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學家在南海首次發現鯨落,鯨落是什麼?具有怎樣的價值?

2020-12-06 筆墨清茶

鯨落,就是鯨魚死後沉入海底的過程。

落入海底後的鯨魚屍體,分成4個階段被上萬個生物體吃掉,甚至促成了新生物種的誕生,構成了海底的生態圈。

為什麼鯨落那麼少見,觀察到鯨落都開心得不得了?

因為畢竟科學家又不是神,可以準確的預測哪一條鯨要在何時何地死亡,也不能海底撈針似的到處瞎找,費時費力的時,估計連試驗經費都騙不到。

所以觀察鯨落是一個相當隨緣的行為。

沒錯,科學家不知道鯨是什麼時候要死,並且什麼時候沉入海底的?但科學家可以做實驗啊呀!把一條死鯨丟到海底,然後記錄整個過程不就知道了……

鯨落的過程

2003年至2005年,日本海洋地球科學與技術研究機構極端生物圈研究中心,做了一批鯨落的實驗[1],把死的抹香鯨丟到日本南部的219-254米深的海底,進行了為期兩年的三次觀察。

這些抹香鯨都是2002年擱淺收集的,所以不用擔心。

丟下去後,隔了好幾個月去看屍體怎麼樣了,結果發現這時鯨魚的屍體大部分已經骨骼化了(圖2a 和 d)。 大多數軟組織,如內臟和肌肉已被消耗,但大量的頭部和脂肪組織仍然存在。 只有最大的一頭鯨(6頭,總長16米)的脊椎仍然與軟組織相連。

1.5年後,鯨魚屍體周圍出現了各種生物,數量相當密集。貽貝數量最多,就下圖。覆蓋了顱骨、肋骨、骨骺和椎骨的大部分裸露表面。

另外兩種共生體包含的雙殼類和一個新種文昌魚位於骨骼下面的沉積物中。在骨骼和軟組織中發現了多毛類的一個新種。

2.5年和3.5年後,鯨魚屍體的物種豐富度較高(1.5年、2.5年和3.5年分別為44、56和85個類群) ,1.5年齡時生物量最大。

下面這些都是鯨魚身上出現的軟體動物

長到了骨頭上的貽貝。

甚至為了模擬鯨落,把鱷魚丟了下去來做實驗。

那鱷死後沉入海底會發生什麼呢?可以肯定的是一定和鯨落一樣,給海底的生物們帶來了一桌盛宴,而且味道一定很「鮮」,海底的生物都沒嘗過鱷魚的味道,畢竟之前還沒有「鱷落」過。

想像歸想像,推測大家都會,但真實的「鱷落」沒人見過。

所以科學家對鱷魚下手了,看看到底什麼個情況。路易斯安那大學海洋聯盟(LUMCON)上個月把一條死鱷魚丟到了海底,並且完整地記錄了這一過程。

這是歷史上第一次有爬行動物被丟到了海底,歷史意義重大呀

一條短吻鱷被科學家安樂死之後,裝進籠子裡帶到了墨西哥灣底部約1英裡深處。

為了讓鱷魚更好沉下去,給它綁了一個配重塊。

大約24小時後,鱷魚身上出現了大王具足蟲。

正面長這樣:

是不是長得像放大版的蝨子,沒錯,這玩意也叫海蝨。

這些海蝨開始啃食鱷魚肉,簡直不亦樂乎。

有一兩隻甚至鑽進了鱷魚屍體裡,吃起了嫩肉。

這些海蝨真的吃得很開心呢,畢竟海底平時就是無盡的黑暗和荒涼,天降大餐這等美差可不是天天都有,更何況是鱷魚肉,吃下這一頓存儲的脂肪,對於海蝨來說夠存活數月甚至數年。

來個特寫……

這些海蝨只是第一批吃鱷魚肉的生物,後面隨著屍體被撕裂開,加入這頓盛宴的生物種類會越來越多,甚至有可能會出現各種噬骨蠕蟲Osedax。

噬骨蠕蟲具有一套很厲害的根系(root system),可以滲透進入鯨骨骼,幫助分解和消化屍體的脂肪和蛋白。

這個實驗也是今年年底才一小段落,畢竟是鱷魚,比起大塊頭鯨魚來說,還不算大餐。前面說的日本鯨落實驗,都觀察了三年,鱷落還不到半年。

海底食物資源本來就少,所以鯨魚下去,這就是海天盛筵啊!你想想,一條鯨魚養活了多少海底原住民。

不知道小夥伴們看到這有什麼想說的呢?歡迎在評論區留言討論哦!

