火星時代:評分9.0的硬核科幻劇,用現代科技展望「科學未來」

2021-01-08 一橙光影

對於硬核科幻片來說,嚴謹的科學邏輯非常重要,但其延伸的科技手段卻讓人無法企及,畢竟在幾十年或者百年內也無法實現。更別說其中的影視劇情,也會更加腦洞大開。

系列科幻紀錄片《火星時代》卻有其與眾不同的一面。在很多科幻片中,其中的科技遠遠超出現在人類的想像,而且在基礎科學未作出重大突破前,就算再新興的科技手段,也沒有基礎去承載。

而該紀錄片卻運用的巧妙,僅僅只是把目前已有的科技手段作出科學延伸,就像是「科學的未來」。並非像科幻小說般不著邊際的科幻想法,並且在紀錄片中所看到的場景,大部分都是通過現在的太空科技手段所獲取。

片中分為兩條時間線,一個是遠在未來的2033年,人類通過漫長旅途抵達火星;另一條時間線則是在現實中的2016年,我們除了能看到採訪埃隆馬斯克的畫面,也有各類執著與火星探索的人。而紀錄片的每一集都更像是篤定在2033年,人類一定會踏足火星,成為下一個加加林式的人物。

在現實中,我們也都知道前往火星呼聲最高的便是埃隆馬斯克,而他也在一步步朝著目標靠近,目前進行的SPACE-X不知在他的有生之年,能否取得巨大突破,從而讓人類進入火星成為現實。

第一批吃螃蟹的人,那肯定都是忐忑的心情。而在該片中,作為第一批登陸火星的人來說,在面對這樣既熟悉又陌生的環境,必然會面臨著諸多考驗與磨練。雖然該片是以更科學的方式表達未來,但歸根結底它還是虛構的故事,因為我們往往不會以最壞的一面去講故事,不然又有誰會去聽呢?

在現實中,所有東西在真正面臨後,才清楚其中的問題跟想的那完全是兩回事。完美的狀態下,便是這第一批人,順利地抵達火星,然後在火星進行各類試驗,沒有任何紛爭猶如世外桃源。

歷史告訴我們,這放在人類身上是絕對不可能的。因為不管科技發展到何種手段,只要有人的地方,那一定會發生紛亂。果不其然,該系列紀錄片在第二季時,就凸出人之間因資源問題,開始產生歧義,一方是採礦類的利益型公司派遣的人員,而另一方則是科學探索的隊員。

這兩方勢力,究竟會發生什麼摩擦?這裡我就不詳細劇透了。

第一季現實時間線中,穿插了埃隆馬斯克的SPACE-X的火箭回收技術。而緊接著便進入2033人類正踏上前往火星的徵途中,但長達幾個月的飛行,部分人身體的承受能力並無法適應這次長途跋涉,在抵達火星前便喪命在路途上。人類雖然聰明,可以發明各種東西保護自己,但是外物並不能改變身體機能,所以人類也是極其脆弱的。

期間也穿插了歷史,講述當初探險隊如何穿越南極洲,穿行一次南極洲所要花費的時間是多。而在1954年就十多個國家,派出科考人員駐紮在南極觀測探索。到至今,多數國家的不斷進駐,在資源配置管理等各個方面該如何處理?遇到事情該怎樣協助?從而把這些映射到人類探索火星會遇到的問題加以聯繫。

這樣的結合思考便是以史為鑑,有跡可循。同樣把探索南極洲的模式,加注到探索火星之中,就能從中窺探在火星上人類會發生什麼。在漫長的跋涉中,人在這種空寂的環境下,心態還會一如平常麼?

該系列紀錄片,最有趣的點就是現實中所進行的項目與過去有著怎樣的關聯。而未來項目和現在所開發的項目之間的對比。就如同當初探索南極洲時需要耗費3-4年,那期間長期在船上的人又會遇到怎樣的問題?遇到問題的解決方式是什麼?該紀錄片會較多用到這樣的對比手法,引出未來探索火星的故事。

