氣象戰貧的貴州答卷

2021-01-07 騰訊網

2020年12月30日,貴州省氣象局一份回應國家氣象局《打贏脫貧攻堅戰氣象保障行動計劃(2016-2020年)》落實情況的報告,引起媒體關注。

2016年至2020年,貴州省氣象局不斷加強氣象災害防禦體系建設,減少因災致貧返貧;完善農業氣象服務體系,助農增收致富;紮實做好定點扶貧工作,共選派幫扶幹部840餘人,多方爭取扶貧資金7340餘萬元,力助幫扶的1個貧困縣,113個貧困村、5247戶貧困戶全部脫貧摘帽。

5年時間,貴州氣象部門不缺位、善補位,堅持「定點幫扶+行業扶貧」打法,趨利避害並舉,奮力書寫氣象戰貧的貴州答卷。

防災減災,監測預警精準

2020年7月8日,貴州省黔西縣中坪鎮黃泥坡社區倉堡田組發生山體滑坡,共毀損房屋61棟,134戶484人緊急撤離,由於黔西縣氣象局滾動監測預警,及時開展「三個叫應」,受災群眾全部安全轉移,撤離群眾得到妥善安置,無人員傷亡,獲得廣大群眾一致好評。

這是貴州創新開展「三個叫應」服務,最大限度減少災害性天氣帶來的危害的具體體現。

冰雹來臨之前,人影民兵嚴陣以待

所謂「三個叫應」,就是每次強降雨出現前,氣象預警服務信息「叫應」市(州、縣)黨政領導、「叫應」鄉鎮黨政領導、「叫應」鄉村氣象信息員。

在貴州,汛期時這樣的案例時刻在發生。多年來,「三個叫應」在不斷完善。2016年6月,貴州省政府辦公廳印發《關於進一步加強汛期災害防範應對工作的通知》,把「三個叫應」機制從「部門聲音」上升為政府規章。全省9個市(州)和80個縣(市、區)政府印發本地「三個叫應」服務機制。2017年,全省各縣(區、市)政府又行文對「三個叫應」氣象防災減災工作機制進行了修訂,進一步細化叫應標準和叫應對象,明確工作要求和法律責任。特別是2017年,貴州省氣象局運用大數據和「網際網路+」技術,結合高精度地理信息系統建設的聯動支撐平臺,以人機互動的方式,實現多源信息綜合顯示分析、災害預警靶向傳播、應急救援路線規劃,為防災減災綜合聯動提供支撐。

2020年9月9日,畢節氣象臺夜間值班,及時開展「三個叫應」。張宗笛攝

「防災減災,氣象先行」。五年來,貴州省氣象部門新建3部新一代天氣雷達、2部X波段局地天氣雷達和480個區域骨幹氣象觀測站,對全省3002個區域自動氣象觀測站優化布局調整,鄉鎮覆蓋率達到100%。圍繞暴雨山洪和地質災害兩個重點,構建了貴州特色的「一圖三區三個叫應」氣象災害防禦機制,極大提高了災害防禦的有效性,獲國家氣象局減災司在全國推廣。9000個建檔立卡貧困村的信息員、駐村第一書記、14萬餘個村民小組長等納入國突系統接收氣象預警信息,國突系統向貧困縣的1152個鄉鎮延伸,覆蓋率100%。遵義市接入廣電大喇叭28423個,實現全市自然村和村民小組全覆蓋。人工防雹增雨工作覆蓋了全省66個貧困縣,作業裝備佔全省的60%以上,人工防雹保護面積11.4萬平方公裡,年均增加降水20億立方米。

五年來,貴州因自然災害造成的死亡人口較前5年減少20.8%,直接經濟損失減少42.5%。社會公眾對氣象服務滿意度由2015年的87.5分提高到2019年的94分,列全國第3位,其中農村群眾滿意度93.6分,排全國第6。

