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型食肉動物喪失逾九成棲息地—新聞—科學網

2021-01-08 科學網

大型食肉動物的生存範圍越來越受到限制。

圖片來源:Steve Winter/National Geographic/Getty

過去500年間,獅子、老虎、紅狼和衣索比亞狼喪失了超過90%的狩獵場地。不過,在這些有著神賜能力的捕獵者面臨極大的困難時,土狼的表現要好很多。對大型陸地捕食者生存範圍進行的首次全球性研究得出了上述結論。相關成果日前發表於英國《皇家學會學報B》。

來自美國俄勒岡州立大學的Chris Wolf和William Ripple分析了大型食肉動物的歷史記載以及它們在公元1500年左右的首選棲息地地圖。研究發現,大型食肉動物目前僅在其當時佔據的1/3的陸地區域內出現。在分析的25個體重均超過15公斤的物種中,有15個喪失了超過一半的棲息地範圍。

有9個物種曾在南亞和東南亞「遊蕩」,但如今大區域內已經完全看不到它們。物種衰減最輕的地方是苔原和北部森林。在那裡,人類相對稀少,為熊和狼提供了狩獵的空間。

Wolf介紹說,目前大部分野獸藏在之前的棲息地邊緣,從而使其更容易遭到滅絕。不過,也有例外。歐亞猞猁和澳洲野犬僅喪失了12%的棲息地。黑紋灰鬣狗、斑鬣狗和棕鬣狗分別喪失了15%、24%和27%的棲息地,蒼狼喪失了26%。介於兩種狀況中間,棲息地喪失了30%~90%的是諸如豹、美洲獅、美洲虎等各種熊和大型貓科動物。

不出所料,Wolf和Ripple發現了「棲息地範圍收縮和農村人口密度、牲畜以及農田之間存在強烈的正相關」。不過,還是有例外出現。

在印度部分地區,豹和土狼一直在人口密度超過每平方公裡300人的農田區域出現。同時,物種恢復的跡象最近也開始出現。這通常涉及到人類組織的重新引入。例如,狼正在回歸歐洲和北美。(宗華)

