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否|為啥劍齒虎等遠古食肉動物滅絕了 土狼卻倖存?

2020-11-27 網易科技

(原標題:Fossilized teeth of Ice Age predators yield clues to why certain species survived)

作者 | 辰辰

出品 | 網易科技《知否》欄目組(公眾號:tech_163)


洛杉磯拉布裡瀝青池是一個關於冰河時代的博物館。很多遊客習慣於看到劍齒虎在開闊田野裡撲倒馬或野牛的場景。但根據古生物學家的最新研究,這種場景在冰河時期實屬罕見。實際上,劍齒虎更喜歡在森林的掩護下捕獵,而巨狼更喜歡在開闊的環境中追蹤獵物。古生物學家的最新發現還可能會提供一些有價值的線索,解釋為什麼諸如劍齒虎等遠古食肉動物滅絕了,而土狼為什麼倖存了下來。

所謂更新世(Pleistocene Epoch)可以追溯到距今250萬年前到大約1萬年前,這段時期包括氣候的劇烈變化和人類向生態系統的進化。拉布裡瀝青池是有關已滅絕更新世古代物種遺蹟的最佳寶庫之一。在數萬年的時間裡,動物們會陷進焦油,慢慢陷入坑裡,最後死於窒息。隨著時間的推移,動物的遺骸變成化石,骨頭被困在更堅硬的物質中。瀝青池中食肉動物的標本比食草動物多得多,這可能是因為當掠食動物追捕草食動物陷入瀝青後,很多食肉動物也隨之被吸引到坑裡。

拉布裡瀝青池在1769年被發現。直至今日,科學家們都在不斷從中發掘出各種化石遺蹟。

2009年開始,範德比爾特大學(Vanderbilt University)古生物學家拉裡薩·德桑提斯(Larisa DeSantis)開始研究動物化石。起初她和同事們研究現代動物牙齒上的微磨損,以確定磨損情況是否揭示出這些動物的飲食習慣。例如獵豹會避開骨頭,而土狼則會吃掉骨頭。獅子的行為介於兩者之間。牙齒磨損模式與觀察到的進食行為相符。

此前有研究將假設更新世存在「艱難時期」。這一假設表明,拉布裡瀝青池中保存的很多食肉動物之所以現在已經滅絕,是因為氣候變化導致食物匱乏,從而使得競爭加劇。因為研究發現美洲擬獅化石的犬齒斷裂,研究人員推測美洲擬獅在咀嚼動物屍體的骨頭時硌斷了牙齒。但德桑提斯他們對獅子和其他更新世物種的牙齒進行了分析,並沒有發現同樣的現象。

他們也用同樣的方法研究了從拉布裡瀝青池挖掘出來的化石。德桑提斯和同事在顯微鏡下對古代美洲獅和其他更新世物種的牙齒磨損情況進行了研究:「我們發現美洲擬獅的進食行為更像獵豹,劍齒虎更像獅子,卻都不像鬣狗。沒有一隻動物在拼命咀嚼屍體。」隨後的研究觀察了更新世美洲獅的牙齒,以尋找它們飲食習慣的跡象,這些跡象確實顯示出像鬣狗一樣覓食的跡象,這可能是美洲獅存活至今的原因之一。

現在研究人員對更多動物化石的牙齒進行研究,目的是更好地了解食肉動物和食草動物在更新世是如何共存的。德桑提斯和同事們對牙齒分析樣本中所含的同位素特別感興趣,因為這些同位素包含了動物飲食所需的所有信息。「你吃什麼就是什麼,」她說。「你吃的每樣東西都包含在組織中——捕食者的頭髮、牙釉質、指甲等等——但它在不同的部位所含的同位素比例不同。」