相關焦點

  • 中國科學家在南海首次發現鯨落 鯨落是什麼?
    中國科學家在南海首次發現鯨落 鯨落是什麼?本航次自3月10日開始,航次的重要成果之一,是科學家在南海首次發現一個約3米長的鯨落。鯨落是指鯨魚死亡後落入深海形成的生態系統,與熱液、冷泉一同被稱為是深海生命的「綠洲」。這是我國科學家第一次發現該類型的生態系統,對於我國深海科學研究具有重要的意義。
  • 我國科學家首次在南海發現鯨落
    60名科考隊員帶回了本航次一個重要成果——在南海1600米深處發現了鯨落,這是我國科學家第一次發現該類型的生態系統。迄今為止,人類發現的現代自然鯨落不足50個。何為鯨落?它的存在有什麼意義?海南日報記者特別邀請中國科學院深海科學與工程研究所海洋哺乳動物與海洋生物聲學研究室主任、研究員李松海,為大家講解鯨落的二三事。什麼是鯨落?
  • 深讀|鯨落萬物生——揭秘我國科學家首次在南海發現鯨落
    它的存在有什麼意義?海南日報記者特別邀請中國科學院深海科學與工程研究所海洋哺乳動物與海洋生物聲學研究室主任、研究員李松海,為大家講解鯨落的二三事。我國科學家在南海拍攝到的鯨落圖像。鯨落什麼樣我國科學家在南海發現一具約3米長的鯨類動物屍體,初步判定為熱帶斑海豚,具有長期觀測價值TS16航次從3月10日開始,4月2日結束,在22天的有效時間裡,「深海勇士」號載人潛水器連續執行了22個潛次,圓滿完成各項科考任務。
  • 我國科學家在南海首次發現鯨落
    本航次自3月10日開始,航次的重要成果之一,是科學家在南海首次發現一個約3米長的鯨落。鯨落是指鯨魚死亡後落入深海形成的生態系統,與熱液、冷泉一同被稱為是深海生命的「綠洲」。專家表示,目前國際上發現現代自然鯨落不足50個,此鯨落具有長期觀測價值。
  • 南海首次發現鯨落……
    最引人注目的一項 是在南海深海海山1600米的山腰處 首次發現一個約3米長的鯨落 這是我國科學家第一次發現該類型生態系統 對我國深海科學研究具有重要的意義
  • 我國科學家首次在我國南海發現鯨落,深海綠洲之一——鯨落
    近期,我國科學家在南海首次發現鯨落,人間最美,不過鯨落。這是鯨給大海最後的溫柔,鯨落是鯨將生命用另一種形式綻放,鯨落於海,星沉於圭。所謂鯨落,就是落到海底的鯨魚屍體,在淺海區域死去的鯨魚不能叫鯨落,只有落到上千米深的海底才能叫鯨落,因為淺海地區腐肉動物較多,水溫較高,鯨魚的屍體腐爛比較快,腐爛產生的氣體會讓鯨魚的屍體漂浮起來。但是在深海地區,水溫較低,水壓也大,低水溫能夠提高鯨魚屍體的保質期,好水壓可以增高氣體的溶解度,於是浮力下降,鯨魚屍體可以保證更完好的形態,鯨沉到海底變成鯨落。
  • 中國科學家在南海發現自然鯨落,這意味著什麼
    4月2日,中科院科考船"探索一號"搭載"深海勇士"號載人潛水艇抵達三亞,本次航行最重要的成果是我國科學家首次在南海發現了一個三米長的自然鯨落,這個鯨落具有長期觀察價值。那麼到底什麼是鯨落,對於海洋來說鯨落又有什麼重要價值,我們的發現又意味著什麼呢?
  • 科學家在南海首次發現「鯨落」,網友:那鯊魚死了叫什麼?
    科學家在南海首次發現「鯨落」,網友:那鯊魚死了叫什麼?4月2日,中科院「探索一號」船搭載「深海勇士」號載人潛水器順利抵達三亞。本航次自3月10日開始,航次的重要成果之一,是科學家在南海首次發現一個約3米長的鯨落。
  • 人間最美,不過鯨落——我國南海首次驚現鯨落,一鯨落……
    一念百草生,一念山河成 人間最美,不過鯨落鯨落海底, 哺暗界眾生十五年, 巨鯨落,萬物生,人常言道,鯨落是世界上最溫柔的死法,一隻鯨魚會給大海提供百年的生態環境,把最後的溫柔留給了大海,痛苦卻自己默默承受,而日前,我國南海首次驚現鯨落,看到視頻的那一刻小編相信那能所有為之震撼不已
  • 我國科學家南海首次發現鯨落,它們為什麼被稱為深海綠洲?
    一鯨落,萬物生!這是最具有浪漫氣息的死亡!4月3日中科院所屬「探索一號」成功抵達三亞,完成了為期將近一個月的深淺科學探查任務。此次科研探查最重要的成果之一就是在我國南海領域發現了鯨落,這也是科學家首次在南海發現的鯨落,鯨魚骨骼長達3米左右,有多種多樣的生物在大快朵頤。
  • ...一起了解地球上最為壯美的重生——我國科學家在南海首次發現鯨落