更多閱讀

《新科學家》相關報導

相關焦點

  • 全球大型食肉動物面臨消失
    非洲獅是日漸消失的大型食肉動物之一。 美國《科學》雜誌近日發表一項由美國、澳大利亞、義大利和瑞典科學家聯合展開的研究稱,獅子、豹、狼、水獺和熊等大型食肉動物的不斷減少正逐漸改變全球地貌。 研究人員通過對31個食肉物種進行分析,指出生境喪失、人類迫害、獵物缺失等環境危機共同導致了食肉動物銳減。其中,75%正在逐漸減少,17個物種的規模是從前的一半不到。東南亞、南非與東非以及亞馬遜河流域是多種大型食肉動物銳減的主要地區。在西歐和美國東部等許多發達國家和地區,不少大型食肉動物已經滅絕。 研究報告第一作者、俄勒岡州立大學森林生態系統和社會學系教授威廉?
  • 世界自然基金會:大熊貓保護為大型食肉動物保護帶來機會
    我們認為,這個研究成果表明應該更加重視大型食肉動物在健康的生態系統中扮演的角色、以及對它們的保護,而非大熊貓保護對大型食肉動物的保護沒有貢獻。相比食草動物,大型食肉動物對棲息地要求更高、對人類活動的幹擾也更敏感。在全球範圍內都經歷了大規模的退縮。
  • 大熊貓身邊的大型食肉夥伴越來越少了,專家呼籲高度關注
    但棲息地喪失,家養動物傳播的犬瘟熱、狂犬病等烈性傳染病,以及伴隨人獸衝突而來的報復性獵殺等,都可能扮演了關鍵角色。」李晟說。同時,研究指出,一個可能的重要原因是「住房」大小需求問題。大熊貓的生存所需的棲息地相對較小,一隻成年大熊貓的家域在5—13平方公裡左右;而大型食肉動物的需求更高,個體的家域可能超過100平方公裡,相比大熊貓,它們需要更大的連片保護地才能維持種群的生存和繁衍。
  • 大型食草動物有助對抗全球變暖影響—新聞—科學網
    北美馴鹿和其他大型食草動物或能減緩永久凍土融化。
  • 棲息地喪失威脅到所有人的未來
    蘇門答臘猩猩是數以千計的瀕危物種之一 Anupshah/Nature pl攝        在剛剛結束的埃及《生物多樣性公約》締約方大會上,與會領導和專家警告,棲息地喪失將威脅到所有人的未來,野生動物的大規模滅絕和氣候變化一樣危險。
  • 當山中缺少虎豹等大型捕食者後,食草動物正慢慢改造環境
    澳洲先後經歷的「野兔泛濫」、「野貓泛濫」,很大程度上是因為當地大型捕食者的缺失。19世紀中葉,是野兔入侵澳洲的開始,但是早在19世紀初期的十幾、二十年間,袋狼就消失的差不多了,為野兔的入侵創造了原始條件。另外一個重要性則來自於食肉動物對其他動物的捕食,在今年4月份的時候,我們從新聞報導中看到了澳洲野貓泛濫的嚴重性。
  • 丟食肉動物的臉,明明是食肉的大熊貓,怎麼成了吃竹子的鐵憨憨?
    如果食肉動物會說話,它們一定會聚在一起商量,將大熊貓開除「食肉動物籍」,因為它明明擁有食肉動物的特徵,卻偏偏喜歡啃竹子,丟盡食肉動物的臉。 但是大熊貓也會覺得自己冤枉,它會反駁道:你以為我不想吃肉嗎?我是沒辦法才啃竹子的呀!
  • 最新研究揭示:25.5%的食草動物瀕臨滅絕之危
    在公眾對於「瀕臨滅絕」的理解中,第一眼呈現的往往是北極熊、老虎等大型食肉動物。
  • 壓死馬達加斯加巨型動物的「稻草」—新聞—科學網
    乾旱和人類活動迫使象鳥在內的馬達加斯加大型動物群滅絕但今天,這些巨大的身影了無蹤跡,馬達加斯加沒有比汽車輪胎重的動物存在,研究人員長期以來一直在爭論是人類亦或是氣候變化導致了這一切。 現在,對另一個印度洋島嶼上洞穴沉積物的研究有助於得出上述問題的答案:異常乾燥的環境使這些巨型動物的生活變得艱難,但人類是壓斷象鳥的最後一根稻草。 馬達加斯加位於非洲東南海岸425公裡處,長期以來被認為是人類最後定居的地方之一。
  • 動物世界中的「致命誘惑」:大型食肉動物經常用肉吸引小型動物
    他們的「致命吸引」理論發現,較小的掠食者被剩餘的殘渣吸引到大型掠食者的捕殺地點,如果大型食肉動物躲在附近,這些小型掠食者可能會被捕殺。這項研究於3月18日發表在《生態學快報》雜誌上,是第一次在世界各地的幾十處景觀中,研究食肉動物的捕殺和清除活動。作者說,從他們的分析中得出的模式可以用來對全球大型食肉動物做出重要的管理決策。
