痛心,一天5條命!俞敏洪再談新四育的教育意義,望悲劇不再重現

2021-01-08 文涅一

近日,孩子的安全問題再次成為國民關注的話題!

鮑某案還在偵查中,憤怒之火還未平息,悲痛再度襲來。在4月18日,河南原陽縣4名兒童屍體在土方中被發現,4月18日上午安徽郎溪縣10歲女童屍體被嫌疑人指認發現,而犯罪人竟是12歲的楊某。

孩子安全問題每年都會發生,每年都有報導,每年都會有家庭因此而悲痛I,但到底如何去避免或者是減少此類事件的發生呢,我們不妨可以看看俞敏洪在談到家庭教育時給出的幾個意見:

生命教育:生命如一泓清水

生命教育是一切教育的前提也是教育的最高追求,是關於人的關懷,生命的本質、人性的要求的一種人本教育。生命教育主要是教育青少年認識生命過程,珍惜自己生命、尊重他人生命為主要內容。

生命的過程是什麼?俞敏洪認為生命就如一泓清水,不管經歷多少苦難都不應該變得膽怯,放棄自我,放縱時光。苦難教育,是最值得孩子去實踐和體會的,俞敏洪自己的一生就十分的困苦和艱難,從小性格懦弱,經歷了三次高考,有過三次死亡經歷,一次因心情抑鬱加太過疲勞而得肺結核,一次是被人打了麻醉劑搶走了前次,只因搶他的人跟他有過一面之緣才避免割喉,第三次又是被搶錢和劫匪鬥毆了十幾分鐘,直到創辦新東方依舊是遭受非議。重重困難,磨鍊了俞敏洪對生命的認識,生命就是要經歷眾多苦難依舊勇敢向前的過程。

現在的孩子對生對死的概念都比較模糊,生命意義的教育、生命苦難的教育都比較少,孩子在小的時候一定要看護好,能自己撫養自己撫養,交給家裡的老人有時候也照顧不到,兒童安全問題隱患是比較大的,或者最好有專人看護比較好。大一些的孩子,家長不要怕孩子受傷害,要讓孩子去做過多的磨鍊,在學校要是受到了委屈和欺負,要說出來,家長和老師要注意積極解決問題。其實在國外,有些小學要求孩子們飼養小雞,長大後再殺雞吃雞,通過這些生命的教育,希望讓孩子們明白生命的意義。

生命教育除了苦難教育外,還有尊重生命的教育。不僅是尊重自己生命,也要尊重別人的生命。孩子自殺事件,是家長心中永遠不能祛除的痛,據官方數據統計,近年來,中國兒童自殺率世界第一,5到24歲的自殺人數每年達15萬起。合肥一名10歲男童因學習壓力過大,從34樓墜亡,廣西一名13歲女孩因不滿媽媽嘮叨成績,從20樓跳窗身亡,一名15歲女孩因和父母使用手機有衝突從19樓跳樓身亡等等這一系列自殺事件,聞之令人悲痛又惋惜。

除了俞敏洪所說的,孩子要適當的苦難教育,在受挫中鍛鍊生命忍耐力外,李玫瑾教授在談到這一問題時,又提出了一些經驗,不能過於寵溺,對6歲以下的孩子要學會適當的說不,讓孩子知道不能萬事如他意,還有就是感恩教育,李玫瑾教授也說了在一次講課中,一個學生問的一個問題:命是我自己的,為何我不能隨意處置!這個問題,其實要家長和老師去一同輔導教育告訴孩子命不僅是自己的,還是這個社會共同體造就的,生命之貴在於任何人不得以放棄生命、侵害他人生命的代價去謀求私利。

