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唆幼童玩「死亡遊戲」惡魔也許就在你孩子身邊

2021-01-19 辣媽育兒日常

瀏覽器版本過低,暫不支持視頻播放

視頻裡,一名小區男業主無意發現3個小女孩竟然在裸露的樓頂天台玩「死亡遊戲」。

好心的他趕緊上樓頂勸阻,並拍攝下全過程。

年紀較大的藍衣女孩站在比較安全的位置,自己雙手緊抓欄杆,另外兩名幼女,卻站在天台最危險的角落。

令人心驚的是,視頻中疑似出現「鬆手,讓一下」的聲音,而此時,紅白條紋女孩確實蹦跳了一下。

正是因為這句話引發了無數網友的猜想。

男業主立即上前阻止,並儘量柔聲地勸阻孩子:

「你們回來!你們,快快……」

略顯顫抖的聲音,說明成年人在這種情況下都會緊張。

可藍衣女孩卻極其冷靜地說,

「他在拍我們!」

孩子們回到安全地帶後,男業主查問她們住在哪個單元。

兩個幼女,條紋女孩和短髮女孩都老老實實地交代了自己的住處。

藍衣女孩卻謊稱自己不住在這個小區,並要求男業主刪掉剛錄下的視頻。

即使男業主表示這個視頻是會發到業主群告訴他們家長的:

「你回去和媽媽說。萬一你掉下去沒命了怎麼辦?你爸媽怎麼辦?」

她還是堅持要求對方刪掉,並表示「我們不可能掉下去!」

最讓人震驚的是,她趁對方不注意的時候,竟然飛撲過來試圖搶手機刪視頻!

原來這是一款自殺式死亡遊戲,因參與者在社交網絡上發布藍色鯨魚的圖片,或在身體上印刻鯨魚圖案而得名。2015年起源於俄羅斯,迅速在全球引起恐慌,專挑年齡在10-16歲之間的小孩子下手。

遊戲通過線上社群(比如qq群、微信群、貼吧等)進行遠程操控,參與遊戲的玩家會被配置給一名「主人」,這個「主人」每天會給玩家布置一個任務,玩家須在50天內完成各種殘忍傷害自己的任務,比如聽恐怖音樂、看恐怖電影、在半夜醒來然後割傷自己......

當遊戲進行到最後一天,幕後「主人」就會向參與者發布終極任務——自殺。

這個視頻看完令人不寒而慄,毛骨悚然。

藍衣女孩小小年紀,竟自己躲在一邊,教唆別人做危險的事?

被發現後還撒謊欺瞞,試圖通過暴力手段銷毀證據?

更讓我感到後怕的是,女孩內心毫無悔改之意?

這次教唆未遂,並不是惡行的終結。

如果不加以管教,可能在不久的將來,在更隱秘的角落。

就會有無辜孩子在她的引導下失去生命。

在我們的印象中,孩子本該是天真純粹的象徵。

可現實是,有些孩子往往是披著人皮的惡魔。

縱觀全國各地大小未成年人暴力事件。

「惡孩子」對他人的傷害行為,可遠不止推推搡搡,拳腳相向那麼簡單:

暴打,踩頭,扒衣服,拍裸照,刺穿下體等,屢有發生。

行為的惡劣程度,可以說赤裸裸地遵循著叢林法則。

甘肅隴西縣渭河中學一名初二學生張凱,只因被懷疑拿走一隻耳機。

就被五名同學圍毆,對其拳打腳踢,輪番暴打。

過程持續約八分鐘,張凱一直沒有還手,還有幾名同班同學在現場圍觀。

送院時,張凱全身鮮血淋漓:

後腦勺頭蓋骨被打破,左側眼角處骨頭骨折,背上一根肋骨骨折,下體腫成兩個拳頭大……

根據蘭州大學第二醫院放射科檢查報告單顯示:

整個上半身幾乎沒有一處完好。

最終,張凱在醫院搶救無效身亡。

在溫州市鹿城區,8名中學生在酒吧跳舞。

因看被害人小娟不順眼,便將她拉到酒吧門口樓梯邊,對其輪流扇耳光、用腳踢踹侮辱。

隨後,還強行把小娟帶至一酒店房間,用掃把毆打頭部,用水淋溼身體。

然後強迫她脫光衣服裸體跳舞,還拍攝視頻上傳網上。

整個過程持續近5個小時。

前不久,在陝西藍田縣一小學校園裡,4名男生在上課期間,竟公然將學校一名女生拖拽到男廁所實施輪流性侵。

施暴者中年齡最大的也不過12歲……

近年來,各種未成年人惡性事件層出不窮,相關報導字字戳心。

我們也經常能在網上看到一些施暴者上傳的一幕幕觸目驚心的片段。

更可怕的是,他們下起手來毫不手軟,言語間還帶著嬉笑。

他們以此為樂,毫無憐憫之心。

不惜將被害人整致毀容、傷殘,甚至不堪受辱草草結束自己的生命。

其惡劣程度,遠遠超出了人們對這個年紀孩子的認知。

很難想像,如此殘忍無情的暴徒,內心該是何等扭曲。

惡孩子背後,是惡父母

為什麼會有這麼多惡孩子?