  • 新冠病毒肆虐全球,大型食肉動物試圖「接管」人類城市被一網打盡
    人類空出來的「生態位」,很快就有動物來覬覦了,日本鹿、泰國猴、義大利的海豚和野豬,都紛紛走上城市街道或人類海港,悠哉悠哉地覓食嬉戲。而在地球另一端的美洲,近日更是出現了數百年前才會發生的事情,兇猛的野獸已進入市區,準備「接管」被人類奪去的土地了。
  • 遍布亞歐北美的大型食肉動物,其數量約為三大貓科猛獸總和的四倍
    按照能量金字塔的原理,處於生物鏈頂端的物種,數量要遠遠小於底端的物種,比如大型食肉動物,它們的數量要遠遠小於昆蟲老鼠,因為它們需要大量的獵物和大面積的棲息地,在人類社會的快速發展之下,這些大型食肉動物往往最先受到影響,數量急速下降,一部分走向滅絕,一部分瀕臨滅絕。
  • 明明是食肉動物的大熊貓,怎麼成了整天啃竹子的鐵憨憨?
    如果食肉動物會說話,它們一定會聚在一起商量,將大熊貓開除「食肉動物籍」,因為它明明擁有食肉動物的特徵,卻偏偏喜歡啃竹子,丟盡食肉動物的臉。但是大熊貓也會覺得自己冤枉,它會反駁道:你以為我不想吃肉嗎?我是沒辦法才啃竹子的呀!
  • 青藏高原是目前世界上大型食肉動物種類最多的地區
    文/張添福 圖/曲麻綠色江源雪豹監測隊中新社西寧3月9日電 (記者 羅雲鵬)山水自然保護中心三江源項目主任趙翔9日介紹,從近年監測到幾十萬張紅外相機照片和幾萬條視頻中分析得出結論,三江源地區是世界上食物鏈最完整的地區之一,同時青藏高原是目前世界上大型食肉動物種類最多的地區。
  • 全球逾九成海洋塑膠垃圾源自十河流 黃河珠江榜上有名
    全球逾九成海洋塑膠垃圾源自十河流  黃河珠江榜上有名每一分鐘就有相當於一架垃圾車的塑膠垃圾被傾倒於海洋之中
  • 繼偷獵和棲息地喪失之後,獰貓正面臨一種新威脅,蜜獾也未能倖免
    繼偷獵和棲息地喪失之後,獰貓正面臨一種新威脅,蜜獾也未能倖免獰貓是生活在非洲的一種野生貓科動物,它們長著長長的耳朵,矯健的四肢和鋒利的爪子,這註定它們會成為優秀的獵手。獰貓的食譜很廣泛,主要捕食鼠類、野兔和鳥類。
  • 為什麼食肉動物選擇捕獵食草動物,而不是其他食肉動物?
    從本質上說無論是什麼食性的動物對於食肉動物來說都是肉,這並沒有什麼區別。但是,在自然界中,食肉動物通常只選擇捕殺食草動物,而不是食肉動物,儘管體型有很大優勢的食肉動物,也很少出於食物的目的去捕獵其他食肉動物。這究竟是為什麼呢?我們來探討一下原因。食肉動物為什麼選擇捕殺食草動物,而不是食肉動物?
  • 棲息地喪失導致全球靈長類物種數量銳減
    中廣網海口10月31日消息(記者許雲)根據最新公布的《2006-2008年瀕危靈長類物種報告:世界上最瀕危的25種靈長類物種》顯示,由於農業清地、伐木、薪柴利用導致的棲息地喪失是靈長類物種數量銳減的主要原因。
  • 細菌「土味」吸引動物—新聞—科學網
    近日,瑞典研究人員發現,土壤細菌可能會釋放獨特的氣味來吸引動物,以幫助自身在周圍環境中傳播。相關論文4月6日刊登於《自然—微生物學》。 細菌產生的許多揮發性化合物可以被較大型動物感知,包括人類。鏈黴菌是一組常見於土壤中的細菌,它們會產生土臭素——這種有機化合物具有獨特的「土」味,在雨後會產生典型的泥土氣息。但是,鏈黴菌產生土臭素的原因一直不為人知。
  • 監測結果顯示:青藏高原是目前世界上大型食肉動物種類最多的地區
    監測結果顯示:青藏高原是目前世界上大型食肉動物種類最多的地區 2020-03-09 18:46:12文/張添福 圖/曲麻綠色江源雪豹監測隊  中新社西寧3月9日電 (記者 羅雲鵬)山水自然保護中心三江源項目主任趙翔9日介紹,從近年監測到幾十萬張紅外相機照片和幾萬條視頻中分析得出結論,三江源地區是世界上食物鏈最完整的地區之一,同時青藏高原是目前世界上大型食肉動物種類最多的地區。