「這不是熱帶斑海豚,是長吻飛旋海豚。」一旁的隊員邊記邊說:「長吻飛旋海豚,6點20分,GPS位點46。」這是海上尋鯨的第9天。由於單獨組織鯨類科考非常昂貴,當時的基礎研究意識也不強,我國遠海性鯨類研究從此陷入停滯,南海鯨類研究幾乎一片空白。「南海佔我國領海總面積的三分之二,充分了解其生物資源,尤其是珍稀動物資源非常必要。鯨類是全球關注的動物保護對象,是海洋生態系統的旗艦動物和指示性生物,具有不可替代的研究和保護價值。」
  • 《權御天下》玉帝座駕現身開服活動-鯨龍,強無敵
    《權御天下》玉帝座駕現身開服活動-鯨龍,強無敵 新聞 官方 ▪ 2019
  • 我國科學家首次在南海發現鯨落
    我國科學家在南海拍攝到的鯨落圖像(TS16航次共同首席科學家、中山大學海洋科學學院副教授謝偉供圖)一鯨落,萬物生。這是一份來自深海的浪漫。4月2日下午,「探索一號」科考船搭載「深海勇士」號載人潛水器完成2020年度第一個科考航次(TS16航次),返回三亞。60名科考隊員帶回了本航次一個重要成果——在南海1600米深處發現了鯨落,這是我國科學家第一次發現該類型的生態系統。迄今為止,人類發現的現代自然鯨落不足50個。何為鯨落?它的存在有什麼意義?
  • 罕見「鯨落」現場:章魚、蠕蟲、清道夫魚的狂歡,齊啃5米鯨屍!
    鮮花枯敗凋落,落在地上會成為珍貴的養分,而當鯨魚死亡後,也會給大海留下一個持續數十年或數百年之久的「綠洲」,科學家給這過程起了一個飽含詩意的名字—鯨落(Whale Fall)。 不過日前美國海洋研究團隊在加州海岸幸運地撞見這個罕見又駭人的鯨落現場,只見周圍還有一群章魚、清道夫魚跟食骨蠕蟲在大快朵頤。
  • 被囚禁的一千零一頭鯨:它們的嘴角天生上揚,並不代表快樂
    第三次「殺人」事件發生之後,終日毫無生機地漂浮在水池中的提利庫姆圖源/《黑鯨》影片截圖從第一隻被圈養的鯨,到海豚表演第一次被叫停人們開始振臂呼籲將被圈養的鯨豚放歸海洋:英國在1993年就關閉了最後一家圈養鯨豚的海洋館;在經過媒體報導和公共教育後,部分歐美國家的公眾對觀看活體鯨豚的熱情明顯降低。2012年,有科學家稱鯨豚的「高智慧」表現足以讓它們被稱作「非人類的人」,並應享有權利。2013年,講述提利庫姆故事的紀錄片《黑鯨》上映。同年,印度頒布圈養鯨豚禁令。
  • 深讀|鯨落萬物生——揭秘我國科學家首次在南海發現鯨落
    一鯨落,萬物生。這是一份來自深海的浪漫。4月2日下午,「探索一號」科考船搭載「深海勇士」號載人潛水器完成2020年度第一個科考航次(TS16航次),返回三亞。60名科考隊員帶回了本航次一個重要成果——在南海1600米深處發現了鯨落,這是我國科學家第一次發現該類型的生態系統。迄今為止,人類發現的現代自然鯨落不足50個。何為鯨落?
  • 我國科學家首次在南海發現鯨落!全球發現不足50個,卻沒上熱搜
    4月,中科院「探索一號」船搭載「深海勇士」號載人潛水器順利完成2020年度第一個科考任務,在科學家們返回碼頭時,他們得到了一個重大發現:在中國南海首次發現鯨落。50個,而這是我國科學家第一次發現鯨落,並且該鯨落尚處於第一階段,擁有非常高的長期觀測價值。
  • 全球最後1隻消失112年巨龜再度現身,科學家沸騰了
    (網絡圖片) 全球最後1隻!滅絕百年謎團終破解!根據聯合國最新自然生態評估報告指出,人類正在加速破壞大自然,百萬種動物與植物面臨滅絕,當中許多將在數十年內絕種,生物消失的速度增快數百倍。
  • 《權御天下》玉帝座駕現身開服活動-鯨龍 強無敵
    神仙不想跟你說話,給了你一隻鯨龍!鯨龍是什麼?此時不得不介紹鯨龍這一坐騎了,鯨龍乃水中神獸,善於逃匿,作用不言而喻!從哪獲得鯨龍?《權御天下》玉帝座駕現身開服活動,鯨龍坐騎人人可得。玩家登陸遊戲即可開啟開服盛典活動,連續七天完成要求的每日任務,可兌換仙級坐騎-鯨龍。自此,天下之大,任你逍遙。
  • 地球上的「鯨落」現象出現不足50次,為什麼這麼罕見?
    那麼鯨落是如何形成和發揮作用的?整個鯨落的形成過程分為三個階段,第一階段是鯨魚屍體沉底後的大概一年之內。這一年內先是深海中十分活躍的肉食動物對鯨魚遺體的嘗用,例如鯊魚和盲鰻等。第一批肉食動物每天會吃掉鯨魚身上50千克左右的肉,因此只需要幾個月的時間鯨魚遺體上的肉基本就被吃光了,身下的是骨架和一些難啃的組織。
  • 科學家拍到罕見「鯨落」畫面,鯨屍沉至海底,軀體被蠶食!
    科學家拍到罕見「鯨落」畫面,鯨屍沉至海底,軀體被蠶食!人們將一整條鱷魚沉入水底的時候,沒過一會兒,就引來了好幾隻的海蝨,海蝨樣子古怪又恐怖,它們的腹部有著密密麻麻的腳。此時鱷魚堅硬的盔甲已經毫無作用了,只能被這些海蝨給蠶食掉。
  • 美國科學家利用非洲爪蟾活體幹細胞研製出全球首個微型活體機器人
    1月15日新聞:美國佛蒙特大學與塔夫茨大學研究人員在國防高級研究計劃局和國家科學基金會支持下,利用非洲爪蟾活體幹細胞研製出全球首個微型活體機器人xenobots是地球上一種全新存在的生命形式,是一類可編程的活體生物。 研究人員利用超級計算機的「進化算法」挑選出可用的細胞組合方案,然後根據方案將非洲爪蟾的胚胎幹細胞分化為表皮細胞和心臟細胞並進行組裝和測試。該機器人長度不到1毫米,可定向移動,在被切割後可自行癒合。
  • 鯨死後去了哪裡?
    當然,我們已經知道有些鯨魚的屍體會穿越水層掉落海底,遠遠超過了光線能穿透的深度——但在那之前沒有人親眼看到過。後來科學家們發現了越來越多這樣的情況,他們稱之為鯨落(whalefall)。2017年,一頭北大西洋露脊鯨死於加拿大附近海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