我認為,孩子的惡行,往往是惡父母言傳身教的結果。

他們最擅長的,就是從小對孩子的錯誤行進行包庇,合理化。

知乎網友@口袋天空 曾牽著自己的狗去排隊買早餐。

排在後面一個4、5歲的小女孩不斷用腳踹他的狗。

女孩媽媽卻沒有任何要阻止的意思。

只是說了句:「小孩不懂事嘛,不要介意。」

過了幾分鐘,小女孩竟突然打開一個保溫杯,用開水朝狗潑去。

看著狗狗慘叫,她還得意地笑了起來。

試想,狗也是一條生命。

當惡孩子開始以傷害生命為樂,而父母不加阻止。

潛移默化之下,心中的惡念怎麼可能不逐漸蔓延與放大?

孩記得2年前的迪士尼男孩摸臀事件,至今讓我無法釋懷。

一名女子,對一個女孩辱罵毆打。

僅僅是劇院散場時,兒子碰到了前面女孩的臀部,被當事人說了幾句。

按理說,不管是故意還是不小心,畢竟臀部是女孩敏感部位,父母理因帶著孩子道歉,並教育,事情就能輕鬆解決。

可這位家長卻炸了。

竟在公眾場合,當著8歲兒子的面說出這番讓人反胃的話。

粗鄙的辱罵聲一浪高過一浪,甚至還野蠻的打人毫無顧忌。不管是有意或無意小孩這一刻「明白」了:原來摸異性臀部後,還可以理直氣壯地打人。

這位母親用實際行動言傳身教,告訴孩子如何低素質地侮辱人,傷害人。

她給孩子心理植入了黑暗,善良被瞬間淹沒。

不難想像,在這樣言傳身教之下,孩子必然在惡的道路上一發不可收拾。

在《圓桌派》裡,蔣方舟曾說過:

「性格比較極端的人,他們在失控的時候自己是意識不到的,這種人非常危險。」

我們要從小教育孩子,千萬不要與「他們」糾纏。

這不是懦弱,而是一種安全之舉。

也許我們無力改變「惡孩子」,但至少能選擇和什麼樣的人在一起。

近朱者赤,近墨者黑。

多與充滿正能量的善良孩子交往,你的孩子就能遠離黑暗。

久而久之,他們的狀態也會潛移默化地影響你的孩子,讓他成為更優秀的人。

相關焦點

  • 惡魔再來人間,除了教孩子跑,我們還需要做這幾件事
    上次被這種傷害兒童的惡劣事件刷屏,是幾個月前的上海徐匯區砍人事件,當時造成2名男童死亡,1名男童和一位家長受傷。而這次被刷屏,更加令人髮指,據統計受傷幼童共計14名!看完視頻後,身為母親的我氣的渾身發抖,到底是個怎樣的惡魔,能向無辜的稚童下此毒手?
  • 幼兒「死亡遊戲」差點害死倆娃!孩子間的毒友誼,比沒朋友更可怕
    一名稍大一點的藍衣女孩,疑似對另外兩名幼女發出「鬆手、鬆手、放一下」的指令,教唆著那兩個幼女在樓頂邊緣,玩著極其危險的「死亡遊戲」……試想一下,如果沒有人發現,沒有好心的業主上平臺去拍攝並勸導,倆幼兒稍有不慎跌落了下去,那麼倆孩子的家長等到的就是兩具冰冷的屍體……
  • 馬斯洛需求理論:孩子玩遊戲上癮是貪玩?他們在意的也許不是玩!
    ③環境因素周圍環境的因素,使得孩子想要逃避,而恰巧遊戲就是一個很適合的工具。比如孩子逃避暴脾氣父母的打罵、孤獨的家庭環境、失敗的現實等,進而選擇沉溺在遊戲的虛擬世界裡。這從本質上來講,也是一種安全需求,是孩子心理自我保護的一種機制。綜上所述,其實孩子沉迷遊戲,很多時候他們在意的也許不是玩!也許是在追求自我需求的滿足。
  • 寧波溫州有人組織「藍鯨死亡」遊戲 孩子...
    經核查,5月13日,12歲的寧波女孩黃某,用自己的QQ「你***"創建了一個名為「死亡遊戲"(後改名為明星爆料群)的QQ群,並在群內發布了「藍鯨死亡遊戲"任務。第一個任務是在手臂上刻F57字樣。很快,群內有好幾個成員應任務要求,在手臂上畫藍鯨,拍照後並上傳群內。警方調查發現,這些圖片都是網上搜來的,或者自己用紅筆畫的,然後拍成照片。
  • 公安部門緊急提醒:如果有玩藍鯨遊戲的用戶,請馬上停止!
    《藍鯨死亡遊戲》(Blue Whale)是發源於俄羅斯的一種自殺式死亡遊戲,遊戲鼓勵玩家在50天內完成各種殘忍傷害自己的任務,最終以自殺的方式結束遊戲
  • 死亡遊戲潛入中國:「藍鯨」是網絡社會的核彈?
    1藍鯨死亡遊戲仍全球蔓延    5月8日,多家國內媒體報導,一種名為「藍鯨」(或稱「藍鯨挑戰」Blue Whale Challenge)的死亡遊戲正由國外傳進中國,有國內網友已經在社交媒體上組織相關代號為名的遊戲群組
  • 死亡遊戲又有新玩法?翻版「藍鯨遊戲」又來了?
    死亡遊戲又有新玩法?翻版「藍鯨遊戲」又來了?  你聽說過「藍鯨」死亡遊戲嗎?最近,被冠以「新版藍鯨遊戲」的Momo遊戲已在多國出現,或致青少年自殺!  什麼是「Momo」遊戲?  據青年參考此前報導,最近,通訊軟體WhatsApp上一款名叫「Momo」的遊戲引發全球關注。
  • 記者臥底調查"藍鯨死亡遊戲" 法網下仍頂風作案
    自5月8日起,《法制日報》記者連續3天「臥底」此類遊戲群,以期揭披這一遊戲罔顧生命、漠視法律的本質。 5月9日20時10分,共青團中央官微發布一條微博:為何要將自己囚禁在幽深的海底?你明明可以翱翔在廣闊的天空!捕鯨計劃,已經啟動…… 「捕鯨計劃」,指向一個由境外流入我國的遊戲——「藍鯨死亡遊戲」。
  • 藍鯨死亡遊戲自殺的人都完成了50個任務了嗎?什麼人會參加藍鯨遊戲
    藍鯨(Blue Whale)是一款源自俄羅斯的自殺式死亡遊戲,玩家要完成各種傷害自己的任務,而遊戲的最終任務就是自殺。如今,這樣一款讓我們感嘆「戰鬥民族真會玩」的遊戲已經悄悄潛入了中國!這不得不讓我們警惕起來。到現在為止現已發現超越130多起年青男女自殺與藍鯨有關,而這樣一種如詛咒般可怕的「遊戲」正在將魔爪伸向我們的孩子。
  • 這些玩具免費送都不要給孩子,可能會玩出命!
    部分推送內容未能及時與原作者聯繫,在此表示深深敬意,若涉及版權問題,煩請聯繫,我們會第一時間刪除處理 大家好,我是小編 之前寫過一篇關於玩具的文章 獲得了粉絲們的大量好評 今天這篇呢,不是要來誇的 而是扒一扒你身邊的危險網紅玩具
  • 藥不是糖果,警惕幼童誤食藥物!已有孩子不幸身亡!
