合成生物學(一):「上帝視角」下21世紀最重要的生物技術平臺

2021-01-21 全球技術地圖


另一方面,合成生物學又具有生物製造的屬性。生物製造經歷了兩次革命。第一次發生在20世紀50−60年代,通過大規模發酵,使抗生素、胺基酸、維生素等藥品、食品和營養品實現工業化生產,我們今天稱之為傳統生物技術。第二次發生在20世紀80年代,分子遺傳學的發展導致產生了基因操作技術,通過基因克隆、表達、修飾或轉移,實現了各種高附加值的生物製品生產,「一個基因,一個產業」,發展成今天的生物技術戰略性新興產業。合成生物學則是利用系統生物學知識,藉助工程科學概念,從基因組合成、基因調控網絡與信號轉導路徑,到細胞的人工設計與合成,完成單基因操作難以實現的任務,將極大地提升基因生物技術的能力並拓展其應用範圍。因此有理由認為,合成生物學正在催生第三代生物技術。


或將迎來產業爆發的合成生物學


‍‍‍‍合成生物學概念被廣泛關注,最早可追溯到2004年在麻省理工學院舉辦的「合成生物學 1.0」大會。那次會議的最大亮點在於,風險投資機構對合成生物學的進展感到非常興奮,他們看到了該領域研究對於生物學的重大意義,尤其是在生物能源方面。


在隨後的幾年內,有很多合成生物學初創公司相繼成立,融資額也相當巨大。但這並不是一個好的轉折點,甚至在某種程度上使合成生物學的發展遭遇挫折。當時合成生物學在生物能源方面的研究成果並不具有經濟效益,在規模化方面根本無法與傳統化石能源相抗衡。在隨後的五年內,這些公司相繼倒閉,那也是合成生物學商業化進程中失去的五年。


近年來,伴隨CRISPR等基因組編輯技術的不斷革新,以及同樣快速發展的大數據、人工智慧和機器人技術等,合成生物學的前景變得越來越明確,合成生物學的產業化發展迎來一個爆發期,具有以下幾方面新的表現:


第一,涉及領域越來越廣。從生物能源擴展到生物基材料、微生物機器人、食品、農業、生物醫藥、疾病治療、稀有資源量產、環境修復以及生物工程技術平臺的開發等諸多領域。


例如日本科學家將放線菌的基因轉移到大腸桿菌,通過設計新的代謝途徑,生產出可耐400攝氏度高溫的生物塑料。整個生產過程節約能源並減少了二氧化碳的排放。作為產品的生物塑料可自然降解,有利於保護環境。


美國最大的合成生物學創業公司Ginkgo Bioworks,通過將玫瑰的基因整合到酵母的基因組上,實現了利用酵母大量生產價格昂貴的玫瑰精油。該公司已與法國知名香水企業建立了合作關係,市場前景值得期待。



(合成生物學企業融資,數據來源:synbiobeta)


第二,初創企業大幅增加,融資額不斷增長。據美國SynBioBeta數據顯示,全球合成生物公司今年第一季度共獲投資6.5億美元,規模達去年同期的2倍;第二季度投資額達9.25億美元,較去年同期增長4倍,並且此時期獲資助公司多位於美國矽谷和美國東北部。全球合成生物產業2018年募資額有望達到30億美元。此外,英國合成生物學國家產業轉化中心(SynbiCITE)於7月12日發布的《2017年英國合成生物學初創調查》顯示,英國在2000-2016期間共成立146家合成生物企業,在此期間公司數量每5年翻一番;在2010-2014的五年期間,企業共獲得2.2億英鎊投資,是此前5年的5.5倍;企業在2015-2017期間獲得投資進一步增加,僅3年就募集超過4億英鎊投資。

(全球合成生物學融資歷史(2012-2016),數據來源:CB Insights)