為農服務,助推產業革命

2020年2月12日,第一時間了解到貴州將遭遇一次大範圍的寒潮天氣襲擊。尚在萌動至開花期的櫻桃主產區,貴陽市烏當區,畢節市納雍縣和赫章縣,安順市鎮寧縣等地,最低氣溫將降至零度以下。貴州省氣象局直屬事業單位——貴州省山地環境氣候研究所立即組織在崗人員投身到精準化氣象服務中,製作「櫻桃寒潮天氣預警」氣象服務,提前發送到服務專家及廣大農戶手中,做好果園燻煙防寒措施。2月14日深夜,寒潮來臨,貴州省山地環境氣候研究所值班人員逐小時通報氣溫監測數據與專家會商,及時指導農戶開展防護措施,避免了寒潮天氣對櫻桃開花的影響。

……

長期以來,傳統農業生產活動「靠天吃飯」,存在極大的被動性和盲目性。為實現農業產業的集約化和現代化,貴州省氣象局立足部門技術優勢和氣候資源,建立產前、產中、產後全流程氣象為農服務體系,通過氣象大數據助推500畝以上壩區產業結構調整,為全省深入推進農村產業革命、堅決奪取脫貧攻堅戰全面勝利做好氣象保障。

產前,提取貴州重點發展的500畝以上壩區近30年的氣象數據及倒春寒、乾旱、秋綿雨等重大農業氣象災害發生頻率,針對壩區的農業氣候資源和氣象災害類型進行精細化分析,製作500畝以上壩區農業氣象服務手冊。分類完成相關產業氣候區劃和引種氣候可行性論證,為更好地利用氣候資源調整產業結構提供科學依據。

引導村民發展蔬菜產業

產中,建立「直通式」氣象服務渠道,向壩區龍頭企業、專業合作社負責人和種植大戶等開展重點優勢產業全生育期氣象服務,通過「貴州農業氣象」APP服務新型農業經營主體7萬餘戶。與農業部門和相關保險公司聯合開展茶葉、辣椒氣象指數保險推廣。並融合農作物產量、實地保險堪損和氣象觀測等數據,開發氣象指數保險支撐平臺,形成自動監測觸發的客觀快捷農業保險理賠方式,相關氣象保險指數實時發布到官方網站,為農業生產者提供兜底性風險保障。

產後,在中國氣象局門戶網站和電商平臺開設了氣象扶貧特產館,推銷貴州特色農產品,50個貧困縣農特產品上架展銷;在貴州農經網上組織2000種貴州省名特優先農特產品上線銷售。綜合利用貴州省氣象局承辦的貴州農經網網絡平臺、「農經雲」數據平臺和電商平臺,發布大宗農產品產銷對接信息6000餘條,實時監測發布128個農貿市場農產品批零價格信息42.6萬餘條,大宗農產品產銷對接信息點擊查詢10萬餘次,通過三農呼叫熱線96888服務9000餘人次,助力「黔貨出山」。

另外,針對貴州特色產業的發展,積極做好氣候好產品的認證及應用,突出體現貴州豐富的氣候資源下特色農產品的優良品質和獨特風味,助力打造貴州農產品品牌。開展了湄潭綠茶、麻江兔眼藍莓、丹寨硒鋅茶、獨山葡萄、長順高鈣蘋果、水城紅心獼猴桃、石阡苔茶、水城春茶葉等30多個農產品氣候品質認證工作,為當地農業園區和企業提供個性化、精細化農業氣象服務,也為農產品注入全新的氣象科技含量,具有很好的社會、經濟效益。頒發農產品氣候品質認證證書,發放農產品標識近20萬餘枚,大大提高企業農產品知名度、銷售、市場競爭力,提升農業綜合競爭力。

定點扶貧、行業扶貧並行

「貴州省氣象局在全國率先形成了上下聯動的氣象部門定點扶貧工作格局。」貴州省氣象局黨組成員、副局長劉曙光說。

五年來,貴州省氣象局健全工作機制,將定點扶貧工作與業務工作同部署、同落實、同調度、同考核,舉全省氣象部門之力,上下聯動,統籌協調配合,落實幫扶舉措,分層次解決困難,集中火力,攻堅克難,形成了全省氣象部門擰成一股繩、堅定一條心、上下一盤棋、共出一份力的扶貧工作格局,推動定點扶貧工作邁上新臺階,唱響脫貧攻堅氣象部門「好聲音」。