先前對拉布裡瀝青池動物指甲化石中同位素進行的研究表明,這些食肉動物的進食偏好有很多重疊之處,這為「艱難時期」假說提供了更多支持。但是德桑提斯等人發現牙齒中的同位素並不是如此。像劍齒虎、獅子和美洲獅這樣的貓科動物習慣在森林裡狩獵,而像狼這樣的犬科動物則在開闊的田野裡捕食野牛和馬。目前尚不清楚骨頭和牙齒中的同位素為何會不同,但德桑蒂斯說,這可能與後者的牙釉質有關。她說:「牙釉質是高度無機的,所以(在瀝青池中)沉積後,牙釉質不易發生變化。」這使得牙釉質成為保存同位素的黃金標準。

那麼,這些數據能否告訴我們更新世末期有那麼多物種滅絕的原因呢?德桑蒂斯說:「我們不能確切地說物種滅絕的原因是什麼,但我們能說物種滅絕的後果是什麼。」比如美洲獅等倖存下來的物種是那些捕食行為最能適應環境的物種,其從捕獵越來越罕見的大型獵物轉變為捕食較小的哺乳動物。而劍齒虎根本無法適應這一點。德桑蒂斯說:「我經常開玩笑說,我想看到劍齒虎咬下一隻兔子。」「它們並不善於捕食小動物,僅僅捕食大型獵物可能對它們不利。」

德桑蒂斯目前正在參與一項規模更大的研究,希望進一步闡明氣候急劇變化和人類到來對物種滅絕各自的影響。德桑提斯說:「瀝青池的好處是將動物遺骸保存得很好。」「拉布裡的缺點是所有骨頭都堆在一起。不像大多數化石遺址,瀝青池裡的所有東西混在了一起。」

即將進行的研究將使用放射性碳年代測定法對來自不同坑中不同物種的約400塊骨頭進行年代測定。然後,研究人員可以確定動物生活的精確時間周期,然後與相應的氣候記錄相互參照。德桑提斯說:「我們將能夠更精確地追蹤這些動物所處的生態環境,隨著時間的推移,隨著氣候的變化,隨著人類到達這片土地,我們將能夠更好地了解滅絕的原因,至少在拉布裡地區是這樣。」