相關焦點

  • 《浩瀚蒼穹5》開播評分9.4!說它是當代最佳科幻劇,無人反駁
    我們的太空歌劇、太空版《權遊》,當代最佳科幻劇、科幻神劇、超級硬核科幻劇,它終於回歸啦,粉絲們都跟過年了一樣開心。《蒼穹浩瀚》 第五季The Expanse劇情簡介:本劇改編自詹姆斯·S·A·科裡的科幻小說,講述200年後一個被殖民的星系中,兩個陌生人在不知不覺中捲入了一場巨大的陰謀。
  • 《火星時代2》:全新升級,原班人馬硬核回歸
    國家地理科幻巨製,《火星時代2》全新升級。《火星時代》第二季:故事從人類定居火星的第九年開始看完《火星時代》第一季的回顧,會不會覺得流浪火星既孤勇又偉大呢?那就趕緊看起第二季吧!《火星時代2》的故事從定居火星的第九年說起人類過著和地球相差無幾卻又天翻地覆的日常生活。在火星上談戀愛是這樣一種體驗。
  • 這部近年最牛的科幻美劇,太硬核了,非常過癮
    01-05 16:40:25 來源: 撿撿聊娛樂 舉報   今天推薦的這部劇是「頂級冷門硬核科幻劇
  • 造就未來大會聚焦「火星之路」與「新引擎」探索前沿科技
    中新網上海新聞9月20日電(李佳佳)以「導航」為主題的「2020造就未來大會」19日在上海舉行。大會意在用科技為未來尋找到一條正確的方向,正確識別並規避潛藏的旋渦和湍流。大會特別設定了「火星之路」與「新引擎」兩大板塊,邀請來自國內一線的前沿科學家與創業探索者一同分享。
  • 9.4分,說它是當代最佳科幻劇,沒人反駁|蒼穹浩瀚|科幻迷|地球|權力...
    因為,我們的太空歌劇、太空版《權遊》,當代最佳科幻劇、科幻神劇、超級硬核科幻劇,它回歸啦。  粉絲們都跟過年了一樣開心。  《蒼穹浩瀚》 第五季  The Expanse  稱《蒼穹浩瀚》為當代最佳科幻劇,那一點都不誇張。  這是一部在認真講「科學」,從不胡扯的科幻劇集。  用每集600萬美元的成本,把《權力的遊戲》搬上天。
  • 《異形》同款高能硬核科幻劇上線!豆瓣評分9.0燃爆全場!
    父親用石頭和樹枝造小孩們可以住的房子。母親用簡單的工具織給孩子們穿的衣服。種著可以食用的農作物和撿拾著可以燃用的碳果。這部劇實屬硬核科幻,全程觀感非常震撼。現在更新了3集,但信息量大到爆炸。科幻迷絕對不能錯過。
  • 與未來對話 這場科技「導航」大會前沿科學家「帶」你上火星旅遊
    如何在火星上開一場奧運會?火星探測器的副總設計師賈陽在剛剛閉幕的「2020造就未來大會」上,極其幽默地以虛擬的背景展開了一場科幻般的幻想。……本次未來大會,以「導航」為主題,意在用科技為未來尋找到一條正確的方向, 正確識別並規避潛藏的旋渦和湍流。
  • 中國翻拍英國科幻劇《火星生活》講述警察時空穿梭
    封面新聞記者2月20日獲悉,中國將翻拍英劇《火星生活》,由BBC和鳳儀傳媒(《白夜追兇》出品方之一)合作打造,共24集,今年開拍,播出平臺未定。高質量中國科幻電視劇歷來都很匱乏,用不了五個指頭都能數得出來,香港之前拍過三部跟衛斯理有關的電視劇,但都是近20年的「老黃曆」了,內地也只有一部2004年播出的少兒科幻劇《快樂星球》還頗受好評。
  • 豆瓣9.1分,年度最期待的硬核科幻劇來了!
    HBO Max平臺出品的科幻劇《異星災變》,目前已經播出了五集,豆瓣評分高達9.1分。值得一提的是,曾執導過《異形》系列、《銀翼殺手》、《黑鷹墜落》、《末路狂花》、《美國黑幫》、《火星救援》等諸多經典電影的導演雷德利·斯科特,擔任這部美劇的製片人並且執導了前兩集。
  • 當你仰望夏日星空時,在《無垠的太空》中或許有你未來的樣子!