貴州省氣象局定點幫扶的玉屏縣在2018年成功脫貧摘帽,省氣象局在2017、2018、2019年度省直單位和中央在黔單位定點扶貧工作考核中獲「好」等次。2020年全省氣象部門已幫扶105個貧困村順利脫貧摘帽,責任包保的3500餘戶貧困戶已達標摘帽。全省氣象部門廣大黨員幹部職工滿含熱情「扶真貧、真扶貧」,得到幫扶地的老百姓高度讚譽和地方黨委政府充分肯定,近五年,全省氣象部門先後有136人、47個集體因脫貧攻堅工作成績突出受到各級黨委政府和上級部門表彰,其中省委表彰的全省脫貧攻堅優秀村第一書記2人、優秀黨組織書記1人、先進黨組織1個,中國氣象局表彰的全國氣象部門扶貧先進個人2人。

幫助幫扶村發展農家樂

2020年6月12日桐梓縣氣象局通過應急大喇叭提前發布了暴雨預報預警信息,木瓜鎮凌晨3點通過應急廣播、敲鑼打鼓等方式緊急轉移2300人,洪峰到達時該鎮多處水深在3米以上,但由於轉移及時無人員傷亡。

該縣縣委書記事後說:氣象預報預警準確及時發布,預警系統發揮了重大作用,防洪搶險救災迅速有效,提前科學安排轉移群眾,避免了人員傷亡。

貴州省1000餘個安置點近200萬搬遷人口,2020年未出現因氣象災害造成人員傷亡和經濟損失。

幫助貧困戶改建危房

在六盤水市,當地政府根據氣候資源區劃指導壩區因地制宜布局產業,全市49個壩區平均分別比上年同期增加320元和452元,帶動3.99萬人脫貧。

貴州農經網傳媒平臺通過各種渠道,促成玉屏黃桃等農產品線下交易160餘筆,產生直接經濟效益達2324.836萬元,助力貧困地區農民增收、農業增效。

……一項項喜人的成績表明:貴州氣象部門創新「定點扶貧+行業扶貧」打法,有效防止貧困地區群眾因災致貧返貧,有效防範易地扶貧搬遷安置點氣象災害風險,助力農村產業發展取得實效。

創新機制,走在全國前列

貴州省氣象局黨組書記、局長趙廣忠介紹,貴州省氣象局除了在全國首創了氣象為農服務助推農村產業革命服務機制、在全國率先形成了上下聯動的氣象部門定點扶貧工作格局和農村貧困地區預警信息「最後一公裡」有效傳播機制外,還在全國首創了易地扶貧搬遷安置點氣象防災減災工作模式。

為易地扶貧搬遷安置小區做防雷檢測。石奎攝

沿河縣官舟鎮水爬巖村64歲村民楊龍,起初擔心安置點易遭雷擊不願搬,當幫扶幹部告訴他:「縣氣象局給每個安置點都製作了評估報告,針對不同災害風險提出了改善和防範措施」,這才徹底打消他的顧慮,高高興興成為村裡第一個搬遷戶。

息烽縣永靖鎮安置點村民苟從亮說:非常感謝縣政府和縣氣象局對易地扶貧搬遷戶住房的防雷檢測和科普,現在懂得雷電可以防禦,搬遷後心裡踏實多了。

遵義市匯川區學堂堡社區安置點住戶羅江文,對45年前那場洪災仍心有餘悸,「房子一下子被衝垮了,如果不是父親拉著我跑得快,人都沒了!」如今讓他放心的是安置點應急廣播會提前播報氣象預警信息,即使遇到暴雨、雷電等再也不用擔心害怕了。

案例不勝枚舉,五年來,貴州省氣象局組織編制《貴州省易地扶貧搬遷安置點雷電防護手冊》並發放給安置點群眾,抽調業務骨幹組成行動小組,對安置房防直擊雷裝置、防側擊雷和防雷電波入侵設施進行全面安全檢測,針對安置點存在的雷擊災害風險編寫評估分析報告並及時提交給政府部門作決策參考,積極協助相關部門落實整改措施。特別是近兩年,貴州省共投入防雷檢測人員1800餘人次,檢測安置房18654棟,發現防雷設施安全性能不合格1853棟,未安裝防雷設施351棟,實現雷電安全防護由「粗」到「細」的精準檢測,安置點的防雷避災有了科學指導。