人品教育:忠於人品

俞敏洪在談到人品教育時,特別強調了孩子正確的價值觀、家規、以身作則等家長要及時介入的幾個因素。他指出我們這個社會現在好多人評價成功的標準,就是有錢,有地位,甚至在他入選福布斯富豪榜之後,許多人見面對他的第一句話就是,恭喜啊,你入富豪榜了。他也在想,如果有一天他創業失敗,窮困潦倒,只剩下一顆為人處世真摯善良的心的時候,算不算得上人生的成功。

家長的價值觀對孩子的影響是至關重要的,什麼是成功,標準不應該只是單單靠財富的積累,應該更全面一些,人品的是非也很關鍵。如何去正確的培養孩子人品,俞敏洪談到的是自己的父母的榜樣和家規的約束。俞敏洪小時候十分勤勞,熱愛勞動,14歲是縣裡的插秧冠軍,17歲是縣裡優秀的手扶拖拉機手而這一切的成就,都是因為父母親的勤勞造就的。還有就是樂於助人的品質也是來源於父母親的言傳身教,小時候他父親是方圓十裡著名的木工,附近有人要蓋房子,架大梁都會找他父親幫忙,他父親也很少收錢。俞敏洪也正是繼承了這些優點,在上大學四年的時間裡,宿舍的地和打水的任務都是他擔當的,直到後來,俞敏洪去美國求兩位同學幫忙,二位同學都說,願意回去幫他不是因為他給的工資,而是看在大學四年給他們掃了四年地打了四年水的情分,也知道跟著他就算沒肉吃也能喝湯。此後,三人聯手才打造出新東方這個教育行業的領軍企業。

對於家規,俞敏洪表示家規可分為道德層面和習慣層面,為此他談到小時候父母總是要求他們早起以後打掃好屋子再上學,每天晚上的作業必須按時寫完,時至今日,俞敏洪的家規就是每天一定要讀書。而且,他還強調,在家不要總是提孩子的成績,指導孩子做作業,很多的教育點在學習之外,家庭教育的主要內容是培養孩子的人品,性格,讓孩子覺得生活的快樂。

性格教育:性格決定命運

播下一個行動,收穫一種習慣,播下一種習慣,收穫一種性格,播下一種性格,收穫一種命運。現在好多家長相信的是成績決定命運、能力決定命運往往忽略了性格對一個孩子一生的影響。俞敏洪說,自己的兩個孩子一個性格內向,一個活潑好動,只要他們智力都正常都不太擔心。在學校,我們會發現一些孩子就是頭腦聰明,成績總是名列前茅,而有些孩子已經很努力了,但成績就是一本,孩子之間是有差距,這一點我們要認識到,不要一味的和其他孩子比成績,也要縱向的比一比孩子這一次和上一次的進步。他作為企業家協會的會長發現,協會中一千多號人,著名高校畢業的也就二十多人,其他的都是普通高校和中專及以下學歷畢業的,但他們都成為了成功的企業家,這也說明了成績、能力在人生道路上的影響只是部分的,片面的。

同時,他還強調對孩子要多鼓勵,一個孩子取得了好的成績,你鼓勵他他很開心這很正常,但要是一個孩子總是成績倒數,你鼓勵他,他能進步,不斷向好處發展,這才是家長最大的本事。而現在大多數家長看到自家的孩子,總是一副恨鐵不成鋼樣子,非打即罵這無形中不僅傷害了孩子的自尊心和勇敢的性格而且還是一個很壞的榜樣,孩子入學以後也會學著大人的樣子和脾氣去對待同學和其他人,所以非打即罵的態度家長是一定要注意的。

當然,也不能直誇不懲罰,俞敏洪說,教育小孩子其實和馴養小動物是一樣的,在鼓勵他勇於探索的同時,對於所犯的錯誤也要懲罰,讓孩子意識到自己的一些調皮的行為是有一定後果的,在將來孩子做錯事的時候能夠意識到有嚴重的後果而停止或不去做錯事。