第三,越來越多的頂級科學家投身創業大潮,科研成果的產業化進程提速合成生物學公司Synlogic由麻省理工學院生物工程學教授、合成生物學先驅詹姆斯·柯林斯創辦,並於2017年8月在納斯達克上市;Ginkgo Bioworks公司由麻省理工學院計算機科學和合成生物學先驅湯姆·奈特參與創辦,目前已獲4.29億美元融資,估值超過10億美元;Synthetic Genomics公司由美國合成生物學先驅克萊格·文特爾(曾公然挑戰 「國際人類基因組計劃」而聞名)及諾貝爾獎獲得者漢密爾頓·史密斯創辦;enEvolv由哈佛醫學院基因組研究中心主任喬治·丘奇創辦等。


相關焦點

  • 倪俊:合成生物學已被認為是21世紀最重要的生物技術平臺
    之後合成生物學快速發展,出現了非天然核酸、蛋白質從頭設計、單條染色體酵母和大腸桿菌基因組全合成等一系列裡程碑式的工作。「雖然合成生物學是生命科學新的分支,但它已經被認為是 21 世紀最重要的生物技術平臺。」 倪俊副教授強調了這種技術的重要性。早在 2004 年,《麻省理工科技評論》將合成生物學評為改變世界的十大新技術之一。
  • 來自麻省理工學院的「黃金組合」:合成生物學將成為21世紀最重要的平臺性技術丨獨家專訪James Collins &盧冠達
    從創立公司、開始人體治療測試、到成功讓公司上市,Synlogic 的下一階段目標是什麼? 這項技術與合成生物學領域的其他技術,比如通過設計基因電路重構活細胞功能等方法相比,其優點在於,成功規避了活細胞難以保存的問題。這項技術能將合成生物學的成果很方便的帶入家庭、診所、學校、工廠,而不再需要複雜的液氮冷卻設備。你現在要做的就是提取相關物質放在紙上、凍幹,然後在常溫下運輸、儲存,使用起來也會非常方便。
  • 21世紀的新興科學合成生物學,正在醫療領域發揮作用
    21世紀初,一種新的探索DNA並且對DNA進行標準化操作的生物技術產生,並發展成一門新的工程科學——合成生物學(Synthetic biology),為理解、診斷、預防和治療疾病提供了新的途徑。目前,每年有幾十篇合成生物學相關SCI論文發布。這一新興的技術,以計算機、分子生物學、系統生物學、生物工程學等多學科為基礎,對合成基因電路和生物分子成分進行建模、設計和構建,並使它們為各種目的重新布線和重新編程。
  • 「上帝視角」的合成生物學,對生命謎題的追尋……
    而在合成生物學家的眼裡,能不能通過建造生命去理解它呢?作為合成生物系統,就是去掉冗餘的信息,只留存最基本、最核心的信息,讓它產生最核心本質的結構。出品:"SELF格致論道講壇"公眾號(ID:SELFtalks)以下內容為中國科學院深圳先進技術院合成生物學研究所劉陳立演講實錄:這個桌面上有很多物品,大家覺得哪一個的技術含量是最高的?或者哪一個設計是最精妙的?
  • 國內首個工程生物產業數據分析平臺亮相!首發全球合成生物學企業...
    》發表了主題演講,他在演講中分享了合成生物學的演進過程及重要意義,他指出,真正的合成生物學讓人類擁有了一種造物能力,這是一個非常複雜的過程,同時也是多學科交叉的產物。 第一,DNA 閱讀、寫作和編輯技術的不斷進步、DNA 測序時間和成本的持續降低等以多種方式驅動著合成生物學的發展;第二,合成基因關鍵原材料(即寡核苷酸)的成本及降低推動了市場對合成生物產品的需求;第三,生物鑄造廠(平臺型生產公司)設計、製造、測試新型微生物的技術水平不斷提升。
  • 第三次生物技術革命,合成生物學將開啟基因新時代