為此,引起了各界的高度關注。2020年5月22日,《中國氣象報》在「決戰脫貧攻堅 一線見聞」欄目刊出專題《「靶向診斷」御風險,防雷檢測保安居》。10月16日,央廣網國際在線以及《貴州日報》「天眼」新聞2020年10月16日均專欄報導《易地扶貧搬遷安置點有沒有氣象災害?該如何處理?貴州省氣象局來排查》。國家氣候中心2020年10月15日在聽取匯報後認為:貴州省作為首先開展此項工作的省份,為全國其他省份開展氣象助力精準脫貧,打贏脫貧攻堅戰和同步全面建成小康社會提供了借鑑。貴州黔西南州政府副州長劉興吉在《黔西南州氣象局關於開展易地扶貧搬遷集中安置點防雷裝置檢測工作情況的報告》上批示:「氣象局在易地扶貧搬遷安置點防災減災工作上高度重視,主動作為,措施有力,成效明顯,值得表揚」。

(貴州省氣象服務中心李源對本文亦有貢獻)

主創:周泓潔

一審:王都安

二審:周泓潔

三審:孫斌

相關焦點

  • 「名家名人看貴州」貴州減貧奇蹟讓世界貧困地區看到希望
    4月28日,在2020年貴州刺梨產業發展論壇上,中國工程院院士、國家呼吸系統疾病臨床醫學研究中心主任鍾南山為貴州刺梨點讚:「刺梨具有較高的營養價值和保健作用。」鍾南山院士出席4月28日的貴州刺梨產業發展論壇,現場為貴州刺梨「打call」。
  • 「初心答卷 . 減貧故事」從不可能打工的吳某說起
    >在石頭寨的未脫貧戶中,「老弱病殘」佔了絕大多數,因殘致貧的接近50%。2019年4月,我接棒擔任石頭寨駐村工作隊隊長。>通過遍訪貧情,科學分類管理,做到精準識貧。1END1文字:麒麟法院駐東山鎮石頭寨村扶貧工作隊隊長 朱恩弘圖片:綜合整理原標題:《「初心答卷
  • 「西海固之變」為世界減貧事業貢獻「中國策」
    一切的改變,都來自於80年代起的脫貧攻堅故事,不僅僅改變了這裡的布局,也改變了這裡群眾的命運,歷史性地告別絕對貧困,實現了西海固之變,華麗轉身的背後是中國脫貧攻堅的偉大奇蹟,也為世界減貧事業貢獻了「中國策」。  「西海固之變」為世界減貧事業展示中國樣本。直到1982年,仍有70%以上西海固群眾不得溫飽。這是怎樣的一種深度貧困,急切地希望改變貧困,成為了群眾心中最響亮的吶喊。
  • 為什麼說貴州是西部之光?貴州有哪些享譽全國的No.1
    多彩貴州山美、水美、人更美。近十年來,貴州在經濟發展上取得的舉世矚目的成就,一舉擺脫了貧窮落後的印象。貴州現在有太多的中國創造、中國製造享譽全國,今天小鵬有料就給大家盤點一下,貴州這個西部之光是怎麼樣閃耀全國的?!
  • 多彩貴州航空將新開貴陽至深圳、上海航線
    中國民航網 通訊員彭翼豐 報導:多彩貴州航空計劃於10月冬春換季後新開貴陽至深圳、貴陽至上海該兩條新航線,均由空客A320NEO飛機執飛,時刻如下圖:(具體時刻以實際執行為主)2020年年初,正值新冠肺炎疫情防控攻堅之時,多彩貴州航空堅定不移的貫徹落實黨和國家的決策部署,用實際行動書寫著多彩貴州航空自己的抗疫篇章,期間,九次運輸援鄂醫療隊,架起了黔鄂兩地的生命要道。
  • 別忘點讚|2020中國科技交出的完美答卷
    別忘點讚|2020中國科技交出的完美答卷 企業 來源:財訊網      時間:2021-01-01 10:51:17 2020年,國內全民動員全線抗疫,國外對中國口誅筆伐
  • ...農民日報》看貴州如何實現脫貧攻堅與鄉村振興的有機銜接