才能教育:八仙過海,各顯神通

俞敏洪說中國父母都有一種補償心理,自己不會的東西,要讓孩子一定學會,還逼著孩子去參加這個舞蹈社那個歌唱大賽的,巴不得孩子從小就是個要啥啥都拿得出手的小通才。對待此事上,俞敏洪和妻子對待孩子學習彈鋼琴這個興趣培養的方式上是有分歧,妻子認為一定要好好學,拿大獎,俞敏洪則是更注意他興趣,不是為了考等級。俞敏洪也知道,興趣才是最好的老師。

而且,無論是家長還是老師,在平時和孩子的接觸中一定要意識到孩子對什麼感興趣,對什麼擅長,每一個孩子不是都對各個學科都能學的很好,總會有一兩個是偏科的,家長要幫助孩子是在強勢的科目上繼續保持強勢,在弱化的科目上盡力追趕,避免和其他學生有太大的差距就好了。對待興趣班的選擇上,可以根據孩子自己的意願,有條件的可以多報些班,讓孩子去體驗,但最後要找的是孩子有天賦還肯下功夫的興趣班才是最好班,也是進步最快的。

總之,俞敏洪提倡的生命教育、人品教育、性格教育、才能教育是比較符合當下德智體美勞全面發展的素質教育的,只有全面發展的孩子才是健康的孩子,才能健康的成長,才能在人生的道路上走的更遠更高。