網易科技《知否》欄目,好奇世界,與你一起探索未知。

關注網易科技微信號(ID:tech_163),發送「知否」,即可查看所有知否稿件。

本文來源:知否 責任編輯:喬俊婧_NBJ11279

相關焦點

  • 遠古的食肉動物,劍齒虎與泰坦鳥早已滅絕,如今只剩下它的存在
    可以說,在遠古時期有三種食肉動物,它們的進化能夠稱得上是完美,分別是狼、劍齒虎以及泰坦鳥,而時至今日,除了狼之外的兩種動物都已經滅絕了,狼活到了最後。並且在它的繁衍之路中,我們能夠看到,其實也有很多擁有著更強能力的食肉動物都已經滅絕了,他們都輸給了群體合作能力非常優秀的狼。
  • 6種強悍暴戾的遠古動物,第4種分布中國,可能倖存
    毀滅刃齒虎,劍齒虎家族的其中一員,光聽其名字就知道這種食肉動物有多暴戾了,毀滅刃齒虎是劍齒貓科動物中個體最大的成員,擁有巨大的劍齒
  • 遠古貓科動物劍齒虎為什麼會滅絕?真是「成也劍齒,敗也劍齒」
    自古以來,在自然界的生物鏈中,大型貓科動物就佔據著十分重要的位置,它們的任務就是捕食各種大中型食草動物,例如野牛、野豬、野羊等,來維持草原、森林
  • 大鵝小課堂 | 劍齒虎滅絕,「劍齒」是罪魁禍首??
    大鵝今天在烏拉村落巡山的時候又碰到了可怕的劍齒虎大哥鵝趕緊夾著尾巴逃跑了想著回來一定要給大家講講劍齒虎是多麼可怕的生物在手工星球的叢林裡,生活著遠古時期的大型猛獸劍齒虎,它們的攻擊速度很快,冒險家們要注意閃躲哦~不過在手工星球,只要你有錢,劍齒虎還可以作為坐騎哦,大鵝在星球廣場見別人騎過,特別威風!
  • 劍齒虎大戰猛獁象
    大型史前肉食動物會捕食猛獁象幼崽和大型植食動物。
  • 百年傳統餵土狼,伊斯蘭聖城的這個家族,把食肉動物變成人類好友
    土狼,英文叫作 Hyena,音譯過來叫作海茵那。它是非洲最兇猛的食肉動物之一。有些人直接叫他們為斑鬣狗,鬣狗這種動物在動物界的知名度還是比較高的,但是很多人對鬣狗的認識並不完整,事實上鬣狗也是一個科,這個科下面還分化出了兩個亞科——鬣狗亞科和土狼亞科。
  • 以猛獁象為食的劍齒虎,比老虎更兇猛,為什麼滅絕了?
    科學家們曾經研究過劍齒虎對猛獁象能夠造成多大的傷害,結果發現猛獁象的成年個體體型重達幾噸,而劍齒虎的體重只有150公斤到400多公斤之間,所以劍齒虎很難對成年猛獁象造成致命傷害。幼年猛獁象雖然體重較輕,但它們和母親形影不離,因此食肉動物很難有機會找它們下手。
  • 5種巨型的遠古動物,第4種可能仍在中國倖存
    大地懶,生存在更新世南美洲的一種巨型貧齒目動物,現存貧齒目動物例如食蟻獸、樹懶以及犰狳等等,大地懶是生活在南美洲大陸的最大型哺乳動物之一
  • 遠古生物並沒有完全滅絕,這五種就倖存至今,圖三為中國特有
    土豚,亦稱作非洲食蟻獸,這種動物是管齒目土豚科下唯一倖存至今的物種,大約在六千多萬年前就已經生存在地球上了。如今主要分布在非洲地區,土豚主要依靠富含蛋白質的白蟻為食,並且飯量極大,一晚上可以吃掉大約五萬隻白蟻。
  • 劍齒虎,史前極度特化的大型貓科動物
    5大已滅絕的史前動物,圖3有望通過克隆再次「復活」 短面熊,是遠古時期美洲大陸上令所有生物都望而生畏的頂級掠食者,短面熊的直立身高達到五米左右,幾乎相當於現代的兩層樓房高,而且短面熊還是科學家迄今為止所發現到的體型最大的熊科動物,所幸它們在距今兩百多萬年前就已經滅絕了。
  • 地球十大最可能被復活的遠古滅絕動物,有你認識的嗎?
    我們說過基因是每一個生物的獨有,通過基因複製,我們可以繁衍出跟之前的生物本體不一樣的生物,但是基因的保存要講究一定的相似條件和環境,地球上被滅絕的動物不計其數,很多生物學家都想藉助科技通過基因複製復活以下的遠古神獸,而且概率也會是非常的大,我們現在一起看看都有哪幾種生物。