    1月7日,農民日報刊髮長篇深度報導《只把終點當起點——看貴州如何實現脫貧攻堅與鄉村振興的有機銜接》,文章全文3000多字,報導了伴隨著脫貧攻堅目標的實現,貴州的發展戰略定位也發生轉變。在中共貴州省委十二屆八次全會上,「鄉村振興」取代了過去的「大扶貧」,位列貴州三大發展戰略(鄉村振興、大數據、大生態)之首。一詞之變體現了貴州翻天覆地的變化和發展重心的轉移。
  • 「榕江戰貧記70」兩篇「榕江紀實」跨越25年,白紙黑字見證山鄉巨變
    帕尼在文中寫道:「眼見老百姓依然艱苦、貧困的生活,我們的心情仍感到萬分沉重。」貴州各地交通的便捷讓《三聯生活周刊》記者印象深刻。《三聯生活周刊》2020年第40期封面專題「中國扶貧的道路選擇」以榕江作為案例之一,報導了貧困群眾搬離大山後的新生活。文章開頭寫道:「地處『地無三裡平』的黔東南山區,貴州省榕江縣正努力讓自己離開最後一批國家級貧困縣的名單。對生活在自然環境艱困地區的老百姓進行搬遷移民是他們最重要的措施之一。」  「楊再姣今年48歲,是土生土長的侗族人。
  • 綜述:內蒙古「最窮地」減貧路上的「北京溫度」
    胡日查 攝中新網興安盟1月6日電 題:內蒙古「最窮地」減貧路上的「北京溫度」作者 張瑋 胡日查「2018年4月,13名北京掛職幹部到興安盟報到,為當地在減貧路上注入磅礴的『北京力量』,革命老區的老百姓們也切切實實感受到『北京溫度』。」內蒙古自治區興安盟副盟長孟文濤接受記者採訪時如是說。
  • 多彩貴州 奔向新未來
    走「貴州新路」,迎「千年之變」!近期召開的貴州省委十二屆八次全會和省委經濟工作會議均明確,保持現有幫扶政策、資金支持、幫扶力量總體穩定,鞏固拓展脫貧攻堅成果。貴州曾是全國脫貧攻堅主戰場,全省88個縣(市、區)中66個是國家扶貧開發工作重點縣,貧困人口多,貧困程度深,脫貧難度大。
  • 繼《明天過後》《加州大地震》《氣象戰》後又一全新災難動作鉅片
    Yes娛樂7月18日綜合報導  好萊塢災難電影一直是萬年不敗題材,近年繼《明天過後》、《加州大地震》、《氣象戰》等災難鉅片不斷在全球票房屢創佳績後,今年更加入即將於8月24日上映,由加拿大金尼獎最佳新導演丹尼爾魯比執導,「法國金球獎」盧米埃獎影帝何曼杜立斯、《007量子危機
  • 羅城提升農業經營主體帶貧減貧能力
    為了提升新型農業經營主體的帶貧減貧能力,近年來,該縣制定新型農業經營主體帶貧減貧工作方案,建立「龍頭企業+基地+專業合作組織(致富帶頭人)+貧困戶」發展模式,大力推廣訂單生產、土地流轉、就業務工、股份合作等模式,推動貧困戶與扶貧主體建立穩定利益聯結機制,對減貧作用發揮比較明顯的新型農業經營主體給予適當資金鼓勵。
  • 貴州習水:構建「生態畜牧業+」產業體系 交出一份滿意的「綠色答卷」
    近年來,習水縣委政府用自己的行動交出了一份令人滿意的「綠色答卷」。 推行「龍頭企業+合作社 +專業養殖戶」模式 習水縣加強科技創新和成果應用,持續推進黔北麻羊種、養、加、銷全產業鏈發展,提高麻羊產業良種化、科技化、標準化水平。
  • 貴州脫貧攻堅專題片《黔路花開》將亮相央視