相關焦點

  • 俞敏洪:一隻悲欣交集的駱駝
    在海澱溫泉鄉的北京胸科醫院,俞敏洪整整療養了一年。醫院正對顯龍山,山上有馮玉祥題寫的 「精神不死」四個大字。俞敏洪每天都對著這四個大字發呆,感傷著自己的人生。也許是「精神不死」每天潛移默化產生了力量。俞敏洪漸漸意識到,他和別人比沒有任何意義,哪怕是像現在這樣,連命都快比掉了,那有如何呢?像王強那樣的人,是他一輩子永遠不可能攀上的高峰。
  • 評俞敏洪事:"墮落"的俞敏洪與日益敏感的性別話題
    11月18日,2018學習力大會上,俞敏洪在談到「衡量和評價的方向決定了教育的方向」時,說:「就像女生挑選男生的標準決定了這個國家男人的方向。」——這句話似乎也沒錯,但是他的進一步闡述則闖了大禍,「實際上一個國家到底好不好,我們常常說在女性就是這個原因,現在中國是因為女性的墮落導致整個國家的墮落。」這就是典型的「女人禍水論」,把國家發展中讓人不滿意的地方歸罪於女人。
  • 俞敏洪:寧可被別人罵落後,也要想清楚路徑再做
    另外其痛批教育機構跑路現象,稱其不負責任,並以新東方的運營經驗,對行業提出建設性意見,機構須在帳上現金儲存充分。俞敏洪還對對教育創業者提出了六個方面的期望:一、任何時候都不要忘了初心是什麼。科技只是手段,不等於教學。二、謀定後動,規劃路徑不要一哄而上。三、學會迭代糾錯,不要明知錯誤還要繼續錯下去。四、重視科技賦能。五、創新不是憑空的,不要為了創新而創新。
  • 我曾走在崩潰的邊緣(俞敏洪)十三條經驗一個質疑一個問題
    最近看了俞敏洪這本自傳,書名為《我曾走在崩潰的邊緣》,很形象的形容了他的創業過程。俞大智若愚,優秀但不出彩,出身草根,從底層創業,幾乎可以說把創業者能踩的坑都踩了一遍,沒有崩潰沒有離析,應該歸功於他偏軟的性格和包容的思想。
  • 俞敏洪上快手教英語
    近日,新東方教育科技集團創始人俞敏洪就入駐了短視頻平臺快手。與許多知名人士用小號刷快手不同,俞敏洪(洪哥)實名入駐且認證(快手ID:1747215506)。另外,俞敏洪每天會在他的快手號上發布兩條原創內容。自從1月30日正式入駐快手,俞敏洪在快手上共發布了9個作品,內容主要分為兩類,一類是直接教英文,一類是每天給粉絲推薦好書。「大家好,我剛剛開始用快手。」
  • 納溪區白節鎮小學走進 合面「四育」教育基地體驗
    12月7日至8日,瀘州市納溪區白節鎮中心小學組織五年級三班和六年級五班的師生110餘人,在12名老師和家長的帶領下,走進「瀘州市國家級教育示範性綜合實踐基地—合面鎮教育基地」開展了為期兩天的研學遊體驗活動,讓參與學生受益匪淺,培養學生的實踐操作能力。體驗活動分為內務整理、舞龍、陶藝、蒸竹筒飯、拉練體驗等十餘個項目。
  • 俞敏洪鄒市明確認出席
    我們看到:一些線下企業因疫情帶來的經營困難而逐步退出公眾視野;傳統教育體系受到重大挑戰,行業整體競爭更加激烈;缺乏技術壁壘和渠道策略的企業陸續陷入增長、經營危機……  與此同時,在線教育迅猛崛起,一批網際網路企業即將上市或已上市;疫情帶來新的需求,OMO教育迎來新拐點;新一代的教育企業家群體正隱然成形……  新舊力量正在交替,光影明暗即將轉換。
  • 全球熱點 | 一而再再而三 這樣的悲劇仍在發生
    接二連三悲劇之下,種族問題成為美國大選最受關注的議題之一。如今,大選近在眼前,美國再次發生涉及非洲裔族群、涉嫌過度執法的爭議事件並觸發抗議和騷亂,凸顯美國制度性頑疾根深蒂固且深度「撕裂」美國社會。 引發大規模抗議 26日下午,兩名費城警員與被指手持刀具的27歲黑人男子華萊士當街對峙,將其射殺。
  • 女性墮落,還是俞敏洪墮落,如何分辨
    大家都知道了,北大出身的人類靈魂工程師俞敏洪給中國女性開了一「槍」。在某個論壇上,他說:現在是因為中國女性的墮落導致整個國家的墮落。張雨綺迅速反擊,說北大的教育和新東方的成功都沒能幫俞敏洪理解到什麼是平等,一時間輿論炸鍋,俞敏洪被罵上熱搜。
  • 痛心!家中有人卻沒察覺,兩名女童19樓墜下不幸身亡...
    有知情人士介紹,兩名女童年齡分別是9歲和5歲,從陽臺防盜網位置墜下,事發時家中有人但未能注意到悲劇的發生。5~ 9歲兒童剛剛能脫離成人照看而獨自活動,認知能力發育尚不完善,對自己行為的控制能力有限,即使知道有危險,自己也很難控制。兒童具有強烈的好奇心和探索欲望,尤其男童,其跌倒和墜落的比例高出女童2倍多。