  • 「萬獸之王」劍齒虎,以猛獁象為食,比老虎兇猛百倍,為何突然滅絕了
    在人類還沒有出現在地球的遠古時期,大家都應該知道很多的遠古生物,比如恐龍,在遠古時代有一種非常兇猛的動物,被譽為「萬獸之王",曾經它威力無窮,以猛獁象為食,並且還擁有兩顆巨大威懾力的虎齒,比現在的老虎兇猛甚至上百倍,為何這種兇殘的動物會滅絕呢?
  • 大熊貓那麼懶,為何劍齒虎和猛獁象都滅絕了,它們卻沒滅絕?
    史前熊貓復原圖反觀熊貓給我們的印象是一種沒有攻擊力的動物,不要說攻擊力,熊貓似乎走路都很費勁,所以根本不是劍齒虎和猛獁象的對手,可是很奇怪,戰鬥力很強的劍齒虎和猛獁象如今早已經滅絕,而看起來很懶、戰鬥力很弱的大熊貓卻沒有滅絕,至今還活得好好的,這是為什麼呢?劍齒虎歷經1200萬年的磨難,熊貓頑強地生活下來沒有滅絕,原因主要有三個。
  • 大型食肉動物喪失逾九成棲息地—新聞—科學網
    大型食肉動物的生存範圍越來越受到限制。不過,在這些有著神賜能力的捕獵者面臨極大的困難時,土狼的表現要好很多。對大型陸地捕食者生存範圍進行的首次全球性研究得出了上述結論。相關成果日前發表於英國《皇家學會學報B》。 來自美國俄勒岡州立大學的Chris Wolf和William Ripple分析了大型食肉動物的歷史記載以及它們在公元1500年左右的首選棲息地地圖。
  • 知否| 倭黑猩猩為何多是雙性戀?居然還是雌性偏多
    作者 | 小祖出品 | 網易科技《知否》欄目組(公眾號:tech_163)陽春三月,萬物復甦,這是動物們「春心萌動
  • 丟食肉動物的臉,明明是食肉的大熊貓,怎麼成了吃竹子的鐵憨憨?
    如果食肉動物會說話,它們一定會聚在一起商量,將大熊貓開除「食肉動物籍」,因為它明明擁有食肉動物的特徵,卻偏偏喜歡啃竹子,丟盡食肉動物的臉。 但是大熊貓也會覺得自己冤枉,它會反駁道:你以為我不想吃肉嗎?我是沒辦法才啃竹子的呀!
  • 劍齒虎這麼強大為何滅絕了?老虎不如劍齒虎為何沒有滅絕呢?
    可恐龍也滅絕了。劍齒虎滅絕是因為在不合適的時機遇到了強大的人類,在循序變化的自然和人類過度捕獵的多重因素作用下而滅絕,真的悲劇。劍齒虎曾有一個龐大的家族,並不是一個單獨的物種,是指分類在貓科下的劍齒虎亞科、鬣齒獸科及獵貓科,生存於新生代始新世至更新世晚期(42百萬年前-11,000年前),而題主所說的劍齒虎應該是影視作品中經常出現的似劍齒虎,生存於距現在500萬年到11000年左右,它們的犬齒最長能長到12公分左右,在亞洲和北美都有化石發現,可能以獵捕猛獁象等物種為食物,而在距今十數萬年到數萬年的時期內
  • SCP基金會異常收容物劍齒虎,遠古老虎,戰力極強
    (SCP-Z-001)SCP基金會異常收容物劍齒虎的外表SCP基金會異常收容物劍齒虎外表和遠古的劍齒虎一樣,目前該項目為成年雄性劍齒虎,長2.7M,重389KG,目前可以確認該劍齒虎品種屬於加州劍齒虎。
  • 食肉動物可以演化成食草動物,那食草動物可以演化成食肉動物嗎?
    根據它們化石的形態(尖利的爪子,長且尖的嘴巴)看,它們應該是生活在樹上的,以昆蟲或者蠕蟲為食的食肉動物。哺乳形類以小小的體型成功的躲過了白堊紀晚期的大滅絕事件,恐龍滅絕以後,給了地球上其他倖存的生物足夠的生存空間,此時哺乳動物才開始正式的演化。之後,哺乳動物呈多樣化,全球性的發展,各種哺乳動物各顯神通,在競爭中,差異化開始明顯。
  • 進化最成功的大型貓科動物,它們為什麼會突然滅絕?
    最成功的「劍齒虎」屬於貓科動物的劍齒虎共有3個族:後貓族、似劍齒虎族和劍齒虎族。似劍齒虎族中包括短劍劍齒虎、鋸齒虎和異劍齒虎等著名的種類。短劍劍齒虎是生存於1500萬~200萬年前歐洲、亞洲、非洲及北美洲的一類大型劍齒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