    鯨,生於斯,長於斯,落於斯。鯨落,最後擁抱大海的方式。一朝鯨落,萬物重生。鯨,悲寂瀟瀟下,繁榮此中開。鯨落,世上最為壯美的重生。」  4月4日,南京師範大學生命科學學院陳炳耀副教授在自己的朋友圈發布了這樣一首小詩。與此同時,「我國科學家在南海首次發現鯨落」一時間也成為了網絡熱詞。
  • 海南日報數字報-我國科學家在南海首次發現鯨落
    作為航次重要成果之一,科研人員在南海發現一個約3米長的鯨落。這是我國科學家第一次發現該類型的生態系統,體現了我國在深海探測技術方面的快速發展。本次發現,對於我們認識海洋生態系統如何維持深海生命的機制具有重要的價值,同時對促進我國深海生物多樣性資源的保護和利用意義重大。
  • 我國科學家首次在南海發現鯨落!全球發現不足50個,卻沒上熱搜
    4月,中科院「探索一號」船搭載「深海勇士」號載人潛水器順利完成2020年度第一個科考任務,在科學家們返回碼頭時,他們得到了一個重大發現:在中國南海首次發現鯨落。50個,而這是我國科學家第一次發現鯨落,並且該鯨落尚處於第一階段,擁有非常高的長期觀測價值。
  • 「鯨落」是什麼意思?
    鯨落是什麼意思呢?其實,只要你把鯨落的「落」理解了,基本上就可以明白什麼是鯨落了。鯨落的「落」在這裡不僅是動詞,表示落下,而且也是名詞,表示停留、聚集的意思,如群落,村落等。生物學家賦予了這個悲壯的過程一個名字,叫做「鯨落」。人們常說:「人間最美,不過鯨落。」為何有如此說法呢?一鯨落,萬物生,也許鯨落美就美在:死亡不是它的終點,而是給這個資源匱乏的深海增添了希望和生機,就仿佛沙漠裡的綠洲、漂浮在茫茫大海孤獨航船的指南針一樣,帶來希望、帶來信念。
  • 科學家在南海首次發現鯨落!世界上最唯美的死亡,一鯨落,萬物生
    本航次自3月10日開始,航次的重要成果之一,是科學家在南海首次發現一個約3米長的鯨落。據專家介紹,目前國際上發現現代自然鯨落不足50個。這是我國科學家第一次發現鯨落,而且該鯨落尚處於第一個階段,其長期的觀測價值不言而喻!
  • 海南日報數字報-鯨落萬物生
    60名科考隊員帶回了本航次一個重要成果——在南海1600米深處發現了鯨落,這是我國科學家第一次發現該類型的生態系統。迄今為止,人類發現的現代自然鯨落不足50個。  何為鯨落?它的存在有什麼意義?海南日報記者特別邀請中國科學院深海科學與工程研究所海洋哺乳動物與海洋生物聲學研究室主任、研究員李松海,為大家講解鯨落的二三事。
  • 俗話說「一鯨落萬物生」,什麼是鯨落?為什麼鯨落越來越難以發現
    鯨落 是一個非常美的名字,它指的是鯨在海洋中死去, 它的屍體最終沉入海底。生物學家賦予這個過程為鯨落。而一座鯨的屍體可以供養以分解者為主的循環系統長達數月至數年。鯨落的過程中形成的生態系統,也被稱為是深海生命的「綠洲」有個說法叫做,一鯨落,萬物生。而目前國際上發現現代自然鯨落不足50個,今年2020年4月2日下午,我國中科院「探索一號」船搭載「深海勇士」首次在南海發現鯨落。
  • 我國科學家在南海首次發現鯨落,為什麼稱鯨落為深海生命的綠洲?
    從今年的3月10日起,我國的「探索一號」科考船開展了為期近1個月的海洋科學考察工作,其中在南海期間,科學家通過乘坐「深海勇士號」載人潛水器,下潛到深海中發現了一個3米長的「鯨落」,初步確定為齒鯨屍體,而且屍體殘骸中還存在著眾多肌體有機物質,表明這個「鯨落」形成時間還不長。
  • 鯨落是什麼意思什麼梗? 鯨落的演化過程了解一下
    鯨落是什麼意思什麼梗? 鯨落的演化過程了解一下時間:2020-05-14 16:44   來源:遊俠網   責任編輯:沫朵 川北在線核心提示:原標題:鯨落是什麼意思什麼梗? 鯨落的演化過程了解一下 鯨落是什麼意思。最近很多人都在說鯨落是留給大海最後的溫柔。很多小夥伴們不知道鯨落代表什麼,為什麼大家都在說這個。
  • 一鯨落,萬物生!這個星球上最浪漫的死亡——「鯨落」
    今年4月3日,央視報導稱,中科院「探索一號」船抵達三亞,這次科考重要成果之一就是在中國南海首次發現3米長的鯨落。什麼是「鯨落」呢?當鯨魚在海洋中死去,它的屍體會最終沉入海底。生物學家賦予這個過程一個名字—— 鯨落(Whale Fal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