    作為21世紀生物學領域新興的一門學科,合成生物學是分子和細胞生物學、進化系統學、生物化學、信息學、數學、計算機和工程學等多學科交叉的產物。利用這一合成生物基因迴路,可以檢測環境裡特定分子並做出相應的應答,該方法可以用於診斷癌細胞的存在,然後靶向釋放殺死這些癌細胞的藥物;2016年,世界上首個人工合成基因組細胞生物誕生。
  • 天津大學召開合成生物學生物安全研究交流研討會
    本站訊(通訊員 王方忠 宋馨宇)合成生物學是新興的交叉學科,在其推動了生物、醫學及化學合成等領域快速發展的同時,也帶來了許多生物安全問題。為了聚焦合成生物安全這一國家重大需求,綜合運用生物學、管理學、法學、計算機科學等多學科的理論方法和技術,深入分析合成生物安全領域中的關鍵問題和破解思路,針對「合成生物學」重點專項2020年度項目申報指南徵求意見稿中的合成生物學生物安全研究問題,天津大學於12月21日在衛津路校區召開了合成生物學生物安全研究研討會。
  • 合成生物學:生命科學的「利器」
    人民網-人民日報人類進入21世紀以來,一門新興的交叉學科「合成生物學」成為國際科學前沿一大熱門古代,通過「嘗百草」檢驗植物藥性,建立中藥體系,通過人工馴化與優選,獲取種質資源,建立畜牧業與農業體系,都是利用當時的生物認識和生物技術,造福人類的典型工程實踐。今天,怎樣利用對生命「密碼本」的認識及對其「編寫」的手段,改造自然、造福人類?21世紀初,科學家們將工程科學的研究理念融入現代生命科學,發展出以合成生物學為代表的「會聚」研究,促成了生命科學的第三次革命。
  • 國家合成生物技術創新中心TIB-VIB合成生物學聯合中心揭牌成立
    - Flanders Institute of Biotechnology, VIB)舉行國家合成生物技術創新中心TIB-VIB合成生物學聯合中心(以下簡稱「聯合中心」)線上簽約儀式。Verstrepen教授頒發聘書馬延和在致辭中指出,合成生物中心的核心使命是構築從合成生物科學到合成生物技術的橋梁,促進合成生物重大研究成果產業化。為了實現這個目標,合成生物中心正在聯合國際優勢科研機構建立國際聯合中心,構建合成生物技術協同創新國際合作網絡,開展深度產學研合作,共同推動合成生物產業創新發展與經濟綠色增長。
  • 探索:掀起「第三次生物科學革命」的合成生物學究竟潛藏著怎樣的...
    作為21世紀生物學領域新興的一門學科,合成生物學是分子和細胞生物學、進化系統學、生物化學、信息學、數學、計算機和工程學等多學科交叉的產物。發展迄今,已在生物能源、生物材料、醫療技術以及探索生命規律等諸多領域取得了令人矚目的成就。
  • 生物科學類專業:「21世紀將是生物學的世紀」
    而21世紀人類面臨的六大難題:人口、食品、健康、環境、資源、能源都與生物科學密切相關。根據普通高等學校本科專業目錄,生物科學類下設生物科學、生物技術、生物信息學、生態學四個二級學科,下面我們具體來看一下其專業信息及就業前景。
  • 合成生物學領域前沿技術
    本文主要介紹合成生物學領域近五年國際上的新理論、新原理、新觀點、新方法、新成果、新技術,為科技管理人員了解國內外生命科學的前沿技術及發展趨勢提供決策諮詢,也為研究與開發人員提供綜合的參考信息。合成生物學的核心思想是在系統生物學的基礎上,借鑑工程學思想和現代生物學技術方法來設計和構建新的生物元件、網絡和體系,最終人工重構新型的生命體。
  • 合成生物學:顛覆性生物科技?—新聞—科學網
    為了集中報導本領域的最新研究進展,特組織出版了此合成生物學專刊。本專刊分3個欄目:科學意義、新技術新方法和應用領域,重點介紹了合成生物學的科學內涵、技術方法進步及合成生物學在醫學、藥物、農業、材料、環境和能源等領域的應用前景。 關鍵詞: 合成生物學,基因組合成,生物製造,基因編輯 合成生物學是一個新興的科學技術領域。她的形成有一系列標誌性事件。