    貴陽網訊 由省委宣傳部、貴州廣播電視臺、中央廣播電視總臺社教節目中心聯合製作的貴州脫貧攻堅專題片《黔路花開》,將於12月28日、29日21:20在央視科教頻道《探索·發現》欄目播出。該片採取故事化表達方式,講述了貴州省作為全國脫貧攻堅的主戰場,在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的指引下,全省幹部群眾團結奮進、苦幹實幹,推動貴州大地發生千年巨變、徹底撕掉千百年來絕對貧困標籤、書寫減貧奇蹟精彩篇章的生動實踐和取得的偉大成就。
  • 深入一線 助推發展|貴州科學院定點幫扶水城縣推進會召開
    為奮力衝刺90天,紮實推進貴州科學院定點幫扶水城縣脫貧攻堅工作,5月8日,貴州科學院在貴州省六盤水市水城縣召開定點扶貧工作推進會,總結全院扶貧工作進展,交流科技扶貧工作經驗,部署下一階段精準扶貧的重點工作。
  • 「天眼時評」貴州:第一時間真抓實幹
    全國兩會上,陳少波代表就貴州疫情防控和脫貧攻堅總結出15個「第一時間」。第一時間響應,第一時間傳達,第一時間落實,第一時間部署……貴州牢牢抓住「第一時間」,辦急事、解難事、抓大事。面對疫情,貴州廣大幹部群眾迅速進入戰時狀態、投入抗疫一線。「第一時間」主動搶、全力補,才能精準答好脫貧攻堅「必答題」和疫情防控「加試題」。  抓。第一時間,扛起第一責任。群馬跑得快,全靠頭馬帶。在急事難事面前,「關鍵少數」扛起第一責任,科學研判,果斷決策。
  • 貴州脫貧攻堅專題片《黔路花開》將在央視科教頻道播出
    本報訊 (記者 趙相康)12月26日,記者從省委宣傳部獲悉,由省委宣傳部、貴州廣播電視臺、中央廣播電視總臺社教節目中心聯合製作的貴州脫貧攻堅專題片《黔路花開》,將於12月28日、29日21:20在央視科教頻道《探索·發現》欄目播出。
  • 「抓鬮定貧」背後的「動態複雜性」
    (9月9日《中國紀檢監察報》)  精準扶貧的前提是精準識貧。村幹部通過抓鬮的方式認定貧困戶,無疑是不科學的,荒唐的。貧困戶認定都出了問題,還談什麼「扶真貧」呢?出現「抓鬮定貧」這種現象,確實不應該,但這類現象的背後卻折射出,貧困戶認定面臨的諸多難題。換言之,認定貧困戶並非想像中那麼簡單。  為什麼會出現「抓鬮定貧」?歸因絕對不是單一的。
  • 風水中地形的「十貴」和「十貧」
    十貧為九歌十訣之一,是關於龍、穴、砂、水的十種惡形,其地品低下,葬之不吉。其歌曰:一貧 水口不鎖,水口不鎖,則氣不凝聚,隨            水流去 ;二貧 水落空亡,水落空亡者,水口處諸水分              流而去,生氣洩漏無遺;三貧 城門破漏,城門破漏者,垣局不密,水              口無捍門山、華表山、羅城禽獸以關                攔;四貧 水破直流,水破直流者,無觸聚之象
  • 貴州脫貧攻堅專題片《黔路花開》12月28日、29日21:20於央視科教...
    由省委宣傳部、貴州廣播電視臺、中央廣播電視總臺社教節目中心聯合製作的貴州脫貧攻堅專題片《黔路花開》,將於12月28日、29日21:20在央視科教頻道《探索·發現》欄目播出。該片採取故事化表達方式,講述了我省作為全國脫貧攻堅的主戰場,在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的指引下,全省幹部群眾團結奮進、苦幹實幹,推動貴州大地發生千年巨變、徹底撕掉千百年來絕對貧困標籤、書寫減貧奇蹟精彩篇章的生動實踐和取得的偉大成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