  • 《鐵血川軍之九條命》演員表劇情介紹 預計下半年上映
    《鐵血川軍之九條命》演員表劇情介紹 預計下半年上映  由峨眉電影集團有限公司、湖南貴德集團有限公司、四川萬泰時代影視文化傳媒有限公司出品,四川頌天下酒業有限公司、湖南永州江華神州瑤都旅遊開發投資有限公司聯合出品的抗戰電影《鐵血川軍之九條命》,將鏡頭對準了抗戰中的川軍將士,講述了1944年的抗日湘南戰場上,在國民黨向軍隊下達撤退命令後,由秦浩忠帶領的川軍一個連隊最後的九個人
  • 俞敏洪直播,讓15歲的女兒去非洲做志願者,難道這就是教育?
    俞敏洪是走上私立教育第一波風口的人物,他的成功是偶然也是時代的必然,1993年創立新東方,投身教育行業。又是什麼樣的教育理念?會讓自己女兒15歲去非洲做英語教學志願者?在我們的眼裡,非洲是一個經常暴亂,各種恐怖分子的溫床,還有各種國內見不到的疾病。
  • 法育應當是中國教育的基本維度
    青少年法育,就是對廣大青少年進行系統的、有效的法治教育,使其掌握法治知識、樹立法治觀念、形成法治信仰,成為社會主義法治國家的合格公民,從而為成為社會主義事業建設者和接班人奠定基礎。黨的十八屆四中全會做出全面推進依法治國的決定,其中特別強調對青少年學生開展法治教育的特殊作用,明確提出「把法治教育納入國民教育體系,從青少年抓起,在中小學設立法治知識課程。」
  • 馬雲,雷軍,俞敏洪,劉強東,郭廣昌等談高考,為什麼要讀大學?
    一年一度的高考日臨近,一大波莘莘學子即將邁向考場,迎接人生新的挑戰。對於大多數考生來說,高考無異於一場「千軍萬馬過獨木橋」的戰鬥。為什麼他們一定要上大學?馬雲: 不一定要讀名校,但考大學是非常必要的眾所周知,馬雲經歷了三次高考,甚至有一次數學只拿到了一分。
  • 在線教育這盤賭局,埋著中國的資源詛咒
    不過,俞敏洪考上的是北京大學的本科,馬雲第三次高考的分數也不過是專科,因為杭州師範剛剛專升本,沒招滿,馬雲才有了書讀。俞敏洪和馬雲,學的都是英語,大學畢業都做了老師。而且,是不安分的老師,都搞了培訓班。俞敏洪第一個班招到13個學生,兩年後新東方同期在讀學生有5000,一年四期,那就是2萬。當時北大老師一個月工資才120元,俞敏洪卻苦惱於點錢點到手疼。
  • 科大訊飛教育研究院劉浩:當我談A.I.+教育時,我談些什麼
    11月23日,由芥末堆舉辦的GET2020教育科技大會在北京國際會議中心開幕,科大訊飛教育研究院副院長劉浩在主題為「或躍在淵:教育的信心與發展」的領袖論壇上,發表名為《當我談A.I.+教育時,我談些什麼》的演講。以下為演講原文(有刪減)先看一下我們所處的大時代。
  • 「學校保護」法例下的生命教育再思考
    其中明確「學校保護」的法律條例共17條,仔細研讀這些法例,我們不難發現:這需要學校站在更大的場域、更高的視域去系統認識、全面理解、積極探索生命教育。新時代的生命教育不再是狹義的生死維度,而是從生命健康的維度、生命安全的維度、生命責任的維度、生命美感的維度提出了新的要求。
  • 學習天罡遁的意義所在!來看對命與運的終極解釋!
    首先我們就要談一下知命這個話題。 孔子有言:「不知命, 無以為君子也」。 知命是作為一個君子, 必要的要件。 那麼何 為君子呢?在我看來,君子其實和我們天罡遁的四正理念有著極高的契合度,孔子講: 「非禮勿視,非禮勿聽,非禮勿言,非禮勿動。」這四非也就是「罪」和我們的罡是對 立的,知命的過程,大體可以分為三個階段,第一階段,你渾渾噩噩,只有性命沒有生 命,紙醉金迷,縱慾致死,內心無比空虛。
  • 教育的目的和意義到底是什麼
    古漢語中,《學記》中的「教也者,長善而救其失者也」;《樂記》中的「教者,民之寒暑也」等話語中的「教」總結來看有5層意思,分別是:教化,教育、教導,教誨、指示,指點、教授,傳授知識技能、使,令,讓等可以說,「教」其實已經涵蓋了今天我們所說的「教育
  • 白巖松:體育憑什麼排在「四育之首」?
    「回想起蔡元培先生一百年前如此有遠見的把體育納入大學教育,並且排在四育之首,你就明白彎路是怎樣走過的。」 「我個人認為,中國此時再不注重『以體育人』的話,是配不上『大國』這兩個字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