  • 探索:掀起「第三次生物科學革命」的合成生物學究竟潛藏著怎樣的價值導向?
    作為21世紀生物學領域新興的一門學科,合成生物學是分子和細胞生物學、進化系統學、生物化學、信息學、數學、計算機和工程學等多學科交叉的產物。發展迄今,已在生物能源、生物材料、醫療技術以及探索生命規律等諸多領域取得了令人矚目的成就。
  • 合成生物學究竟潛藏著怎樣的價值導向?
    而合成生物學是在系統生物學的基礎上,結合工程學理念,採用基因合成、編輯、網絡調控等新技術,來「書寫」新的生命體,或者改變已有的生命體,這將使人類對生命本質的認識獲得質的提升,從而引領了第三次生物科技革命。   作為21世紀生物學領域新興的一門學科,合成生物學是分子和細胞生物學、進化系統學、生物化學、信息學、數學、計算機和工程學等多學科交叉的產物。
  • 林木分子生物學與生物技術國際研討會召開
    進入21世紀以來,全球科技創新空前密集活躍,以合成生物學、基因編輯等為代表的生命科學領域正在孕育新的變革,為相關研究創造了無限機遇,打開了精彩空間。中國林業科學研究院副院長儲富祥在致辭中談到:作為林木遺傳育種學科的重要研究方向之一,越來越多的科研人員和學者關注和從事林木分子生物學和生物技術研究,也產生了一大批卓有成效的研究成果。
  • 新一代生物技術革命到來!看合成生物學如何顛覆人類認知
    1965 年,中國科學家首次用人工方法合成出具有生物活性的蛋白質 —— 結晶牛胰島素,標誌著人類在認識生命、探索生命奧秘的徵途上邁出了重要的一步。而後,基因測序技術、DNA 重組技術以及基因編輯技術的建立,實現了人類 「讀基因」、「編基因」 和 「寫基因」 的夢想。生物學概念開始與工程學概念結合,合成生物學時代的到來,或將引領新一代生物技術革命。
  • 合成生物技術平臺恩和生物BotaBio獲1500萬美元A輪融資
    2020年9月25日,合成生物技術平臺恩和生物(Bota Biosciences,簡稱「恩和生物Bota Bio」)宣布,公司已於近期完成1500萬美元A輪融資。該輪融資由經緯中國領投,夏爾巴投資、BV百度風投等機構跟投。Bota Bio表示本輪融資將用於加速技術平臺搭建以及現行產品管線開發。
  • 2020年的這場疫情,讓我相信了21世紀是生物科學的世紀
    醫護人員  我在十多年前高考過後填報志願的時候,我記得老師說過一句話:「21世紀是生物科學的世紀」。我本身是理科生,在數學物理化學生物這幾門學科裡最感興趣的是生物,我填報了生物專業。  那一年我考上了一所不好不壞的大學,專業是生物技術及應用,屬於化生系,全稱化學與生命科學系。從此我開始了生物專業的學習生涯,我們平常會做很多化學、生物學的相關實驗,實驗課都必須穿上學校發的白大褂,和醫生一樣的白大褂,這是我至今為止第一次穿上白大褂,雖然不是醫生,做實驗搞研究也很重要。
  • 合成生物學領域又一應用突破,「一兮生物」生物合成母乳低聚糖HMO
    作為生物科學領域的新興技術,合成生物學的相關應用備受國內外資本市場的關注,這一領域也成長出了Ginkgo Bioworks、Zymergen、Biosyntia 等獨角獸,在推動行業發展的同事,也帶動了國內該領域的投資熱度,藍晶微生物、一兮生物、泓迅科技等公司都受到資本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