    《無垠的太空》是一部深深被名字耽誤的好劇,不論它的豆瓣評分有多高,但這個片名會讓很多觀眾,誤以為是BBC或者NASA出品的某一部太空的紀錄片,並不能讓觀眾直觀的有所期待。星球大戰後的人類文明劇集,僅此一部,近年來最優秀的硬科幻美劇,或許這裡就有你未來的樣子。《無垠的太空》開局就站在未來的太陽系上進行了展望,人類已經進化成為不同的物種,擁有了不同的語言。
  • 潮科技 2020 有獎問答 ②|5G時代下,未來十年會誕生哪些全新的遊戲...
    在36氪看來,科技和資本是當前新商業時代的兩大驅動力,也是我們內容上努力的兩大方向。潮科技這個欄目以熱愛科技的人群為主要讀者,希望提供最新科技動態、前沿科技公司報導。過去兩年,這個欄目在讀者的支持下快速成長。
  • 揭秘「天問一號」火星探測器八大「硬核」科技
    中新社蘭州7月23日電 (記者 南如卓瑪)7月23日12時41分,伴隨著中國首次火星探測任務天問一號探測器成功發射,由中國航天科技集團有限公司五院510所承擔研製的火星能量粒子分析儀、國旗裝置、火星車「防護服」、空間活動零部件、二次電源組件等「硬核」科技實現首次火星探測之旅。火星是否存在生命?星際空間和火星空間的輻射環境是什麼樣的?
  • 火星探索,未來火星上的孩子們如何展望地球
    1974年、75年,前蘇聯的「火星6號、7號」和美國的「海盜1號、2號」先後著陸火星。2002年美國的「奧德賽」號發現火星表面地層有豐富的冰凍水。2013年科學家發現火星原本存在大氣層,只不過缺少磁場被太陽風吹走。2015年「好奇號」發現火星曾經有過長期出現的湖泊,並探測到火星存在有機物甲烷。探測火星將是一場「持久戰」。
  • 科技|《科學》展望2020年即將發生的科學大事件
    近日又展望了2020年將會發生的重大科學事件,其中包括火星探索計劃、國際氣候會議、培育人-動物雜交體等。1、火星探索計劃2020年,包括3個著陸器在內的幾艘太空飛行器將會向火星進發,美國宇航局將會發射名為「Mars 2020」的探測器,旨在收集火星上的巖石樣本、並在未來任務中將所採集的樣本送回地球,同時該探測器還將配備一架小型、可拆卸的無人機。
  • 「桌遊推薦」未來科技的想像,探索太空的展望——《殖民火星》
    隨著科技的不斷發展,人類對於太空的探索也越來越頻繁。作為最靠近地球且已被證實有水存在過的火星,是目前最適合人類移民的太陽系星球。人類對於火星的探索,也從未停止過。這一次為大家介紹的就是2016年出版的桌遊——《殖民火星》。《殖民火星》是一款特色鮮明的德式桌遊,至2019年為止已經出版了5個擴充,漢化了4個擴充。
  • 火星發現有機分子 這幾部與火星有關的影視作品要不要了解一下?
    在之前觀看《火星救援》的時候,美叔一邊對馬克·沃特尼充沛的知識儲量表示佩服,一邊又被他的行為逗的哈哈哈。不過前兩天再看這部電影,又多了一點兒別的體驗:心態。代入到角色當中,美叔自問如果是自己被留在了火星上,首先想到的會是:怎麼樣才能死的好看還有尊嚴。而主角則是用非常積極的心態去迎接一個又一個的困難,老天爺擺明了想把他留在火星上,但是他卻沒認命,最後終於得以重返地球。
  • 中國造智能假肢登《時代》周刊 中國創業硬核了嗎?
    今年的午餐會報名者中,部分企業涉足基因工程、AI、無人機、生物科學等世界最前沿的科研領域,而他們的創始人也都和韓璧丞擁有類似的海外科研背景甚至科學家身份。導師看創業者變「硬」「最大的感受就是『硬核』。」
  • 《火星時代》第二季回歸 探秘火星計劃啟動
    (這是一個神秘的組織) 2016年末,一部國家地理出品,分不清是電影還是紀錄片的《火星時代》火遍全球。那真實的火星現場畫面和言之鑿鑿的科學依據,吸引了全球無數對外太空徵服開拓感興趣的愛好者。以上,是國家地理徵服宇宙計劃的一部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