    幼童誤食降血糖藥,家長未緊急處理,昏迷近10天這2個孩子比較幸運,廣東梅州一18個月大的幼童情況很嚴重。她因誤服大人吃的降血糖藥進了ICU,昏迷近10天。誤食半瓶降壓藥,幼童急性腎衰竭死亡近日又發生一起令人痛惜的悲劇,廣東佛山一年僅1歲的幼童因誤食了半瓶降壓藥,導致急性腎衰竭,搶救無效不幸身亡。
  • 退學少年迷上「藍鯨」死亡遊戲 任務讓他綁石頭跳河
    「藍鯨」遊戲是源於俄羅斯的一種網絡死亡遊戲,要求參與者在50天內完成種種自殘行為,最終完成自殺任務。日前,常熟一名17歲少年就迷上這款拿自己生命開玩笑的荒唐遊戲,在他人的「鼓勵」和「指導」下,一步步從自殘玩到差點自殺,幸虧常熟市公安局海虞派出所民警及時發現,將其解救。據悉,這是我省第一次發現參與「藍鯨」遊戲差點自殺的案例。
  • 美國發布AR遊戲死亡報告:遊戲竟變「兇器」
    在智能時代,手機已經變成了人們生活中必不可少的存在,我們的身邊也出現了許多已經離不開手機的人,因為他們不管是吃飯還是走路,甚至是在開車途中,都要玩手機。以前大家收集小精靈是去小賣部買乾脆麵,但是在2016年, 只要你安裝了Pokemon Go,就可以用手機輕鬆收集你身邊的小精靈了。Pokemon Go是一款將虛擬的遊戲世界和現實世界聯繫在一起的AR手遊,通過手機,你會發現小精靈原來就在你的「身邊「。
  • 這些玩具免費送都不要給孩子,可能會玩出命!|於水|亞馬遜|尖角|...
    轉載模塊的內容版權歸原作者所有,部分推送內容未能及時與原作者聯繫,在此表示深深敬意,若涉及版權問題,煩請聯繫,我們會第一時間刪除處理大家好,我是小編之前寫過一篇關於玩具的文章獲得了粉絲們的大量好評今天這篇呢,不是要來誇的而是扒一扒你身邊的危險網紅玩具!
  • 藍鯨死亡遊戲創始人認罪 稱受害者都是垃圾
    藍鯨死亡遊戲創始人Philip Budeikin據英國《每日郵報》5月10日報導,21歲的俄羅斯人,藍鯨死亡遊戲創始人Philip Budeikin被指控至少煽動16名女生參加他的藍鯨自殺社交媒體熱潮,他告訴調查員,她們都「很高興去死」,警方擔心這股熱潮正在進入英國。
  • 這些玩具免費送都不要給孩子,可能會玩出命!|玩具|指尖|高斯|於水|...
    轉載模塊的內容版權歸原作者所有,部分推送內容未能及時與原作者聯繫,在此表示深深敬意,若涉及版權問題,煩請聯繫,我們會第一時間刪除處理大家好,我是小編之前寫過一篇關於玩具的文章獲得了粉絲們的大量好評今天這篇呢,不是要來誇的而是扒一扒你身邊的危險網紅玩具!
  • 虎毒尚且不食子,男子竟對幼童做這樣的事!了解情況後群眾怒了
    歡迎收看普法小課堂之幼童遭酒後父親抱摔後死亡案。事情發生在8月19日晚上10點多,喝了酒的劉某與妻子馮某因孩子的撫養問題發生了爭執,於是就抱起兩歲多的幼童,狠狠地摔在了沙發上,導致幼童嚴重受傷,不幸的是,經過多方面的證實,昨晚孩子經搶救無效死亡。目前犯罪嫌疑人已經被刑事拘留,案件正在進一步處理中。
  • 「藍鯨」死亡遊戲傳入中國 家長需提高警惕
    ,這個遊戲最初出現在俄羅斯的社交網絡,專門針對青少年,教唆他們完成自殘甚至自殺的遊戲任務。  通過QQ群傳播  一個月前,小姚因為好奇加入了一個QQ聊天群,一個管理員主動加他好友,開始誘導他玩一個遊戲  抵制死亡遊戲 更要重視背後心理問題  據趙鶴解釋,這款藍鯨遊戲前一段時間在國內突然出現,多通過微信QQ等社交網絡傳播,雖然目前為止常熟市只發現了一起案件,但在全國類似的案例已經出現不少。
  • 這些遊戲你玩哪款時流過淚? 結局催淚的遊戲盤點
    但往往有些遊戲會在我們心情澎湃時卻突然戛然而止,或從一開始就已鋪墊悲情結局,在你心中留下那一塊不知所謂的空洞。雖然情節並不是遊戲的全部,但是一個好的故事足以給我們留下極其深刻的印象。那些震撼人心的故事,那些令人唏噓心痛的情節,我們,仍會在心中為你留下一片柔軟。
  • 「魂系列」起源,宮崎英高與他的《惡魔之魂》(上)
    而索尼方面的測試工作人員與銷售人員也都覺得這遊戲完全玩不懂,別人家的遊戲都是各種討好玩家自降難度,而宮崎英高這款《惡魔之魂》卻反過來誓將高難度進行到底,玩的簡直不是遊戲,這簡直就是一種折磨。在最初的幾個月裡,宮崎英高備受壓力,但是他卻從來沒有在外人眼前表現出來。他只是靜靜的等待著,觀察著。而《黑暗之魂》的口碑在這段時間裡,也悄無聲息地在玩家群體中發生著變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